夜间
笔趣阁 > 重八家的傻儿子 > 第一百九十五章 发动二次北伐?!皇子皆欲参战!朱橘的蜕变

第一百九十五章 发动二次北伐?!皇子皆欲参战!朱橘的蜕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善长的告老还乡,在朝廷内部掀起了不小的震动。


毕竟,这可是百官之首的丞相啊!没有了这一尊镇国柱石,朝廷还如何运转?


然而,没过几天,大臣们的顾虑便打消了。


有没有李善长,好像无所谓啊!


中书省和内阁,再加上枢机处这三大权力机构依旧是稳稳的运行,丝毫没有因为丞相的离任而产生什么波动。


到这个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


吴王好像真的有点东西!


有他这一套权力架构在,朝中就不会出现谁一家独大的情况,左丞相和内阁首辅的权力几乎差不多大,而枢机大臣更是地位超然,隐隐凌驾于这俩之上。


更别说,上面还有监国吴王,还有太子,最上头,还有皇帝!


而在这套架构之中,任何一个人的离场,都不会影响其运行,缺了谁,它都能转!


逐渐的,官员们已然是接受并习惯了这一套由朱橘设计的权力架构,内阁和枢机处前面的‘临时’二字,便也若有若无了。


大明在朱皇帝的英明领导下,又平顺的度过了一个春夏。


紫禁城,讲武堂。


这是朱元璋专门为皇子们开设的军事讲堂,与大本堂一南一北,旨在提升皇子们的军事素养。


主讲老师,自然是徐达。


除了他以外,几个军事素养较高,还算有几分文化的将领也会被请来授课,比如耿炳文、沐英、李文忠等,可谓是将星云集。


今天授课的讲师,则是刘伯温。


毕竟是‘一统江山刘伯温’,作为明军昔日的军师,他可谓是能文能武,长相还十分英俊,再加上他授课的内容与别的将领不同,自然也更受皇子们的青睐。


“上次讲了地利篇,讲述了在不同环境下作战的要领。”


刘伯温不用半点教案,张口就来,


“除了大平原地带以外,在其他地形,如丘陵、盆地、山地、海河之上作战时,一个合格的将领,都必须依托地形展开作战,因地制宜,排兵布阵,这是必修课。”


“上节课我已经讲得差不多了,今天就不再赘述,我们今天讲天时篇。”


下方一众皇子皆是抬头挺胸,目不转睛的看着刘伯温。


其中最为认真的,还属朱棣,两只耳朵都竖了起来,那叫一个聚精会神,生怕错漏一个字。


“打仗,必须要考虑天时的巨大影响。”


刘伯温沉声道,


“假若你是一个将领,在两军决战之际,你没有观测天象,就贸然发动进攻,这个时候,如果突然刮起大风,卷起沙尘,而你的军队又处在下风、逆风口,你该怎么办?”


“倘若这样决战,哪怕本来有八成胜算,都会降低到五成以下!而若本来就是势均力敌的作战,那我告诉你,你必败无疑!一成胜算都没有!”


“为何?因为这不光是刮风的问题,影响的更是双方的军心!”


“所以说,一个良将,必须要会观察天时天象,让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要刮风,那你排兵布阵就要要顺风口,要下雨,那你就得提前准备好雨具,并趁此雨幕发动夜袭!”


“要是哪天,苍穹之下掉下来几千上万颗大石头,那你也能提前躲避,甚至是引诱敌军进入圈套之人,让敌军被陨石所砸死!这岂非是借用天之助力?”


唰唰唰。


几个皇子记着笔记,而朱橘则是笑了起来。


“这个我知道,光武帝刘秀就有过这样的神操作。”


他道,


“两军对垒之际,天降陨石,把敌军砸了个落花流水,刘秀不战而胜!”


“这在后世看来,刘秀属于是天命所归,上天都帮他!”


刘伯温点了点头。


“是有这么一回事儿,至于是不是天命,我不清楚。”


“只不过,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天降陨石这种事情,是可以通过天象提前测算的,所以相对于天命说,我更倾向于光武帝是个精通天象的人,所以故意选在那个位置与敌军对垒,这就叫借助天时。”


“当然,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不可作为战争的常例,但刮风下雨是常有的事儿,而无论是陆路作战,还是水路作战,这两项对于战争的影响都很大!”


“故而,为将者,不可不察也!”


正在他授课之时。


窗外。朱元璋看着讲武堂内的一众皇子,还有滔滔不绝的刘伯温,也是笑着点了点头。


“这刘伯温,当个讲师还是不错的。”


朱标亦是一笑。


“像刘师傅这样能干又能说的人,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应道,


“刘师傅的课,我也经常会来听,他讲的非常细致,又往往讲究技巧,教给了我们很多方法,搞得我们都有点跃跃欲试,想亲自试一试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


“你就算了!听听就得了!”


老朱道,


“回头让你的弟弟们去实践实践就是了!”


“身为太子,知兵是应该的,但不用上战场,要上战场的,是这帮小子!”


许是因为他说话的声音稍稍大了一些,众皇子的目光皆是转了过来,看向了朱元璋。


“参见父皇!”


“参见陛下。”


众皇子以及刘伯温纷纷行礼。


“免礼免礼!”


朱元璋大手一挥,笑道,


“都坐好,继续听师傅讲解!”


“顺带着,咱也听听!你们都上了半年多的课了,咱都没来旁听过,今日得空,就听一听。”


“不用管咱,你们继续!”


说着,他便和朱标一起走进了讲武堂内,在后排坐下。


朱元璋这一来,众人皆是有些拘谨,上课的氛围也没方才那般轻松了。


也就只有朱橘,一向来都不惧老朱的威势,此刻依旧是该干嘛就干嘛,托着腮转着笔,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咳……那好,那咱们就继续说这个天时。”


刘伯温抖擞精神,干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今天主要说风,许多战法都需要借助到风的威力,譬如说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火攻。”


“火攻战法,必须顺风,风助火势,火借风威!”


正此时,一阵脚步声传来。


只见沐英脸色有些凝重,快步走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沉声道:


“陛下,北疆斥候来报。”


“王保保在和林一带,组织大规模的练兵,声势浩大,粗略估算,有十万之众!”


“元嗣君野心勃勃,此番练兵,似乎是想掀起战争,重返大都。”


朱元璋眉头一皱。


众皇子也都将目光转了过来。


“重返大都?他做什么春秋大梦!”


老朱冷声道,


“北元这帮丧家之犬,有这个实力吗?”


“真是笑话!”


沐英点了点头。


“眼下或许还没有这个实力,但根据斥候的观察,北元军队的军容军貌明显要比去年更加整肃了。”


他道,


“王保保是个名将,如今他当上了丞相,在北元朝廷里再无掣肘,军队全都统一在他的手里。”


“去年对于我们来说是丰年,而对于北元来说,同样也是得到了半年的喘息机会。”


“再加上今年这半年,他们内部整合之后,总共得到了一年的喘息时间!如今拥兵十万,又有名将坐镇……不容小觑啊!”


这一番话语,听得朱元璋神色一沉。


“王保保,的确是个奇男子,咱认为他的能力,不下于常遇春。”


老朱沉声道,


“若是在大明,他的能耐绝对不会比徐达低!只可惜,咱屡次诚恳招降于他,他都不肯归附,还害得咱损失了好几个使者。”


“此奸雄也!不可不防范啊!”


十万大军,又有名将执掌,对大明边境虎视眈眈!


饶是朱元璋,此刻也有点不淡定了。


“父皇!”


朱棣忽的出言道,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我们好不容易把元人赶了出去,绝对不能再让他们染指中原!”


“以儿臣之见,应该出兵,将其歼灭!否则王保保坐大,将来北方又有一强敌,我大明又将陷入危机!尤其是我们的朝廷还在应天,离北方遥远,若王保保发动突袭,大军骤然南下,北方必然危急!”


他本就有军事才能,如今上了大半年的课,已然是有了几分武将的气质。


“老四说得对!”


朱棡亦是道,


“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王保保坐大!尤其是他们元人,生孩子还快!”


“再过几年,估计都有二十万了!我大明的常备军力,也不过三四十万,若是等他们把力量蓄养起来,到时候怕是压制不住了!”


“儿臣的意见也是出兵!趁他还不够强大,倾尽力量将其歼灭!永绝后患!就像当年秦国举全国之力灭楚一样!反正我们有徐大将军,有他在,必胜!”


俩兄弟意见一致,且神情之中,都带着几分跃跃欲试。


“父皇,儿臣不才,若起战事,儿臣愿随军参战,灭杀胡虏!”


“父皇,儿臣也愿往!”


学了这么久军事课,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宝剑,都想去战场上试一试剑锋呢!


“闭嘴!”


朱元璋呵斥道,


“你们两个小娃娃,学了这么点浅显的东西,就觉得自己牛了?想去战场上试试了?”


“荒谬!战场是极其残酷的!你们连一只鸡都没杀过,还随军参战?到时候别吓尿裤子,成了累赘还要战友照顾!”


听到这话,朱棣顿时不服气了。


“父皇,儿臣是没有杀过鸡,但不是因为不敢,而是没机会!”


他反驳道,


“杀敌人也一样!只要有机会,儿臣一定奋勇向前,绝对不拖后腿!”


朱棡和朱樉亦是点了点头。


他俩意思和朱棣一样。


“勇气可嘉。”


朱标笑着赞许道,


“父皇,弟弟们有这样的斗志,是好事,你不要打压他们。”


“说不定,他们还真是天生的战将呢?毕竟是您的种儿,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沐英也是笑着颔首。


“几位殿下皆是胆气十足!事实上,当将军最要紧的就是胆气,其他都是可以练恶的!”


“你们几个,将来,必然都是出色的塞王!”


三人闻言,皆是一笑,斗志愈发昂扬。


朱元璋略一沉默。


他忽的看向了朱橘,问道:


“老六,你平时不是最爱指点江山的么?”


“怎么今天哑巴了?”


朱橘耸了耸肩。


“军事不是我的强项,所以我不发表看法。”


他道,


“不过,老二老三老四的勇气的确值得赞扬,既然他们想上战场,那就让他们去呗。”


“反正我不去,我要在家混吃混喝。”


朱元璋眉头一竖。


“还不是你的强项?”


老朱呵斥道,


“你老丈人隔三差五就跟咱夸奖你,说你是天生的帅才,说你不当将军可惜了。”


“你反倒跟咱说,不是你的强项了!”


“怎么的,你要当孬种啊?”


朱橘撇了撇嘴。


“随便你怎么说,反正我要老婆孩子热炕头。”


他一脸无所谓的道。


‘孬种’这种词,本身就对他没有什么杀伤力,因为换个说法,这也叫作稳健嘛!


“你……你还热炕头,大半年了,孩子连个影儿都没有!”


朱元璋骂道,


“回头让你师父给你好好看看,是不是哪里有什么病!又或者是哪里不行!得好好瞧瞧!”


“咱当年跟你娘成婚的时候,没多久就有娃了!”


朱橘:“!!!”


“老子没病!你别瞎说!”


被老朱这一‘污蔑’,他瞬间红温了!


不过,说来也的确奇怪……这都成婚快一年了,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自家妙云老婆都快愁死了,但是孩子这个东西,他不是你想来就能来的啊!


见父子俩斗嘴,众人皆是露出了笑容。


唰!


朱元璋看着朱标,又是骂道:


“你笑什么笑!你更有问题!人家成婚还不到一年,没有就罢了,你呢?!”


“这么久了,还没有动静!”


“你们这两对夫妻,要把咱和你娘愁死啊?”


朱标:“#¥%……&&@#”


得,他连笑都不能笑了。


朱橘和朱标相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目中的无奈之色。


愁啊!


“哼!”


朱元璋见俩人都蔫巴了,方才冷哼一声,道,


“先不扯你们两个了。”


“老四有胆色,说的话也有道理!咱觉得,不能把北元养起来,去年没把他们剿灭,让元嗣君和王保保给跑了,真是留下了大患!”


“要是再过几年,他们养出二十万大军来,那咱的优势就不够大了,尤其是咱们的国都还在南方,很多军令都不能有效传达,北方的布防也薄弱。”


“所以,这一仗,看来是非打不可了!”


去年,众将领请战,朱元璋厌恶。


可现在,这仗……总归还是躲不过去啊!


“伯温呐!”


忽的,朱元璋又看向刘伯温,问道,


“你怎么看?”


“你说,咱大明要不要出兵,二次北伐?”


刘伯温早就知道皇帝必有一问,故而也没有多想,便应声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对北元作战,是有必要的,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它再度强盛起来,给后人留下大患。”


“但是,这一仗的风险却很大,不可不防啊……”


朱元璋眉头一挑。


“风险很大?你说说看,怎么个大法?”


刘伯温抚须道:


“对于草原的地形和天时不熟悉,越往北,气候越发多变,地形虽然说不上复杂,却太过广袤,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在北疆草原和大漠之中,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若是没有精准的向导,别说是找到敌军了,能找到水源都不容易。”


“北疆作战,气候和路线,是一个难题。”


朱橘眉头一挑。


刘师傅到底还是老辣啊!


历史上,似乎二次北伐的东路军就因为迷路,折返途中水源断绝,死了上万人!最后是侥幸找到了水源和方向,狼狈逃窜回来的。


得亏是返程,要是在进攻路上这样,敌军还没见到,自己这边就全完蛋了!


可即便如此,因迷路而活活渴死饿死上万人,对于大明来说依旧是一种惨重的损失啊!


“若要起兵,我们是进攻的一方,但师出无名,毕竟已经把元军赶跑了,驱除胡虏的目标已经完成,再次起兵,打什么口号呢?难道是歼灭胡虏?屠尽胡虏?”


刘伯温又道,


“或许对于军官而言,这是一个夺取战功的好机会。”


“但对于普通士兵来说,远征千里,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将北元人屠戮殆尽,最终获取一些军功,这对于他们来说……缺乏动力。”


“您知道的,我们汉人都是以耕种为生,而非嗜杀的民族,多数人都是谋求安稳,如今大明太平,军士们多数都想守着疆域,过太平日子,而不是刀口舔血的日子。”


“仗,当然能打!理论上来说,只要陛下征发士兵组成军队就可以,但是如何激发士气,将军士们的一腔热血给发动起来,让他们成为冲锋陷阵的猛卒,这也是一大问题。”


朱元璋脸色微微一沉。


众人闻言,也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动员军队,这的确也是一个难题。”


沐英颔首道,


“一支嗷嗷叫,为了保卫国家,驱除胡虏而战的军队,和一支为了皇帝的命令和军功而战的军队,战斗力完全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在遭遇困境的时候,前者的韧性明显更强,最终也更能获胜!”


打仗,打的就是士气!


大兵团决战,就没有技巧可以言说了,就看谁死战不退,谁率先崩溃!


这种时刻,士气起到的作用,无疑是最关键的!


“症结就在这里,二次北伐,情况反过来了。”


刘伯温道,


“不带立场的来讲,我们大明反而成了侵略的那一方,而北元人反而成了保家卫国的那一方。”


“他们已经退到了和林这种荒郊野岭之中苟延残喘,结果大明还要来灭杀他们,这换做是谁,都会愤怒!”


“所以,王保保的战争动员反而很好做,只需喊出一个保卫最后家园的口号,便能让麾下士兵都化作嗷嗷叫的野狼,成为一块极度难啃的骨头。”


“两相对比之下,双方战力又拉近了,所以……如果陛下一定要起兵北伐,战争动员这件事,一定要花心思去做!绝对不能马虎!这或许是战争的关键一环!”


“唯有把士气激发起来,才能保持明军的优势!”


朱元璋点了点头。


“你说得对,真要打仗,得下功夫动员三军,激发血性。”


老朱道,


“听你这么一分析,这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啊!”


“千里远征,以一种看上去为‘侵略’的形式,的确不好动员!这事儿,咱得好好想想了!”


真要打仗,他必须提前考虑好这些!


“看来,这场仗的确是不好打啊……”


朱标轻叹道。


“我补充一点。”


一直不曾发言的朱橘忽的道。


唰唰。


众人的目光看向朱橘,露出好奇之色。


朱元璋也是瞧了过去。


“你小子终于忍不住,想要卖弄卖弄自己的本事了?”


老朱揶揄道,


“来吧,说吧!说错了也不怪你!”


朱橘翻了个白眼,道:


“其实刘师傅说的前面两点,都是可以克服的。”


“无论是路线问题还是动员问题,只要做事足够认真,都能解决,最难的,在于认真二字!”


“我看,我们很难做到认真!为何?”


他稍稍一顿,继续道:


“自从去年北伐胜利以来,大明从上到下对北元都是一副蔑视的姿态,将他们认作是丧家之犬。”


“包括老爹您在内,都是这样,更别说底下的将士了。”


“可事实上,仓皇逃窜的元嗣君和王保保,只存在于你们的印象之中,可事实上呢?他们现在的模样,绝对不是丧家之犬,而是知耻而后勇,团结合作,共同对抗大明,并有着光复大元野心的一帮人!”


“在外部的压力下,他们内部的激烈斗争也得到了缓解,现在的北元,应当说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的程度,可能都可以和当年忽必烈时期相比了!”


“那个时期的元朝骑兵有多么强大,不用我多说了吧?”


朱元璋目光一凝。


“有这么厉害?”


他皱眉道,


“忽必烈时期?太夸张了吧?”


那个时代的元朝,可是横扫天下的啊!


“我说的是团结程度,不是说战斗力。”


朱橘解释道,


“总而言之,他们是不可小觑的,但是朝中,从您往下,包括我老丈人在内,还有下面的将官、士卒,都把这支强劲的队伍看做落水狗,想着在对方身上刷军功。”


“这叫什么?这就是骄兵啊!目空一切,轻视对手的骄兵啊!”


“兵法上怎么说?哀兵必胜,骄兵必败啊!对方是丢失了疆土,吃了大败仗的哀兵,咱们大明倒全都是骄兵。”


“不交手的时候看不出来,一旦交手,咱们肯定是要吃苦头的!”


“最可怕的是,这个问题还很难解决,因为风气已经形成,咱们也不可能去跟士兵描述北元军队有多么的可怕,那样反倒显得咱未战先怯了,对士气也不利。”


刘伯温和沐英皆是连连点头。


“吴王殿下有见地,的确是这么一回事。”


刘伯温道,


“这么看来,敌军有三处天然的优势,我军有三处天然的劣势。”


“这一场战争的难度,又提高了。”


沐英则是道:


“骄,是一种风气,想要在全军范围内扭转不太可能,除非吃败仗。”


“不过,也能解决一部分,就是对指挥官进行告诫,只要让将领们把心沉下来,不骄不躁,那么,全局来说,坏影响就不会那么大了。”


朱元璋双手抱胸,沉默良久。


众人也都安静了下来,静静等待着皇帝的垂训。


“……分析的都不错,但仗还是要打!”


朱元璋略一抬头,沉声道,


“也不能太长他人志气,堕自己威风!不管怎么讲,我大明还是有优势的!”


“王保保得到了喘息是不错,但咱大明的进步更大!国力和军力上升的更快!”


“总结四个字——狮子搏兔!”


“把这四个字落实到位,必然可以得胜!”


众人皆是点头。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只要把全力用出来,北元不足为惧!


“这事儿,咱要跟徐达讨论讨论,就先不旁听了,你们继续上课吧。”


朱元璋挥手道,


“明天,到都督府开大会!”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还有老六,你们都要到场旁听!”


“就这样!”


说罢,他便转身而去。


这一番话语,听得众人心里都是沉甸甸的。


看来父皇是下定决心,要放手一战了!


“刘师傅,继续吧。”


朱标开口道,


“我也留下来听一会儿……”


……


是夜,春和宫。


“呼……”


朱橘将被子掀开,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


“夫君,我怎么感觉你越来越疲惫了?”


徐妙云从被窝里探出了脑袋,小声道。


“嗯?”


“你放屁!”


朱橘大怒,翻身又入水晶宫。


……


半晌后。


朱橘重新从被窝里钻了出来,随手掏了一个青枣啃了起来。


主要是没烟,这要是能来根烟,就舒爽了。


“夫君……”


徐妙云又探出了脑袋来。


“好了,我确实疲惫了,你别激我了,再激也没有了,一滴都没了。”


朱橘一脸平静的道。


有些时候,承认自己没那么强,也是一种强大,内心的强大。


自己已经不错了,嗯!


噗嗤。


徐妙云躲在被窝里一笑,道:


“我又不是那个意思。”


“我是觉得……你好像有什么心事啊,你看你,眉头都皱了起来。”


“很少看见你这样啊。”


朱橘微微一怔,转而用手揉了揉眉心。


好像还真是有点酸疼。


“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轻叹道,


“不知不觉之中,我也开始为国家大事发愁了。”


“妙云啊,如果,我是说如果……为了国家的胜利,我需要奔赴战场,你会支持我吗?”


徐妙云微微一愣。


“这……”


“夫君今天这是怎么了?”


“这样的话语,真不像是从你嘴里说出来的……”


她有些疑惑,或者说是惊奇。


一向把‘混吃混喝混长生’挂在嘴边的夫君,竟然会说出‘奔赴战场’这种话?


这太不可思议了!


“我只是不想看到大明最精锐的军队,死伤在北疆战场上。”


朱橘有些沉郁的道,


“如果我跟随一起前往,或许可以扩大胜局,或许可以减少伤亡和损失。”


“若能如此,我恐怕做不到心安理得的坐在家里混吃混喝。”


“因为,我本可以左右战局的走向。”


他的内心是纠结的。


作为一个后世的娇弱花骨朵,自己根本没有朱棣那样天生战将的能耐,看到血腥的场面,不说手脚发软吧,起码事后也是有些发怵的。


而战场的血腥程度,是不需要描述的!那是真正的尸山血海啊!


虽然他是男人,但他是怕死宅男来的……


唯一一次发狠,还是嗑药加喝酒,才能开启无双模式。


再说北疆那环境,老实说就是让自己自驾游,都不一定吃得消,更别说是行军打仗了,哪怕是享受再好的待遇……可在那种地方待着,受着风吹日晒沙尘暴……


想想都是一种折磨!


所以,朱橘是不愿意去战场上的,在江南当个富贵王爷,亦或是在朝中指点江山,才是他的舒适区。


但是……


自己若不参与这次北伐,老丈人难免重蹈历史上的覆辙,大败而归。


几万明军精锐的英魂,也将流落北疆。


这,更不是朱橘想见到的!


在老朱的熏陶之下,他也已经接受了一个观念——这天下是朱家的天下!天下军民,是朱家的子民!


身为大明的监国,享受着尊崇身份带来的荣华富贵,又岂能不体恤子民?!岂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明战败而无动于衷。


朱橘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该尽义务!而不是真的当一头肥猪!


徐妙云看着朱橘,目光略有几分恍惚。


短短一年时间,自家夫君……好像成长了许多啊!


那个放浪不羁的少年郎,转瞬之间,好似成了一个心忧国家的有志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