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重八家的傻儿子 > 第一百九十三章 朱橘进入大明最高决策层!皇帝太子监国三人定国策!

第一百九十三章 朱橘进入大明最高决策层!皇帝太子监国三人定国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徐达心神一震。


“一群丧家之犬,还敢来侵扰我大明的城镇!”


朱元璋冷声道,


“不将他们剿灭,那是咱放他们一马!如今竟然蹬鼻子上脸!”


“真以为咱不会再出兵,将他们绞杀个干净?!”


“三弟,你最近身体怎么样?”


徐达:“!!!”


“回陛下!臣的身体已经恢复了七八成!”


他知道机会来了,中气十足的道,


“背疽已然无碍!”


“陛下若有指示,臣必奋勇当先,为陛下扫清一切障碍!”


朱元璋微微颔首。


“你稍安勿躁,好好养身体,咱需要你达到巅峰状态,仗,有得伱打的!”


他道,


“北元这颗钉子,必须要将其拔除,不然咱睡觉都睡不踏实!尤其是他们跟苍蝇一样老是来袭扰劫掠,这是一种挑衅和侮辱!”


“就像小时候,那些坏孩子时不时就要来推咱两下,攮咱两下,虽然造不成什么致命的伤害,但却极为恶心!咱可不惯着他们,一巴掌就将这群狗东西掀翻在地!”


“对于北元,咱也是一样的态度!”


徐达神情激动,但还是强行将激动的心情给平复了下来。


果然!


女婿大人高瞻远瞩啊!自己先前那一套苦肉计加金蝉脱壳,只有好处,根本没有半点损害!


有仗,他还是会被陛下所启用!


“臣,遵旨!”


徐达单膝跪伏在地,铿锵有力的道。


……


数日后。


新年对于朱橘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地方,因为他本来就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每天都和过年差不多。


尤其是成婚之后,宫中对‘皇子’的约束和规矩,已经管不到他了,他甚至可以不用去大本堂读书,每天在家待着提笼遛鸟都可以!


缓缓睁开眼睛,摸了摸身边,却没摸到自家老婆。


“嗯?”


他正有些疑惑,微微睁开眼睛,却见徐妙云有些犯愁的走了进来。


“你今天起这么早?”


“干啥去了?”


朱橘稍稍撑起了身子,随口问道。


徐妙云闻言,却是摇了摇头。


“哎,这个月的月事,它又来了。”


“咱俩还是没怀上……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不会是我有问题吧?”


朱橘:“???”


听到这话,他不禁有些啼笑皆非。


“大姐,你这发哪门子的愁啊?我们才成婚多久?哪有这么快的?”


朱橘笑道,


“再说了,常大姐都还没怀上呢!你着什么急?”


然而,听到这话,徐妙云却是神色严肃。


“你不是女人,你当然不着急啦!”


她噘嘴道,


“常大姐有句话说的对,孩子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本钱,没有孩子傍身,在这深宫内苑,那真叫一个坐立不安。”


“如今已经是新的一年了,这要是到了年中还没怀上……那所有人都会有想法的!尤其是父皇母后!”


“到了那时候,我一定会焦虑死的……”


朱橘闻言,却是不以为意。


“嗐!”


“那我不是还没认真嘛!我要是一认真,那绝对一发入魂!”


老实说,他还并不想要孩子,所以也没怎么上心!


还没玩够呢!要是突然造个拖油瓶出来,那多累啊?


但是看自家妙云这般忧虑,朱橘觉得……自己有必要认真一下了!


“真的?”


“骗你作甚!要不现在试试?!”


“哎呀……现在不行的啦!”


小两口在床榻边闹了起来,却听屋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殿下。”


“陛下请您去一趟华盖殿。”


朱橘眉头一皱,停下了玩闹。


“怎么又要喊我了?”


“好不容易过年消停几天……你就说我身体不适,去不了!”


过年这几天的清静,他很享受。


混吃混喝等死,哦不对,应该是混吃混喝修长生,才符合他的人设啊!


“别这样。”


徐妙云为朱橘整理了一番衣衫,柔声道,


“你好歹是大明的监国,理当为父皇分忧的。”


“去吧,我也好几日没有陪母后叙话了,我去坤宁宫。”


朱橘点了点头,起身从柜子里掏出一个几个香囊揣进了兜里。


“喏,这个香囊给老娘,里头有我奉请的太岁符。”


他随手将一个递给了徐妙云。


“嗯,好。”


……


华盖殿内。


朱元璋和朱标两人面前铺着一大堆卷宗,此刻脸色皆是不太好看。


哒哒。


“老爹,喊我来啥事啊?”


朱橘一边剔牙,一边迈入了殿内,道,


“年都还没过完,就又把我拉来干苦力……”


说着,他将两个香囊递上。


“小橘子,这是?”


朱标有些讶然的道。


“太岁符啊,新的一年,太岁神换班了。”


朱橘咧嘴笑道,


“太岁星神对于流年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当年犯太岁的人来说,影响运势啊心情啊什么的。”


“不过,我看过了,你们今年都不犯太岁,也就只有老娘犯,我已经给她做过一场法事了,后续应该问题不大。”


“你们拿这个太岁符就行,虽然不犯,有这玩意儿在,也能顺遂一些。”


朱标点了点头,接过了香囊。


“你有心了。”


他笑道,


“对了,回头给你大姐也弄一个。”


“她……我看也需要。”


“没问题,我那还有的多。”朱橘满口答应。


朱标接过香囊之后,将另外一个递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爹,小橘子的太岁香囊。”


他道,


“您也收下吧,他的一番心意。”


朱元璋的目光从卷宗上面收了回来,看到那个明黄色的香囊,却是轻哼了一声。


“看来以后皇宫里都不用请什么道士和尚诵经祈福了,我们朱家就有个道士王爷。”


他接过香囊,也没怎么看,便揣进了袖袍里,而后训斥道,


“你有闲工夫干这些事儿,还不如多花点心思在国家大事上!”


“好歹也是大明的监国,一点责任心都没有!整天吊儿郎当的,成何体统?”


朱橘听到这一顿训,顿时白眼一翻。


“不是,我好心好意给你香囊,你还训上我了是吧?”


“不想要就还我!”


他不爽的嚷嚷道,


“别自己遇到事儿了,就拿我出气!”


话音未落,朱橘上前就要从朱元璋的袖袍里抢回香囊。


不接受爹味说教!


哪怕你真的是我爹都不行!


“诶诶诶,行了行了!”


朱元璋打掉了朱橘的手,啐道,


“哪有给了别人的,还要回去的!”


“算你有心,好了吧!”


一边说着,他一边又将香囊往袖袍深处藏了藏。


不管这物件有何效果,但起码他代表了朱橘的孝心。


这小子,可是难得送点东西。


“太岁符,太岁符……哼哼,如今怕是有人要在太岁头上动土了!”


朱元璋双手捂进了袖袍之内,冷哼道,


“老六,你瞅瞅。”


“瞅瞅看,能不能看出这些卷宗有哪里不对劲?”


朱橘闻言,转而便看了过去。


只看了一眼,他便辨认出了这是户部的卷宗,因为上面写的都是麦子稻谷之类的,动辄几十万石,一百多万石。


卷宗之上,主要是两个数字。


一个是应收税额。


一个是实收税额。


一眼望去,税额全都对上了,但朱橘此刻却是心中一凛。


他想到了三个字——空印案!


明初四大案里,最早爆发的空印案,不就是从这儿来的么!


可……不对啊!


空印案纵然爆发,也是洪武七八年的事儿了,这会儿离着洪武八年,可还有好几年呢!


时间线变动了?


老朱要提前发动空印案?


一时间,他的心中思绪纷乱。


“看得出来吗?”


朱元璋见他陷入了沉思,许久都不说话,旋即便开口问道。


朱橘点了点头。


“看出来了。”


朱元璋和朱标相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目中的讶然之色。


“你这么快就看出来了?!”


老朱道,


“咱也是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而已,但到底是哪里不对劲,都还没琢磨出来呢……”


“你说,你说,你看出什么来了?”


朱标也是凝望着朱橘,神色有几分好奇。


“看出来了!我大明国力蒸蒸日上啊!”


朱橘一副啧啧称奇的模样,笑道,


“这么多粮食收上来,今年可以大干一场了!无论是征发徭役,还是打仗,咱们都不会捉襟见肘了。”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咱家有钱了!”


朱元璋:“……”


朱标:“……”


“咱说的不是这个!”


老朱扶了扶额头,斥道,


“叫你过来,是来看问题来的,不是叫你过来歌功颂德的!”


“你就没发现,这些税收的数字全都对应起来了吗?”


“一处错漏的都没有!”


朱橘挠了挠头。


“这不是应该的嘛?”


“要是有错漏的,就无法送到您老的面前了,户部就要打发地方官员回去重新审计了啊。”


“是吧?”


朱标点了点头。


“是这样的没错。”


他沉声道,


“有错漏的,就要打回去重新计算税额。”


“但是问题就在于,全国的税全都收了上来,没有一个郡县是出错的……户部的工作,完成的异常顺利。”


“这顺利的,都有点不太正常了。”


朱橘噢了一声。


“顺利还不好?”


“我觉得吧,还是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旁枝末节上,如果税款里头存在贪污贪墨的行为,那我觉得的确是可以严查,其他的,不必计较太多。”


“不然就太累了,感觉你俩都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啊!”


对于这事儿,朱橘是知道里头门道的。


但他不想主动点破,因为洪武四大案里头,空印案杀的那一批官员,是比较冤枉的,而且都是地方上的一把手、二把手,对整个大明的基层统治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记得里头有个叫方克勤的,是后面被朱老四‘诛十族’的方孝孺的老爹,官声很好,是有名的清官,却也因为这一桩空印案直接葬送了性命。


像他这样的,还挺多!


所以,朱橘不是很想把这事儿掀起来,能打个马虎眼混过去,自然是最好的。


朱元璋脸色一黑。


“什么叫做没事找事?”


老朱没好气的道,


“咱就是要把事情都搞清楚!要让一切都在咱的眼皮子底下活动!”


朱标闻言,却是劝道:


“爹,我倒是觉得小橘子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只要这里头没有贪污腐败的事儿,那咱们也就不要浪费太多精力。”


“新年伊始,我认为,咱们应该把精力放在治国上!有了这么一笔较为丰厚的税收,应该将其用在何处?这才是我们主要考虑的议题。”


“精力若是分散在这种不关乎大局的旁枝末节之上,那大事儿就做不好了。”


一番话语,听得朱元璋神色稍稍缓和。


同样是劝解,朱标的话语就是更加中听一点,而朱橘的话,总是能让他血压上升!


“……好吧!暂且先不管这事儿了!”


朱元璋沉声道,


“标儿说的对,咱们这一年,是要大干一场的!”


“你们有什么方向没有?有了钱,咱也得花在刀刃上!不能乱用!”


“咱目前是打算留一笔,为将来打仗做准备,这些日子收到了北方传来的不少战报,北元蛮子嚣张的很啊!三番五次的骚扰我边境!边境军民不胜其烦!”


“如果到了今年年中,全国形势还不错的话,那咱就要准备二次北伐了!这一次,是必须要把那帮蛮子绞杀干净,叫那草原大漠,都成为我大明的边境!”


朱橘眉头一挑。


“还是不要想的太好。”


他泼冷水道,


“骄兵必败,第一次北伐太过于顺利,大明从上到下都对北元有轻视之心,以为对方就是软柿子而已,军中将领们更是嗷嗷叫着,想要去北方刷军功。”


“但我认为,扩廓帖木儿不是善茬!现在他掌握了军政大权,又占据了有利地形,想要将其击溃,绝非易事!”


“二次北伐,还需从长计议。”


就连老朱都如此的骄傲自大,以为二次北伐是摧枯拉朽的歼灭战。


难怪历史上败的那么惨!


轻视敌人,永远是大忌!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该犯浑的时候还是会犯。


这就是人性啊!


“哦?”


朱元璋讶然道,


“你倒是谨慎,咱还以为,以你的性格在战场上,应该是莽夫型的。”


朱橘耸了耸肩。


“我是胆子大,但胆子大不是无脑,胆大后面跟着的,是心细!”


他昂首道,


‘常胜将军,都具备这样的品质!’


朱元璋哈哈一笑。


“那行!”


“那下次北伐的时候,咱叫徐达带你一起去!有你这个从来都没打过仗的常胜将军在,想必定能扫除隐患,一举获胜!”


朱橘:“……”


“咳……这,我看就木有这个必要了吧。”


纸上谈兵自己还成。


真要打仗,他还是有点发怵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啊!战场上的严酷环境,不是自己这样的小卡拉米能够扛得住的!


“哈哈哈哈……”


朱元璋和朱标皆是大笑。


“行了,爹,你就不要逗小橘子了,你要是真让他去上战场,别人不说,娘都要找你拼命了。”


朱标笑道,


“北伐的事儿,到时候还是让徐叔叔他们去操心吧,不过呢,为战争留一笔预算,这我赞成。”


“北元不灭,大明终究无法安宁,况且扩廓帖木儿和元嗣君也是野心勃勃,他们袭扰北方诸多重镇,是劫掠物资,但也是窥探大明的虚实,我估计他们还做着反攻中原的美梦呢!”


“所以,两国之间,必有决战!应该提前做好准备,稳扎稳打!”


朱元璋点了点头。


“老六,你的意见呢?”


他取来纸笔,抬眼看向朱橘。


朱橘:“?”


我的意见?


朱橘此刻方才意识到——今天来,竟然是在定国家将来一年的发展计划!


皇帝、太子、监国,决定大明未来发展的侧重点!


自己,不知不觉、不情不愿之中,竟然已经走到了大明最高的决策层!


想想……还真挺感慨的!


想自己何德何能,不过是后世一个普通扑街仔而已,要学识没学识,要能力没能力。


可如今摇身一变,就连皇帝和太子都要尊重自己的意见!


当然,主要也是因为自己魂穿走了狗屎运,穿在了一个皇子的身上,否则这点可怜的才华,估计也得不到施展。


就因为是嫡亲的皇子,才会放个屁都是香的,随便抛出个观点来,都能惊为天人。


终究,还是沾了身份的光……这一点,朱橘还是懂的。而与此同时,他心中也是多了几分责任感。


都到这个位置了,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的发癫了啊!


“我同意。”


朱橘深吸一口气,道,


“不光是北方,还有巴蜀明玉珍,云南那几百个土司,腾出手来都需料理。”


“虽然打仗劳民伤财,但首先要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才能再谈安居乐业的事儿,所以,在平定四方之前,这些钱都是不能省的,属于必要开支!”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话说得不错!”


“好!那军费这一块没有异议了,下一个项目……”


他在册子上记下了一笔,而后继续与两个儿子探讨国策,从军事,到经济,再到水利、民生、律令,无所不谈。


前面朱橘还能插两句嘴,后面基本上就是划水。


到这个节点,他有点懊悔前世自己不学无术……


但凡是个高材生,无论是理科和文科都行,绝对都能起到巨大的帮助!


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只能偶尔爆几个听上去不错的好点子……


可即便如此,他的见解依旧能让朱元璋和朱标刮目相看。


这,就是超越千年的战略眼光啊!


唰唰,唰唰唰。


朱元璋的册子上已然写满了内容,上面全都是今天讨论的成果。


“在军事上,以备战北元为主,征讨明玉珍为辅,至于云南土司,先往后放放。”


老朱沉声道,


“民生上,依旧是以鼓励农桑,鼓励开垦荒田为主,税赋维持在目前的档次,不可提升。几个贫瘠郡县,可适当给予减免,到时候视情况而定。”


“律法,依旧以《贞观律》为参考,这个要加派人手,早些完善,人手就直接从新科进士里调派吧!做得好的,可以拔擢进三法司。”


“今年动工的重点在于兴修水利,尤其是黄河支流,以及江浙一带的新安江,该挖的挖,该堵的堵,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咱们是逃不掉的,早点修建完为好,其余宫廷观宇之类的,不予批复修建,此外,一次征发徭役的规模不可超过二十万人。”


“至于商贸,还是按照原来的办法,只许陆贸,不许海贸,片板不得下海!”


朱橘听着,却是眉头一皱。


“我倒是觉得,海洋贸易有其可取之处。”


他道,


“海外有无数财富可以探索和攫取,据我所知,东南方向的海域上,有无数的香料和珍宝,若是能将其弄回来,绝对可以顶得上大明一半的税收!”


“所以我认为,海洋贸易,可以进行!”


朱元璋闻言,却是态度坚决。


“海贸绝不允许展开!必须禁止!”


他道,


“张士诚的旧部,有许多逃亡到了海外,其中还有和倭寇勾结的,在海洋各个岛屿之上,形成了一股股威胁。”


“若允许民众下海,必然会引起一部分的叛逃,还会有逆贼和倭寇蒙混进来,对我大明沿海地区造成损害!甚至是反攻!”


“此外,民若自由,必然生乱!在咱的规划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该在哪里,该干什么,那都是已经定好的了,不许窜来窜去,更不许窜到外国去!尤其是商人!”


对于投机取巧的商贾,老朱是没有什么好感的。


在他眼里,老百姓就应该父死子继,老爹干铁匠,儿子就也干铁匠,每个人都待在自己的地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天下就太平了,永远都不会生乱子,这样多好?


商贾窜来窜去,挑动人心,低买高卖,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他本来就不喜,所以把商人的地位压到了最低,给出了种种限制。


对陆商都如此,更别说海商了,那种人,根本就没法控制,想在他们身上收税都难!


“好吧,倭寇的确是隐患。”


朱橘沉吟道,


“回头一定要找个机会把倭寇给干掉!要是能打倭寇,我一定亲自上战场!”


去北疆我唯唯诺诺。


上东瀛我重拳出击!


若能亲手杀几个鬼子,那绝对是平生一大快事!


朱元璋闻言,略微有几分惊愕。


“你小子,怎么如此仇恨倭寇?”


他也没和倭寇有过正面的接触吧?


“骨子里讨厌,这是我的出厂设置。”


朱橘应了一声,倒是没有多说什么,转而便道,


“不许民众下海,出于保护或者维稳的目的,我可以理解,但我们朝廷官方完全可以出海探索啊!”


“由官方出面,还有船队护航,去和海外的各个国家做贸易,大把大把的赚白银,由此来充盈国库,这样的好事儿,干嘛不做?”


“你要是嫌麻烦,给我个权限,我来做!咋样?”


朱元璋:“……”


这个权限,老朱并不是很想给。


“爹,要不让小橘子试试?”


朱标见朱橘跃跃欲试,转而便在一旁助攻道,


“说起来,我们大明的大船造的那么好,不下海可惜了。”


“这样吧!先不要想着做生意,而是去探索海域,宣扬我大明的国威!如何?”


“那些海外小国若是知道了我大明的威武,或许就会来朝拜大明皇帝,年年给天朝上国上贡!”


“附属国变多,应该也是父皇您想看到的吧?”


不得不说,朱标对于老朱的性格拿捏的还是比较到位的。


海外贸易,不行!


寻找附属国建立朝贡体系?行!


“……好吧!”


朱元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道,


“允许你小打小闹一下,回头让你大哥给你安排一支航海的船队,去海外瞧瞧吧!”


“不过,派什么人手,你自己看着办!咱可不会给你派官员,你也不许打着大明朝廷的名义,就以你吴王的名义出海游览吧!”


朱橘哈哈一笑。


“行!”


他满口答应。


自己这身份,和中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的那些资助冒险家、航海家的贵族还真差不多!


可见,闲的蛋疼又富的流油的家伙们,才是这个世界进步的根源啊!


现在,就差找到自己的郑和了!


话说,历史上的那个郑和,这会儿出生了没有?


“对了老爹,我还有一个提议。”


朱橘道,


“我想要成立一个技巧司,搜罗天下的各种工艺技巧,作为大明的技术储备。”


“对于贡献先进技术的人,给予官职和俸禄,你觉得咋样?”


朱元璋微微一愣。


“技巧?奇技淫巧?”


老朱蹙眉道,


“你要搜罗这些东西做什么?都是不入流的东西,当好玩?”


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是不入他的眼的,而搞这些东西的人,在他看来也是不务正业。


在他眼里,正业唯有耕读!


“怎么会是好玩?这里头可是有宝藏的!”


朱橘道,


“工业技术,是提升国力最直接的方式,就说农具吧!农具的发明,为耕种提供了多大的便利?”


“还有黄道婆的织布机,这玩意儿发明了之后,纺织的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为提高!这些工具的存在,都是可以直接提升大明国力的!怎么能称之为奇技淫巧?”


“你们所尊奉的读书,往往是培养出一帮纸上谈兵,满脑子只想着在官场混的儒生,真正的实干家有几个?反而是这种技术的发明,才能让老百姓的日子真正好过一些!”


“懂不?”


“技术的进步,比清官更有用!”


这一番话语,让朱元璋和朱标皆是陷入了思索之中。


“……有那么几分道理。”


须臾间,朱元璋颔首道,


“咱可以让你试一试,开一个你所谓的技巧司,不过呢,也是临时性质的。”


“至于官,不通过读书科举,是无法做官的!这是铁律,咱不允许天下人另辟蹊径,从你这走捷径,所以官职就别想了!当吏员倒是可以,俸禄的话,可以对标九品到七品官员的俸禄,这个你自己定吧。”


“就这样。”


老朱松了一个口子,朱橘自然也是欣然接受。


“可以,那我回头就着手成立了!”


朱橘笑道,


“要不直接挂在我吴王府门下吧!这样方便我管理,也不用被朝廷的那帮家伙掣肘。”


虽说在朝廷里,他也是我行我素。


但在吴王府,他就是说一不二的主子!而且绝对没有人胆敢来指手画脚!


“随你。”


朱元璋一脸随意的道。


“刚才说了挺多,有些我都插不上嘴,现在我说说我的想法吧。”


朱橘又道,


“我倒是觉得,目前还有两个重点,你们没有提及,一个是医疗,一个是教育。”


“关于医疗,我想分成两个部分来说,一个是高端医疗,一个是基础医疗,你们晓得的,这两个我大明都非常的匮乏。”


“连皇宫里的太医都是一帮子庸医,更别说外面了,老爹你想想,每次有急事,都需要我师父一个道士来出面救治,堂堂大明居然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名医?这像话吗?这不荒唐吗?”


朱元璋为之沉默。


朱标也是轻叹着点了点头。


“是啊,倒是忽略了医疗,这个其实属于是要紧事务。”


他道,


“就拿我来说,要是没有彭玄道长,那真是差点就死了!”


“宫里的太医,不中用,可也不能一直依赖彭道长啊,咱们得有自己的一支队伍才行!”


“不过我倒是也知道一点,彭道长给太医们上了不上课,现在他们的水平也稍微提升了一些,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朱橘嗤笑一声。


“提升那么点有啥用?碰到真正的疑难杂症,还不是束手无策?而且也没有半点担当!”


他毫不客气的道,


“大明的医疗水平,是烂到根上了!”


“或者说,从宋朝开始,整体的医术水平就是断崖式的暴跌!从那个时候开始就烂完了!究其原因,都是那帮傻冒腐儒给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