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重八家的傻儿子 > 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朱的帝王之道!真正强大的君主,不在乎臣子的忠奸!

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朱的帝王之道!真正强大的君主,不在乎臣子的忠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91章


“什么机会?”


胡惟庸看向李善长。


“这个机会在齐王身上。”


李善长沉声道,


“我们假定,定妃的确是陛下烧死的,那么对于齐王来说,是不是就是他的父亲,亲手杀死了他的母亲?”


“而像他这样不受宠的皇子,本就不得父皇的关注,一向都是和母亲亲近,如果他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被父皇所杀死,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胡惟庸闻言,脸色微微一变。


“那他一定会恨!”


“纵然是不敢表露出来,但他一定会怀恨在心!”


“帝王家不比寻常百姓家,父子之间本就感情淡薄,恐怕除了太子和吴王之外,其他皇子一年到头也见不了皇帝几回,对他们而言,母妃绝对是更亲近的存在!”


他一脸笃定的分析道。


“对!就是这个道理!”


李善长抚须道,


“不过,这是一条长线,纵然是真的掌握了齐王,想要他起到作用,也还需要很多年,这中间,还得不断的投注心血在他身上。”


“惟庸啊,这几个月来,老夫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咱们啊,一定要沉得住气,要做大事的人,首先就是要有耐心,要能熬!你明白吗?”


“放长线,方可钓大鱼,来来回回一直小打小闹,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增大我们的风险。”、


“你明白吗?”


胡惟庸点了点头。


“恩师所言甚是。”


“学生谨记在心,不过,按照恩师的意思,我是不是找个机会,接触一下齐王?当然,硪不会暴露自己的意图,只是先释放一些善意,我想,现在这个时候,他应该很需要这些。”


李善长微微颔首。


“有好的机会,自然可以,不过不要太刻意,这事儿伱自己斟酌,不用事事都请示我。”


他起身轻叹道,


“我啊……我老了,你看,过完年我都五十八岁了。”


“再过几年,我就要告老还乡了,以后可得仰仗你了。”


胡惟庸闻言,不由得一笑。


“恩师说的哪里话?五十八岁正是闯的年纪!”


“再说了,古代大臣七十岁才告老,你至少还有十二年的左丞相当!再加上您出众的能力,在我们大明,谁可替代?纵然是上了七十岁,陛下都不一定会放您告老的!”


“没了您!大明就没有主心骨了!”


一通连环彩虹屁拍了上去,听得李善长捻着胡须,笑意盈盈。


“你这张嘴啊……真是跟抹了蜜似的!”


他略挺了挺腰板,傲然道,


“不过,你说的倒也不错,老夫虽然年纪大了,但不服老!”


“只要有机会,老夫还是会去拼,会去闯!惟庸啊,我和你是亦师亦友,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李善长稍稍一顿,沉声正色道:


“所以……我若有机会,也会拉你一把!这次大封功臣,你没捞到什么好处,一下子就短了别人一截了,得想办法追赶,起码,得先从右丞转为左丞。”


“如今刘伯温的内阁搞得有声有色,分走了我们中书省许多权力,这种局面,也必须扭转!”


胡惟庸听到这话,也是重重的点了点头,斗志昂扬。


正此时,一阵脚步声传来。


“老爷,老爷!”


“不好了!大公子不听老爷的命令,这会儿正在发脾气呢!”


“您……您要不要去看看?”


家仆神色有些慌乱,走到了李善长的面前连声禀报道。


李善长脸色一变。


“这个逆子!”


“他他他……他莫非真的要做女人不成!”


“我……我!哎!”


他很想爆粗口,但最终却也只能化作恨恨的一声叹息。


毕竟,这不是儿子的罪过。


要怪,怪的也是朱橘!若非是朱橘下了那番狠手,李祺又怎么会变成那样?!


“恩师,李祺他……怎么了?”


胡惟庸见状,小心翼翼的问道。


“……一言难尽,不提也罢!”


李善长摆手摇头,长叹道,


“我……我就当没生过这个儿子吧!”


胡惟庸略一沉默,忽的道:


“恩师,您也还算健壮,不如再娶几房好生养的小妾,再生个儿子?”


“我给您物色物色?”


李善长目光微微闪动。


“您别担心,一切都交给我,交给我来办!”


胡惟庸见状,连忙打包票道,


“包您满意!”


……


几日后。


紫禁城,华盖殿外。


漫天雪花飞舞,映照的整座应天城皆是雪白一片。


“瑞雪兆丰年啊。”


朱元璋凭栏而望,笑道,


“今年算是有惊无险,最终还是可以评定为丰收之年!现在,咱就等着户部把各地税收报上来了。”


“瞧瞧这雪,去年都没下雪!看来,明年将是比今年还要大的丰收之年!”


一旁的朱标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若是能有连续两个丰年,那我大明的国力绝对可以更上一层楼了。”


他应声道,


“海内升平,将不再是奢望。”


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对未来无比的乐观。


朱橘倒是一言不发,只是观赏着面前的雪花。


前几天那一场是小打小闹,今天这一场,才可以称之为‘大雪’!


“嘿,难得这小子没给咱唱反调哈。”


朱元璋瞥了一眼朱橘,道,


“臭小子,你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朱橘听到老爹喊他,这才回过神来。


“没想啥,这大雪的确是好兆头。”


他道,


“一场大雪,能将土地里的虫卵全都冻死,来年少了虫灾,要是再风调雨顺一些,那自然会大丰收。”


“所以,咱们是该期待大雪纷飞的寒冬,要是碰到暖冬,那搞不好就有隐患了。”


朱元璋和朱标闻言,皆是恍然。


“原来还有这样的奥妙蕴含在其中……”


朱标喃喃了一句,转而夸赞道,


“不错,不错,有理啊!”


“小橘子,你想的还真够细致的!”


朱橘嘿然一笑。


正此时,脚步声传来,只见毛骧冒着风雪,走到了朱元璋面前。


“陛下,微臣有密事呈奏!”


他单膝跪伏在地,却是看了朱标和朱橘一眼。


然而,朱元璋却是摆了摆手。


“无妨,这里没有外人。”


“你讲吧。”


对于老朱来说,朱标和太子,自不消多说,而朱橘也是他打算好好培养,将来进入核心决策层的人,所以也不用让他回避。


学一学,也挺好。


“是。”


毛骧倒也没犹豫,道,


“根据微臣的调查,前阵子徐达、汤和等人联合在一起请战的缘由,已有了一些眉目。”


“在请战那天的前一天晚上,有三十余位武将齐聚在中书省右丞胡惟庸的家中饮宴,酒宴上,众武将颇有对陛下封赏不满之词,随后第二天,他们先找的汤和,由汤和出面,才带动了徐达的出面。”


“微臣怀疑,居中串联者,就是右丞胡惟庸!”


说着,他便将手中的奏本上递。


这里头,都是銮仪卫下面一线的密探交上来的一手资料!


哗啦。


朱元璋听到这番话,倒是面色不改,随意的翻看了两眼。


“嗯,咱知道了。”


“你下去吧。”


他吩咐道。


毛骧点了点头,应声而退。


见他离开,朱元璋才挥了挥他手中的奏本,朝着朱标和朱橘问道:


“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朱标顺手从朱元璋的手里接过了奏本,仔细的瞅了两眼。


“儿臣一直对胡惟庸这个人观感不是很好。”


他蹙眉道,


“此人是有一些能力,但却野心勃勃,总觉得他存在某种企图。”


“对于他私底下的一些小动作,我也察觉到一些,只是爹你没说,我也就懒得和他计较而已。”


“这一次,他竟敢发动武将们请战逼宫,简直是居心叵测!我觉得,可以找个理由把他给按下了,这种人,纵然是再有能力,用起来也膈应。”


朱标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他喜欢宋濂、刘伯温这样的正人君子。


而胡惟庸在他看来,就有点阴险小人那味儿了,不值得重用。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转而看向朱橘。


“老六,你觉得呢?”


他又问道。


朱标也是看向朱橘,亦想听听小橘子的见解。


“胡惟庸本来就是个老阴逼,背地里干了不少坏事儿,这没啥好说的。”


朱橘不假思索的道,


“我早就想弄死他了,不然留着也是个祸患。”


“不过呢,有这样的王八蛋在,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他这种人,老实说,能力还是有一些的,算的上是精明强干。”


“我觉得吧,一个真正厉害的君主,应该是无论臣子是忠臣还是奸臣,只要有能力,就都可以拿来用!在用的时候,贤与不贤,由不得他们!只能在君主的掌控下,兢兢业业的做事!”


“典型的例子,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手底下就有一大票奸臣,有前朝余孽,也有包藏祸心之人,比如许敬宗之流,但他们在唐太宗的手底下,都挺乖挺老实的。”


“这,就能彰显一个皇帝的能耐了!”


朱标眉头微微一挑。


“你这说法……有点意思啊!”


他颔首道,


“贤与不贤,由不得他们!爹以前好像也跟我说过类似的话语。”


“看来,你俩才是一脉相承的亲父子。”


这个玩笑,听得朱元璋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你是像你娘多一点,不是没手段,也不是没心眼,而是太过于光明磊落了一些。”


老朱道,


“其实臭小子说的是对的!”


“一个真正有能耐的君主,是掌控群臣,而不是倚仗某几个贤臣良臣,摒弃所谓的奸臣。”


“根据咱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忠臣往往是庸臣!而有能力的呢,则必然有野心,有自己的一副小算盘!比如李善长、胡惟庸他们,要么就是性格古怪,自命清高,如刘伯温这样。”


“又有能力又忠心耿耿的,真的很罕见,所以说诸葛亮是千古名臣的典范,这样的大臣,谁不想要呢?可几千年来,也没几个!”


“所以说,身为君主,如何运用那些有能力,但有瑕疵的大臣,是一门很要紧的功课。”


“这门功课,老六倒是走在了前面,悟到了精髓,标儿你啊,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朱标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看来,自己这个储君,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啊!


“再说胡惟庸的事儿,你看似是胡惟庸居中串联,做了这些小动作,但是……真的是他在主导吗?”


朱元璋目光深邃,呵呵笑道,


“他没这么厉害。”


“一个没有战功的文官而已,三言两语就让那帮子骄兵悍将全都认了大哥了?”


“定然是有人在背后支持他,真要敲打,也是敲打背后这个人,而不是执着于胡惟庸。”


“你们遇到事儿后,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而是要去挖掘其本质,打蛇要打七寸!要不然都是小打小闹,跟挠痒痒似的,有什么意思?”


朱橘和朱标听到这话,皆是点了点头。


这话有理!


呼呼——


北风呼啸,雪愈发大了,一股子寒风吹的老朱打了个哆嗦。


“行了行了,别搁这儿吹风了!”


“回去回去!里头还暖和点,再有小半个月就过年了,今年难得是个丰年,又是北伐成功的一年,咱辛苦了这么久,也得稍稍放松放松,享受享受,顺带庆祝庆祝!”


……


转眼间,半月已后。


大年三十之夜,应天府灯火通明,而紫禁城之内更是一派辉煌气象!


一车紫檀在奉天殿外点燃,浓郁的香味传遍皇宫,甚至都逸散到了紫禁城之外!


“父皇这回算是奢侈了一把啊!紫檀木都烧起来了!”


朱棡嗅着那一股子味道,忍不住称赞道,


“真香啊!”


一旁的朱棣点了点头。


“当年奢侈无度的杨广也烧过,不过他可不是烧一车,而是一口气烧几十车!当时整个长安都被紫檀木燃烧所释放出来的香味所包裹!”


他道,


“那才叫奢侈!咱们父皇……这顶多就算是体验了一下而已。”


正聊着,朱标已然是盛装而来,还带着太子妃常氏。


“你们在外面吹风啊?”


他紧了紧身上的袍子,手里握着一个礼盒,笑道,


“我可受不了冻,我先进去了哈!”


“你们差不多也可以进来了,宴席马上就开了!”


说罢,朱标便是走进了殿内。


“嗯,是有点冷,咱也该进去了。”


“大哥还带了贺礼,真讲究,你们带礼物了吗?”


“带了啊!今天这样的丰年,这样的大胜之年,岂能不贺?难道你没带?”


“哈哈哈……我当然也带了!”


“那你说个毛!”


“……”


几个兄弟正聊天打屁,却见朱橘带着徐妙云,也是优哉游哉的走了过来。


“哥几个好啊!”


他打了个招呼,徐妙云也是略一屈膝行礼。


众皇子见状赶忙还礼。


如今的朱橘可是宗人令,那等于是大爹朱元璋,二爹朱标之外的第三个小爹!


可不敢得罪!


要不然他一个不高兴,直接下手暴揍那都是符合宗法的!就连父皇都不会来帮忙主持公道。


因为宗人令的职责,就是管理和修理宗室里的每一个人!


“诶,你们这花花绿绿的……拿的都是啥?”


朱橘扫了一眼朱棡等人,有些愕然的道。


“贺礼啊!”


朱橚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应道,


“大家都要拜祝父皇,这都是早就需要着手准备了的,难道你没准备?”


朱橘:“……”


“我不道啊!”


也没人跟他说起这个事儿啊!


以为就是来吃一顿年夜饭,他还特地留了肚皮呢!


“诶……那你自求多福吧。”


朱棡闻言,顿时挤了挤眼睛,嘿笑道,


“看你能不能蒙混过去,或者赌一赌父皇会不会怪罪吧。”


“反正你一向特立独行惯了,不送也没事。”


“走了走了,哥几个进去了,快冻死了!”


他一招呼,几个皇子皆是走进了奉天殿内,只留下朱橘和徐妙云两人大眼瞪小眼。


“怎么办?”


徐妙云蹙起了眉头,道,


“大家都准备了,就我们没准备,这样肯定不行的。”


“要不……我现在回去备一份礼?虽然匆忙之中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好歹也能混过去,主要还是一份心意嘛!”


她也没想到,居然还需要备礼的!


朱橘摸了摸下巴,略一沉吟。


忽然间,他似是想到了什么,眼睛微微一亮。


“有了!”


“什么有了?”徐妙云有些不明所以。


“有办法了!不用着急慌忙的回去拿东西了,我已经知道送老爹什么了。”


朱橘笑吟吟的道,


“走走,进去吃席去!”


徐妙云闻言,也是放心了下来。


虽然朱橘卖了个关子,但是她对于夫君是有着绝对的信任的!既然他说有办法,那就不用担心了,肯定能过关!


……


奉天殿内。


朱元璋和马秀英坐在主位之上。


殿内除了诸位皇子以及几位较为尊贵的后妃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臣子,以及一众勋贵。


如内阁首辅刘伯温、次辅宋濂、沐英,还有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


大封功臣之时,所封的六公二十八侯二伯,除了汤和在老家没来之外,其他尽数在场!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徐达都到场了,看上去气色还很不错,正喝着茶,和身边人有说有笑的聊着天,


可以说,这一场宴会,是把大明最高层,以及皇帝最看重的一些大臣全都喊到位了。


“陛下,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司宴太监恭声道,


“吉时也到了,是否现在就开席?”


朱元璋点了点头。


“开吧!”


他大手一挥。


却见编钟只之声响起,一排排宫娥走入了殿内翩翩起舞。


宫女们提着篮子,为一众宾客送上精美的膳食,添上美酒。


“这场面不错。”


朱橘嚼了一口糕点,笑道,


“质疑纣王、理解纣王、成为纣王、超越纣王!”


“人啊,该享受的时候就得享受啊!”


“来,妙云,你尝尝,这桃花酥味道不赖的。”


徐妙云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宴会,略有几分拘谨,倚靠在朱橘的身边,方才有几分安全感。


须臾间,一曲罢了,宫娥退场。


唰唰。


以徐达、李善长为首的大臣们纷纷起身,拱手恭贺道:


“值此新年之际,臣等恭贺盛世明君,万岁万岁,万万岁!”


“恭贺皇后娘娘千秋!”


说罢,众大臣皆是跪伏在地,带动了皇子妃嫔们,也都是跪地行礼,山呼万岁。


“哈哈哈,起来吧起来吧,今天是家宴!”


朱元璋似乎心情不错,大笑着摆了摆手,道,


“大规矩都免了吧!坐,坐!”


“都坐!今天你们的任务,就是喝他个痛快!”


众臣这才纷纷落座,唯有李善长站着,从怀里掏出来一本奏本。


“嗯?”


“丞相啊,今天是宴会,就不议论政务了,你还掏本子干啥?”


朱元璋见状,有些不悦的道,


“收起来收起来,咱现在不想看见这个!”


然而,李善长却是摇头一笑,道:


“回陛下,这是奏本,但也不是奏本,而是喜报!”


“今天户部的税,已经从各地收缴上来,并统计出来了!陛下想看看吗?”


听到这话,朱元璋目光顿时一凝。


“统计出来了?”


“快,给咱说说!有多少?”


在场众人也都看向李善长,对于大明一整年的税收情况颇为好奇。


“回陛下,今年一整年,我大明朝全国的税是——”


李善长翻开手里的奏本,朗声道,


“一千七百五十万石稻米,四百万石麦子!”


“这是去年的两倍之多!”


“陛下,有了这个数字,朝廷可以底气十足的宣告今年是个丰收之年了!”


朱元璋:“!!!”


“这么多?!”


他满脸惊喜的道,


“好,好啊!加起来都有两千多万石了!大丰收,大丰收啊!”


“咱大明有这样的一天,不容易啊!”


“来来来,为了这一场大丰收,咱们一起,干一杯!”


说着,他亲自端起了酒杯。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众人也都是喜气洋洋,纷纷举杯,与皇帝一起,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内侍上前,将李善长手中的奏本拿起,快步走到朱元璋的面前献上。


哗啦,哗啦。


朱元璋快速翻看着奏本上的详细数字,嘴角的笑意已然是压不住了。


辛辛苦苦治国好些年,前些年不是天灾就是兵祸,以至于国家的发展说不上迅速,只能算是稳定。


也就是今年,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赢特赢!


这么多粮食,足以充盈国库,而国库一旦充盈起来,那滚雪球的速度可是很快的!


此时此刻,老朱已经在幻想自己明年展开拳脚,大显身手了!


“陛下,臣等还有贺礼送上。”


李善长又道。


朱元璋眼皮都不抬,摆手道:


“都说了是家宴了!礼物一律不收!你们怎么还来?”


“不收不收!咱一件都不会收的,全都拿回去!咱啊,什么都不缺!”


听到这话,李善长却是不慌不忙。


“回陛下,这贺礼不是东西,而是在臣等的共同努力下,对陛下您功绩的一点小小颂扬。”


“陛下请听——”


话音刚落,身后一众勋贵皆是站了起来,人手一本小册子。


“嗯?”


朱元璋合拢了手里的奏本,饶有兴致的看向众人。


“乾坤既育,日月交辉,有皇降世,光被四夷。龙颜凤姿,天赋异禀,握符御历,应天顺人……”


“暴元无道,天下纷乱,干戈不息,民命难安。皇帝崛起于草莽之间,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智勇为矛,仁义为盾,扫清寰宇,一统江山!”


“海内晏然,万民归心,颂声载道,日月可鉴!皇帝御宇,德被苍生;减赋轻徭,休养生息;开疆拓土,威震四方……“


“皇帝之功,可比日月;皇帝之德,可昭天地!皇帝之治,可比尧舜;皇帝之仁,可比禹汤!”


“……”


众人一顿朗诵,听得朱橘人都有点傻了。


“我擦,这帮人是真的能拍马屁啊!牛!”


他忍不住道。


再看老爹……此刻的老爹,竟然是眯起了眼睛侧耳倾听,还一副挺享受的模样!


果然,还是很吃这一套的啊!


“吾皇圣明,古今唯一!”


李善长与一众大臣慷慨激昂的称颂道,


“吾皇,万岁!”


“万岁!!!”


众人齐声,震耳欲聋,甚至整个奉天殿都抖了一下!


“哈哈哈……这是谁想出来的?”


朱元璋见状,忍不住笑道。


李善长看向胡惟庸。


“回陛下,是微臣想出来的。”


他一脸诚恳的道,


“当然,提议是微臣提议的,但颂词里的内容,却是大家集思广益,一同创作的。”


“可以说,每一句颂词,大家都是用了心的,是真心实意的称颂陛下,而非溜须拍马!”


朱元璋笑得乐不可支,被马秀英扯了扯衣袖,方才停了下来。


“弄得不错,弄得不赖,哈哈哈……”


老朱笑着赞许道,


“不过,咱没那么厉害!还什么堪比日月,比肩三皇五帝都来了。”


“你们啊,把咱抬的太高了!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从农民一路走上来的皇帝。”


“当然了,你们的心意咱领了!这一首颂词虽然肉麻了些,但在咱看来,比那些祥瑞啊什么的,要好!”


“坐吧坐吧!”


胡惟庸称谢而坐,朝着李善长投去感激的目光。


在这种场合,恩师特意点他的名字让他露脸,在陛下那里得到了一个好印象。


这种机会,可是极其难得的!


“你们几个。”


朱元璋看向朱标等皇子,道,


“咱看到你们也都拿了礼物来了,按理说,你们是咱的儿子,收你们的贺礼没啥。”


“但今天咱说都不收,那就都不收!你们的礼物都收回去吧!那些珍宝古玩,还有什么天石地玉之类的祥瑞之物,就更不要拿出来了,自己留着吧!”


朱标闻言,捏了捏手中的礼盒,这里头,是他精心挑选的珍玩。


但最终,他还是放下了礼盒。


“既然父皇这么说,那儿臣等就不献宝了。”


他带头表态。


朱棡、朱棣等人却是微微有些失望。


这些礼物可都是精心准备的,就想着在父皇面前露一下脸,得到几句夸奖。


难得的机会,就这么没了……


朱橚听到朱元璋的话,手里攥着一本小册子,却是有几分犹豫。


自从上次彭玄对朱橚高度赞扬之后,朱元璋对这个老实巴交的老五也多了一些关注,此刻见他犹犹豫豫,便开口道:


“老五,你怎么了?”


“是有什么话要说吗?”


唰。


朱橚站了起来,略有些结巴的道:


“回……回父皇。”


“儿臣有一件东西想送给父皇,这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也不是天材地宝。”


“是上回父皇鼓励儿臣编纂的书册,儿臣已经将大体的框架给搭建出来了,将那些可以救荒的食物做了大致的分类。”


“书名,儿臣也已经想好了,就叫做《救荒本草》,这本册子,就是救荒本草的目录。”


听到这话,朱元璋目光一凝。


“这么快就鼓捣出来了?”


他招手道,


“这可是好东西啊!编纂出来,意义非凡!”


“拿来咱看看!”


内侍迅速上前,将朱橚手中的小册子交到了朱元璋的手里。


朱元璋翻开目录,仔细的查看着。


一旁的马秀英也是把脑袋凑了过来,只是扫了两眼,便露出了讶然之色。


“老五还有这本事呢?”


“这目录,写的很精细啊!这是一本好书,灾年能让人活命的好书啊!”


她抬眼看了朱橚一眼,对这个内向的孩子刮目相看。


没想到皇子里面,还有这样一个另类!


“这就叫闷声不吭干大事!”


朱元璋称赞道,


“老五,你的这本书,咱只给你三个字的评价——”


“好,好,好!”


“发心好,立意好,内容更好!”


“从这本册子上,咱看出了你的用心,也看到了你身上的才华!这件事情,咱会全力支持你去做!做出来之后,一定大量刊印,而后颁布天下!”


“咱会让你周王朱橚的名声,传遍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