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重八家的傻儿子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达辞官,汤和回乡!老朱冷笑:谁还敢蹦跶?!

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达辞官,汤和回乡!老朱冷笑:谁还敢蹦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道长……怎么说?”


徐达没由来的有几分紧张,竟是有种怕被识破的心虚之感!


“这病发的甚急啊……”


彭玄沉吟道,


“如此肿胀,若是不好好处置,的确是有性命之虞,好在你不是在军中,若是行军打仗的时候病发,可就糟糕了。”


“背疽之病,乃是湿热火毒内蕴,积于五脏之中,而导致气血凝滞,营卫不和,邪侵皮肤而发。”


“得了这种病,终身都需要调养,保持身心的愉悦,并且忌口,五脏方面,最重肝胆的养护……徐将军,你最近是吃了什么发物吗?还是心情上有什么大起大落?”


徐达略一沉默。


“近来饮食清淡,并未吃什么忌物。”


他轻声道,


“心情上……的确是有一些吧。”


“这背疽发作,跟心情也有关系?”


彭玄点了点头。


“那是自然,情志对人的影响是最大的!”


“俗话说吓破胆了,这可不是夸张,一个人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连破胆而亡都有可能,引发背疽自然也不足为奇。”


听到这话,朱元璋神色略略沉了几分。


难不成……罪魁祸首还真的他的那一番口谕?


那番话语,给徐达吓惨了?!


想到此处,他也是有几分后悔……一句诛心之语,损失了一位得力大将啊!


“原来如此……”


徐达点了点头,安下心来。


这下好了,有彭玄作为背书,一切已然形成了完美的闭环,毫无破绽可言了!


“师父,你别说乱七八糟的了。”


朱橘催促道,


“还是赶紧给我老丈人治疗吧!”


“需要用什么药,我们现在就去准备!”


彭玄轻哼一声。


“伱懂什么,让病人知道发病的机理,病的明白,这样他才能配合治疗,后续才会注意养护。”


他训斥道,


“这,也是治病的一环,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就拿你老丈人来打比方,这么一个病为什么反反复复会犯?就是他对这个病的了解不够彻底!”


“我若是他,在得病之后,必然会选择一处幽静之地修身养性,从此清心寡欲,万事不挂于心,若能如此,纵然不用药石,也能痊愈。”


听到这话,朱橘乖乖闭上了嘴巴。


“这……正是我现在的愿望啊……”


徐达趴在床上,朝着彭玄略拱了拱手,道,


“谢彭道长指点,陛下已经准许我辞官荣养,从此往后,我一定好好休养。”


彭玄闻言,眉头微微一挑。


“那就好办了。”


“朱橘。”


他喊了一声,朱橘迅速上前。


“取来纸笔,我写两张方子。”


“一张外用,一张内服,我再行一番祝由术,三管齐下,必能迅速见效!”


朱橘点了点头,吩咐徐妙云去找来纸笔,自己则是跑到外面,找家仆弄来了一碗凉水。


如今他也知道祝由术的一些门道了,一般来说,祝由科用水法是非常常见,也是较为灵验的,前提是能力足够。


须臾间,纸笔找齐,彭玄迅速写了两张方子,交给了徐妙云。


“速速去抓药,必须用热汤灌服,方有效验。”


他吩咐道,


“外用敷药只需将药材捣碎之后,敷在背疽之上即可,六个时辰一换。”


“期间不可吃任何肉类,包括海鲜、河鲜,当以清淡菜蔬为主,不许饮酒、喝茶、喝奶,不许吃水果、冰镇物。”


“若是能受得了清淡,以小米粥为主食最佳,每天少食多餐,前三天最好饿一饿肚子,让胃气生发出来。”


徐妙云连连点头,将彭玄的话语牢记在心。


“这……”


徐达脸色一苦。


“禁忌这么多,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啊?还不如死了拉倒。”


听彭玄这一顿吩咐,他好像成了庙里的和尚了!


“那你要不做鬼?”


彭玄一脸平静的道,


“做鬼也不是不可以,济度亡魂之法,贫道也略懂一些,到时候要是当了鬼,我有办法让你减少一些痛苦。”


“不过,贫道要提醒徐将军,根据贫道的了解,做鬼比做人痛苦多了。”


徐达:“……”


行吧!忘了面前之人不但是个厉害郎中,还是个顶级的大法师!


一下子,他就乖乖闭上了嘴巴,再也不敢胡乱说话了。


“师父,给。”


朱橘送上了一碗水。


彭玄二话不说,手掐三山诀,右手一边掐诀一边念念有词,须臾间,他便目光一凝,开始在水碗上画符,口中念诵不停。


好一会儿,他方才将水碗送上。


“喝掉。”


“然后休息,等那两个药送来,马上服用,再睡!”


彭玄言简意赅,徐达也是不敢怠慢,迅速将水碗中的水一饮而尽。


顺带着,他还咂巴了两下嘴巴。


“这……没啥特殊滋味儿啊……”


还以为画过符的‘法水’,能有别样的味道呢。


“你还想有啥味儿?”


朱橘没好气的道,


“行了,赶紧躺好休息!”


“我们就不打搅您老了,先把这一关过去,再研究后面的事儿!”


不管怎么说,最难的那一关已经过去了。


现在只要把‘苦肉计’的债给还了,一切也就万事大吉了!


“好,好……”


徐达乖乖闭上了眼睛,放松了身心。


还真别说,这一杯水喝下,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竟是有几分清凉之感,背上的背疽也没有那么疼痒了。


不愧是大法师!


他心里暗暗暗叹了一句。


想起小时候,还碰到过在乡村间招摇撞骗的假僧假道,人家用的也是所谓的‘符水’治病,号称只要将符纸烧化之后,将其混合清水吞下就可治病。


结果钱收了,病却没治好,人还跑了!经历过这种事儿,徐达原本是对此类事嗤之以鼻,直到今天才知道——


原来这也不全是骗,有真本事的高人,还是存在的哇!


“老六说得不错,你好好养病吧。”


朱元璋拍了拍徐达的肩膀,叮嘱道,


“彭道长的话,一个字也不要违反!”


“咱过几天再来看你。”


说罢,他便起身要走。


“恭送陛下……”


徐达在床上拱了拱手,目送着朱元璋离去,心中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爹,我留下来照顾你吧。”


徐妙云有些不舍,忍不住道。


徐达听到这话,却是摇了摇头。


“哪有刚出嫁就往娘家跑的?再说了,咱这儿也不缺人照顾。”


他道,


“你跟朱橘回去,往后有空来看看我也就是了。”


“对了,帮我跟皇后娘娘说一声,我没什么大碍,叫她不用担心,更不用来探望我。”


徐妙云红着眼眶,轻轻点了点头。


“好……那我和夫君过两天再来瞧您。”


她连连叮嘱道,


“一定要严格遵守师父的话,再不可任性了!”


徐达笑着点了点头,转而吩咐道。


“对了,你把你汤叔叔喊进来,他也在外面守了我一天一夜了。”


此刻自己虽然已经脱离危险,但汤和等一众武将,却依旧在危险之中,为陛下所厌恶!


其他人,他管不着,但汤和这个二哥,能拉一把还是要拉一把的。


虽然这一次是被汤和给坑了,但徐达依旧认为——汤和也是被人给灌了迷魂汤了!错,不在他!


“好。”


……


厢房之外。


汤和见朱元璋几人走了出来,顿时迎了上去。


“陛下……”


“臣……”


他拱了拱手,正欲说话,却是被朱橘给拦了下来。


“汤叔,现在老爹心情很不好,你有什么事儿,还是下回再说吧。”


朱元璋瞥了汤和一眼,一言不发,背着手便离开了。


汤和:“……”


望着皇帝离去的背影,他忽的感到一丝寒意在心中升起。


陛下看向他的眼神之中,似乎带着几分嫌恶!


“汤叔。”


身后的徐妙云喊道,


“爹喊您进去,说是有事儿要跟你说。”


听到这话,汤和方才回过神来,快步走进了厢房之内!


……


哒哒。


与彭玄道别之后,朱元璋一行四人登上了龙辇,车轮转动,缓缓朝着紫禁城驶去。


车厢内,四人皆是一言不发,气氛有些沉闷。


良久,朱标才打破了寂静。


“徐叔叔……真是可惜了。”


他叹息道,


“正是当打之年,却因为这样的顽疾,只能选择遗憾告老。”


“他一定很不甘心!唉……这也是我大明的损失啊!没有了他,明军将来又有谁能堪当大任呢?”


大明的名将有很多,但真正可以胜任三军统帅的,除了徐达之外,还真想不到第二人!


汤和?冯胜?邓愈?


好像都差点意思。


朱元璋闻言,却是神色淡然。


“没了张屠户,难道还吃带毛猪不成?”


他道,


“徐达是一员帅才,但咱大明也并非缺了徐达就不能运转了,若是如此,那咱们这个国家,也太脆弱了些。”


朱橘表示赞同的点了点头。


“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必须具有抗风险能力,哪怕是皇帝缺位,都马上能够有太子顶上,稳固天下,更何况是一位将军?”


“老丈人就让他好好养病,眼下北伐才结束没几个月,大明根本不需要大规模的用兵,纵然将来真的要用兵,也定然能选出可堪大任的帅才来。”


“这一点,大哥你无需担心,我大明人才济济!”


朱标闻言,方才点了点头。


“……不过,这次的确是咱冲动了,说了不该说的话。”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方才道,


“以后你们要注意,碰到类似的情况,不能一昧的顺从咱,而是要有自己的判断。”


“必要的时候,得劝阻咱!”


“都听到了没有。”


朱标:“……”


朱橘:“……”


劝阻?


拉几把倒吧!


您老暴怒的时候,谁敢劝阻你啊!除非是想挨揍了!


“耳聋了?”


“还是哑巴了?!”


“说话啊!”


朱元璋眉头一竖,神色有些不悦。


“可以是可以,但是咱要把丑话说在前头。”


朱橘正色道,


“我和大哥要是出言劝阻,你不能迁怒到我俩的身上!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说着说着,你倒是先要砍我们了!”


“冒着生命危险劝谏,谁干?傻子才干!”


朱元璋:“……”


“行行行,咱答应你俩,不迁怒,行了吧?”


老朱神色略有几分尴尬。


“不行,口说无凭,你立字据!”


朱橘不依不饶的道,


“给我俩一人一道圣旨,盖章生效的那种!”


“不然,你到时候又要逼着我喊‘皇帝没说过,是我胡说八道’了!”


朱元璋:“¥%……&*@!!!”


见老爹吃瘪,朱标不由得暗笑。


小橘子不愧是睚眦必报的主儿,刚才吃的亏,现在就要报回来。


“你笑什么!”


老朱看向朱标,瞪眼道,


“立字据就立字据!”


“这一回,咱是下定决心,要限制一下咱自己了!不能什么时候都由着自己性子来!”


“回宫!等回了奉天殿,咱就给你们一人一道圣旨!”


朱橘闻言,方才咧嘴一笑,朝着朱标挤了挤眼睛。


兄弟俩会心一笑。


别看朱标平日里温和顺从,其实他照样也有主见!


所以这份‘字据’,对他来说也挺有用的!最起码关键时刻掏出来,能占一下上风!


……    徐府,厢房之内。


“三弟……你,你把虎符交回了也就算了,怎么连大将军和右丞相的职位也都辞掉了?你这……真要无官一生轻,辞官养老啊?”


汤和听着徐达的叙说,神色无比的震惊!


大将军,是武将第一人!


中书省右丞相,那也是仅次于李善长的文臣第二的存在!


这俩重量级的官职,说辞就辞了?!


他此刻完全无法理解!


“都这样了……我还要那些虚名做什么?”


徐达摆了摆手,笑道,


“从此往后啊,我只想躺在功劳簿上过日子。”


“我立下的功劳,够我和我的子孙后代享用几辈子了,不是吗?”


汤和蹙着眉头,好一会儿方才舒展。


“好吧……也好。”


他轻叹道,


“你说得对,功劳几辈子都够用了,还折腾个什么劲儿?”


“我这会儿也觉着没意思,虽然我只是个中山侯吧,好歹也是侯爵第一,要说荣华富贵,陛下也不来缺我的,昨天那一遭,我无非是一时冲动,想去争一口气罢了。”


“可冷静下来想想,去跟陛下怄气,那不是自找麻烦吗?唉……今天他看我的眼神,总觉得有些冰冷,让我的心里都生出了几分寒意。”


徐达闻言,略一沉默。


“……不说了,你好好休息,我熬了一宿了,也该回去补个觉。”


汤和缓缓起身,拍了拍徐达的肩膀打算告辞。


然而,就在此时,徐达拽住了汤和的手。


“二哥。”


徐达沉声道,


“有些话,我知道我说了,你不一定能理解。”


“这里头……原因比较复杂,我不方面跟你直说,但你要是信得过我,就听我一句劝——”


汤和闻言,重新又坐了回来。


“怎么说?”


本能的,他觉得徐达是要交代他一件极为关键的大事!


“找个理由,把你身上所有的军职全都辞去,然后和我一样,在家务闲。”


徐达低声道,


“此外,再不要跟那帮人串联!最好是和不要和他们再来往了!”


汤和闻言,神色骤然一凛。


“三弟……你,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


徐达的这番话语,让他一下子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多的,就不要问了。”


徐达闭上了眼睛,低声道,


“须知站得越高,跌的越惨,咱们已经到了这个地位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要防着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到时候他们无事,咱们倒是成了陛下的眼中钉、肉中刺。”


“当你是兄弟,我才跟你说这些的,愿不愿意做……那是你自己的事儿,我只是劝告你,现在去做,还来得及,或许……还能因祸得福。”


在朱橘的帮助下,冷静下来思索过后,徐达也是捋清了思路。


这一回,的确是被坑了不假!但同时,却也有一份化险为夷,转悲为喜的机会在里头!


勋贵们对皇帝的封赏不满,有心串联给皇帝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如他,如汤和这样的大将能够配合皇帝,震慑那帮桀骜不驯的武将,无疑是帮了皇帝的忙!


这样一来,利益非但不会受损,还能更得恩荣!就比如今天,皇帝对他的那番许诺!


当然,这些话不能掰开来揉碎了喂给汤和,他只能是给出一番忠告,至于汤和能不能领悟,那就要看他自己了。


“三弟,我……”


“好了,我要休息了,你也回去好好休息一番,顺带好好想想吧,以后头脑还是要清醒一些,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汤和还欲说话,徐达已然是摆了摆手,闭上了眼睛,一副要睡觉的模样。


“……行,那我走了。”


汤和起身,深深的看了徐达一眼,转而走出了厢房。


他的眉头紧蹙,一脸心事重重的模样离开了徐府。


……


次日。


清晨,大朝会上。


一众文臣武将排班而立,武将首位的徐达却是缺了席。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身边是朱标和朱橘两人侍立。


“左青龙,右白虎。”


朱橘小声道,


“中间是个二百五。”


朱标眉头一挑。


“二百五是个什么意思?这听上去还挺顺口的。”


朱橘咧嘴一笑。


“是大蠢蛋的意思!哈哈哈……”


噗。


朱标也是忍不住笑出了声,这臭小子,每天也真是变着法儿的编排老爹!


哒哒哒!


哒哒哒!


朱橘笑的正得意忘形,却感受到胸前的玉佩疯狂的震动了起来,震的他神色一凛,迅速闭上了嘴巴,老实了下来。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挥手道,


“开始朝议吧!”


话音刚落,便有吏部官员出列。


“启奏陛下,魏国公徐达因背疽复发,身体不堪重负,请求辞去大将军、右丞相,以及内阁次辅之职,在家休养。”


他道,


“辞呈已递到吏部,请陛下御览。”


此言一出,举众哗然!


徐达犯病的事儿,属于突发情况,除了当事人以外,其他人都还不知情。


乍一听徐达这个大明第一功臣要辞官,对于一众文武来说,自然是无比震撼的!


一时间,众人皆是交头接耳,互相接收着对方的震惊。


而那一众武将,此刻更是心神震颤!


大将军……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唉!”


朱元璋将徐达的辞呈拿在了手中,翻来覆去看了又看,方才叹息道,


“昨天,咱已经去看望过徐达,他那个背疽,的确是一个难缠的疾病,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有性命之危。”


“他再三请求咱,想要辞官养身,可咱却是不愿意大明失去这样一位镇国柱石,故而也是屡次拒绝,奈何他最后说了一句……想要多活几年。”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咱是不答应都不行了,以他的功劳,的确也不必再在沙场上拼命了。”


“……唉!准奏吧!”


啪嗒一声,奏本合拢。


“着,加徐达俸禄五千石,食邑加一千五百户。”


朱元璋道,


“另赐黄金五千两,白银三万两,赐应天府宅一座。”


“即刻办理妥当,不得有丝毫纰漏!”


“遵旨。”下方官吏闻言,恭敬拱手行礼。


大明帝国的第一功臣徐达,就这样干脆利落的卸任退休了!


虽然皇帝给予了极大的优待,但对于一众大臣来说,尤其是于那些个串联起来请战的武将而言,这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恐怖故事!


徐大将军昨天带头请战,今天就辞官卸任,解除了一切军职和政职!


这两者之间,难道真的没有关系?


如果有……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即便是徐达这样战功赫赫的军中巨头,在皇帝陛下眼里也是不堪一击,随时都可拿捏的人物?!


让你下去,你就得下去!没有一丝一毫反抗的余地!


正在他们胡思乱想之际,人群之中,汤和忽的走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奏。”


他拱手行礼,沉声道。


“讲来。”朱元璋眯起了眼睛,一脸平静。


“臣近日时常梦到死去的母亲,说在下面十分凄苦,要臣返回老家给她烧一些纸钱用用。”


汤和肃然道,


“想当初,臣的母亲活活饿死,就是为了把那仅剩的一点粮食留给臣,臣不孝,自参加义军以来,虽然愈发富贵,却从未想到要回老家修一修母亲的坟茔,就连纸钱、寒衣都未曾烧送。”


“先前陛下返回凤阳,臣该死,回到凤阳都没有想着去看看母亲的坟茔,如今梦到母亲,想起往日种种,不免悲从心中起,愧疚难当!”


“陛下……臣……”


说着说着,汤和眼眶通红,此刻竟然是哽咽了起来。


听到这番话语,众臣皆是动容,就连朱元璋的眼神也是软了许多,听着汤和的话语,也是想到了往昔。


说起来,他和汤和是真正的发小,汤和的母亲,他的脑海里是有深刻印象的。


“你的母亲,是个很和蔼慈祥的人……”


朱元璋目中露出感慨之色,轻声道,


“还记得小时候咱淘气,被爹娘一顿死揍,咱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还是在你家过的夜,那时候,你母亲给咱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年糕。”


“那味道,咱到现在还记得……”


汤和略吸了吸鼻子。


“陛下!臣请求返回凤阳老家,为母亲做一场盛大的法事,将一切冥物都补足!”


他一脸恳切的道,


“除此之外,臣还想亲自动手,为母亲修缮坟茔,臣想修的气派豪华一些,以弥补这些年的不孝!”


“若是能寻到一处风水宝地,臣还想迁坟!”


“请陛下……恩准!”


朱元璋微微颔首。


“你要亲自去修?”


他一脸讶异的道,


“咱倒是可以派工部最好的工匠给你,不过迁坟这个事儿……还得找一位精通堪舆的人才行。”


“这事儿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从选址到设计墓穴,再到修建,想要达到气派豪华的效果,没有个一两年是完不成的。”


“咱还是安排人帮你去做吧,不然你手中的军务就要耽搁了。”


汤和摇了摇头。


“不,陛下。”


他正色道,


“臣无母亲,无以有今日,臣在孝道上的亏欠太多了,如果修建坟茔都需要假他人之手,那岂不是真成了不孝之人?”


“朝廷以忠孝治天下,臣亦以忠孝为本分!所以……这件事,臣一定要亲力亲为!”


“至于军务,朝中人才济济,臣的那一点军务,只需随便分摊一下即可,哪里需要忧虑呢?”


这一番话语,言辞恳切,令人无法拒绝。


在这个时代,忠孝二字,乃是最大的道德准则!


“厉害啊……”


朱橘喃喃道,


“肯定是老徐指点过他了,不然不至于这么上道……”


汤和这一招,也妙得很!


而听完汤和的话语,朱元璋也是陷入了沉吟之中。


“陛下!”


汤和再度道,


“臣这一去,并非退隐!若将来陛下和朝廷有用的着臣的一天,只需陛下一道诏令,臣定当为陛下,为大明效死力!”


“请陛下……恩准!”


噗通!


说完,他跪伏在地,脑袋磕在了地砖之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这……好吧!”


朱元璋颔首赞许道,


“难得你有这样一番孝心,也可为天下臣民之楷模。”


“准你所奏,另外,着户部拨款一万两,钦天监派遣官员三人,工部派遣官员五人,工匠百人,一同前往凤阳,寻觅风水宝地,修建汤家祖坟。”


汤和闻言,猛地抬头。


“臣,谢陛下恩典!”


他目中满是感激之色,朝着朱元璋连连叩首。


“好了好了,你有孝心,这是好事,咱自然要赏赐。”


朱元璋摆手道,


“当然了,将来若有战事,咱依旧需要你挂帅出征!你在凤阳可不要懈怠,还是要好好操练武艺,熟读兵书,以备将来之用。”


“这,也是咱的旨意。”


汤和神色一凛。


“臣,遵旨!”


他朝着朱元璋再度一拱手,方才退回了队列之中。


“徐达辞官,汤和回乡……一时间,咱尽有几分无人可用之感!”


朱元璋轻轻抚须,感叹道,


“他俩的职务,有谁可堪递补?”


“谁推荐一番?亦或是自告奋勇也可。”


这一问,全场却是鸦雀无声,谁也不敢说话。


徐达是大将军,汤和也是一路统帅!这两个位置,可不是谁都能顶上去的!


现在,推荐谁就是害谁!毛遂自荐更是自取其辱!


“没人?”


朱元璋扫视了两眼,不悦道,


“难道我大明,竟无人可用了?”


“徐达和汤和两人不在,我大明居然连个统帅三军之人都没有,还谈何驱除胡虏,扫灭北元?”


“看来,以前还是咱太乐观了!”


稍稍一顿,老朱转而喊道:


“沐英!”


唰!


“臣在!”


沐英从队列之中走出,躬身行礼。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你这只乳臭未干的小猴子,就暂时冒充一下大王吧!”


朱元璋吩咐道,


“加封你为大都督府佥事,负责制定北疆防务!”


“朝中既然无人能统帅三军,那么咱也就歇了扫平北疆的期望,对北元的战略,就应该转为守势,以坚壁清野,加固城墙为主。”


“七日之内,把防务方案交给咱!”


沐英神情一肃。


大都督府佥事,这又是一个实权要职!


再加上内阁次辅,以及枢机大臣两个大职傍身,不知不觉之中,他竟然已经成了大明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这说明义父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啊!


担子虽然沉重,但他完全有信心将其挑起来,并且做到最好!


“臣,遵旨!”


“无需七日,只需三日,臣一定将北疆防务制定出来,上呈陛下御览!”


朱元璋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


转而他扫视着那一群请战的武将,见他们一个个表情难看,不禁冷笑。


叫你们串联起来闹事,还请战……呵呵。


你们想借着这个扫灭北元的理由来表达不满,来夺得兵权?


那咱就偏偏要制定防务!


因为这档子事儿,徐达和汤和都退了,你们还想在咱面前蹦跶?


都给老子滚回家当乌龟去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