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上水村,王村长等人聚在一起。


“这就是我们最近卖蔬菜的所有钱,都说说吧!这钱怎么处理。”王村长没有一言堂,征求大家的意见。


挣了钱,怎么花,必须要定下一个章程来。


“分下去?”有人问。


事实上,村民们都希望分钱的。这么积极种菜,不就是为了分钱吗?这也是最能提高大家干活积极性的方案。


如果最后大家一毛不得,全部都是村里集体的,以后大家肯定要偷懒了。


尽管说集体的属于全村人,他们也有份。但没到自己手的东西,是感受不到的,认同感不强。


“怎么分?按人头?还是每户一份?”旁边的人反问他。


这又是一个难题。


如果按人头分,人口少的家庭,肯定不服呀!觉得不公平。可如果按户来分,人口多的家庭又不乐意。


“分一部分,别打击大家种菜的积极性。剩下的,村里干点其他事,比如多买点粗粮备用,我们人吃也好,以后养鸡也罢!”有人提议。


完全不分,确实有点打击村民的积极性,毕竟都盼着分钱呢!


但全分了,村里很难有发展,一旦发生了什么事,村子一点抵抗力都没有。就像上次,都饿死人了。


如果村里的储备粮够多,会出现那样的情况吗?


显然不会。


“储备粮”这个词,还是从周家庄流出来的,不出意外,还是那周益民提出来的概念。


没错!确实是周益民跟老支书他们谈的,让周家庄多准备储备粮,一旦出现大的灾荒,能保障村民的基本吃饭问题。


对此,老支书他们很支持,拿出一部分钱,拜托周益民弄粮食。


他们非常清楚,有备用粮的重要性,尤其是这两年经历的事,更让他们意识到储存粮食的重要性。


正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周益民想到后世,国家为了应对大灾大难,疯狂囤积储备粮,中*央是那样干,各地政府还有地方的储备粮。


有人统计过,哪怕国家粮食面临着颗粒无收的困境,中国的储备粮食最少可以满足十四亿人吃一年以上。


而且,还只是保守的估算。


可想而知,后世的储备粮是个多恐怖的天文数字。


“谁赞成,谁反对?”王村长问在座的人。


他心里是赞成这个想法的,得知周家庄搞粮食储备,他也想这么做,但涉及到花钱的问题,必须跟大家开个会,征求大家的同意。


一言堂不可取。


得!大家一听,就知道村长本就是这个想法。


左右这个主意也不赖,多备点粮食,肯定是没有错的。


于是,大家纷纷点头赞同,没有异议。


“好!既然大家赞成,那我们将种菜的钱分成三份,一份作为分红,分给大家;一份买粮食,作为我们上水村的备用粮;最后一份则是留着备用,以防急需用钱的时候。”显然,王村长考虑的更加周全。


有人则是问道:“村长,那分红怎么分?”


这是个头疼的问题。


不过,王村长早就想过了。


他不慌不忙地说道:“按照各家出力的比例分,比如你家出两个人种菜,就能分到两份。”


王村长采取多劳多得的方式,但没有明说而已。


毕竟现在还算吃大锅饭的时候呢!集体生产,集体吃饭,可不讲多劳多得的那一套。


大家一听,也没异议了。


这样挺好,就不用吵了,很合理。


总不能不干活的人,也分一份吧?那样对老实干活的人,岂不是不公平?


“赞同!”


“赞同!”


……


这段时间,上水村卖菜一共1018.5元,300元买储备粮,300元村里备用,剩下418.5元则是分给村民。


他们村,一共也就百户出头。也就是说,每一户大概可以分到4块钱左右。


这也不少了。


要知道,种菜的收益是陆陆续续的,还没断绝呢!


他们在村里挣工分,才挣几个钱呀?


一般情况下一个全劳力,干一天是10分。妇女一天应该是6~7分。


生产队有专门的人记工分,他会把你一年之内的工分进行一个累加,年底进行分红。


因此,在有些农村流行一种说法:读什么书啊?读书有什么用?能看得懂工分就行了。


而10个公分值一角一分钱。


也就是说,你即便一年下来,天天满工分,也才3660分,一共就三四十块钱。但很显然,要达到这种收入,是不可能的。


你就算能干,有力气,可以做到每一次干活都拿到10分,但也总有没有活的一天吧?


本身农村的劳动力也是过剩的。


他们上水村种菜才多久,就能分到4元左右,保守点算,每个月只收入4元,一年也48元,接近50元了呀!


这不比他们挣工分强?


所以,这4元,足够应付村民们了。


“好!既然这样,那就召集大家开会分钱吧!”王村长说道。


话音一落,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冲出去通知各家各户了。


没多久,村民们乌央乌央地来了,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们已经得知,村里要分钱,就算是吃着饭,也得等一等。


“好了,都安静一下,说一说村里的决定。”王村长开口道。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如果这时候有个狗叫,相信也会被扇几巴掌,好让它闭嘴。


见安静下来,王村长才详细说了村里的决定:将卖菜的钱分成三份,300元买储备粮,以防万一;300元留着急用;剩下的418.5元则是当成分红,分给大家。


接着,王村长开始让各家代表上来领钱,点到名的就出来。


4元放在城里人那儿,确实不多,但在农村,这不少啦!


想到后面地里还会陆陆续续产出蔬菜,大家都很高兴。大家一边领钱,一边讨论着后续怎么种菜。


农民嘛,聊天自然是离不开种庄稼的。


何况还是这种时候,正是大家积极性高的时候。


至于村里的决定,拿出300元买储备粮,村民是没有意见的,粮食有多重要,他们最清楚,谁也不希望饿肚子,太不好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