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九十三章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主任看了看自己丈夫和儿子,又看向周益民。


“什么机缘?”


就连赵振国的老婆都停止了摇孩子,朝这边看过来,满心好奇。作为妻子,谁不希望自己丈夫干一番大事业?


“一种国外热销的面,不需要煮,用开水泡两三分钟就能吃。如果振国的面条厂可以生产,用来出口,赚外汇,你说是不是机缘?”赵振国的父亲说道。


“啊!还有那样的面?”李主任惊讶。


吃了半辈子的面条,还真没怎么听说。


她也不是没有政治目光的人,如果真的能出口赚外汇,无论是儿子所在的面条厂,还是她儿子,地位都会有一个大大的提升。


目前,国家对外汇的需求,一般人简直无法想象。


明知道是吃亏的,只要能出口,都会选择出口赚外汇。


也是没办法的事。


自己国家能拿出手的东西实在太少。


然而,只有周益民清楚,咱们国家能拿出手的宝贝其实很多,但我们自己不当一回事而已。


就拿稀土来说,在我们重视之前,已经被贱卖了多少?根本无法计算。


“娘!我找人问过了,小日子那边这两年确实有一款这样的速食面卖得很火。”赵振国兴奋地说道。


当然了,出口小日子是不可能的,两国互相敌视,没有建交。


但吃面的国家也不止小日子呀!能出口的对象并非一两个。


“但关键是,你们厂能生产?”李主任捉住了重点。


世界上畅销的产品很多,我们能生产才行呀!


这时,周益民笑道:“我刚好在一本古书上看到相关的记载,再改良一下,问题不大。其实,实验多几次,应该也不难搞出来,又不是什么高科技,需要技术攻关。”


李主任惊讶得无以复加。


没记错的话,当初周益民接受采访,介绍压水井发明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吧?都是从古籍上发现了相关记载。


看来,老祖宗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


很可惜,能发现的人少。


“益民,你是真的喜欢翻阅古籍呀!”她感叹。


周益民两手一摊:“有时候无聊没事干,就翻来看看,有用的信息记下来。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总会有些东西有用的吧?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不能盲目地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


赵振国的父亲鼓掌:“益民说得没错!”


他也看不惯某些人,要把老祖宗的东西丢得一干二净,只要是以前留下来的,都说是封建残余。


存在即是有理!


尤其是周益民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句话,一旦登报,相信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看看周益民这两三次的发明,两次就是从古籍上找到了启发。


伱能说传统文化没有用吗?


“益民,你什么时候有空,来我们厂指导一下,将生产工艺改进,尽快把速食面搞出来。”赵振国现在真的很想把周益民从钢铁厂挖走。


不过,他还算有自知之明,面条厂怎么可能比得上钢铁厂。


说难听点,他们的面条厂还不如钢铁厂下面的挂名小分厂。


“不急,我先试一下,过两天吧!”周益民没立即答应去,总得装装样子吧?


“好,那我们面条厂恭迎你大驾了。”


赵振国心情很不错。


但很快,他们两父子被李主任赶去炒菜。


这一顿也是丰盛,起码在当下算是比较丰盛的了。


一锅母鸡汤,一盘烤鸭,一碟腐竹炒肉片,还有个豆腐。


这是周益民穿越过来那么多天,第一次吃豆腐。


如此规格的饭局,普通老百姓过年都不一定吃得上。


在赵振国父子的盛情之下,周益民也喝了两三杯。吃饱喝足,又聊了一会,周益民告辞,表示下次再来吃饭。


在周益民离开后,赵振国马上回到面条厂,找厂长。


杨厂长跟他父亲相熟,他喊杨叔。就是又这层关系,才让他年纪轻轻便坐上车间主任的位置。


当然,他自己也有一定能力,否则也捧不起来。


赵振国跟杨厂长详细说了速食面的事。


杨厂长听后,人都傻了。


简直在听故事。


不用煮,开水泡两三分钟就能吃的面条,出口赚外汇?


这些听起来,好像都不怎么实际。


你认真的吗?


“你确认过了?”他忍不住询问。


“我问过了,确实有这么一款面条,在国外卖得很好。所以,我建议我们厂尝试一下。万一……”


杨厂长点头,他比赵振国更清楚其中的意义。


“你那表弟,靠谱吗?”杨厂长又问。


这可把赵振国都问愣住了。


“杨叔,不知你听过压水井和太阳灶没有。”


“知道呀!第一钢铁厂的新产品,听说是一个叫周益民的同志发明的。压水井我还见过,太阳灶暂时还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京城的大厂就那么几个,他怎么会没有关注到?


“我那表弟就是周益民。”赵振国镇定的说道。


杨厂长:“……”


随即,他有些激动,问道:“能把他劝来我们厂吗?我可以给他一个……”


他还没说完,赵振国就冷笑:“给个主任他做?杨叔,不是我打击你,也不是我灭自己厂的威风,人贵有自知之明呀!”


面条厂给个主任的位置周益民又怎么样,基本上到头了。


跟人家钢铁厂比,级别差太远了。人家在钢铁厂,上限比面条厂高不是一星半点。


“我请他过两天来我们厂指导,如果真的开发出速食面,杨叔你打算怎么回报我表弟?”赵振国开始给周益民谋福利。


白送创意和工艺给面条厂?


虽然他也是面条厂的人,但他也不允许那样的事情发生。他要敢这么做,首先不放过他的,是他在街道办当主任的老娘,绝对会发飙。


“这个嘛!”


杨厂长也琢磨起来。


岗位人家有,好像不需要,给钱吗?好像有点俗。粮票、酒票等各种票,估计人家也不缺,毕竟都给钢铁厂研发了两款产品,钢铁厂肯定给了这些奖励。


这么一想,人家好像什么都不缺呀!


这就有点头疼了。


如果周益民知道,恐怕得说:不,这些我都需要。


感谢书友20201009122654355兄弟的1100打赏!今天晚上出去了一下,回来晚了。这是第四更,还有一章要等明天才能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