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九十一章 惊呆的赵振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男人笑着放下手中的活,一边掏烟,一边自我介绍,叫赵振国,郭莉是他的妻子,李主任是他娘……


“益民,多谢你的奶粉。”


他看到,这次周益民带来的,还有两袋奶粉。


之前一直担心孩子没奶吃,现在发现,根本吃不完。


要知道,这种奶粉一袋就是一斤装,一袋能喝好几天。而周益民前前后后给他家提供了6袋。


“表哥,你这就客气了。”周益民拿着赵振国递来的烟,没有抽。


屋内还有婴儿呢!


通过交流,他得知,赵振国在面条厂当一名车间主任。而他爹,则是煤炭场的主任,等一会就回来。


一家子的主任?


你这是“主任世家”呀!


周益民心里忍不住吐槽。


但即便如此,他家也很难搞到奶粉。可见,这年代奶粉的珍贵,太稀缺了。


“面条厂?表哥,伱们厂生产什么面条?”周益民心中一动。


巧了,前不久他才想着怎么把方便面搞出来。总不能让钢铁厂生产方便面吧?那不是搞笑吗?


“家里有,我给你拿。”


说着,赵振国将几筒面条拿出来。这是他的内部福利,他高低也是面条厂的领导,有点福利很正常。


不管是什么厂,都会拿出一部分产品,作为福利,给自己厂的人消化,权当福利。


不止是他们领导,普通的工人,过年过节什么的,一般也会有。


“挂面呀?”周益民稍微有点失望。


这种面是直的。


挂面的历史很悠久,我国唐宋时期就有类似挂面的面条出现,元代的时候正式生产,当时主要采用太阳晒干。


建国以来,均为大量的手工制作挂面,仅少数采用机械制作。


如果是波纹面,那只需要稍微改进一下工艺,就能得到方便面。


“不喜欢吃挂面?”赵振国诧异。


要知道,挂面可是面粉做的。这年头,还有人不喜欢面粉做的面条?


周益民摇头:“不是不喜欢,只是觉得没有新意。”


“你要什么新意?”赵振国哭笑不得。


有得吃就不错了,还要搞出什么新玩意?这样的话,他还真是第一次听。


周益民解释,像他这种单身汉,平时一个人的时候,不太喜欢做饭,希望能做点不费力的速食。


“你们厂就没想过做点速食面?”周益民没有立即提出方便面的概念,而是一步步引导。


赵振国愣了愣,说道:“煮面条也挺快的。”


周益民:“……”


沉默了几秒钟,他接着说:“还是得煮呀!”


“啊!你还想干啃?”赵振国十分吃惊。


周益民强忍翻白眼的冲动,说道:“会不会有一种面,不用煮,用开水泡几分钟就能吃的呢?”


赵振国摇头:“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没有那种面。”


“不不不,表哥,你过时啦!我听我朋友说过,外国出了一款很热销的拉面,叫什么鸡汤拉面,卖爆了。


听说,就是一种用开水泡两三分钟就能吃的速食面。


我在想,我们不妨也生产一种类似的速食面,用于出口,为国家创造外汇?既然那种面在国外那么受欢迎,我们为什么不搞?”周益民问道。


他再次无中生友。


这种信息其实也不难查,虽然现在国内信息比较封闭,但也只是针对普通老百姓而已,一些领导还是得时刻关注国际形势的。


赵振国惊呆。


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出口创造外汇?


这谁不想呀?


现在国家有多缺外汇,他是清楚的。但自己国家能拿出手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人家外国人不买账呀!


目前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工业国,在别国眼里,所生产的产品也代表落后。


其实不止外国人是这么想的,自己国内大部分人同样是这么想。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想搞出口,不然也不会在广州搞广交会。


很多人不知道,广交会是1957年成立的。


赵振国从来没有赚外汇的想法,他们只是普通的面条厂而已,没有那么大的雄心壮志,也不敢想。


试想一下,面条出口,说出去人家要笑掉大牙。


人家外国没有面条吗?生产很难吗?


说句难听的,人家外国不缺粮,生产面条的成本更小。


当然,赵振国也很清楚,如果他们厂真的能生产出口的面条,将会是他和整个厂的大机遇,国家重视程度会大大提升。


到时候,他们厂会升级,他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要说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


“你说的那种面,真的在国外很受欢迎?”他忍不住问。


周益民微微摇头:“我只是听朋友说过,具体不清楚,你可以去查一下,应该不难查。


当时,我听朋友这么说,就寻思面条好像也没什么技术,外国人可以做,我们为什么不能做?


后来,我查了一下古籍,发现那种速食面,我们国家百年前就出现过。当时,扬州一位姓伊的知府家中的厨子偶然发明。”


他也找到了说辞。


反正前面压水井也是他看古籍看到的,加以改进。


方便面也可以这么说。


毕竟类似的面条确实出现过,古籍有可能找到,不怕别人查。自己再加以改良,绝对会比小日子现有的方便面强。


1960年,方便面应该也还没注册专利吧?


如果没有,咱们不妨赶紧先一步注册。


赵振国听后,心里有些激动,脑子里转过八百个念头。


现在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国外是不是真的出现那样的面条,是不是真的很受欢迎。


如果这没有假。


那么,真的可以尝试生产。一旦可以赚外汇,那么,他所在面条厂的地位将直线飙升,他自己的地位也一样。


同时,赵振国心里佩服。


他听自己的娘说过周益民,发明了压水井受到表彰,近三四天又发明了太阳灶,估计还会有嘉奖。


果然名不虚传呀!


现在,连速食的面条也想出来了。虽然周益民说自己从古书上看到相关的记载,但也说明人家涉猎的知识多,爱学习,爱创造。


“益民,你坐一会,我去找人帮我查查。”


说完,赵振国匆匆摔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