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五十六章 老周糊涂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素琴买了衣服回到家,就看到碗筷都洗了,还把屋内外打扫干净,两兄弟也不去哪里,就坐在门槛上等她回来。


这么乖巧,她怎么能不喜欢?


何况,还是自己姐姐的儿子,有血脉关系的。


“姨,我好像看到了给芋头我们的恩人了。”胜利看到小姨回来,立即迎上去。


“不是让你们别出去吗?”


“姨!我和大哥没出去,大哥说恩人就在这院里。”胜义替哥哥说话,生怕哥哥被小姨误解。


黄素琴一愣。


在这院子里?


他们院里有自行车的,除了她家,就只有益民。院里三位大爷,上班都是走路的。


“前面院子?”黄素琴试问道。


她刚才也看到,益民是回来了,自行车停在门外面。


胜利连连点头:“我记得他自行车,就是那辆。”


“好!你们跟小姨过去感谢人家。”说着,黄素琴放下新买的衣服,一手牵着胜义,一手提着那几个芋头,让胜利跟上,就往中院走去。


“益民,在家吗?”来到中院,周益民屋子外头,黄素琴就喊。


门打开,周益民探出来,用疑惑的目光看了看黄素琴三人,一开始没认出那两孩子,主要是洗了澡,还换了衣服,样子都变了很多。


“黄姨,什么事?进来坐。”


那两孩子立即就跪下来给他磕头。


“哎哎!怎么回事?”周益民有点慌。


黄素琴把事情说了一遍,也不停地感谢周益民。要不是周益民,她两外甥都不一定能找过来,毕竟都饿晕了,哪还有力气?


周益民这才明白什么回事,笑道:“这不就是缘分吗?芋头您拿回去,送出手的东西,哪有收回来的道理?”


说完,周益民又回屋里,掏出来一把糖果,塞给俩孩子。


“拿着,以后叫我周哥。”


俩孩子不敢要。


黄素琴见周益民还挺亲近自己两外甥,也很开心,开口道:“你们周大哥给的,就拿着吧!


益民,今晚来我家吃饭。”


周益民抱歉道:“黄姨,要不改天吧!今晚大鹏请吃饭。”


黄素琴一拍脑子,才回想起这事。罗大鹏拿到前院的空房子,请人吃饭的事,院里都知道。


“好,那就改天。”


然后就带着两外甥回后院,那几个芋头也带走了。否则,人家还说你是不是看不上毛芋呢!


这份心意,她领了。


傍晚,工人们陆陆续续下班回来。


大鹏家已经飘出来肉香味,一群孩子在外面打转。也不能怪孩子,这年头吃不饱,更别说吃好的。


闻到味,肯定是小狗一样凑过去的。


大鹏没让孩子们失望,端出来炒好的肉,夹一块到每一位孩子的嘴里。


周益民给他五斤的肉,所以肉是足够的,这才拿出来投喂。


“呀!你小子,大鹏哥都不叫吗?”


“大鹏哥,我叫了呀!”那孩子委屈道。


“哦!是吗?那太小声了,重新叫。”


“那我能再吃一块吗?”


“你们一起喊,大鹏哥真帅,大鹏哥厉害,就再让你们吃一块。”盘子里的肉还够,本身切得有点小。


听见还有得吃,一群小家伙也给面子,声音很响亮,估计隔壁院子都听见了。


不远处的周益民和李友德很无语,要不要这么幼稚?


随着周益民走过去,孩子们看到周益民,纷纷弃罗大鹏而去,朝周益民围过来,一个个喊益民哥,也有个小家伙奶声奶气喊益民叔的。


“等等,都去哪里?给我回来。”罗大鹏跳脚。


李友德翻了个白眼:“省省吧你,看看你盘子还有肉吗?”


“这群小混蛋呀!”


有奶就是娘吗?感情老子的肉没了,叫不动你们了?


周益民又拿出一包椰子糖:“国庆,你来分,院里还有谁没在这,都要送过去,包括黄姨家新来的胜利和胜义,能办到吗?”


国庆那小子,顿时感觉“被重用”了,当即神色一正,昂首挺胸,大声说道:“能办到。”


虽然他没有多得一块糖,但感觉很有面子。


“去吧!”


罗大鹏凑过来:“是椰子糖呀?给我一颗。”


国庆有点为难,毕竟刚才益民哥说只给小孩子的。


大鹏哥,你这样让我很难做呀!


“拿你盘子回屋吧!别丢人现眼,多大的人了?”李友德实在看不下去。


罗大鹏瞪了一眼国庆,好像说:你小子,忘了刚才谁给你肉吃?


过了一会,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都来了。


另外,还有前院各户都派了一个代表参加,加上大鹏的父亲、兄弟,以及周益民和李友德,两张八仙桌坐满。


桌上一盘蒸鱼干,一盘蘑菇炒鸡肉,一盆的大白菜炖猪肉。


虽然菜式不多,但分量还是十足的,尤其是那盆大白菜炖猪肉,可以放开筷子夹了。


酒就是莲花白,也算是京城有名的白酒之一,历史悠久。据说,明清时期,莲花白的酿造工艺一直属于宫廷秘方。


大家识趣地没有提这房子是怎么得来的。


尤其是三位大爷,句句不离周益民,怎么怎么有出息之类。其他人,自然是不停地附和。


人家益民才上班多久?便搞出那么大的成绩来,这是事实。还登了报纸,他们做梦都不敢想。


虽然登报的不是他们,但同住一个四合院,也倍有面子。


“要我看,今年的个人先进,益民很有希望。”三大爷杨振华说道。


一大爷问周益民:“益民,你领导怎么说?”


周益民摇头:“没听我王股长、郑科长、丁主任他们说。无所谓啦!我还年轻,太刺眼也不好,顺其自然吧!”


实际上,周益民还不希望那么快得到个人先进,太出风头不是什么好事。


一大爷等人见周益民稳重的样子,都有点佩服自己院里的这位后辈了。


同时,心里也咋舌,又是王股长、郑科长,又是丁主任的,听起来好像很熟。在厂里的人脉关系,不简单。


别人家的孩子呀!


差距真的有点大。


这时候,大家不由想起老周,也就是周益民的老子。


老周糊涂呀!


为了个寡妇,值得吗?这么优秀的儿子,说走就走,一点征兆都没有。


他怎么想的呀?


真要找个伴,光明正大娶回来不行吗?


虽然他们不太清楚老周之前是做什么的,有点神秘,但大家知道他收入不低,应该是存了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