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三百零四章 各种尝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黎元二十一年。


当东南亚各国入贡大宋,实则就是来找大宋贸易,当大宋是财主的时候。


说实话!


赵昕何尝又没有想过,将他们都一网打尽,然后把他们的国土,都收归自己的囊中。


只不过……


中原向来是一个讲道理、讲文明的地方。


这要没发生点冲突,他还真不好直接去打人家。


而且你这名不正、言不顺的,即便是把对方的地盘给打下来了,也不好统治。


等把那些使臣都打发走后,赵昕也是问太子赵哲道:“你有没有什么看法?”


赵哲在一旁看了看自己的爹爹……


这他哪有什么看法啊。


正琢磨着该怎么回答呢,便看到他爹爹随手抽出了一张纸,然后挂在屏风之上,画了一张世界地图出来。


在上面标上了各国大体的位置。


一张东南亚各国的地图,也是赫然出现在了眼中。


这下立马就想到该怎么回答了,回道:“爹爹是想要把他们都纳入到大宋的版图之中?”


赵昕也是回道:“我听闻,外面的人,都说我沉迷于开疆拓土,是不是有这样的事?”


赵哲便道:“确实有。”


赵昕便道:“其实我又何尝不想安安静静的,什么事也不做。”


“只是……这大好的局面就这样摆在你我的面前,如果我们都不趁机做点什么,今后这子孙后代,乃至于整个汉人,都会说,当初我们的先祖,怎么不把那么好的一块地给打下来。”


“要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别看现在的大宋那么强盛,实则,再多三十年,三百年呢?”


“搞不好,我们的北方就又会有一个草原民族,骑在我们的头上。”


“不过,相比起草原民族,我更加担心的,反倒是西边的势力。”


“如果能把全世界都纳入到大宋的版图之下,让汉人能在这些地方都开枝散叶,那该多好。”


“免得到时候,出一个像你爹爹我这样的,从西方过来的,把你们兄弟,全都给打了。”


赵哲也是道:“爹爹你说的西方,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而且……爹爹你是怎么知道他们这么厉害的?”


赵昕便道:“自古以来,中原的世家贵族,士人们都太过于集中关注中原的历史,却极少有人能关注外面世界的历史。”


“汉朝的大秦,唐朝时的大食,这些都是西方实力比较强的国家。”


“以前的中原没有机会接触到他们,是因为确实,我们离他们离得实在是太远了。”


“但是时代是会变的,尤其是今年,我大宋东南的海船数量已经破了七万艘。”


“将来,一定是海洋的利益,比陆地上的利益更大。”


“而有利益,就会产生战争。”


“我们要想站在这个世界的最顶端,就要有超越普通人的思维与眼光。”


“不能等着臣子上奏了,说发生了什么事,你再去解决。”


“而是量自己的能力,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把祸患捏死在自己的手里。”


“随着这些年来的和平发展,你看,草原上的人数肯定又增长了不少。”


“那你是不是要等到草原上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吃不饱,甚至于不得不南下侵略,你再去解决问题?”


“你爹爹我如今就在想,该怎样才能消耗他们的人口。”


“以使得后面,不会成为我们北方的威胁。”


“虽说,有这样的想法是很不应该的。”


“毕竟再怎么说,他们也算是我大宋,中华的子民。”


“可问题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残酷。”


“主要是这天底下,一切的东西,都是有限的。”


“当有的人没有,而有的人却有很多的时候,那么争端也就会开始。”


“现如今的情况是,我大宋有很多,而西边没有。”


“你难道是想让等到西方也学习了我们的技术,比如,火枪、火炮、造船,然后再跟对方打么?”


“当你用这个角度去想,你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你爹爹我会如此地心急,而且,为何你爹爹我,那么想要打下更多的土地。”


“只不过是希望在我们的技术有优势的时候,尽可能地把所有威胁,都消灭在萌芽之中而已。”


“像高丽、日本,其实也是一样的。”


“我为何要打他们,只是不希望他们有一天,能有反击我们的能力。”


“当你有了碾压全世界的实力,却不去使用,不去最大化自身的利益,那其实是一种极其愚蠢的行为。”


“他们自然不能理解我为何要那么疯狂地去开疆拓土,因为他们根本不清楚,这个世界的和平,是要靠打仗打出来的。”


“你不打仗,甚至还向别人公开你的技术,就像当年匈奴,当年契丹人这些,他们的铠甲原本哪有那么优良。”


“汉朝的时候,一汉顶五胡,就是因为汉人都有精良的铠甲,而胡人没有。”


“然后到了唐代,大量的技术因为战争等原因,外流。”


“等到了我们大宋,你看,就连西夏的铠甲都比我们要好。”


“到了这时候,我大宋已经跟西夏、跟辽国这些胡人,没什么区别了。”


“甚至就连打仗,也是输的多了。”


“直到你爹爹我研发出了火枪,凭借技术上的碾压,才把燕云十六州,以及西夏给收回来。”


“事实上……跟那些古代的名将相比,你爹爹我逊色不要太多。”


“像韩信、李靖这些人,他们才是真的谋略出众。”


“而你爹爹我,只不过是凭借器物之强悍而已。”


“而器物强悍这种东西,也是最容易被超越的。”


“毕竟火枪,谁看了不会造?”


“就算没有机床,拿锤子也都给你锤出来。”


“因此,哲儿你应该明白,你爹爹我在害怕的,到底是什么?”


“而西方人,恰恰有着不输于我们的研发的条件。”


“当年吐蕃应当是从西域学来的锁子甲,即便是在唐代的典籍当中,都有说吐蕃这锁子甲制作得很是精良。”


“最后,大唐不得不针对性地研发出细长的箭头,这才好跟吐蕃打。”


“这也证明了,他们拥有着完全不输于我们的文明,以及技术。”


“当这样的国家一旦学习了我们的火枪、火炮,他们能在短时间之内,便可以进行列装。”


“到时候……”


“其实……我最怕的,还是你们这些后代子孙。”


“我当然清楚,一旦我休息下来,西方就有时间,有机会迎头赶上。”


“而你们可能不清楚。”


“你们可能吃喝玩乐快快乐乐的,可以过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可能是一辈子。”


“可人家却可以用这个时间,来追赶上你。”


“等一旦追赶上了,那你还拿什么来打人家?”


“何况到了那时,你因为吃喝玩乐,朝廷早就腐败了。”


“很多国家,朝代,其实就是这么没的。”


“当初契丹人发家的时候,也不强。”


“为何能发展到如今这般?”


“因为他们不但掠夺了汉人的技术,甚至就连朝廷的制度,都从汉人这边充分地学习、吸收。”


“所以大宋打辽国的时候,才会那么地难打。”


“因为对方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草原松散的部落了。”


“而是一个有组织的朝廷。”


“一旦这个朝廷赏罚分明,从制度上保证只要你打仗打赢,就能升官。”


“那手底下的人,就会成为一个个杀敌更加勇猛的人。”


“事实上……辽国之所以那么强,能与大宋形成南北朝的局面,就是因为他们吸收、学习了许多中原的技术跟制度。”


“而我们,应当要吸取这个教训。”


“尽可能地不要给我们的对手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


“为何说是‘尽可能’。”


“因为有些事,也不能蛮干。”


“总之……你要想成为掌控这个世界的人,你就得对这些东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


……


跟赵哲说完了这些后。


接下来……


赵昕便让赵哲去招募人才,接下来,大宋需要更加深入地去掌控东南亚地区。


而且只要一找到机会,就出兵去把对方给打了。


如果汉人不走出去,那当然没有攻打对方的机会。


只有走出去了,双方有了争执了,比如说对方打死了他们一个汉人,那赵昕就有借口去攻打对方了。


马六甲海峡这么好的地方,怎么能让三佛齐一个国家给独吞。


这样的好地方,赵昕觉得应该留在自己的手里才是最好的。


至于说朱罗王国……


赵昕觉得,如果有机会,那也得去占上一块地。


再不济,弄一个租界,或者是大使馆,那也是好的。


起码得派个人,时刻了解当地的情况。


你要是连当地的情况都不了解,你怎么找借口去维持正义,甚至是当世界警察。


至于说北边的草原……


也是看情况吧。


事实上……


这北边的草原,肯定也有一部分贫穷的牧民。


如果他们有人愿意出海,那赵昕便可以拿他们来当打手。


很快……


赵昕便让人去找到苏轼,然后让苏轼去巡视阻卜部,乌古敌烈部等地。


然后跟他们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立下了招募的牌子。


像是东南亚的土地的开发,治安的维持,以及出海经商,其实都需要人。


至于你说,能不能适应气候……


那其实无所谓了。


反正……


死了也就死了。


就是拿来当成是廉价的消耗品来使用。


其实如果心黑一点,直接就可以把他们当猪仔来卖,也就是赵昕心善,才没有那么做而已。


经过了苏轼的一番走访调查。


最后年底上报回来给赵昕的数据是,人有还是有的,不过不怎么多,也就是几十个人吧。


毕竟……


人都有一种不怎么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惯性在。


这几十个人,有一半还都是苏轼凭借个人关系给说来的。


至于剩下的那一半……


那完全就是富有冒险精神的人,这样的人,天生就是向往外面的世界的。


一听说有这样的机会,反正在家里呆着也没什么意思,那就去尝试一下。


第二年。


这几十个人就被带到了幽州城。


赵昕也是亲自面见了他们,然后问他们都想做些什么。


有以下这些选项:


第一,去琉球当安保,保护百姓开垦田地,每年能挣五十贯。


第二,也可以去当开荒的,现如今琉球已经开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就要到琉球南边的岛屿——小宋岛,每年也是五十贯,不过视开荒的效率,说不定能涨涨价。


第三,去东南亚各岛,驻扎,成为大宋驻外办事员,了解并且及时上报当地的情报。当然!这个主要还是负责安保工作居多,因为真正的驻外办事员,那肯定还是以大宋的官员,文人为主。


然后所有人也是纷纷认领了自己的职位。


选开荒的一个都没有。


倒是这琉球跟东南亚各岛的,差不多一半一半。


等确定好了以后,赵昕便当场给他们发工资。


紧接着……


再让赵哲去对其进行安排。


其实……


你非要说的话,一年五十贯,还不如在草原上放羊。


因为虽说草原上羊的价格很贱,一只也就五百文左右,那你放一百只,那总没问题了吧!


但是……


怎么说呢!


有一部分的牧民,可能家里一共也就二三百只羊。


就算一年生一百五十只,要是有点什么灾荒的,也很难说过得好。


你更别说,一户人家可能也就这么多,这要是家里兄弟多的,还真的不如出来打工。


因此……


这一年五十贯的收入,对普通牧民而言,其实还是可以的。


至少……


相当于在自己老家养了一百只羊了。


很快,两个月后。


这些人便开始陆陆续续地上岗。


赵昕也吩咐人时刻关注着他们。


要是办好了!


以后便可以在草原上推广起来,吸引更多的人去琉球、去东南亚。


当然!


这主要还是对那些确实贫穷,走投无路的才有用。


真要有出路的,那当然还是留在草原,留在自己的家乡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