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二百五十六章 高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或许是王徽真的是一个十分仰慕中原文化的人吧。


只能说……


在赵昕派出了使臣到他那以后,对方也是十分积极地进行了回应。


甚至,立马就派出了使臣,尾随而来。


除了希望能够从大宋这边得到一些书籍、佛经之类的东西,同时,也派人跟赵昕,好好地详谈一下这个共同出兵攻打辽国的事。


这样积极的反应,搞得赵昕都甚至觉得,对方这该不会是有诈吧?


不然这天底下,又怎会有这么积极地想要配合别人一起打仗的?


其实……


大宋跟高丽,已经至少有三四十年,没有恢复过朝贡了。


那这恢复朝贡,对高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要知道……


中原地区的发展,往往比朝鲜地区,要快的多,而且是成熟的多。


而日本,往往学的,还是朝鲜,而且还是朝鲜南部的文化。


这其实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何高丽会这么地积极了。


你想想,你现在家门口站着一个地痞无赖——辽国,他不让你去接受大宋的先进文化。


如今,已经有三四十年了。


这三四十年过去了,大宋又发展到哪一步了?


作为根本没什么自己的文化的你,会不会开始有点心虚?


中原文化随随便便漏出来一点东西,以往,都能给你在物质、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飞跃。


你甚至还招募了一些来自大宋的进士。


给他们高官厚禄,甚至还给他们直接安排妻子,房子。


你的宰相甚至对你发起了不满,发牢骚地说,不如把他家的房子送给这些大宋的进士好了。


你对对方的不满,愤然离去!


这就是高丽对大宋的向往。


这真不是假的!


如果你是一个读书人,此时此刻的你,完完全全可以出海到高丽去,而如果你能通过对方的考试,那就算是高丽的宰相,在高丽国王的心中,都没有你这个大宋来的野生进士的地位来得高。


目前……


据赵昕的了解,在高丽当官的宋人进士,就有至少十几个。


在他们的口中,那大宋肯定无敌啊。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高丽的回应会这么地积极。


你跟辽国一个蛮夷,有什么好交流的,要学习先进的文化,那肯定得到大宋去。


甚至……


如果能一起把辽国这个蛮夷给铲除掉,打通他们相互联系彼此的最后一条通道,那就更好了。


赵昕也问了问对方的使臣道:“听说,你们的王很仰慕我们中原的文化?”


对方使臣便道:“回太子殿下话,确实是这样,甚至,我们王读中原的书籍,诗词,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赵昕心想,有没有那么夸张?


不过想想的话,好像也能理解。


在当年日本的七龙珠传入中国大陆的时候,估计中国大陆的小孩子,也喜欢看七龙珠的漫画书,而且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毕竟……


当年中国自己没有嘛!


赵昕随后又问道:“那你们国王对一起合作打辽国这事,如何看?”


对方使臣便道:“我们王说了,随时听候上国的调遣。”


讲道理!


赵昕倒是没想到能这么地顺利。


随后听闻对方就喜欢佛经等东西,赵昕便让人去收集,给他满满一船地装回去。


既然你那么喜欢,那我全给你打包送给你。


佛经这种垃圾,赵昕觉得给他们也无所谓。


然后……


再给一点诗书、词集什么的吧。


好歹人家也给他们带了不少礼物来,自己也不能吝啬。


这高丽使臣还想去开封一趟,参观参观。


赵昕觉得,对方肯定别有目的。


因此,也是找了个人来陪同对方,就怎么说呢,专往不好的那种地方带就好。


比如说……


开封府是如何繁华的一个地方,另外……一定不能给对方地图相关的资料。


只要问到,就说没有。


赵昕也琢磨了一下,看看自己在开封府有没有什么秘密,是不能让高丽给知道的。


不过想了想,好像也没啥。


赵昕还特意让对方去学学他所创的新的蹴鞠。


就这种玩物丧志的,最好了。


至于你说有轨马车……


这个倒是无所谓,就算是被对方看到了,也就那样了。


不过蒸汽机一定不能让对方给看到。


叮嘱了很多的细节,如此,赵昕这才让人带对方去到了开封府去。


另外……


再让欧阳修也陪同陪同。


欧阳修这人,有文采,虽说长得丑了点,但是绝对能震惊对方。


而使臣一到了开封府,那自然也是眼前一亮。


虽说,此时的高丽也正好是它政治最清明,各方面都处于巅峰、盛世的时期。


可这跟大宋的开封府一比,那简直不能比好吧!


瞬间便变成了乡下人进城的样子,对这开封府的繁华,可以说是三生难忘。


谁能想到,这里的商业竟然这般繁华。


甚至……


这里的书籍印刷、行业等,也如此蓬勃地发展。


在建筑、衣饰方面,也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


还有!


赵昕的‘十二时辰’,也被对方给无意中发现,对这样的玩意,那绝对是惊为天人!


说什么也要带一个回去。


欧阳修其实有点为难。


因为赵昕正好没说这个要不要给对方。


不过……


考虑到赵昕都直接把这个拿出来卖了,估计也不怕被任何人给看到了。


当下,也是自己拿了主意,以国家的名义,赠送对方一台。


至于说有轨马车。


倒是只觉得新鲜。


或许是距离没有很长,因此也没有什么劳民伤财的感觉吧。


对方也没有去说要探究什么原理。


只是夸赞,这样的马车坐起来,还挺舒适。


然后……


在欧阳修的陪同下,也是看了一场蹴鞠比赛。


好家伙!


原来蹴鞠还可以这么玩?


一番游玩下来,绝对可以说是不枉此行了。


更别说欧阳修那是真的出口成章,写诗写词,张口就来。


此时的大宋,经济、文化之强盛,高丽根本就没有办法与之相比。


这能不叫对方折服么?


而且……


真的,这朝鲜半岛的文化,其实很多不就是从中原抄回去的。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何高丽对赵昕那么积极。


其实……


学习中原文化可以使得自己变强,这已经是早就刻在了朝鲜半岛的所有古代政权的心中。


即便唐时,也确实有过被大唐给打得不要不要的经历。


然而……


或许是这样,那才更加需要学习。


这种向对方学习的欲望,并不会因为当初对方曾侵犯过自己,就减少。


甚至,你只有向对方学习,才能让自己接近对方,甚至最后成为对方。


除了物质上、精神上的东西,这中原的制度,也必须得学学。


不过有一说一。


大宋的制度绝对是糟粕。


因此就算是给对方学了,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了。


在开封府匆匆地考察了一两个月后。


可惜没能见到大宋真正的官家。


之后……


这高丽的使臣便重新从登州,坐船回了高丽,而且把大宋的繁华,也给一起带了回去。


王徽直接听了一宿,最后不得不感慨:“来生,我愿生在大宋。”


要说……


赵昕来生也愿意生在上海、北京。


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绝对不是空话。


主要是,大宋的开封是真的繁华!


王徽随后还读到了赵昕所写,不对,是所抄的词,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跟唐时的那些旧的诗又不一样,如此地清新脱俗,令人不禁眼前一亮。


这就是大宋的实力吗!


而对方的后宫妃子,在读到了以后,也觉得这简直是绝了!


明明好像也就是那么些很普通很普通的字,可不知道为何,当组合在一起后,却又是如此富有意境。


宰相倒是道:“王真的要配合大宋攻打辽国吗?”


王徽也不是傻子,这没好处的事情,当然不会做。


对宰相道:“辽国这些年年年派人来我们这,要求我们给他们上贡,实在不是一个好相处的国家,何况,他们还切断了我们与大宋的联系,使得我们根本无法去学习大宋。”


“若是能把对方给消灭,那我们就能更好地接触中原的文化,对我们的国家制度、文化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如今,我们高丽仓廪充实,光是一个随随便便的粮仓,就有十多万石的粮食,甚至不少都直接白白地陈腐浪费掉了。”


“这些粮食,不拿去打仗,也是浪费。”


宰相道:“可若是真的打起来,到时候怕是要生灵涂炭啊。”


王徽便道:“我若是不打,那不就一直只能受欺负了?辽国如今燕云十六州已失,就算是我们什么也不做,估计也撑不了多久。我们如今若是配合一下,有好处,一起拿,若是不配合,到时候大宋收拾了辽国,一样有可能收拾我们。”


“若是能重新夺回辽东,我们的国力,也将变得更强。粮食,也将更加地充足。”


“你难道不想高丽的百姓,以后的日子过得更好?”


“何况,两国打一国,这优势明显在我们这啊。”


“我如今正值壮年,我若是不为后世子孙做点什么,白白地错过了机会,那后世子孙岂不是得埋怨我?”


现如今的高丽,精兵简政,国力不可谓不强。


如果这时候都不去对外开拓,那难道要等到衰落的时候,再去想开拓的事?


王徽是个明白人。


他自然知道该怎么选。


而且……


辽国在数十年前,曾与他们也有几场大战,辽国有一次甚至还发动了四十万大军过来攻打他们。


像辽国这种咄咄逼人的邻居,绝对是要不得。


虽说大宋可能也未必就是好的。


但白得一整个辽东啊,这谁不乐意啊。


你若是自己打,你自己还指不定打不过呢。


在欣赏完了大宋的各种好东西以后,王徽便又派使臣,继续出使大宋。


确认一下双方共同出兵的具体日期。


赵昕也是把日期给定在了下一年。


毕竟今年所剩时间,也无几了。


幽州城。


黎元军的宿舍,常规驻地什么的,都已经安排好了。


考虑到士兵很久都没有回过家了。


赵昕也是打算把黎元军的家属,都直接给接过来。


不过有一说一!


现在的幽州城一带,还不是很安稳的。


随时都有可能大战。


这得看辽国那边怎么说。


因此……


这怎么说呢。


要不要把家属给接来,还是看看黎元军自己怎么说吧。


赵昕的皇宫。


也在规划当中。


不过听说一根柱子,就要耗费巨大,讲道理,赵昕又不禁有些退缩。


想着……


要不随便建建得了?


可一个国家的皇宫、皇城,是这个国家的颜面。


就算赵昕愿意随便建建得了,估计臣子们,也不愿意。


而且……


赵昕还说好了,要给圆圆弄一个大大的后宫。


幸亏自己岳父是做木材生意,倒是可以比市场价,要便宜得多。


但即便如此,要真的在这再建一个宫城,也只能是说一件耗资巨大的事。


别提下一年,他还打算征伐一下辽国。


这一年……


范仲淹也老了,七十二岁,还要面对繁重的国防事务。


这辽国三天两头,就有人来大同打打秋风。


这也着实是把范仲淹给弄得形神俱疲。


范仲淹甚至都已经准备好了,一旦他死后,接下来这大同可以由谁来接管。


完了……


便是向赵昕举荐了一大堆手下。


今年……


开封府又地震了一下。


不过倒也还好。


毕竟这古代建筑,在抗震这方面,性能还是比较地不错的。


这倒是为赵昕迁都,又提供了借口。


另外……


随着河东地区有了大同府的掩护,一些地方,也可以空出来,拿来养马。


大宋这马政,从前都只能靠买。


自己养的,最多只能拿来运送一下军粮。


或者是拿来当备用赶路的马匹。


你要是穿铠甲再去骑,那根本不能拿来冲锋。


现如今……


也得变得更加地严格一点才行。


得重新把这马政给认真地拾起来。


赵昕记得,此前不是有十几个给王安石养马的‘卫青’?


就让他们去就好!


现如今,也怕是应该已经长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