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个人君的样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庆历七年,五月末。


等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大军也就可以出发了。


正所谓河北人知河北事。


黎元军自己大抵都知道,河北地区是最容易发生兵变、叛乱的。


不过大部分的兵变、叛乱,都只需好好地谈一谈,劝一劝就好。


有时候实在是朝廷派来的人逼得太急了。


很多人这才不得不铤而走险。


六月初。


大军便渡过了黄河。


紧接着,开始沿着黄河北上。


至于赵昕……


当然不会出发得这么快,甚至出不出发,还两说呢。


毕竟这么危险的事,自己也得好好地考虑考虑自己的爹爹,还有苗娘子。


虽说他自己不怕,但是他爹爹跟苗娘子怕啊。


再说了,万一出了开封城,水土不服,又或者是半路中暑,这又不是后世。


他爹爹就他这么一个儿子啊。


想了想……


此次他们的目的地是大名府。


按照每天行军二十公里来算,满打满算,也是十天,大概就能抵达。


当然中间可能还会有休整,以及练习一下扎营。


赵昕原本的目的,是为了出去亲眼看看,然后顺便体察民情。


不过现在的话……


还是等他们趟完了雷,自己认为从开封府到大名府安全了再说吧。


关键……


若是真的出了什么事,其实这几十公里,不到二百公里的距离,斥候来回传递书信,也不会很慢。


赵昕也就看在他爹爹没儿子。


否则……


他早就自己出去了!


当大军一路沿着黄河北上的时候,赵昕便只能是在家里跟小妾传授知识,等着。


其实……


感觉大名府还是近了!


应该再往前再推进至少二百里的。


……


而朝廷群臣这边。


他们当然也知道了赵昕要派兵出去的事。


讲道理!


有一点点惊讶。


不过一想到,赵昕身边的赵珣,也不是一般人。


当初官家之所以看重,就是因为这赵珣曾在官家的面前亲自排兵布阵过。


如此一想,便又觉得合理了。


估计现在很多人还在想着,其实赵昕在练兵这一块,其实出力很少,这支军队,大抵全都是赵珣的形状。


因此,便有谏官向官家委婉地提醒,豫王殿下才这么小,这兵权如今肯定都落在赵珣的手上,这样让赵珣一个人长期掌握着兵权,对豫王殿下来说,是否真的能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将来要是所有士卒都只听赵珣,不听豫王殿下的该怎么办?


那这不就是唐代时的那些掌握着兵权的宦官没什么两样吗?


到时候,说不定废立豫王殿下,全在他们须臾之间。


赵祯在听完了以后,也是回道:“卿等的话,不无道理,我回去问问。”


然后赵祯便回去问赵昕,这支黎元军,是不是全都是赵珣的形状。


赵昕便道:“爹爹你在想什么呢,这可都是我一点一点地给训练成这样的。确实!赵珣他们见到士兵的时间,肯定比我见到士兵的时间要长,但士兵还不至于不知道连谁才是他们真正的主帅,还不知道。”


赵祯便道:“这不是提醒你一下么?自五代战乱以后,士兵作乱的事情屡屡不鲜,你得自己注意着才好。”


赵昕便道:“我这可都是良民,跟爹爹你那些贼配军不一样,而且,他们的妻子、儿子都在我手里呢。是我给他们分的地,又不是赵珣给他们分的地。”


赵祯平静地想了想,这倒也是一句大实话。


紧接着赵昕便又道:“我朝总是怀疑武官,甚至是直接鄙视的这种陋习,我以为,还是很有必要适当地扭转一下。总是看轻武官,觉得他们总是会造反,防备武官防备得如此严实,这绝对是我朝武德不兴最大的原因之一。”


“士兵都不以建功立业为荣,全都发多少钱,办多少事,这到了打仗的时候,一个人头赏十贯钱,自然也就会屡屡发生贪功冒进之事。”


“即便是将来打了胜仗,估计他们都能给因为抢夺战利品,而打成败仗。关键这平常还得花高价去养着他们,一有不顺他们的意的,他们就兵变、叛乱。”


赵祯便问道:“所以最兴来你又有办法了?”


赵昕便回道:“没有,我又不是天上的仙人,哪能什么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


赵祯:“……”


不过赵祯倒是在梦里,见到了仙人。


仙人说了最兴来,所以他才把赵昕的小名叫做最兴来的。


唔……


然后越想,赵祯就越是觉得。


最兴来这么聪明,一定跟这个有着很大的关系!


其实他们老赵家,都很迷信。


固然,有的迷信,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以增长皇室的权威。


但是有的,他们是真的信!


不然,又何至于给那些僧人、秃驴送钱。


不过最近这一两年倒是好多了。


因为赵昕不让他送以后,他爹爹基本上也就不去送了。


……


到了庆历七年,年中。


这一年,大宋朝堂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减免地方百姓的赋税。


不减免不行,不减免的话,叛乱说不定也就更多了。


当然!这肯定不是赵昕的主意。


是他爹爹,跟章得象,以及他老师晏殊等人所讨论出来的结果。


赵昕对此,倒是无所谓吧。


这减一减,也好,起码对百姓,还是有利的。


不过章得象已经老了。


今年都开始说要致仕了。


这空出来的位置,该由谁来担任?


范仲淹肯定不行!


那个在西北打仗没主意的夏竦,肯定也不行。


而且像夏竦这种人,一看就是奸臣有没有。


光是看对方这名字,赵昕就觉得对方不是什么好人了。


随后……


两父子便又开始琢磨,这宰执的人选,该选谁才好。


章得象确实老了,干不动了,他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以及……


赵祯也是问了问赵昕,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赵昕自然是一脸惊讶的表情,“爹爹你怎么会想到让我当宰执?”


赵祯便道:“你不是一直很想当中书令、尚书左仆射?”


赵昕便道:“说是那么说,但是当不好,是会被人看轻的。以后我还怎么夺过,不对,怎么继承爹爹你的官家之位!”


说完,还坐在床榻的桌案上,一只手拍了拍他爹爹的肩膀。


不用说!


接下来自然是一顿打。


太过于无法无天了!


而且赤着脚坐桌案上,有个人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