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道友们请自重 > 第十八章 老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姜临走到正堂的外面,天色已经是下午,马上就是傍晚。


按理来说,这个点是不应该有香客的。


姜临本以为是敖润处理好了自己的事情之后,就火急火燎的来了。


可谁知,等到姜临打开道观大门才发现,并不是敖润,而是一位真正的香客。


“敢问这里是否有一位玄应道长?”


香客是一位老妇人,拄着拐棍,身后跟着一个丫鬟,老妇约莫五六十岁的年纪,花白的头发,但精神头却不错,穿着得体,手中的拐杖在太阳照耀下,流淌着温润的光。


姜临虽然不太懂,但也大致知道,单单这一根拐棍,好像就能抵自己半个道观……


“无量天尊。”


姜临打了一个稽首,说道:“贫道正是玄应。”


老妇人闻言,顿时笑了起来,说道:“果然如张虎所说,玄应道长是一位风姿绝世的少年,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这位老妇人说着,身后的丫鬟也在偷偷观瞧着姜临,脸颊微微有些发红。


按照现在的话说,姜临一个道士,又生的俊秀脱俗,有点“禁欲系”的味道。


“张虎?”


姜临闻言挑了挑眉毛,没有多问,只是侧身说道:“老夫人请进。”


“叨扰了。”


老妇人微笑着点点头,在丫鬟的搀扶下,走进了紫薇观内。


姜临往道观之外瞅了一眼,只见不远处停着一顶暖轿,无一处不精致,一看就知道是华贵之家用的。


这位老妇人是什么身份?


姜临心里想着,领着老妇人来到了正堂之内。


见了那紫薇帝君的塑像之后,老妇人正色起来,整理了一下着装,而后一丝不苟的奉香。


这位老夫人的仪态也很好,一看就知道是大家闺秀出身。


而且看起来,对于礼敬神佛之事很有经验。


等到老妇人奉了香,又命丫鬟奉上五十两的香火钱之后。


姜临上前两步,笑道:“山路难行,眼看就要入夜,老夫人还是尽早成行的好。”


虽然从这老妇人口中听到了张虎的名字,再加上方才的见闻,知道这位老妇人是非富即贵的人家。


但跟姜临有什么关系?


“不瞒道长,老婆子此来,另有要事。”


老妇人也不隐瞒,单刀直入道:“不知道长可否不吝赐下一杯香茶?”


姜临想了想,说道:“荒观残破,仅有一些粗制山茶,若老夫人不嫌弃,请随我来。”


“如此甚好,多谢道长。”


姜临带着老妇人一路来到了后堂,在静室内坐下。


“巧儿,去门外守着。”


老妇人对丫鬟说道。


“是。”


丫鬟低眉耷眼的离开了静室。


老妇人坐在姜临的对面,也不提茶的事,说道:“好叫道长得知,老婆子本家姓赵,夫家姓吴,道长可称老婆子吴赵氏。”


“吴老夫人。”


姜临点点头,没有多说,只是等着吴老夫人的下文。


“不瞒道长,此番老妇前来,是因为张虎百户对我家儿子言说,道长是有修持的真人,这才厚颜上门。”


“贵子是?”


姜临好奇的问道。


“老妇夫君已经去世,抚养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在京都为官,二儿子在吴洲做郎将,三儿子在杭州,赡养我这个老母,也在杭州为官,是杭州钱塘县的县令。”


“老夫人教子有方。”


姜临真心实意的夸赞了一句。


三个儿子,有文有武,还有在京都做官的,方方面面都有。


钱塘县是杭州大县名城,虽然因为附郭,头顶的上司离得近,导致“百里侯”的威风好了三分,但能做到一县之首,也是一方人杰了。


“道长谬赞了。”


吴老夫人矜持的笑了笑,而后正色道:“张虎百户就在老妇二儿子手下,来拜见我家三儿子时,为我家引荐了道长。”


“引荐?”


姜临挑了挑眉毛。


“唉……”


老妇人叹息一声,说道:“实不相瞒,老妇有三个儿子,但孙辈却不如何兴旺,尤其是老三家里,只有一个独子。”


“这孩子虽不聪慧,但也尚且勤勉,如今也不过十五六的年纪。”


“就在月余之前,这孩子突然遭了怪病。”


姜临闻言,大致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大约是张虎去拜见自家顶头上司的兄弟,得知了这位吴县令家里的事,这才想起了姜临这位在他眼前施展过“神通”的道长。


当然,也可能是张虎说了屠家的事情,才让眼前的吴老夫人有了上门的心思。


一念至此,姜临问道:“何等样的怪病?”


“近月来,我那孙儿好似疯了一般,将自己锁在屋内不见人,也不进食,凡有靠近者,他也不伤人,而是以种种方法自残己身,以此逼的来人退出房间,才肯安静。”


吴老夫人说到这里,眼睛里已经有了泪水,强忍着情绪,继续说道:“老妇请了无数名医,可都辨不出所以然来。”


“如今,也只能每日强行绑缚其身,喂他一副安神汤,可得片刻安宁,趁着此时灌些米粥续命。”


“可长此以往,如何是好?眼看着已经瘦骨嶙峋,命不久矣……”


吴老夫人叹息着。


“强行绑缚,为何只有一时?”


姜临有些疑惑,若只是自残,把周身各处都绑住,便是要咬舌,往嘴里塞个布团,如此,至少不用担心他伤害自己。


“试过了。”


吴老夫人摇摇头,悲戚道:“若是时刻绑着他,他会自己憋气,宁愿憋死也不呼吸一下。”


这……


姜临闻言一愣,这可有点太狠了吧?


说是怪病,但既然吴老夫人出现在了这里,那么显然是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


反正姜临是不相信,这位老夫人会搞屠夫人那一套,请来的必然是货真价实的名医。


“老妇已经走投无路,这才厚颜来求道长,还请道长大发慈悲,救我那孙儿一救!”


吴老夫人突然站起身,就要跪在姜临的面前。


“老夫人何必如此?”


姜临拦着她,轻声问道:“老夫人试过旁的法子了吗?那大名鼎鼎的金山寺,不就在钱塘县内?”(二设,别考据)


“也请过了。”


吴老夫人叹息道:“我那儿子亲自上门,请来了一位大师,可大师看过之后,一言不发,只是匆匆离开。”


嗯?


姜临有些惊讶了。


金山寺可是真有高人的,或者说,是有修行者存在的。


而佛门修者对这种诡谲之事也算是业务对口。


就连金山寺的大师都避之不及?


有点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