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重生之我在剧组加点拍戏 > 第188章:香江100多年以来,没有过的票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些年在香江的口碑还在蔓延。


如果说刚开始大家看,只是觉得那些年点中了大家的泪点,让大家回忆起了从前。


那么。


在接下来。


一众看过了那些年的影迷,他们终于行动了起来。


“阿雅,还记得我是谁吗?”


“肖俊,是你吗?”


“你怎么知道是我?”


“猜的。”


“这些年,还好吧。”


“还好,你呢?”


“我啊,也差不多。不过几十年过去了,有的时候想起当年的事,感觉蛮好笑的。”


“是啊,我也时常会想起读书那段岁月,你坐在我后面不是吗?”


“对,我时常拉你的马尾巴。”


“呵呵,现在没有马尾了。”


“没事,我一直记得就是了。对了……”


“怎么了?”


“其实一直想跟你说一句,我喜欢你。”


“其实我知道。”


“你知道?”


“是啊。”


“那你怎么不跟我说。”


“是你不跟我开口,我怎么对你说。”


“现在还来得及吗?”


“都是两个孩子的妈了。不过,很高兴,几十年之后,终于听到你这句。虽然我知道不可能了,但还是很高兴。”


“我也很高兴,终于说出这句话,我也释然了。”


……


现实不是童话。


并不是几十年之后的表白,他就能够成功。


几十年过去,什么都变得不一样。


这样的表白,大都是不成功的。


但是。


哪怕不成功。


那些埋藏无数人心中的话,他们却彻底憋不住了。


他们开始疯狂的寻找起以前心动的对像。


有的找到了。


有的不知道去哪。


但哪怕不知道。


一众网友也是用尽了一系列的办法,从同学的同学那里,要到了当年那位女孩的联系方式。


他们大声的,向女孩说出高中那时想说的话。


当然。


也有一些比较遗憾的。


几十年过去。


他们想找曾经的那位女孩,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于是。


在香江的互联网平台上,你会看到:


“阿欣,我喜欢你,你在哪里?”


“郑子纹,我喜欢你,你能看到吗?”


“红红,如果当初我说出我喜欢你,我们会在一起吗?”


“王雪,我是谢明辉,还记得我吗,我的电话……”


“张平,其实一直记得你,你记得我吗。如果有缘,我想,我们还会见面的。”


“……”


不知道什么时候。


这面留言板,成为了万千香江网友表白地。


甚至。


谁也没有想到。


在这样看起来并不真实,只是人们寄托愿望的一个网络虚拟平台。


在万万千茫茫人海当中。


还真有那么几对,联系上了彼此。


虽然这个时候已经过去了不知道多少年。


可是两人当年的那份情义,却没有散去。


不但没有散去。


反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对于双方的思念却更为的浓厚。


有人贴出了他们在一起的照片。


有人甚至晒出了结婚证。


有人。


他们可能并不想做这一些。


那么。


他们便将无尽的思念,放到了那一部《那些年》当中。


1000万。


《那些年》在香江强势登顶。


同时。


1000万的票房,也创造出了内地在香江最高票房记录。


这还只是3天时间。


也就是说。


那些年……仍有着无限的潜力。


……


“陈导,那些年在香江破1000万了。”


“陈导,您真是太恐怖了,那些年破1000万票房,登顶内地在香江票房第一。”


“陈导……”


这个时候。


哪怕是之前不怎么关注香江票房的朋友,此时,也将把注意力放到了香江市场。


香江市场虽小。


1000万票房也不算什么。


但他却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娱乐圈的方向。


而就在这一天开始。


几乎每天开拍的第一句,剧组一众演员都是一句:“陈导,昨天那些年票房又刷新了记录。”


“呃,现在多少了?”


“您没看?”


“没。”


“您真是沉得住气。”


“我就是沉不住气,才不看的。”


陈诚不是圣人。


他哪会不在乎呢。


这部片子可以说是自己真正的第一次独立导演之作。


谁不想他有一个好票房。


谁不想他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力。


可陈诚还是忍着。


他怕每天关注,影响他拍戏。


“那我告诉你吧。”


“别告诉我,等下架之后,再告诉我吧。”


说真的。


陈诚现在是即期待,又有一些不敢看。


有一些像当年高考一样。


无比期待的想看自己的高考成绩。


可真到了那时,又无比的忐忑。


他怕考得不好。


又怕发挥失常。


总之。


一系列的情绪都有。


“好吧,陈导,我们帮你默默关注吧。”


众人都是圈内的。


也明白陈诚是什么心情。


别说是身为导演的他了。


哪怕就是演员。


当自己主演的片子出来之时,还不是这样无比的激动。


只不过。


他们克制不住自己情绪,几乎过个一段时间,都想去刷新下罢了。


“2000万了。”


“不,2300万了。”


“不,2400万。”


2400万这样的成绩看起来也很小。


可是。


如果放在前几年。


说不定这是香江票房冠军。


哪怕就是放到08年,也都可以排到前3的存在。


至于在《那些年》前面的。


第二名是画皮,在香江的票房是2500万。


值得说一下。


画皮的监制,也是陈诚。


第一名,则是星爷的长江七号。


目前这部剧在内地还没上映,香江则是提前上映,票房达到了5100万。


但很快。


两个星期之后。


那些年的票房已经破了5200万。


……


“陈诚,明天开始,给你放一个星期假。”


剧组。


韩三坪突然对陈诚说道。


“啊,放假?”


“对。”


“放啥假?”


“难道你不想放假?”


“我是想,但……进度还没拍完呢。”


“我知道,不过,你可以先休息几天。”


“为什么?”


“呵呵,你小子难道不知道那些年票房是多少了?”


“多少?”


“真不知道啊。”


陈诚点头:“其实我很想看,但每次想看的时候,我都关掉了网页。”


“好吧,那我告诉你。那些年现在票房达到了5200万,并破了星爷《长江七号》在今年创出来的记录,问鼎冠军。”


韩三坪的话让陈诚一愣。


虽然早就有期待。


可当真实的数据出来时,陈诚仍是有一些全身发抖。


这样的一个数据,对于内地来说,绝对是前无古人。


至于后是否有来者。


陈诚不知道。


但以陈诚后世的眼光来看,至少在2024年之前,这个记录内地还是没有人打破的。


“另外,我再告诉你的是,那些年……还有一个星期的上映时间。”


看着陈诚。


韩三坪这会儿比之陈诚还要来得激动。


一方面激动的是。


那些年,他们中影也投了。


但这不是最为让韩三坪激动的。


虽然中影投了,但香江的票房称死也就这。


他们分不到多少钱。


哪怕能分一大笔,韩三坪激动的也不是钱。


韩三坪激动的是,这样的票房记录,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这也更进一步证明了,内地电影已然崛起。


这个崛起不只是内地电影市场的崛起,更证明的是内地电影质量的崛起。


韩三坪都已经想好了。


在今年末的述职大会上,他得狠狠的夸一夸《那些年》。


夸《那些年》不是真的夸。


这是韩三坪傲骄。


夸《那些年》,等于是在夸他自己。


“所以,现在知道《那些年》的票房,你还有兴趣拍片子吗?”


韩三坪拍着陈诚的肩膀:“加油,还有一个星期,我想看一看,那些年最终的潜力。”


……


“诚哥,下个星期您要不要去一趟香江。”


张伟激动的向陈诚说道。


这些天里。


他可是激动的不行。


对于他来说。


《那些年》在香江5000多万票房,第一受益的就是他饰演的男主角。


虽然粉丝不是内地的。


但没关系。


内地香江都是一家。


在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的今天。


香江那边的轰动,早就传回到了内地。


“不用了。”


陈诚摇头:“现在《那些年》在香江已经很火了,我再去也没多大作用,还不如你去。”


陈诚笑道。


导演谁认识啊。


对于粉丝来说,男主角才是他们最爱。


不。


男主角未必是粉丝们的最爱。


最爱的是饰演沈佳宜的吴青青。


不过吴青青与陈诚一根筋,她就呆在北电不出来。


哪怕很多人说,你在香江火了。


但吴青青就是不管。


陈诚倒是给吴青青发了一条信息。


得知。


吴青青在码字。


一问码的是什么。


得。


就是之前陈诚向她传授的耽美经验。


据说。


吴青青目前在一个网络平台里面写了一本耽美文,小小的火了一把。


她的编辑跟她说。


现在女孩子要比男孩子拼,叫她每天更新1万字。


陈诚听后也是咂舌。


暗叹那个编辑真会洗脑。


不过也没事。


不去就不去。


《那些年》在香江可以说是彻底火了。


至于能到什么地步。


能否真正的创出香江票房记录。


那就看命了。


……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那些年最后一周上映周期来到。


相对于前三周。


第四周,《那些年》的票房已经逐渐的进入颓势。


但第四周的第一天,《那些年》仍然收到了200万的票房。


目前那些年在香江的总票房,已经达到了5400万。


“最后一周的第一天竟然还有200万票房。”


“还剩下6天,那岂不是意味着,那些年要打破星爷04年保持以来的香江电影票房记录?”


“我不知道,或许不能够吧。”


这会儿不只是陈诚。


无数的人,都盯着香江票房。


在这里面。


有香江本土的。


也有内地的。


包括宝岛的。


甚至包括东南亚其他地区的。


香江虽小,但当年香江电影的辐射范围那可是整个亚洲,甚至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哪怕现在衰退了,仍然代表着一定的方向。


“5600万。”


第四周的第二天。


“5800万。”


第四周的第三天。


“6000万。”


第四周的第四天。


“星爷功夫多少来着?”


“6120万。”


“我……”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知道。


破记录,不在今天,就在明天。


“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


香江一些有眼见的经纪人,说道。


最先反应过来的自然是与陈诚交好的英皇。


他们派出了谢挺锋。


谢挺锋与《那些年》没有关系。


不过。


谢挺锋却与《那些年》的导演有过接触。


面对着媒体采访,谢挺锋说道:“其实早就认识陈导。十月围城片子里,陈导就是联合导演。在那两个月的剧组拍戏当中,陈导教了我许多演戏技巧,甚至还教了我功夫。”


接着是双胞胎里面的蔡卓研:“和陈导有一面之缘,大灌蓝剧组,陈导就来了探班,我还和陈导握了手。”


还有任达桦:“和挺锋一样,和陈导认识是在十月围城。我以为,要破记录的话,可能会是这一部十月围城。但没想到,那些年……横空出世。”


在媒体这一边说的最为详细的,还要是刘德桦:“大家好,我是桦仔。《那些年》刚刚看完,看得眼泪都流了出来。我记得当年发了一首歌,叫做十七岁。虽然不一样,那个时候我想拍戏唱歌,而那些年讲的是青春校园。但不管如何,这都是我们一段美好的回忆。”


“与陈导认识是在《三国志之见龙卸甲》,呵呵,这部片子票房并不高。那时对于陈导还不是特别熟,之后的投名状,我才真正的佩服起陈导。在片场,陈导不仅处理了大量的拍摄日常,更为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当时我和联杰拍戏,大家都知道,联杰气场很强,我饰演的赵二虎是二哥,气场并不如大哥庞青云。但陈导却跟我讲了一晚上的戏,后面的戏份,大家也看到了,我饰演的赵二虎被铁链锁住那一段戏,就是我领悟之后表演出来的。”


也不只是英皇。


还有其他一系列香江经纪公司,以及演员。


如甄仔丹。


对着媒体,他就说:“什么陈导,我和诚哥很熟的。”


“咦,不是传闻,你和陈导打过架吗?”


“切磋,知道什么是切磋吗?我拍的本来就是武戏,和导演切磋一下不是很正常嘛。”


“是吗?”


“难道不是。偷偷的告诉你,诚哥监制的另一部作品《叶问》,我是主演。大家可以不相信我,但一定要相信诚哥。”


这种蹭热度,又能狠狠的宣传自己一把,一众演员深得其道。


……


“小师弟,您现在倒好,韩总都给你放假。”


剧组。


陈凯哥带着张国粒……几位重量级的演员来到了陈诚办公室。


陈诚坐在电脑前,刷新了一下票房数据。


然后给两位大佬倒水。


“国粒老师,大师兄……你们今天没戏啊。”


“是没戏。”


陈凯哥笑道:“我就是来看看你。”


“我有什么好看的,你们看,我现在啥也不想干,就只坐在电脑前。”


“哈哈哈……我也来刷一下。”


陈凯哥很兴奋。


拿过鼠标:“诺,你看,6050万了。”


“还有50万。”


两人也是无比的激动。


他们知道。


见证历史的时刻即将来到。


“我也来刷新一下。”


张国粒也是刷新了一下:“6058万。唉,怎么涨得这么少。”


张国粒一拍大腿。


好像这部剧是他拍的一样。


当然。


陈诚也理解两人的心情。


那些年虽然与他们没关系。


但这个时候。


那些年这部剧,已经有一些代表了内地电影的形象。


一但那些年打破记录,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风向标。


只要是国人,都会无比的激动。


更加不用说,还是圈子里的从业人员。


“已经不错了。”


陈凯哥说道:“陈诚,你退出,我来刷一下。”


陈凯哥将陈诚赶到一边,又是刷了一下。


这次是6065万。


正要继续刷时。


陈诚的电话突然响起。


一看来电。


竟然是张艺某。


“张导。”


陈诚向张艺某打着招呼。


“陈诚,那些年票房多少了?”


“刚才凯哥师兄刷了一下,是6065万。”


“哦,快了,还有几十万就破记录,叫凯哥再刷一下。”


陈诚一愣:“张导,你不是可以用电脑查吗?”


“我也想查,可没条件啊。跟你说,这个电话也是奥组委的,我的私人电话都被收起来了。”


“这么严格。”


“那可不,早知道让你陪我了。”


“别别别,张导,这是坐牢啊,我呆不住。”


“哈哈哈,对,就像坐牢。你放免提……”


陈诚点开免提。


张艺某说道:“凯哥,刷新了没。”


“刷了,刷了。”


“多少了?”


“6080万。”


陈凯哥报出了数字:“我说老某子,你在搞奥运开幕式还这么关心票房啊,又不是你拍的,你刷新啥啊刷新。”


张艺某也不恼:“凯哥,好像是你拍的一样。”


“那不一样,陈诚是我师弟。”


“我难道不是北电的吗?”


“呃……”


陈凯哥有一些纠结。


差点忘了张艺某也是北电的。


……


同样关注着票房的,还有一系列香江迷。


这些喜欢那些年的朋友,他们与陈诚一样。


几乎一有空,他们也是刷新着票房。


只是到底离破记录还有几十万,倒还要等一会。


但这时。


已经有等不及的粉丝。


他却大声一吼:“妈蛋,等不及了,老板,我要包场。”


“啊?”


“听不懂人话吗?我说要要包场,你们电影院今天所有场次,我全包了。”


……


“快点刷新啊,我只有几分钟通话时间了。”


张艺某继续在电话里摧了起来。


陈凯哥一乐:“几分钟,那你挂电话吧。估计,破记录还得1个小时呢。”


“不行,你再给我刷下。”


“好吧。”


拿张艺某没办法,陈凯哥再次刷新了一下。


戏剧性的是。


原本离破记录还有几十万。


可现在。


陈凯哥这一刷新。


那些年票房数字,却是瞬间飚到了6130万。


漫天的喜报发出。


星爷的《功夫》在2004年创出的票房是6127万。


那些年,票房6130万。


这也代表着。


那些年……打破了04年星爷《功夫》保持的票房记录,问鼎香江第1


或者。


换一个说法。


那些年,打破的是,至香江电影诞生以来的100多年票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