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庆余年:范府大宗师 > 第122章:范斌回京,大庆震动(二合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庆京都的城门口,人山人海。


从使团的方向望过去,一眼都看不到头。


使团的官员,有不少都是老资历,经历过两次京都血战。


当他们看到那么多人影的时候,他们全都是下意识的一哆嗦。


难不成平静了十几年,大庆京都又闹什么幺蛾子了?


好在很快,这些人就发现,情况跟他们想的不一样。


那人山人海,并不是身穿盔甲,满面煞气的兵痞。


反而是一身文官服,或是一身礼服的官员。


“这,这……”


使团的官员里,有不少礼部的。


当他们看到这番场景,那叫一个心潮澎湃。


这是只有迎接大军凯旋,才有可能出现的场面。


而且一般的凯旋还不行,必须是定国之战的那种大胜才可以。


这是只有那些为国争战的将士们,才能享受到的殊荣。


如今他们这些礼部的官员,他们一个小小的使团,竟然也得到了这样的待遇?


虽然大家心里都明白,他们大概是跟着使团中的某位大人物沾了光。


但那又怎么样?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不管怎么说,他们也都参与其中了。


这就是他们的资历!


足够未来吹一辈子了。


“小范大人,前面百官迎接!”


“上到宰相大人,下到九品城官,全都来了。”


虽然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场面并不是因为他们,也不是因为小范大人。


而是因为坐在中央马车上,那位没有下车的大宗师。


但使团领头的,一直都是范闲。


别看同在一个使团,他们连大宗师范斌的面,都没见过几次。


如今这样的场面,他们也无法去通知范斌,只能让范闲来定夺。


“这么热闹啊?”


范闲看着那人山人海的景象,看着飞驰而来的骏马,眼中闪过一丝凛然。


“要不要去通知那位大人?”


使团中有人提议。


这么大的场面,就算庆帝没有亲自出宫,也一定派了几位皇子迎接。


作为大庆的皇族,他们已经把姿态给摆出来了。而且他们还将自己的姿态,摆的非常低……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范家没有立刻谋反的心思,没有想要找死的打算。


他们就必须要领情。


“我知道了,我去通知我大哥。”


范闲点头之后,脸色阴沉的来到了范斌的马车前。


“大哥,场面很热闹呢……”


王启年刚刚偷了几个水果,听到范闲的话,直接飞跃上车顶。


等他手搭凉棚,往远处一看。


“哎呀,我的妈哟!!”


那秘密麻麻的人头,把王启年都看傻眼了。


他这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官员聚集到一起。


感觉整个大庆朝廷的人,全都过来了。““””


“恐怕几位皇子都在,甚至就连陛下都在……”


满朝文武,一个不缺。


这场面,自从大庆立国到现在,还从来未曾有过。


就连王启年看了,都有那么一瞬间感动。


庆帝能为范斌这位最年轻的大宗师,做到如此地步。


着实难得……


只不过看小范大人的脸色,这位小范大人似乎并不领情。


范斌哪怕是坐在车厢内,他的强大的感知,也已经察觉到了京都大门口的一切。


“陛下,来了!”


范斌脸上面无表情,内心却是震撼到了极致。


虽然他在离开京都前,就已经突破成为了大宗师。


但实际上,那个时候的范斌,只是空有大宗师的实力。他真正的境界,还没有达到大宗师的水平,尤其是精神方面。


一直等跟苦荷那一战,范斌才突破精神禁锢,成为真正的大宗师。


范斌也曾经设想过很多次。等他再一次返回大庆,等他再一次见到庆帝。


会是什么样的场面?


一直到现在,范斌终于知道了。


在知道了之后,范斌就像是整个人坠在了冰窖中。


从头凉到脚。


在他精神力量没有突破的时候,范斌完全没有感觉。


但是现在,在范斌的眼中。


在京都大门口,在那些百官的上方,一个黑色的漩涡,正在吞噬着一切。


难怪四顾剑会说,京都皇宫里隐藏着,最神秘的一位大宗师。


他几次前来杀庆帝,都无功而返。


难怪叶流云,一直云游天下,不敢回京都。


普通人看不出任何端倪。


但是这个场景,在大宗师的眼中,实在太可怕了。


让人毛骨悚然的那种可怕。


要知道,这可是大宗师才能感知到的场景。然而就算是大宗师,都有毛骨悚然的感觉。


“庆帝的实力,好像变强了?”


范斌无比确信自己这种感觉。


他之前虽然无法感知到这巨大的黑色漩涡,但是他有自己的第六感。


属于大宗师级别的预感。


尽管那个时候的庆帝,给范斌的感觉已然非常可怕了。


但范斌,还是有把握可以逃脱。


至于说正面战斗,那范斌肯定不是对手。


现在的范斌,实力都不知道提升了多少倍。


按理来说,他就算没有办法压制庆帝,最起码也要跟对方旗鼓相当才对。


可就算是现在,范斌依然有种心中发毛的感觉。


估计四顾剑当时要刺杀庆帝时的感觉,跟他现在是一样的。


四顾剑正是察觉到了这股气息,才选择退走。


可问题是,这个时候的范斌,早已经不是十个月前刚刚突破的范斌。


范斌的实力,是提升了一截的。


可就算如此,范斌依然感觉到了巨大的危险。


一旦他要跟那漩涡的主人对抗,怕是生死难料……


“陛下,您还真是,深藏不露啊!”


范斌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了两种猜测。


庆帝这种变化,不可能是突然有的。


在过去的这十几个月里,庆帝身上,必然发生了什么?


“是那本笔记,还是他自己感悟突破了?”


“大哥?”


就在范斌脑海中,掀起惊涛骇浪的时候。


范闲再一次提醒道。


小伙子什么都没有察觉到,他自然也就没有办法体会,范斌现在的感受。


“下车,下马,步行前往。”


听到范斌的话,范闲微微点头。


他大哥的做法,还是比较稳妥低调的。


只是看如今这个场面,他们范家跟皇族的关系,怕是难以弥补。


“大哥,还是有个心理准备的好。我曾经在一本无名历史书上,看到过一个故事。”


“嗯?”


范斌疑惑。


王启年也瞪大了眼睛。


小范大人突然要讲故事,里面必然透着深意。


“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前,有一位姓年的大将军,打赢了定国之战。等他回京的时候,就得到了超规格的接待。”


说到这里,范闲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轮回。


哪怕是隔了十几万年,依然没有办法完全改变。


“后来呢,那位大将军什么下场?”


王启年多精明,他瞬间就明白了范闲这话,隐藏的意思?


“死的老惨了!”


“我们不姓年,陛下也不是你口中的帝王。走一步,看一步吧……”


听到范斌前两句,不要说范闲了,王启年都跟着紧张起来。


要是范斌,压根不拿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那范家的未来,还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


要知道,大宗师也不是万能的。


叶家同样拥有一位大宗师坐镇,不是照样活得小心翼翼吗?


他们难道愿意活得小心翼翼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他们是不得不这么做。


直到他们听到范斌后面两句话,范闲和王启年心中的大石头才落地。


显然范闲说的那番话,范斌还是听进耳朵里的。


只要他这位大宗师,心中能有提防。


就算是皇室,也未必能奈何的了范家。


“陛下亲自到了城门口,迎接使团归京。”


“迎接大宗师凯旋!!!”


很快就有人把消息通报了过来,范闲下马,范斌也从车厢里出来。


他们领着使团的众人,步行面见庆帝。


庆帝依旧容光焕发。


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位庆帝看起来,好像比之前更年轻了。


“两位爱卿,快快请起!!”


当庆帝看到范斌和范闲的时候,他一把一个握着两人的手,就要跟他们齐头并进。


“陛下,这万万不可。”


范闲的声音中,带着颤音。


就算是他口中的那位年大将军,当年回京的时候,也没有受过这样的优待。


四位皇子,就跟小跟班一样,跟在他们的身后。这其中还包括,那位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太子。


庆帝只拉着他们兄弟二人,而且还是同行。


这规格,明显已经超纲了。


满朝文武,有不少人都在感动的擦眼泪。


显然在他们的心目中,庆帝为了大庆的稳定,已经连他皇帝的面子都舍弃了。


如此担当,无愧千古明君的名号。


人家已经占了大义。


这要是以后,范家真的跟庆帝出现什么龌龊?


那责任,必然要归到范家一方。


庆帝对他们,已经好的不能再好。


跟范闲不同,范斌则表现。


庆帝表现的亲近和爱护,他全盘接收。似乎他有意让大家认为,范家依旧是陛下最铁杆的亲信。


“不愧是大哥,这演技,怕是一般老戏骨都比不了。”


范闲已经大约猜到了,他大哥的打算。


但范闲本身,还是无法做到像范斌一样,那么从容。


这一天,除了正在当职的武官,除了鉴察院长陈萍萍和鉴察院的那些人。


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来了现场。


大街两边,更是站满了百姓。


第五位大宗师的出现,包括这位宗师的归来。


让整个庆国的士气,强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天下五位大宗师,他们大庆独占三位。


这不就是天命所归吗?


整个大庆,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上到文武百官,下到黎民百姓。


除了范斌这个当事人,再加上范闲这个脑袋比较清醒的。


几乎所有人都一样。


他们觉得大庆一统天下的日子,不远了。


等回到皇宫,回到乾清殿。


庆帝把朝中的核心官员,全都叫了过去。


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了两个消息。


第一个,三年修养计划。


虽说之前大庆也可以吞并北齐和东夷城,但是在吞并之后,不可避免,就要承受战后重建的恶果。


按照以往的经验,战争会死很多人。


战争之后,还会有一批人饿死。


立志成为千古圣君的庆帝,当然不忍心看到这样的场景。


他们要靠三年的修养,来达成两个目的。


第一,增强庆国军队的训练和战斗力。


务必要做到一战定乾坤,尽可能减少损失。


第二,要储存粮草,以便给大军最有力的支持。


等到打下北齐和东夷城,这些粮草还可以救济灾民。


除了这个之外,庆帝还对使团大加赞扬。


他们不光把言冰云给换回来了,还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光是进贡的礼物,就有一百零八大车。


范闲升职。


除了鉴察院提司的职位之外,他还分管鉴察院一处。


也就是说,范闲再不是光杆司令。


除此之外,他接管内库,也提上了日程。


从北齐回来,范闲从之前的无名小卒,直接就变成了京都里的实权派。


鉴察院提司加一处主办,再加上内库的财权。


放眼整个大庆,能够跟范闲掰手腕的,估计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出来。


如此权势,远远的超过了他的父亲,户部尚书范建。


至于范斌,因为他现在的身份是大宗师。


超然物外。


这种级别的人物,向来都没有实权。


举例来说,就像北齐的国师苦荷,庆国的叶流云一样。


庆帝征询了范斌的意见。


范斌主动开口辞掉了自己所有的职务。


庆帝感念其功,册封他为护国公。


因为大庆没有异性王,要不然庆帝就直接封王了。


庆国公的封地,就是整个儋州。


虽然范家以前就是儋州的土皇帝,但这种事情,毕竟没有办法拿到明面上来说。


但有了庆帝的这道旨意,那就不一样了。


从此以后,儋州就是范家的。


儋州独立于大庆之外,相当于一个国中之国。


儋州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军队总人数,不能超过三千。


儋州的地方官员,全部由范家自己委派,无需朝挺插手。


随着这个旨意下达,朝堂上的文武都要疯了。


大庆立国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重赏?


“陛下,万万不可啊!!”


御史台的御史,率先跪倒,开口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