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 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天后若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乾阳殿中的一切被很快的清理干净。


中宗皇帝李显的尸体也被人抬到了偏殿。


太子嫔杨氏已经被直接拉了下去,立刻斩首。


中宗皇帝李显昏聩暴毙,一切都是太子嫔杨氏巫蛊诅咒而致。


这是公开对外李显的死因。


所以,不仅太子嫔杨氏要死,杨氏的三族也全部要死,一个也活不下去。


武后需要他们为李显陪葬。


武后无比冷漠的坐在珠帘之后,李显已经死了,不管他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一切已经无法挽回,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李旦登基。


只要李旦登基,朝中支持李旦的人,窦家,独孤家,还有这些人跟在李旦身边的人,都会转而支持李旦登基。


这样就等于变相的支持武后。


他们会天然的站在那些支持李显的人的对立面,对抗他们,打压他们。


另外还有武后的支持者,也会占据朝中各个关键位置,成为朝政中枢。


其他那些中立派,无非就是多给些赏赐,也就臣服了。


给哪个皇帝效力不是效力呢,只要武后没有流露出要清算他们的迹象,这些人就不会多说什么。


至于最后剩下的那批人,愿意归顺的就归顺,不愿意的,或杀或贬,如此而已。


武后掌管朝政多年,她有足够的把握,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一切的动乱。


哪怕是李唐宗室也是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对面的乾阳殿大门口,内侍监典仪的声音轰然响起:“陛下到。”


一身明黄色九龙九章衮龙袍的李旦,头戴白玉十二旒,面色僵硬的从群臣的班列之中走过。


两侧群臣齐齐俯首。


李旦从群臣之间走过,他能清晰的感受到群臣的惶然。


尤其是站在右侧的左金吾卫将军秦善道,更是一脸的茫然。


可怜的秦善道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朝的时候,他正在镇守承天门,等到他听到乾阳殿的哗然赶过来的时候,这里已被禁军团团围住。


很快,秦善道便被召进了乾阳殿,但这個时候,殿中已经不见了皇帝。


只有一滩鲜血还留在地上,但这滩鲜血也很快的就被清洗干净。


接下来,就是莫名其妙的新皇登基即位。


到了这个时候,秦善道才知道,中宗皇帝李显暴毙,相王李旦登基。


他隐约听到是太子嫔杨氏诅咒中宗皇帝,导致中宗皇帝暴毙,剩下的更多的就不知道了。


但是,秦善道并不笨。


本来镇守玄武门的禁卫将军张虔勖突然就率军围了乾阳殿,之后中宗皇帝就驾崩了。


甚至很快,就连中宗皇帝的谥号都弄出来了。


而且还是谥号曰戾。


什么样的皇帝才会被谥号曰戾。


皇帝死的不明不白的,甚至就连新皇也是一脸的茫然模样。


只有武后高坐在珠帘之后,垂帘听政。


……


李旦缓缓的走到了金阶之下,抬头,青色珠帘已经出现在眼前。


李旦满脸木然,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走上去。


去见自己的母后,然后坐在皇位之上。


李旦的目光缓缓的落在御座之上,那里,在不久之前,还坐着自己的皇兄。


李旦一瞬间莫名的对李显的记忆突然出现了模糊。


他的脑海中全是那个没有登基之前的皇兄。


李显虽然资质不够,但他胜在勤奋努力,和少时为英王时的荒唐完全不同。


对待李旦也足够的亲切,对待太平也足够的关心。


是一个足够合格的兄长。


但坐上皇位之后,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城府深沉,智谋韬略,治国手段,虽然不是当世顶尖,但绝对不差。


这说明父皇选的没错,皇兄是一个合适的皇帝。


但是他怎么就死了呢,他怎么就死了呢。


李旦再度轻轻抬头,看向武后,珠帘之后的那双眼睛是冰冷的压迫。


李旦顿时就明白,他在金阶之下站的时间太长了,母后开始怀疑他了。


武后今日怀疑他,那么明日,母后会不会像废掉皇兄一样废掉自己,明日,自己是不是也会像皇兄那样死于非命?


古怪的念头之中,李旦终于向前迈上一步。


就这一步,整个乾阳殿中,不知道多少人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


一步步向上,李旦终于走到了皇座之前。


李旦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了一侧的范云仙和仇宦。


仇宦是害死他皇兄的直接凶手,而范云仙,这个皇兄身边的大太监,在关键时刻背叛了他。


若是没有他,整个乾阳殿的侍卫也不会在张虔勖带人杀进殿内的时候一动不动。


就像是什么都没有看到一样。


这样一个人,他可以今日背叛皇兄,那么他是不是到了明日,也一样的背叛自己。


他眼中满是担忧的看向珠帘之后,珠帘之后的那双眼睛依旧冷漠,只是轻轻的点头。


下一刻,李旦已经不由自主的坐在了皇座之上。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内侍省典仪已经高声开口:“皇帝登基,群臣跪拜。”


一声之下,大殿之中已经有不少人跪了下来。


但同样的,也还有很多人在站着。


尤其是惹眼的,是中书令裴炎,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姚令璋,大理寺卿校左千牛卫大将军王及善,左千牛卫将军秦善道,还有其他的几名宰相,尚书,侍郎,寺卿,少卿,将军,中郎将等等。


但其他的,郭待举,豆卢钦望,独孤器,郭正一,崔知温,崔谧等人已经跪了下来。


越是品阶低的,跪的人就越多。


李旦眼角余光扫过裴炎,但他的神色依旧漠然。


这些朝臣,跪的也不是他,不跪的也不是他。


身后的珠帘晃动,冰冷的目光已经落在了裴炎的身上。


裴炎脸上满是苦涩,他身为辅政大臣,竟然将局面演变至此。


loadAdv(7,3);


尤其皇帝死了,他还活着,更是让他有股愧对先帝之感。


但……


裴炎侧身看向大殿之中,姚令璋站着,王德真站着,刘景先站着,姚令璋站着,宰相之中,除了郭待举全都站着。


六部尚书当中,陆元方站着,欧阳通也站着,只有豆卢钦望跪下。


其他群臣之中,韦玄贞,韦纪,蒋俨,杜审言,杨炯,宋之问等这些东宫旧臣也都站着。


还有不少皇帝最近提拔的人,另外还有不少是裴炎的亲信。


看着这么多人,裴炎面色忧虑,他转头看向珠帘之后,武后冰冷的眼睛依旧在看着他。


两侧的侧门之后,一整队手持刀斧的禁卫士卒正在仔细候命。


裴炎甚至能够想到,如今在整个洛阳,朝中所有重臣,甚至宗室王族的府邸,已经被全部都围困封锁了。


所有人都在武后的屠刀之下,只要她一声令下,所有人都会直接灭门。


裴炎的目光落在了李旦身上,看着面无表情的李旦,裴炎的心头不由得一跳。


随即,裴炎目光深深的看向李旦,然后沉沉拱手跪拜道:“臣等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殿中站着的群臣微微一愣,心思灵透的众人顿时就明白了裴炎的意思。


中宗已亡,如今坐在大殿上的,是高宗皇帝如今在世唯一的嫡子。


如今的李旦,虽然是傀儡,但他终究是大唐皇帝,是他们还可以依赖的。


就如同当年的后汉少帝被董卓逼杀,汉献帝依旧可以依赖一样。


熟读史书的他们自然知道汉献帝并不昏庸,只是倒霉碰到了曹操而已。


如今的天下,他们还是很有机会的。


尤其如今坐在皇位上的皇帝李旦是天后的嫡子,最后的嫡子。


这是他们最后仅有的机会,也是必然的机会。


想通了这一点,王德真跪了下来:“臣等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刘景先,陆元方站着,欧阳通,秦善道,韦纪,蒋俨,宋之问等人也都全部跪了下来:“臣等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片刻之间,大殿之中只有五六人站着。


姚令璋,韦玄贞,杜审言,杨炯,还有其他几名受过皇帝大恩的臣子。


几个人全都高昂着头,冷冷的着武后。


虽然不言不语,但心中的不满和愤怒侵袭可见。


武后目光淡漠的看着姚令璋,随后又看向杜审言和杨炯,武后的眉头却是不由得皱了皱。


姚令璋和韦玄贞倒也无所谓,关键是杜审言和杨炯。


他们不仅是京兆杜氏和弘农杨氏的嫡系,同时也是天下文人的典范。


李显一死,京兆韦氏武后已经得罪死了。


即便是京兆韦氏再怎么虚以委蛇,将来一旦有机会,他们不会对她客气的。


如果京兆杜氏和弘农杨氏在对武后不满,那么武后对天下的统治会出大问题的。


毕竟她要掌管的,不可能只有洛阳,还有整个天下。


武后抬头,看向侧畔说了几句,仇宦立刻朝着侧面摆摆手,很快便有十几名禁卫将姚令璋,韦玄贞,杜审言和杨炯等人拖了下去。


武后的目光重新落在了裴炎身上,虽然面色淡漠,但她的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


裴炎,中书令,辅政大臣。


裴炎在中下层官员当中的影响极大。


如果裴炎不承认李旦的皇位,固然武后可以将裴炎的亲信全部杀光,但这样一来,没了这些人,武后对整个天下的掌控会失控。


这不是她所希望看到的。


她要的,是整个天下稳定的落入她的手中。


如此,她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


范云仙轻轻上前,手里托盘上放着一封圣旨,然后平静的走下金阶,站在跪在地上的裴炎身前。


武后坐在珠帘以后,轻声说道:“裴卿,宣诏吧。”


裴炎面色微微一变,他如果替武后宣召,那么就等于他彻底承认了李旦的皇位。


但,他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


心中轻叹一声,裴炎缓缓站了起来,从范云仙手中接过圣旨,转过身看向群臣,高声道:“惟光宅元年,岁次癸未,五月戊午,望十五戊午日,天后若曰:


於戏!


本后闻自古帝王,珧膺图恚则尊尊亲亲之义,著于典谟,谅在至公,盖非获已。


我大唐乘时抚运,累圣重光。当四海之乐推,受三灵之眷命。


中宗皇帝奄弃县,痛结仇雠。


本后请扫巨逆,保宁嗣主。


今皇帝哀茕在疚,托于本后。


思虑再三,终成兹意。


相王旦,早著天人之范,夙表皇帝之器。


可登基为帝,猥承丕绪。


思荷宗祧之业,属此惟新;式扬涣汗之恩,与之更始。


可大赦天下。


钦此!”


……


以大唐天圣太后之名册立皇帝。


裴炎手捧圣旨,转身看向御座之上的李旦,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然后沉沉跪倒,高捧圣旨道:“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殿中所有群臣全部都跪了下来,叩首道:“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李旦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激动。


身后珠帘内,武后平静异常。


她今日能够立一个皇帝,明日就能够立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