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弹劾彭王:八大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彭王府门外,看着卢谞远去的身影,李绚脸色带出一丝冷笑,直接开口道:“长史。”


“下官在。”李昭德立刻拱手。


“拿本王的令牌,即刻前往左金吾卫,找金吾卫左右街使,让他们全面出动,搜寻城中被拐带的儿童。


若金吾卫求援右卫,协助进行城外搜寻,以本王大将军令,令右卫将军麻嗣宗率一千右卫城外巡查协助,若有结果,一律抓捕,若遇反抗,格杀勿论。”


李绚将身上金色令牌递给李昭德,目光冷沉。


“喏!”李昭德立刻拱手。


他看的出来,李绚是想用长安城中金吾卫左右街使,逼城中那些人贩子出城。


一旦他们出了城,那么立刻就会遭遇到早有准备的右卫骑兵的围杀。


李绚说是若有结果,一律抓捕,若遇反抗,格杀勿论,但实际上只有一句,那就是格杀勿论。


他要将这些人全部杀死。


……


……


而且他们之间也有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


因为皇帝和武后也在打压世家。


甚至就连刘瑾瑜都不知道,只有李笔,李竹和彭王太妃欧阳氏知道。


李绚抬头看向李笔,李笔立刻拱手道:“喏,属下这就去。”


奏本之中,全部都是李绚回到长安的这两天发生的事情。


同时,也要震慑刚才和他来商谈的国子司业卢谞,还有他背后的卢崔郑三家。


城内有人逼迫,城外有人截杀。


就在这时,内侍副监范云仙快步走近,递上一本奏本,同时说道:“天后,长安急奏。”


“王恩正三岁的小孙子,好上街去玩。”李绚看向李笔,冷冷道:“去安排一下。”


所有的信息全部都没有遗漏。


回到书房,李绚刚刚坐下,李笔已经快步走了进来:“王爷!”


礼部尚书,万年崔明,卢谞背后。


当年王皇后虽然出身太原王氏,也是王家嫡系,但却并不是嫡系核心,她在朝中真正的依靠,是她的舅舅中书令柳奭。


毕竟这件事情,一直都是他在操作。


虽然是县令县尉县丞同时弹劾,但最后的重点只会落在县尉崔明的身上。


而且王家也是五姓七家之一,他家发出声音,世家当中的其他人也不会再有阻挠。


看到李昭德没有丝毫迟疑的转身离开,李绚肯定,李昭德必然要去动用密卫的力量。


“嗯!”武后平静的点点头,接过奏本,目光快速的掠过:“咦,这么快就动手吗?”


不是李绚不愿意告诉她,只是彭王府和太原王氏之间的关系,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武后放下奏本,轻声说道:“看样子,彭王对宫中,是真的赤忱,不过滕王,还有卢家……”


本来已经足够升任侍御史,但因为他出身问题,所以仕途坎坷。


监察御史王恩正,出身太原王氏,为监察御史已经超过十年。


武后的目光冷冽起来,咬牙道:“柳家已经和崔卢郑三家走在一起了吗?”


局面定矣。


王家枝叶庞大,即便是因为王皇后之事屡受牵累,但根基不倒。


“嗯?”李笔诧异的看向李绚,极为小心的说道:“那王御史那边?”


也正是因为如此,多年历练之下,为人要稳重的多。


“嗯!”李绚点点头,看向李笔说道:“监察御史王恩正,还有印象吗?”


见太子,见滕王,见卢谞。


“是!”李笔神色肃然起来。


滕王背后有柳家的影子,这一点欧阳氏能够看清,武后同样也能看清楚。


可是河东柳家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根基可没有王家那么深厚。


多年以来,虽累有功绩,却都未有升迁。


洛阳,乾元殿。


黄昏的烛光刚刚点燃,武后有些疲惫的转了转脖颈。


李绚手放在桌案上,平静的说道:“已经提前沟通过了,找人去拐他的小孙子,但却被人看到,一下子失手,孩子当场就被救了回去,之后王御史会发动御史台所有人脉去弹劾万年县,县令,县尉,县丞,一个不落。”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王恩正和彭王府之间的关系异常密切。


崔明这个万年县尉,这一次绝对保不住。


看到李笔离开,李绚的目光忍不住的看向洛阳方向,嘴角冷笑:“谈一谈,谈一谈之前,还是先立一立规矩吧。”


本身就是陇西世家,距离长安又近,一下子伤筋动骨,根基动摇。


可即便如此,武后也没有放过对他们的追杀。


哪怕是杜必兴这种和柳家有边缘的人物,也一样被打压的可怕。


如今崔卢郑三家,隐隐间有和柳家勾连起来的迹象,立刻就让武后敏感了起来。


尤其是现在皇帝身体情况不明,难免不会有人趁着现在这个时候做手脚,以图将来。


只是稍微低头,脑海中思绪一闪,武后就已经确定了其中的关联。


滕王刚刚拜访彭王,卢谞立刻就紧跟着上面,言辞之间还有前后呼应。


这中间要是没事,鬼才信。


loadAdv(7,3);


至于河南县尉崔明,一个棋子罢了。


“传令右卫将军麻宗嗣,调兵两千,全力配合金吾卫清剿长安贩人之徒。”


武后目光微冷,她知道,李绚的手段必然不只是眼前看到的这么一点。


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必然还有更加深沉的手段,现在正好看一看。


轻微的脚步声响起,武后侧头看向一旁。


上官婉儿上前,双手捧一本奏章,沉声说道:“天后,中书舍人元万顷弹劾彭王凌虐士族,苛待百姓,拥兵自重,欺哄太子,制造冤案,勾连御史,擅动兵马,意图不轨八大罪。”


武后愣住了,一把拿过上官婉儿手里的奏本,看着上面的内容,眉头死死皱了起来。


“他来掺和什么?”武后一把将奏本扔在了桌案上,恼火的同时,也不由得疑惑。


彭王做的那些事情,在蕃州逼迫州郡官吏诚心用命,效力朝堂,这事就连皇帝都颇为赞许。


苛待百姓更是无从谈起,蕃州百姓家中的存粮,一年下来都够明年秋收了。


至于说拥兵自重,彭王本身就是逻些道行军总管,眼下西域战事又开,职责更重。


更别说,武后早在逻些道安插棋子。


表面的那些不过是在吸引眼球罢了,其他隐藏在水面之下的人,对彭王的感官都不错。


至于说欺哄太子,之前那本奏本当中将彭王和太子的言谈全部都记了下来,都是老成谋国之策,中枢赞誉。


制造冤案更是胡扯,长安的那些案子早就存在,何来冤案之说。


勾连御史,长安的案子都是御史们主动弹劾,彭王根本没有勾连他们。


擅动兵马,武后冷哼一声,她刚刚才传令出去,让麻嗣宗动作,和彭王何干。


虽说后面有彭王在推动,但彭王手段很巧妙,自己名义虽动,但根本走的却是左金吾卫的关系。


要知道麻嗣宗之前还是左金吾卫中郎将,现在这事完全可以看作是麻宗嗣自己在动。


至于说意图不轨,武后更是冷笑,福昌郡主的事情彭王都放下了,还有什么意图不轨。


……


奏本放在那里,武后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


虽然那些弹劾内容都没有实证,但武后心里就是隐隐不爽。


终于武后长吸一口气,她的脸色平静下来,人也明白了过来。


这本奏章,对彭王的弹劾,根本不在奏章之内,而在奏章之外。


逻些道行军总管,右卫大将军,太子宾客,还有彭王。


再加上刘仁轨和狄怀英一众人,这才让武后发自心底忌惮。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彭王的身份,又和太子关系密切,将来必定是朝中的一大威胁,那么切断他和太子……


面色凝重的武后,眉头突然皱起。


不对,彭王是逻些道行军总管,西域大战又起,若是真要彻底平定西域,彭王少不了要调往安西四镇几年。


就算是让武后感到不舒服的右卫大将军,但也有麻嗣宗在,没有她的点头,彭王根本调动不了超过五百以上的军卒。


但真正令武后感到不舒服的,是李绚的太子宾客,他和太子走的太近了,出谋划策之能又极强。


不过虽然有一定的威胁,但只要控制太子,把握方向,彭王也翻不了天。


只要切断他们和太子的联系,那么他根本对她造不成多大的威胁。


而且就算是要对付他,也不是现在,现在他还有大用。


更别说,在他身后,武后已经安插了足够控制的棋子,动手不过是时机而已。


武后低头看向奏章,眉头死死皱起。


这有些不对。


这本奏章虽然都是元万顷的笔迹,可这种深入到了人心的算计,绝不是元万顷的风格。


他没有这种能力。


以所谓的八大罪,想要彻底勾起自己对彭王的忌惮,然后趁机下手。


又或者下手不成,也能够在自己的心里插进一根刺去,这种心思幽微的算计,不是看透人心的老家伙,绝对做不到。


即便是彭王有些慧眼,但也不过是在摸索的阶段,他还达不到这种地步。


“来人,去问问元卿,这本奏章……”武后轻轻冷笑,道:“问问他,这本奏章究竟是谁让他递上来的?”


“喏!”上官婉儿稍微松了口气,拱手转身就要离开,就在这个时候,武后的声音再度响起:“等等!”


“是!”上官婉儿再度转身,躬身看向武后。


武后微微摆手,目光落在元万顷奏本之上,随后她又看向长安送来的关于李绚的奏本。


两本奏章被她一左一右的放在一起。


“呵!可真是一套又一套的手段啊,连绵不绝。”武后看着那本关于李绚的奏本。


从滕王上门求李绚支持他争礼部尚书,到卢谞上门求和,再到现在元万顷弹劾李绚,武后似乎看到了有一只手,在暗中操控这一切。


武后不由得冷笑,她虽然对李绚有些忌惮,但也仅仅是忌惮罢了,种种手段足够保证李绚在她的掌握之中。


但是现在,却有人试图借她的手,来打击李绚,其他时候倒也罢了,但如今西域还用得着李绚,武后不会自断臂膀的。


尤其多年一来,李绚对她还算是恭敬,也没有太多的敌意,甚至李绚还在防备韦家。


这种聪明人,控制住他就足够了,没必要立刻打死,但另外一种聪明人。


武后转头看向了元万顷弹劾李绚的奏章,眉头沉冷,低声说道:“派人去查一查,同安太夫人,现在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