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你怎么敢招惹南昌王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德殿内,李显,姚令璋,苏良嗣,程务忠等人,都不敢相信的看向李绚。


武承嗣,编注《汉书》?


谁都知道,《汉书》不好编注,因为汉书开篇就有一个人绕不过。


吕后。


武后当然不至于是吕后,但接二连三的太子出事,市面上谣言动荡的厉害。


吕后的身后,当然是吕氏家族。


武后的身后,便是武氏家族。


也就是武承嗣。


当年吕后死后,吕家意图掌控权利,但是却被周勃和陈平,联合无数支持刘氏一族的朝臣,进行大批的诛杀。


吕氏一族,几乎被族灭。


让武承嗣编注《汉书》,是要让他亲眼去看自己未来可能会有的下场,是多么凄惨吗?


“难得周国公送来这么多金银来协助东宫编注《汉书》,朝野上下知道了,也必然会感佩周国公的无私之情。”


李绚转过头,看向李显道:“既如此,那么周国公送来的这些金银,殿下就收下吧。”


李显眼神一挑,顿时满脸欣喜。


如此一来,武承嗣送来的那些金银,他们就能名正言顺的收下来。


至于说武承嗣以后来不来编注《汉书》,还有朝野之间会怎么看这个问题,就都是武承嗣自己的事情了。


“表兄。”李显转头,跃跃欲试的看向武承嗣。


武承嗣沉沉低头,脸色铁青,他知道,绝对不能够这么来。


因为一旦有这样的传言传出去,武家难免就会和前汉吕家扯上关系。


人们在提及武家的时候,便总会不经意的想到吕家。


人们在提及武后的时候,就会不经意的想到吕后。


武承嗣一旦真的参与到《汉书编译》当中,那么对武后的威望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样的事情,武后绝对不会放过他武承嗣。


让你去东宫送金银,你怎么整出这样的事情来。


深吸一口气,武承嗣面色和缓的拱手,说道:“臣只是听闻东宫有缺,才往来支援东宫,至于《汉书》什么的,臣才疏学浅,就不参与了,至于这笔钱,用在文事之上,还是算了吧,臣本意是来感激殿下上次赠送礼物的回礼,还有太子妃……”


仿佛想到什么,武承嗣瞬间抬头,看向李显,认真快速的站起来拱手道:“这笔金银,臣本来是要买些补品送给太子妃安胎的,但因为不知道太子妃有何禁忌,所以便直接直接送了金银过来……臣有些失礼了,还请殿下恕臣无状。”


李显的眼底闪过一丝失望,武承嗣还是有些急智的,他扣死了是送金银让东宫买补品,东宫也没法说什么。


李显只好深吸一口气,说道:“如此就多谢表兄了。”


李绚坐在下方,平静的低头。


仿佛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幕。


或许从根本来讲,武承嗣今日来东宫,本身一开始就应该去拿太子妃怀孕的事情说事,是他自己胡乱搞事,才弄出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出来。


武承嗣见李显点头,这才松了口气,目光看向其他人。


李绚,姚令璋,苏良嗣,还有程务忠等人,全部都低头不语。


仿佛对他这么说,完全没有意见。


武承嗣顿时就明白,眼下这些人从一开始就知道编注《汉书》不可行。


他们也没有编注《汉书》的打算,只不过因为武承嗣太咄咄逼人,才被逼的搬出《汉书》这么一件大杀器来。


毕竟东宫真的要编注《汉书》,武后那一关是过不去的。


想到这里,武承嗣眼珠一转,笑呵呵的问道:“听闻东宫招了杨炯,宋之问,杜审言等为学士,还要将卢照邻从终南山请出,难道真的要编注《汉书》了吗?


若真是如此,承嗣虽然学识不足,财力也有限,但号召武氏子弟募集赞助,却还是做得到的。”


局势转变,没有了那笔金银的拖累,武承嗣立刻开始狠戳东宫的气管子。


他就是笃定,东宫绝对没法去编注《汉书》。


李绚抬起头,侧着头看着武承嗣,最后他忍不住的笑了。


“本王倒是觉得周国公学识非凡,日后东宫要开始编注《汉书》,必定上奏陛下,请周国公领衔,还望国公他日勿要推辞。”


李绚说完,特意对着武承嗣拱手,武承嗣一愣,随即脸色微变。


东宫编注《汉书》,东宫编注哪门子的《汉书》。


编注《汉书》根本就不在东宫所行的事务之列。


武承嗣明白这一点,东宫的高级幕僚也全部都明白这一点。


所以当武承嗣抓住这一点刁难东宫的时候,李绚立刻就将锅甩到了武承嗣的头上。


以后但凡有人问起东宫是否要编注《汉书》,东宫立刻就拉扯到武承嗣的头上。


……


李显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切,他都不明白,武承嗣怎么敢接二连三的挑衅东宫的。


现在看到了吧,东宫可不好惹。


李显站了起来,对着武承嗣笑着说道:“表兄,时值正午,不妨留下来一起用膳?”


武承嗣嘴角抽搐,看了一脸凶狠,恨不得扑上来撕扯他的东宫群臣一眼,立刻站起来拱手道:“臣家中还有他事,就不劳烦殿下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等到他日,皇孙诞生之日,表兄可一定要过来好好喝一杯。”李显笑着点头。


武承嗣脸色勉强,再度拱手道:“臣先告退了。”


loadAdv(7,3);


“孤送表兄。”李显走过来,托着武承嗣的胳膊往外走,武承嗣的脚步不由得快了起来。


东宫前院之中,很多人都在等着看着。


看到李显和武承嗣把臂而行,不少人都一脸诧异。


其他人赶紧低声将内殿的事情说了一遍,众人这才嘿嘿地笑了起来。


李显一直将武承嗣送到了东宫大门之前,这才停下脚步,收敛神色,看向武承嗣,低声拱手说道:“孤虽然不知道表兄今日这究竟是何故,但想来,能让表兄这么做的人不多。”


武承嗣顿时沉默了下来,他刚才虽然一直没有说,今日在东宫这么做的原因,但以东宫这些都是人精,谁猜不出来。


甚至就连李显都已经看出其中的端倪。


看到武承嗣沉默,李显略微犹豫,但还是说道:“表兄若是真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还请言语一声。


孤虽然能力有限,但薛公,还有王叔,姚詹事他们,都有无限才智,必能帮助表兄……


还有,今日之事,就不要对母后说了,免得她担心。”


武承嗣抬头,诧异的看向李显。


这一刻,他清晰的感受到李显和李贤的区别。


如果是李贤,现在这个时候,搞不好立刻派人去调查这一切背后的真相。


但是李显,他现在却只关心到武后。


今日武承嗣做的这些,回头少不了要挨武后的骂。


有了李显这一句,武承嗣能够应对的就轻松多了。


“多谢殿下。”武承嗣诚恳的躬身,起身拱手道:“臣若有事,必定少不了要麻烦殿下;殿下若有事,也还请对臣直言,臣必定尽心竭力,报答殿下。”


“好!表兄慢走。”李显对着武承嗣拱手回礼,然后看着武承嗣就这么的离开东宫。


李绚站在李显身侧,目光平静的看着。


他的眼底深处带出深沉的冷漠和嘲讽。


恐怕谁也想不到,在未来,几乎要打生打死的,一个恨不得弄死另一个的,不是这一对表兄弟似的。


……


站在东宫院中,李显看着满院的金器,有些无奈的看向李绚:“王叔,这些东西能怎么用?”


院中四周,东宫所有朝臣,都在盯着这些金器。


前方廊柱之下,太子家令韦弘敏无声站立,目光紧盯着这些金器,然后随着李显的目光看向李绚。


李绚看着这些金银,笑着对着李显说道:“这些东西,是周国公送来给太子妃补胎的,我们总不能滥用周国公的好意,所以,这些东西,自然是给太子妃用的,其他什么事,就不要多想了。”


李绚抬头看向四周,对着看着热闹的众人摆手道:“好了,好了,都散了,韦家令,赶紧将东西收编入库。这些东西,殿下将来要还礼周国公的。”


李绚最后一句话,四周的众人,立刻清醒了过来。


这些东西,是武承嗣送给李显的,最后虽然用的是送给太子妃补胎的借口,但这份人情,终究需要李显去还。


虽然眼下,大家都眼热这笔钱财,希望能够给自己所属的部门,争取经费,但这毕竟是私财。


一阵脚步声响起,韦弘敏已经带着十几名内侍来到了前院。


“殿下。”韦弘敏停步,一脸热切的看着李显。


李显侧过头,摆摆手,韦弘敏立刻让人将这些箱子往内院搬。


李显看了一眼,然后有些无趣的走向了明德殿。


李绚,姚令璋,苏良嗣,程务忠四人赶紧跟上。


进入殿中,他们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朝李显拱手行礼的薛元超。


这时候,众人的脸色已经完全肃然起来。


今日这事,不对劲,很不对劲。


等到李显在桌案之后坐下,薛元超才转头看向苏良嗣,皱眉问道:“苏司马,那批金银的来历究竟是什么?”


李绚,还有其他众人,同一时间掉头看向苏良嗣。


苏良嗣站起来,对着薛元超和李显拱手,沉吟着说道:“前几日,臣和王爷,还有殿下,前往周国公府贺寿,无意间发现,周国公府的内院用的金器,全部都是新打造的,所以臣就留了个心眼,回来调查。”


“结果呢?”李显抬头看向苏良嗣,他那日只顾着和李旦说话了,但也没有注意这儿细节。


“臣让人到市面上去查察类似的金器来路,昨日,便有人来报,说是曾经市面上出过类似成分的金器,臣便让人继续深入,只是如今还没有回报。”苏良嗣将真相咽下去大半,脸上却是一脸担忧的看着众人。


“薛公?”李显转头看向薛元超。


“类似金器,一般是黑市交易所用,譬如从主人家偷出来的东西,或者军方流出来的,还有便是地方私产的矿山。”


薛元超看向李显,说道:“殿下应该还记得太子妃说的少府交付过来的矿山现银被抢的事情。”


李显难以置信的瞪直了眼睛:“姑父是说,这些东西原本就是东宫被抢的那些金银,而抢他们的,是孤的那位表兄,这些东西,原本就是孤的……”


李绚等人低头沉默,他们都想到了这个可能。


也就是武承嗣,也就是他有这份能力,能提前得到消息动手,而且有足够的人手,还不怕被发现。


侧门,原本要进来的韦弘敏。


停下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