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陆源赵蒹葭 > 第八百九十四章 地铁一号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八月,凉京地铁耗时近两年,开始通车。


为了不妨碍地面,绝大多数线路都在地下。


不过,两年下来,也就开通了一条线路。


陆源出面剪的彩,带着臣子乘坐地铁。


速度挺快。


“陛下,等以后,地铁四通八达,大家出行就方便多了。”曹文虎说道。


他已经从吏部尚书的位置下来,进入了秘书台。


卸掉了主职位,虽然他现在不是一品官员,但是是以皇帝特聘的顾问在秘书台上班。


没有实权,只有建议的权利。


比如,秘书对某一条政策有异议,可以上奏。


为了区分六部和秘书台,一般来说,六部尚书会在秘书台挂职,这也是为以后他们返聘进入秘书台做准备。


返聘不等于重掌权力,那就本末倒置了。


秘书台本意就是给陆源一个智囊团,只是这个智囊团,不在参与六部的实际工作,而且全都是散官荣耀头衔。


不仅是曹文虎,蔡永州亦是如此,此刻卸任成了秘书台的成员,他本来就上了年纪,倒也合适。


空出来的位置,陆源也挑选了合适的人。


除了北凉派,其余三派,早年间大致的官员比例大概是,7:1:1:1。


现在增加到了4:2:2:2。


而这个比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是不会更改的。


这个局面最稳妥,也最稳定。


维系三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北凉作为自己的基本盘,需要持续的增加力量。


这些年,他手下可用的人,也是直线暴涨。


十多年来,一批批学子从学员毕业,进入各行各业。


这些人都是陆源的中坚力量。


再过些年,平民彻底崛起,陆源就不在意了。


大一统之后,这个概念深入人心,那些人不可能再翻风浪。


而这几年,陆源一直在暗地里消除弊病。


也不知道清理了多少人。


他不是按照罪状去清理的,而是按照地图去清理。


清理完一个地方,就插旗,直到肃清为止。


这对百姓而言,并没有损失。


因为朝廷对他们太好了。


自古以来,人都是仇富的,这也是为什么百姓冷眼观看的原因。


这几年,地方基本上已经肃清了,就算有一些问题,也不大。


而陆源用的借口是,开山,开路,肃清地方占山为王的土匪和流氓。


然后派遣钦差,去各地伸冤,清查多年的冤案。


有一件算一件。


中土处于高压状态,这个状态下,谁敢露头,秒谁!


小罪从重处理,重罪直接封顶处罚,绝不姑息。


这也让众人看清楚了陆源的心思。


整个中土都成了陆源练手的地方。


不过,没有一个人反对。


甚至配合。


因为陆源在西夷开了禁,给了他们另一条出路。


一国双法。


虽然他们的故土在中土,可天大地大,西夷那边比中土还大。


富得流油。


背地里那些商队回来,哪一个不是赚的盆满钵满的?


在一个,时代变了。


别看大秦表面上只有十个军团,百万军队。


可还有地方的护城军,现在已经革新,全都转成了警卫队。


这就不少于二十万,这些人可都是带枪的。


这就是一百二十万。


最恐怖的是飞机。


七月中旬,每天都有飞机在京城上空巡逻。


一开始只有几架,到了后面,是十几架十几架的飞。


还有一种可以飞几百里的的钢铁怪兽,谁看了不害怕?


大秦一百多万军队,放在以前,能挑翻了三国。


现在,不只是挑翻三国,还能挑翻世界!


天下这么大,何必盯着中土?


皇帝要革新,只要求中土,反正都是为了利益,那就眼光放的长远一些。


既是大势推动,也是因为寒门彻底崛起,他们必须要改变。


不改变的人,已经被彻底拍死,再也没有未来。


听着周围人的恭维,陆源也笑了笑,“这一号线开通不算什么,凉京这么大,东西纵横超过了六十里。


普通人想要从这一头到那一头,骑马都需要两个时辰,若是走路,怕是需要一天时间。


而且,凉京还在扩张,日后会跟周围三个行省州府链接起来,到时候,东西纵横超过两百里。”


听到陆源的话,在场的人都倒吸口凉气。


一个城邦,居然有两百多里的宽度,这是何等雄伟的城市?


“那少说也要容纳千万人!”


“嗯,眼下凉京扩展的很快,其他几个地方也扩张的很快,突破千万,怕是只需要十年时间。”


陆源点点头,原来的泰山县,现在成了凉京唯一的直辖县,不过陆源打算把泰山县提为泰山区。


凉京现在分为四个区,一个辖区内的百姓约莫百万人,最迟年底,第五个区就要划分出来。


泰山县应该是第六个区。


“这地铁不错,工部跟吏部要把功劳计算好,三天内交上来,朕很满意!”


“是,陛下!”


新任工部尚书,陆瑾和新任吏部尚书高茂出列说道。


陆瑾是陆氏族人,工部尚书,基本上就是他的高光时刻,陆源也不会让他再进一步。


高茂也是最早的北凉派,这些年任劳任怨的,很稳重,话也少。


曹文虎退位后,高茂上任。


这家伙的确不错,既有能耐,也能背锅,还能察言观色,陆源用的非常顺手。


随即,陆源又看向了便宜丈人,赵恺。


他现在也退休了,进入了秘书台,“我听说,赵吉打算筹办第一家民办学校,有这件事吗?”


赵恺平日里就是个背景墙,能不说话绝不说话,若是要说话,也是恭维附和。


在秘书台,也是个老好人,主打一个隐身。


“回陛下,是的,微臣已经劝了那小子......”赵恺叹了口气,“但是,那小子不听劝......”


陆源道:“办就办吧,但是手续要齐全,礼部那边下了命令,就算是民办学校,所有的教材,都必须是礼部的。


否则,参加不了统考。


还有,学校不好办,既然要办,就要给朕办好来。


这个资质,朕批了。


若是办不好,朕也不会轻饶。”


赵恺心里一紧,“微臣替犬子,多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