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陆源赵蒹葭 > 第四百六十六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报,大帅,我方第三十七巡逻队,在十里外遭遇袭击,全军覆没。”


“报,大帅,大本营三十里外,发现敌军踪迹......”


一条条不好的消息传入李存道的耳中,让他再也没了镇定。


但是这么多人看着,他只能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派人去探......”


他意识到,自己设立的伏击圈,极有可能已经被秦军给识破。


这意味着,自己不仅彻底把秦军给得罪死,把回旋的余地都给堵死了。


他开始惴惴不安起来。


“大帅,咱们还要守在伏击圈吗?”


“敌人都他娘的摸到眼前来了,守在这里有个屁用,把所有的武器扯了!”


必经之路不代表没有别的路。


若是秦军不出兵,难道他们一直守在这里吗?


他把大半的兵力压在这里,能防住天上的秦军吗?


他大步回城,第一时间找到了蔡永州。


“蔡大人......”


刚开口,蔡永州便打断了他,“当不起大帅一句大人。”


李存道干笑一声,“秦军狡诈不上当,蔡大人,可否再出使一趟?”


蔡永州冷笑一声,“你觉得秦军是蠢猪吗,此前我低声下气去求和,你转眼就把人家给算计了。


我现在过去就是送死。


你拉的屎,要我给你擦屁股?”


话糙理不糙。


李存道自知理亏,也不敢发怒,轻声道:“你我都是为了大夏好,这一次我若是赢了,必然能够重创大秦,唯有打赢大秦,才能够争取更多的时间。


原本,秦军都已经出动了,但是不知道为何,中途折返。


不是我计谋出了问题,是对方有高人坐镇。


索性,那些人都穿着百姓的衣服,只要我们要死不承认,不就行了?”


“没机会了。”蔡永州摇摇头,“大秦是不会错过这送上门的好机会的,一开始,他们还有些理亏,行事遮掩,牵强。


但是现在,百万之民都逃过去了。


大秦想要做文章,太过容易。


他们吃了这么大的亏,是绝对不可能容忍的。


你此前倒是锐气难当,此刻倒是畏畏缩缩起来。


老子瞧不起你!


没有担当。


输了这一战,你就是大夏罪人!”蔡永州一甩袖子,“你好自为之!”


“你要去哪儿?”


“回京!”


李存道彻底慌了,急忙拉住他的手腕,“蔡大人,有话好说,留下来,协助我,可好?”


蔡永州若是回京,参他一本,就算夏帝信任他,重视他,也绝对不会轻易饶了他。


“你屠杀百姓的时候可想过现在?”蔡永州甩开手,“现在知道怕了,晚了!”


看着蔡永州的背影,李存道杀心渐起,但想到这里是城内,便忍住了。


招来自己的心腹,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心腹快步离开。


当天,蔡永州并没有离开,而是尝试性的给大秦军营递了一封信, 但是却石沉大海。


他便知道,不再有和谈的可能。


与其干耗着,还不如回京劝说皇帝,去大秦请罪。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回京吧,希望还来得及!”蔡永州长叹一声,回想这几年,若是这些人听他的,大夏又怎么会沦落到如今的地步啊。


真是一步错,步步错。


想想也是,自己一个臣子,皇帝如何会听自己的?


这些武将又怎么会听自己一个文臣的话?


事到如今,他们还觉得这是文武之争。


蔡永州忍不住嘲讽一笑,骑马离开。


是夜,他带领众人奔袭百里,众人都是疲惫不堪。


蔡永州亦是如此。


“大人,今夜无法进入江州地界了,咱们扎营休息吧,明天一早再走。”心腹说道。


蔡永州点点头,“就地休息。”


随即,便坐在一块石头上,摸出怀中的干粮,就着凉水吃了起来。


这一路,他都在思索,该如何劝说皇帝。


这也是唯一能够拯救大夏的办法。


“青山,你说,此法能行吗?”蔡永州问儿子。


蔡青山行事一板一眼,远没有自己父亲智计无双。


但此刻也认真的回道:“此法能行,但困难重重,爹,您真的要说吗,若说出口,咱们蔡家必死。


没人能救得了咱们。”


蔡永州把粗糙的干粮咽下,沉默半响道:“把檀儿送走吧,给咱们蔡家留一点香火。


青山,咱们蔡家能有今日,全靠先帝信任。


这知遇之恩,我必须要报了。


这是一点。


其次,我们身为大夏人,在国家危难之际,岂能贪生怕死?


若是人人都怕死,这大夏早就亡了。


敌人是可怕,但我宁愿死,也不愿意向大秦低头。”


“爹,我没有你这么高的觉悟。”蔡青山低着头,“我知道,我无法劝说你改变主意,但咱们做的已经够多了,大夏的今日,不是咱们的错。


倘若他们早听您的,也不会沦落成现在这个样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蔡永州冷哼一声,“我宁愿用死,唤醒国人!”


蔡青山抿嘴不言。


他怕死。


更害怕自己的妻儿惨死在朝廷的屠刀下。


他们没做错什么。


却一直要承担不属于他们的过错。


这凭什么?


“爹,大夏完了,没希望了!”


“住口。”蔡永州忍不住低声呵斥,“你在说这种话,不用陛下动手,老子亲手了结了你。”


“大哥,别说了。”弟弟蔡流音拉了兄长一把,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蔡青山叹了口气,坐在一旁生闷气。


而蔡流音则道:“爹,就算您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其他人考虑,满朝文武,又有几个人愿意和朝廷同生共死的?


莫说官员,就算是皇族宗亲,又有几个人愿意和朝廷共同赴死的?


赢了,是大家的功劳,输了,是一家一姓的罪过。


此刻回京,不知有多少弹劾。


咱们连着一关都难以度过,您觉得,陛下还会听你的劝说,自降身份去凉京请罪?


你心里明白着呢,陛下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这也是必死的局面。


你的死,改变不了大局。


也改变不了这个国家。”


说到这里,他压低声音说道:“大夏没希望了,大秦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