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李想武媚娘 > 第1000章带着海怪回码头,大唐捕鱼业正式起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有人注意,用鱼叉对准鲨鱼射击,但不要下水,就算是放弃鲸鱼也不能下水。”


如果与鲸鱼搏斗,跳入海中可能会被淹死;在和鲨鱼搏斗的时候,跳入水中,很有可能会成为鲨鱼的粪便。


“嗖!”


“嗖!”


“嗖!”


很快的,其他的船只也纷纷跟了上来,对着水中的鲨鱼开火。


“哇!中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鲨鱼太多了,还是因为运气好,竟然有两艘船射出的鱼叉命中了。


这时候,鲨鱼的弱点就显现出来了。


对于体型庞大的鲸鱼来说,鱼叉对它来说就像是挠痒痒一样,不会致命。


可是鲨鱼就不同了,它总共只有一丈多长的身体,一下子就被贯穿了。


“收起绳索,这条鲨鱼逃不掉的。”


船尾,段开山兴奋的大叫起来。


这些鲨鱼,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只带走一条,另外一条留下。”


李想很清楚,如果不喂饱这些鲨鱼,它们就会一直跟着自己的船队,到时候,拖着的鲸鱼,就会遭殃。


所以留了一条在海中,给别的鲨鱼吃。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床弩的射速太慢,短时间内根本杀不完。


……


文登港口。


“小姐,您先回去休息吧,您昨天晚上都没睡。”


云儿看着码头上紫霞单薄的身躯,任由海风吹拂着她的衣衫。


“不用了。王爷应该快回来了,我再等一会儿。”


昨天晚上,船队并没有回来,虽然李想告诉她,今天不会回来,但紫霞还是有些不放心。


“唉,燕王殿下这是怎么了,陆地上那么大的地方,干嘛非要去找海上的麻烦。都说海里的怪物不好招惹,他居然亲自带队去猎杀。”


“云儿,再敢说燕王的坏话,我就把你赶回去!”紫霞瞪着云儿,一脸的不悦。


“行了行了,还是燕王英明,燕王威武!”


……


“船队来了!”


“船队来了!”


一声大喊,从码头上刚刚建好的灯塔上面响起。


锵!锵!锵!


随着敲锣的声音,码头上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船队已经回来了。


“所有人准备一下,船队已经返回!”


隔壁的咸鱼作坊内,刘谨带着一群人快步走到了码头上,准备接取从船上卸下来的鱼。


“午时未到,王爷必是得手了!”


褚遂良一脸期待道。


“听说那头鲸鱼有小山那么大,说实话,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还真不敢相信。”刘谨拿着望远镜看着远处说道。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


“呼!”看到船队都在,刘谨松了口气。


很快的,捕鱼队捕捞“海怪”归来的消息就传了出去,船队还未靠岸,码头上已经是人山人海。


有些人是来看热闹的,有些人是船员家属,有些人是刘谨带着过来帮忙的。


文登码头前所未有的繁忙!


七八丈长的海怪,谁都想见识一下。


“你们看,第一艘船的后面有什么?”


随着船队的靠近,一些眼尖的人已经注意到了旗舰上拖着的东西。


“哇塞,看起来还真挺大的。”


虽然鲸鱼大半个身子都没入到水中,但是随着距离码头越来越近,岸边的人们也终于看清了情况。


然而,最让人震惊的还在后面。


当船队费了好大的劲,借助码头上刚刚架设好的滑轮组,把鲸鱼从海里给拉上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两丈高,八丈五长,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场众人一辈子也没见过。


李想下了船,却发现所有人都呆呆的看着这头鲸鱼,一动不动。


“王爷,那这条鲸鱼怎么办?”刘谨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这只巨大的鲸鱼。


“把码头清空,把鲸鱼的各个部位都破开。鲸肉腌制一下,油脂提炼鲸油,骨头洗干净晒干……”


李想对鲸鱼并不熟悉,所以,他只能凭着一些模糊的印象,让刘谨带着手下去杀鲸。


段开山等人也兴奋地在旁边打下手,房遗爱更是拿起一把大砍刀,爬到鲸背上就开始切肉。


很快的,整个港口就被大量的鲸肉填满。


更多的人聚集在码头上,见证着这历史性的一幕。


“王爷,您看这鲨鱼是怎么处理的?要不要一起解决?”


周大福看了一眼被拖下甲板的鲨鱼,询问李想该如何处置。


“那鱼翅,鱼唇,都给我割下来,送到县衙,剩下的,就和鲸肉一起处理了,想吃的话,可以用来腌制,也可以用来卖钱。”


李想前世去过倭国,吃过一次鲨鱼肉,味道并不好。


不过,鲨鱼的鱼鳍和嘴唇,都是八珍之二珍,今天倒是可以尝尝。


李想和刘谨、褚遂良打了个招呼,便直接离开了。


而在码头上,五文一斤的鲸肉,虽然价格比大黄鱼贵了不少,但还是很快卖出了一万多斤。


鲸鱼的肉,大家都没吃过,都想尝尝。


即便是登州府中的富商豪族,家中也有不少人买了一批鲸肉回去尝尝鲜。


“真香!”


“好吃!”


“嚼劲十足!”


这一天,登州府不少人家都在吃鲸肉。


或许是花了不少钱,或许是没吃过这种大鱼,众人都是赞不绝口。


嗯,这也算是人性的一种吧!


从那以后,捕鲸业就正式出现在大唐的视野之中。


贞观五年,风调雨顺,虽然也有一些战乱之灾,但是总体来说,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李世民坐在太极宫中,看着面前的奏折,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张阿难说:“陛下,本月西市的盐价,已经下跌了三成。”


“嗯,盐商们怎么说?”


李世民看着大唐鲜生卖咸鱼的样子,知道盐的价格会下跌,也不奇怪。


“几个盐商,正在秘密商议些什么,就是不知道在商议些什么。”


张阿难谨慎地望着李世民,他并未打听到商议的详情,怕李世民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