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李想武媚娘 > 第581章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必须科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侯爱卿说得也有道理,想儿年纪太小,又没有做官的经验,吏部是六部之首,不可胡来。”


“这样吧,克明,你去做吏部尚书,想儿去做吏部左侍郎。”


李想一脸懵逼。


从头到尾,他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这么快就被任命了?


而且是吏部左侍郎?


“诸位爱卿,你们怎么看?”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变得凌厉起来。


杜如晦是吏部尚书,燕王是吏部侍郎。


到了这个时候,满朝文武都明白了,皇上这是在让燕王上位啊。


杜如晦只是一个幌子,他又是右丞相,又是兵部尚书,哪有时间去管吏部?


看来,这吏部的大权,是要落在燕王的手里了。


此言一出,再也没有人敢质疑李想太过年轻,无法担当大任了。


以他的功绩,做个吏部侍郎,没有人会反对。


话说到这份上,大臣们哪敢有异议?


“陛下英明!”


文武百官纷纷跪倒在地,齐声大喝。


就算是裴寂再不甘心,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他狠狠的瞪了李想一眼,这才反应过来。


难不成,今天的大朝会,是皇帝和燕王两个人联合起来坑自己?


这其中,还牵扯到了房玄龄!


等到裴寂下朝之时,他的几个同僚都过来安慰他。


他都没搭理,径直回了家。


回到府中,迎面撞上了他派到魏城的下人。


裴寂脸色一沉,怒吼道:“你这憨货,居然还敢回来?”


下人一脸茫然,“老爷,我刚回来,魏城那边的事情已经解决了。”


“解决了?解决你老母啊,你都被房玄龄抓到了,还回来干什么!”


裴寂大怒,直接一个耳光抽了过去。


那人被打的眼冒金星,心中更是憋屈。


“老爷,我没被抓啊。”


“魏城之行非常成功,您交代的事情已经办妥了,所以我就回来了。”


裴寂一听,顿时眼睛瞪得滚圆。


“你还想狡辩?”


那人双腿一抖,直接跪了下去。


“小的怎么敢骗老爷,老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裴寂看着他瑟瑟发抖的模样,心里一沉。


“糟糕,中计了!”


他一拍桌子,怒火中烧,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甘露殿,李世民让李想坐下。


看到李想紧张的表情,李世民心里别提有多爽了。


“咋啦,一脸愁眉不展的,朕提拔你,你还不爽了?”


李想沮丧道:“干爹,我习惯了自由自在,让我去做官,我怕我做不好啊。”


“哈哈哈。”


李世民哈哈一笑:“吏部是六部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很多人都想要这个位置,你却一点都不在意。”


“儿子怕担不起这个重任。”


李想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逍遥王爷。


每天自由自在,搞发明,赚点钱,活得逍遥自在。


对付裴寂,他只是看不过眼而已,更何况,能够以自身之力,为大唐黎民做些什么,自然是再好不过。


但,他可不想当官。


当官有什么好的?


可是,李想的拒绝,却让李世民愈发想让他当。


“既然你想改革朝廷取仕,吏部正好负责这方面的事情,你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为大唐选拔出一些可用之人。”


李世民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笑了笑。


“这不是你之前使劲折腾的原因么,朕给你这个权利。”


李想神色稍稍一怔,讪讪一笑,道:“我只是想出谋划策,但要我亲自出马,那是不可能的。”


“做不到也得做!”


李世民打断了他的话,继续说道:“说说看,你有什么想法?”


李想见推脱不掉,也只能认命。


沉吟片刻,李想道:“我认为,当今科举制度存在着极大的弊端。”


“朝堂上的官员,大多都是靠着荫庇或者举荐,才能入朝,但是,他们真的有这个本事吗?”


“且不说朝堂之中,就说一个小小县令,都掌握着一县数十万百姓的生死存亡,一个无能之人,就会害死数十万百姓!”


“继续说。”李世民说道。


李想继续说道:“所以,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官员,首先要有足够的实力,其次要有足够的品德。”


“那些出身富贵之家的官员,根本不关心百姓的死活,又怎么可能体恤百姓?”


“我认为,唯有科举制,才是取仕的最佳途径!”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武德五年,朝廷曾经举行过一次科举考试,可惜,选出来的人都不怎么样,而且,大臣们也不同意,所以,原本应该三年一度的科举,现在却成了摆设。”


“你为何对科举如此执着?”


因为科举牛逼啊!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状元的荣耀,不知道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人生三大喜事之一,就有金榜题名。


宋明两个朝代的科举,出过不少能干的官员。


李想道:“科举的好处太多了,我总结了三点!”


“第一,科举是选拔人才最容易的方式,行不行,考一次便知。”


“其二,可以将世家势力的影响降到最低,如今朝堂之中,大多都是世家大族,虽然能力一般,但身居要职,反过来这些人又成了世家的依仗。”


“但若是举办科举,便可以重新选拔一批官员,与之竞争。”


“其三,科举让寒门子弟有了功名,有才之士都进了学堂,余下都是些粗鄙之人,就算作乱,也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如此一来,大唐人才辈出,江山永固!”


听到这里,李世民微微一愣。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科举,竟然会有这么多的好处。


这三点,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大唐初开之时,五姓七望、关陇八家,以及最近兴起的江南豪族,依然有着相当的势力。


这些人,都是富甲一方,子弟也都身居高位。


甚至可以说,他和这些人共治天下。


身为一代帝王,李世民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人存在的。


所以,当他登上皇位的时候,就一直在努力的重用原来秦王府中的官员,以此来压制那些世家大族的老臣。


他更害怕的是,他的子孙后代,都会受到这些世家的威胁。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一样,绝对的掌控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