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1979黄金时代 > 第596章 创造流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黑龙江,穆棱县。


东北的烟草业也辉煌过。


清末铁路开通,大批俄国人迁入哈尔滨,带来了俄式的纸嘴卷烟。后来犹太人、欧美商人纷纷在哈尔滨开厂,雄霸当时的东北亚市场,这也促进了本土烟草的发展。


穆棱县是个不起眼的地方,土地适合种植烟叶。


当地有一家烟厂,春节后开工第一天,几位厂领导愁眉苦脸的开例会,研究出路问题。厂里生产一款叫“琥珀香”的烟,在本地销路还行,但产品过于单一,技术也跟不上,濒临倒闭。


“必须推出新产品,不然厂子就黄了!”


“说得轻巧,新产品不受欢迎怎么办?白白浪费钱!”


“那就坐以待毙?!”


“我倒有个想法……”


一人忽然开口,问:“你们,呃,你们看春晚了么?”


“看了看了!艾玛,太逗了!”


“我那半身不遂的太姥爷都能下地了!”


“司马光砸缸!”


“停停停!”


厂长虽然也想参与,但不得不打断,问:“你想说什么?”


“马季那个相声宇宙牌香烟,咱们能不能生产一款新烟,就叫宇宙牌?我觉得肯定受欢迎!”


“……”


众人面面相觑,但随即兴奋起来,这活儿干得过啊!


于是乎,宇宙牌香烟正式诞生!


后来,这家烟厂成为了黑龙江十大名牌企业,本市第一纳税大户,曾经一年完成税收超过10个亿,而宇宙牌香烟畅销了好多年,随着烟厂被合并,慢慢停产了。


…………


深圳,罗湖。


中建三局一公司的工人们继续开干。


他们要建一座160米高、53层的罗湖国贸大厦,建成之后,必是国内第一高楼,用以招待海内外游客。


工人们采用了一种新技术,从十五天盖一层,到七天盖一层,然后逐渐加快,最后三天就能盖一层楼,当年新华社兴奋发文,赞扬这是深圳速度,深圳也被叫做“一夜城”。


正午。


工人们居住条件简陋,都是用油毛毡、竹竿、竹席搭建起来的棚。


男人们挥汗如雨,女人们也不在话下。盖这栋楼的时候,钢筋工都是女同志,每条一二百斤重,两个人扛着,肩膀垫块毛巾那么干。


“吃饭了!吃饭了!”


大家暂且休息,排队打饭,而吃着吃着,忽地听一声骂:“你瞎啊?暖水瓶看不见?好好一个暖水瓶就这么碎了!”


随后,传来一个弱弱的声音:“实在对不起,俺眼神不大好,把你个暖水瓶踢碎嘞!”


“哈哈哈!”


本来挺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冲淡,前两天公司还组织看春晚来着,原本骂人的那个家伙也乐了:“学的还挺像!算了算了,大过年的!”


而这个小插曲把工人们的瘾头勾出来,又兴致勃勃的谈论起春晚。领导也在其中,趁机鼓舞士气:“大家好好干,等大楼盖好了,咱们请费祥来演出!陈佩斯也来!李玲玉也来!喜欢谁就请谁!”


“这可是您说的,不许反悔!”


“一言为定!”


…………


曾几何时,春晚创造流行,后来就废了。它变成了一个仿佛在家庭聚会上,说着三年前过时段子的长辈,大家迁就的乐几声。


再后来,连迁就都不迁就了。


而今年除夕过后,晚会上出现的大量段子、俏皮话,迅速变成了人民群众的娱乐养分。大家以各种方式传播,电视台每一次重播都有人守着,甚至拿本记录台词。


陈奇创作了三个小品,一首歌曲,更是在文艺界广为流传。


这家伙的天才性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央视。


春晚仿佛把大家的干劲耗光了,搞的现在空虚不已,如今央视还没有元宵晚会,要从明年开始办,自然也没有春晚节目评奖的说法。


黄艺鹤也闲下来,恢复了日常工作。


“砰!”


“砰!”


突然一个工作人员闯了进来,把两个麻袋扔在地上,气喘吁吁:“我可不干这活了,我是做电视的,不是力工!”


“那什么啊?”


“信!全是信!都寄我们这儿来了。”


黄艺鹤拆开麻袋,随手取出几封:“给费祥的!”


“费祥的!”


“还是费祥的!”


“给赵丽蓉的!”


他粗略一看,几乎都是寄给陈奇手下人的,好不容易翻到一封寄给节目组的,拆开一瞧,里面洋洋洒洒无尽赞美,是封表扬信。


“老黄,怎么处理啊?”


“把寄给我们的挑出来,剩下的叫陈奇同志过来取。”


“好嘞,我这就联系陈老师!”


工作人员走了,黄艺鹤挠挠头,陈老师,叫的还挺亲!叛徒!


…………


“我还会在国内待一段时间,我要发我的专辑,还要拍摄一支MV!”


“什么V?”


“音乐录影带,就是把歌曲的内容和意境拍成影像,是美国那边新兴的流行文化。”


噢!


记者不明觉厉,不愧是海外归来的,84年了,大家看海外的人都仰着脖看。


这是费祥的姥姥家,一个报纸的记者来采访,或者说从大年初一开始,费祥的各种邀约就没断过,强度最高的一天接受了7次采访。


他忙碌且快乐着,在台湾可没享受到这种待遇,春晚产生的正面效果,在短短几天就已经发酵,吃到了红利。他并不避讳,自己回来就是为了事业+亲情。


“老费!”


“老费!”


外面咣啷咣啷响,陈奇领着张艺某来了,张艺某比央视人员更像个力工,扛着俩大麻袋,一身劳动人民的艰苦气质。


“陈老师,你怎么来了?”


“给你送信啊,好家伙,五六百封!”


陈奇一点活没干,累的叉腰,扭头看那记者:“你哪个报纸的?”


“中青报!”


“于佳佳怎么没来?”


“她采访一波了,我这是第二波!”


“哦,姥姥家地址别写出去,免得有热心群众上门,给老人家添麻烦……哎刚好,这位是MV的导演,他负责拍摄《故乡的云》,你一块采访!”


“……”


记者敢怒不敢言,他是于佳佳的小弟,晓得陈奇的分量。


张艺某莫名其妙的被抓来做苦力,还得配合采访,倒是把MV的构想说了一番,这玩意过于新鲜,成品不出来,大家真没概念。


“你再加一句,就说费祥、李玲玉、张明敏的最新专辑在3月份陆续发售,会有三支不同的MV在央视播放。同时,东方公司为了给奥运健儿们助威,也为了祝贺可能到来的第一枚金牌,正在策划奥运主题的MV!”


记者乖巧记录,还问:“您这么早透露出来,不怕央视抢活儿?”


“随便了,MV越多越好,我希望这个东西尽快在国内发展起来。”


这边说着,姥姥忍不住拆开了几封信,默默看着。


看来看去又流眼泪,她为这个外孙子感到骄傲,回来就上了春晚,还受到了这么多人的喜欢,在大陆都能评先进了。


费祥自然安慰着。


陈奇踢了记者一脚,记者也机灵,赶紧抓拍。


他坐了一会就闪,费祥送他出去,陈奇道:“你是东方公司的人,主要事业还在大陆,要快些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明天公司有个集体会议,安排一下今年的任务,你也来参加。”


“好的!”


(今天冇了!


还欠了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