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 第四百三十三章 为什么而活(二合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西晋京城骧京。


曹文舵今日进京本为拜谒陈家,商议起复之事,然而刚刚进京没多久,就有完颜家的人送来请柬,而再一细看,惊觉请自己相见的人不是别人,竟是当朝国相完颜雍。


“不知国相今日缘何召见?”


被仆役领进了书房,哪怕知他是完颜家的人,曹文舵还是深深作揖。


“不过是昔日同僚叙旧,何谈召见?”


一人起身相迎,虚托起他作揖的手,面目慈祥,不似其他完颜家人带着女真人的凶相,这位临近花甲之年却有开疆拓土之心的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国相完颜雍。


“文舵如今不过一介庶民,自然是召见。”


曹文舵顺虚托而起,回应得妥帖。


如今国相突兀请见,哪怕他在京中为官已久,也是全然摸不着头脑,半点风向都难嗅。


国相缓缓道:“曹侍郎何以自贬?”


曹文舵本想回话,但话到嘴边,又被“曹侍郎”三个字给憋回去了,贵为国相,用词定然谨慎,绝不会口误,如今唤他做“侍郎”,难不成另有玄机?


曹文舵心境起伏,他日思夜想便是为了起复之事,便是再好的养气功夫,也不住双手轻颤。


“国相邀我叙旧,所为何事?”曹文舵变化了语气道。


国相却不急言,而是叹了口气道:“元佑三年,我幸得陛下圣恩眷顾,官拜参知政事,参议尚书省内诸事,元佑十年,又得陛下信任,官拜平章政事,代理天下万机,至今十载,所见朝官如过江之鲫,能用者却寥寥无几,盖因两姓朝争尔。”


曹文舵道:“国相为国泣血,天下皆知,只是朝争之事…是为我大晋社稷之积弊,我不敢妄言,只是近年来,两姓朝争大抵应当是有些…过激了。”


国相继续道:“你也知朝争之事是为我大晋社稷之积弊,两姓间若无一家被另一家打压,就必然相持不下,一旦相持不下,就定是势同水火。”


曹文舵也明白此理,如今朝争的症结在于,无论陈家还是完颜家,谁都没有绝对优势,两边相差无几,几乎是龙争虎斗,谁也奈何不了谁。


“多年来,我有意从中斡旋,化解两家争执,只可惜都收效甚微,”国相顿了顿道:“我如今倒是想明白了,只要一家独大,那就断不会争来争去。”


曹文舵一下警惕起来,这是要他叛离陈家?


他不禁问道:


“国相的意思是……”


国相道:“当年也曾有一家独大之时,你可知何时?”


曹文舵当然不会忘,那正是他官拜侍郎的那一年,他缓缓道:


“元佑十六年,正是陈家女被定为准太子妃的一年,国相的意思是……”


这时,曹文舵意识到什么,国相的意思不是让他叛离陈家。


国相缓缓侧过身,手往侧一抬:


“不凑巧,今日请曹侍郎来前,我又请了一位老友叙旧。”


曹文舵的眼睛慢慢往深处望,呼吸刹那急促起来。


只见一位中年男子缓缓而出,龙行虎步,两鬓斑白间夹着难言的威严,双目间极具神采。


当朝左相,陈清旸,字上廉。


膝下有一女,曾贵为准太子妃,


是为陈若疏。


曹文舵跨门前想到国相可能是要自己背离陈家,以后背靠完颜家做事,但却绝无想到,陈家的长房家主竟会出现在国相府里。


如今大晋两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并立于这十丈空间内,哪怕是官至一部侍郎、上朝时位列前排的曹文舵,竟也不禁双膝颤颤,他双手一碰深深作揖,近乎一揖到地,


“见过陈相。”


“曹侍郎不必多礼。”


陈清旸做了虚托的手势。


曹文舵缓缓直起身来,见两位本应势同水火的人物都在此,他思维何其活络,一下便想到国相虽是完颜家人,却有开拓进取之功,而这…与陈家所求不谋而合。


再结合先前的对话,难不成……


是国相自己要背离完颜家?!


曹文舵呼吸急促间,只见陈清旸看了眼国相,接着缓缓道:


“国相为国忧思百度,在这个位置上,许多话不能明言,既然如此,便由我来说,如今我大晋国力蒸蒸日上,先帝在时,曾有六千精兵破丹阳之雄迹,然如今圣上登基已二十七载,大晋竟寸土未取,莫说雄迹,便是两国间能上奏的争锋,竟不过是边关上的小打小闹,如此一来,如何对得起祖宗基业,又如何对得起我大晋千万大好男儿?”


…………


瑟瑟秋风披挂群山,山道上兀然挤出的身影何其显眼,任狂风刮过,仍岿然而立,多面鬼气机自警,手已往袖里索去,而其后一众人尽数盯紧那人,时不时瞥眼驴车,随时从中一取刀兵,原因无他,只因此人孤身问剑杀了黄景。


黄景也是西北江湖一方豪强,可为一时之雄杰,多面鬼自忖与之单打独斗,胜算不过四成,可纵使如此,这黄景仍旧死于此人手中,此人武功,可见一斑。


多面鬼单手托到身前,另一手背到身后,朗声问道:


“闵千户,你也要出城去?”


陈易眼睛微抬,戏谑勾起嘴角,多面鬼顷刻汗毛微竖,那人眸光森森,好似一头择人而噬的蛟龙之属,兴风作浪、只为一己之心走渎化龙。


多面鬼袖口微翻,手好似要从中吐出,仍旧不变声色道:“闵千户?”


陈易这时终于有了声音,慢慢道:“不必再演了吧,多面鬼。”


多面鬼面色截然一变,身后簌簌作声,众谍子目露警惕,几人已翻身上车,断开捆刀兵的麻绳。


锦门山道迅速沉下肃杀秋色。


多面鬼面色阴晴不定,好似几欲抬手,袖口间似藏暗器,陈易的目光下,他又露出朴实殷勤的笑容道:


“千户这说得什么话?咱也没人姓多啊……”


“伱们杀了江心真人。”


不轻不重的话音落下,瞬间截断了多面鬼的所有话语,他的脸色终于大变,耸拉的眼皮猛地睁开,袖口一吐,一柄短刀便直扑陈易咽喉而去。


陈易微一侧头。


短刀一偏,坠落到山崖里。


一击未成,多面鬼目光阴鸷下来,哐当的刀兵碰撞声间,众谍子已纷纷举起兵器,仅剩五六个一脸懵然的伶人呆站原地,弄不清发生了什么。


多面鬼长眺远方,嘴巴拢起吹了一声尖锐口哨,随后又看向陈易,慢慢拖延着道:


“闵千户…是如何发现的?”


“几乎所有人都被你们骗过去了,连砺锋阁的赵彦也是一样,魏座主搜了他的魂,以为你们潜藏于另一处,可那不过障眼法,你们早就李代桃僵,黄景到死都不会想到,他苦苦寻找的西晋人,就在他的元丰楼里。”


陈易慢慢说着,最后笑着吐出一句:


“你们…真的很狡猾。”


多面鬼微微作揖,竟也笑道:


“过誉了,


不过…你是从哪里看出的破绽?”


陈易把话一层层地揭了开来:


“我在元丰楼杀的两个谍子短短时间就被收走了尸体,元丰楼的黄景不算蠢人但一举一动却都在你们的掌握之中,最后…江心真人本能以道法扑灭火势,却又恰好死在元丰楼里。


你们很狡猾…但也狡猾过头,留下了不少疑点。”


说着,他目光转了过来,戾气内敛,


“最后,还想算计我。”


多面鬼脸色再变,眸里掠过说不清道不明的神色,不知是后悔这份算计,还是再复盘全局。


陈易微微张手道:


“小桃,还有其他无辜的伶人,都是你们逃亡的一路上买来的,你们刻意引他们去惹怒黄景,最后赌我会出手,杀了黄景,再等喜鹊阁清查重阳观,你们就扫清了最后的阻碍,可以长出山同城。”


那一众西晋谍子听罢,脸色各异,既有惊恐畏惧,又有警惕心慌,多面鬼脸色变了几个来回,接着长叹一口气道:


“欲速则不达,看来我们下次该更稳妥些。”


陈易勾笑道:


“还有下次?”


多面鬼单手指了指远处山道上急掠的一点微小黑影,道:


“与你也拖够了时间,他要来了。”


多面鬼口中的“他”自然指的是孤烟剑。


“无妨,他走得足够远。”


陈易咧开嘴角,森森眸光里肃杀得可怕,身上杀气浓厚,刀锋出鞘时拉开一片寒光。拖够了时间?


“在他来之前,先杀了你们便是。”


…………


陈清旸的话印证了曹文舵所有的猜想,后者已经了然,更明白自己的起复已势在必行,只因国相与陈清旸都要用他官复原职,担回吏部侍郎。


吏部之职,便是铨选等人事大权,考核提拔朝中百官,正因如此,吏部之官被称为天官,如今要把他这个侍郎提拔回去,无疑是为大事铺路。


待该交代的交代完后,曹文舵便被仆役送出府去,这会客的厅堂内,只剩当朝国相与左相二人。


志同道合的二人。


陈清旸缓缓道:“如今边关承平已久,不宜立起战事,方才的话说的虽是慷慨激昂,但落到实处,还是当徐徐图之。”


“左相说得不错,从前我以为陈家不过尽是莽撞求战之徒,倒不曾想竟有左相这般稳重谨慎人物。”


国相顿了顿,回想起一件小事,开口道:


“两年前,我私请监巡院张师傅,便是为了开疆拓土之大业。”


陈清旸略感惊讶,问道:


“那个多面鬼?竟有此事?”


“不错,我所求的,便是请他接应边关的一众谍子,将东虞边关的线报带回,以图说服我完颜家一众人等。”


国相说完后,陈清旸沉吟片刻,连声道:


“不可、不可!”


“不可?”


“时机不对,那时你我并未交心,所以国相你有所不知,如今我陈家之人莫不怀念先人之雄迹,提兵上马之心早已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你们完颜家之人未尝不知此事。”


国相微微皱眉,下意识辩驳道:


“便是知又如何?有我在,完颜家人绝不会明着作对。”


“糊涂!”陈清旸提高了声线,变了脸色道:“圣上虽为进取之君,只是未免…太过进取了些,几近急功近利。


如今一切都未做好准备,若是此事为那些人得知,定然会激化我等进取之心,捧杀我等,到时贸然出兵,再从中作梗,你我所有谋划都付诸东流。”


国相面色略僵,倒也回过神来。


他虽为国相,但也不见得能弹压所有完颜家人,哪怕能弹压,也定然有人阳奉阴违。


念及此处,国相叹气道:“既然如此,那么当年一记妙手,如今看来反成了俗手,真让这份情报带回来,就是把你们架在火上烤。”


“话为此理,国相莫怪我方才激动。”


陈清旸叹了口气道。


国相摆了摆手,接着道:“不怪,不怪,都是为国思虑之臣,有何见怪?”


陈清旸继续道:“我能理解国相为何如此,只是当年可为,现在不可为……这些边关谍报,反成了烫手山芋……到底该如何处置为好?”


说着,他顿了顿道:


“听闻国相不爱黑白纵横,反爱楚河汉界,你我何不手谈一局?一边对弈,一边相商?”


…………


血溢满了锦门山道。


满地横尸。


刀剑之上都染着血。


陈易发丝凌乱,衣裳已是多处割裂,大小伤口遍布,隐隐作痛。


不过,这些西晋谍子们,几乎都不痛了。


死了就不痛了。


驴头滚落在地,陈易也不记得这头畜生何时被一刀断头,但见鲜血淋漓,车上驴血人血混在一块。


血泊之中,多面鬼仅剩半截残躯,剧烈挣扎着,呼吸着,企图再握住刀兵。


陈易缓步上前,无杂念直指其咽喉道:


“还不死吗?”


方才的厮杀中,多面鬼某种强烈的欲望给他留下极深的印象,此人试过让弟子送死、自己独行,却被陈易追上,不成;随后又试过为谍子断后,自己赴死,亦是不成;短短几瞬交手之下,他近乎杀招频出,只是仍旧弹尽粮绝,倒在这血泊里。


而哪怕倒在血泊里,那最后一口气依然未断。


“我很想问问你们,你们是怎么想到算计我的?”


陈易抹去面上的血,冷冷看着多面鬼挣扎着喘气。


“我们…打听到…清风馆的事,也听过你闵千户急公好义…的名头,如果小桃死了,你会…同情她,更不会怀疑我们……”


多面鬼嗓音沙哑,吐出一个字就呼一次气,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她没死,只是断了一条腿……”


陈易眸光微敛。


疑似分神之际,多面鬼骤然起刀,拼劲全身力气一刀斩去。


剑光如虹,刀锋迎剑寸断!


多面鬼双目瞪大,迎上陈易平静的面孔,终于面色凄然道:


“哀哉!今日死矣!”


他面上似哭似笑,剑光落下前,他最后叹了一句:


“可怜国相知遇之恩……”


人总为什么而活。


噗地一声,剑光穿碎他的喉咙,将所有话都搅得粉碎。


杀人剑。


…………


国相府。


两位最为显贵的人物坐于亭上,桌上棋盘楚河汉界。


“既然如此,”国相捻着棋,思索许久后道:“这份谍报,还是不收为妙。”


“国相的意思是……”


“既是烫手山芋,那么就此丢去,便不再烫手。”


国相爽朗一笑,旋即将一棋送过楚河汉界。


陈清旸听罢之后,亦知这是最好的处理,旋即大笑道:“国相果然不负气魄。”


“哪里哪里,弈完这局吧。”


“好,吃你卒子。”


“不过弃子罢了。”


那卒被随手一抛,落入到了棋冢里头。


静静面朝天空。


静得像死了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