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 第三百六十七章 你的剑又是什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谈过林琬悺后,安后想到了另一个人。


无论是闵鸣、林琬悺,乃至冬贵妃,相较于那一个女人而言,都只算是一碟碟开胃小菜罢了。


“去,把东宫那姑娘给叫来吧。”


安后放下朱笔,吩咐道。


自入尚书内省以来,素心便知道如何体察圣意,此刻脚步急促,飞快走出景仁宫,是不是真的快不要紧,但在娘娘面前,一定要表现得足够快。


而素心也不是摆花架子之人,不久之后,一道朱红齐胸衫云锦裙,腰间悬着玉佩的倩影便在素心的引领下入了景仁宫,青丝高挽,脖颈莹白修长,纤细的手腕与衣裳贴合极了,看不出多少练武的痕迹,再加上精心修剪过的黛眉,玲珑有致的身材……


“好一个可人儿。”


安后叹声道。


东宫姑娘朝太后眨了眨杏眼,勾起了笑道:


“谢太后娘娘夸奖。”


“若是寻常女子,会说本宫谬赞了。”安后噙起温和的笑道。


“娘娘捡到宝了,我不是寻常女子。”


东宫若疏微微叉起腰,有些小得意地往前挺了一挺。


“呵呵,倒是个大气的性子。”


安后不由失笑,这样活泼的姑娘,比起一般温婉如玉的女子,总是更容易讨长辈的喜欢,怪不得陈氏女子这么多,西晋皇后却专门点她做太子妃。


温婉女子弱不禁风,后宫一有风雨便随风而倒了,反倒像这样的女子才能肩起重责,危难之时支撑得住自家夫婿。


如今三十有几,比起闵鸣、林琬悺,安后显然更欣赏东宫若疏多一些。


只是可惜,到底还是陈家女…


也幸好,她是陈家女。


东宫若疏对太后并没有多少芥蒂,对于除了故乡婚事以外没什么忧虑的太子妃来说,对她好的人就肯定是好人。


而就东宫若疏所见,太后待她那是真的好,跟亲闺女一样。


先是勿用楼被查,她跟远房堂兄东宫艾一筹莫展之际,是太后伸出了援手,并告诉她,如今勿用楼勾连魔教证据确凿,但景仁宫可以化解僵局。


意思约莫是…太子妃,你也不想勿用楼倒闭了吧?


太后伸出援手,勿用楼被轻拿轻放还不止,还给她赐了门婚事,婚事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陈易。


而东宫若疏老馋陈易悬剑斩蛟龙得来的骊珠了。


如今一身功力不得消化,每晚都被梵音灼骨,一点苦痛就罢了,还碍着武道境界的提升,她亟需骊珠来化解。


所以东宫若疏对这场包办婚姻很是满意。


更何况,陈易是什么人?


正人君子啊!


入京以来听到的几乎都是美名,而且在合欢宗里她还亲自接触过,这人看上去就是好人,哪怕口头上占尽便宜,但肯定是个光说不做的真君子。


颇有话本里的浪荡游侠之感。


哪怕是嫁给他,只要好好商量,他断然不会趁人之危,想来等风波过去,她还是完璧的清白身。


东宫若疏思绪之际,安后缓缓开口:


“若疏,你可知本宫这一回为何寻你过来?”


“回娘娘的话,想必是跟我未婚夫有关吧。”东宫若疏轻快地回道。


安后所想的,定是撮合她跟陈易,让他们做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


“不错,明夜有场私宴,会请他过来,”安后抚摸着书案上的红玉狻猊镇纸石,“而且,他的妾室也会一并过来。”


东宫若疏有些疑惑,陈易的妾室她当然见过,想来就是那位跟在他身后的少女,叫什么听雪的,只是太后办一场私宴,要把人小妾也请过来,只怕不合适吧……


这真是在撮合她和陈易?


还不待东宫若疏细思太后的用意,便听到太后继续道:


“除去他的小妾以外,宫里还会请几位女子陪宴,算是你的助力。”


东宫若疏不解地问:“她们漂亮吗?”


“只差你分毫。”


“看来她们差一点就国色天香、险些有倾国倾城之容。”


安后瞧着东宫姑娘微微挺起胸脯,双手叉腰,意态妍丽的模样,便是越看就越喜欢。


特别是她那股自信劲,再搭上有些缺根筋的性情,越看就越是满意。


适合嫁与那臣子……


安后的满意脸色下,东宫若疏反倒是困惑。


让陈易带妾室来也就算了,还给她安排几个只差分毫的女子,


这怎么也不像是撮合她跟陈易……


更像是…后宫里的妃子们抱团争宠。


怎么,这大虞京城的后宫是那陈易的后宫不成?


东宫若疏还没怎么想明白,便见太后拍了拍手。


素心点头之后,便出了宫门,不消多时后带了两位宫女入内,她们手中拖着一件暗红底色、以上好的八答晕锦绣成的衣裳,东宫若疏起初被这衣裳的美所吸引,但再仔细瞧,心里咯噔了下。


这是一件诃子裙,自唐朝时出现,没有衣袖,穿上了之后胳膊就没遮掩,还要袒露沟壑的诃子裙。


自宋大兴理学以后,这种裙子便几乎只有闺中会穿。


安后站起身来,双手平放腹前,慢慢道:


“到时你便穿这身赴宴。”


东宫若疏少有的脸颊通红,她长这么大,还真没见多少人穿过这种裙子。


安后的指尖拎起衣裳一角,以温和而不容置疑的口吻道:


“私宴里没有外人,你何其可人,穿上给他看,便能把他的心勾住在宫里。”


“可是…”东宫若疏自然不想穿,犹豫少许道:“太后娘娘比我更美,怎么娘娘不穿呢?”


安后的脸色僵了下。


脑海瞬间掠过一连串难堪的回忆,她眸光阴郁了起来。


看来大气直接的性子,也是有些不好的地方。


会说话你就不妨多说点……


心大的东宫姑娘全然没有察觉安后的脸色变化,反而大胆的打量起她的身材。


宽大凤袍迎风而往后摆,勾勒出丰韵娉婷,身姿匀称间流露着蜜桃熟透的美感,再辅以凝脂似的肌肤,五官更是沉鱼落雁间不失威严,怎么看都是京城第一美人。


察觉到东宫若疏的眼神,太后的眸光更是阴冷,她皮笑肉不笑道:


“若疏,终归是你要嫁给他,等之后本宫召那两位女子过来,你可以从她们问些关于他的事。”


说完之后,安后转过身去。


东宫若疏还想上前问什么,但素心先上前一步,抬手拦住了她。


于是,她只好问道:


“那…娘娘了解他吗?”


“知子莫若母,”这时,安后的脚步微微停住,而后冷笑道:“若疏…待你嫁给他之后,千万不要善妒,他是个天生登徒浪荡子。”


天生登徒浪荡子…


这最后几个字落在耳畔内时,


原本还想说什么的东宫若疏,转眼呆立在原地,一滴滴冷汗冒了出来。


天生登徒浪荡子,常常是那些青楼的嫖客自夸……


也就是说他…


他有女人真上?!


……………………


……………………


离开阴曹地府之后,陈易便看见那阴阳之门外的棺木不见了。


想来应该是被玉真元君带走了,陈易也不过多纠结,在阴曹地府逗留太久,他现在只想回一趟家。


哪怕对于人间来说,只是过了半夜。


但对于陈易来说,却是实打实地在阴间逗留了四五十日。


如今哪怕正值寒冬,可阳间的风一吹拂,陈易都有种暖洋洋的感觉。


带着大小殷回到熟悉的院子里,陈易心头的暖意就更甚。


连看着素来除了胸脯就不怎么讨喜的闵鸣,他都顺眼了许多。


一行四人入了院门,做丫鬟的闵鸣喊了句“老爷”之后,就喊起了大夫人、二夫人。


待到女冠时,自然是一声…


“三夫人。”闵鸣欠身福礼,她从闵宁口中听过一些事。


殷惟郢黛眉微挑。


这也太没眼力见了一点。


看不出来她才是大夫人么?


殷惟郢心中不愉,陈易先求婚的是她,在这之后才是听雪,再加上如今陈易眼中情意已现,怎么看她都是这大夫人。


至于通玄真人,按理来说,连婚未曾订下,别说是“三夫人”了,连什么夫人都不算。


殷惟郢瞥了闵鸣一眼,急于纠正显得自己小肚鸡肠,她不急着说开,而是收回了目光。


是了,怪不得这闵鸣是那闵宁的姐姐,同样都是没什么眼力的人。


她暗暗嗤笑,大步跨过门槛。


若是之后见到姓闵的,她可得让这姓闵的知道,那凡夫俗子沉沦得到底有多深。


姓闵的,会是怎样的反应?


只怕是要哭着求她别斩赤龙了。


殷惟郢泛起些鸡皮疙瘩,一丝兴奋掠过心头。


陈易不知大殷现在什么想法,好不容易回家,他只想好好放松一会。


入了厅堂,还不待陈易去说,小狐狸便小步地给几人点起了茶水。


见她的小脑袋在厅堂里晃过来晃过去,陈易就心头发暖,阵阵温馨涌了起来。


这才是家…


相较之下,地府之行像是漫长的旅途。


陈易想的家其实很简单,就在这院子里,每天起床搂一搂小狐狸,来到院子就能看见周依棠,等吃过饭后,周依棠自然而然地坐到自己身边的椅子上,而小狐狸给他俩点好茶水。


想着,陈易便看向了身边的座位。


像是隐约的心有灵犀,周依棠缓缓走了过去,脚步缓慢。


接着,


大殷极其自然地坐到了那个座位上。


独臂女子停住脚步,眯了眯眼睛。


陈易愣了下,见女冠一副浑然不觉有什么不对的模样,也不好叫她起来,只好有些尴尬地看向周依棠。


周依棠面无表情道:


“起来练剑吧。”


陈易正准备起身,但见殷惟郢拉住了他的手腕。


女冠转头看向了周依棠,轻声劝道:


“如今刚刚回来,虽然周真人是他师傅,但何不再让他坐一会?”


独臂女子仍旧面无表情的模样,淡淡道:


“起来练剑。”


陈易额上冒起了冷汗。


这地府里一连数日对殷惟郢这般那般温柔,彼此情意绵绵,让他有些忘了她是个容易得寸进尺的女人。


许多人,会因为喜欢一个人而改变自己的为人、改变自己的行事、乃至改变难移的本性,但殷惟郢就不是这样的人。


说到底,她还是不翻白眼不行。


陈易尽量镇静下来,自己可不想让周依棠现在知道订婚的事,眼下只想慢慢交代,在周依棠心情大好的时候去说,再辅以甜言蜜语,这样才能让这前世之妻勉强接受。


陈易干咳一声,晃了晃手道:


“我还是听师尊的话。”


殷惟郢转头看他,心里不是没有惧意,但仍旧道:


“不过是让你多歇息罢了。”


尽管这话说得有几分别扭,她从不擅长关心别人,可从地宫回来后,她已经学着关心了。


只是来得有些不是时候。


陈易慢慢道:


“不用歇息,我不累。”


殷惟郢眼眸里露出一点忧色,陈易冷汗都快爬满脖颈,大殷要是再挽留一句,那就是让他死啊。


周依棠这时道:


“不必勉强自己,坐坐也好。”


陈易汗流浃背了,认真道:


“我真想练剑。”


殷惟郢轻蹙眉头,见他如此执意,还是放开了他,陈易旋即快步跟上独臂女子,二人的身形消失在了门外。


这时,小狐狸点好了茶水,正捧着走过来,什么都不知道的她,看了看大殷,又看了看周依棠和陈易,就还是低下了头,乖乖放好茶水。


陈易随周依棠来到院子里,独臂女子立于树下,一言不发地看着陈易。


他也不耽搁,深吸一气,将后康剑自后背拔出。


膝盖屈起,剑身平直朝前,陈易刚刚摆起剑势,周依棠便走了过来,让他站稳。


“重悟活人剑的滋味如何?”周依棠问道。


陈易前世悟到过活人剑,只是再来一世,由于天眼通,领悟都被清空。


而这一回重新再悟活人剑,好像跟以前有几分不同。


于是他描述道:


“就像一个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的过程,握剑的一瞬间,我只剩下一个感觉,那就是我要去救人……”


陈易看向周依棠道:


“那时,我想我要去救你。”


她回道:


“我不必你救。”


陈易也不反驳,她有没有口是心非,相处这么久,他一听就知道。


他只是继续道:“这种感觉就像炼神还虚,我好像又触碰到这种境界。”


但也只是触碰到,并没有完全站到这种境界之上。


他离完全站到那境界上还相隔很远。


所以说完之后,他沉默了一阵,接着转过身去,朝周依棠抱拳一礼:


“请师尊赐教。”


这还是他这一世第一次跟她行弟子礼。


剑甲不动声色,问道:


“什么是剑?”


陈易对这问话不解。


还不待他回答,又听剑甲道:


“摘花飞叶可为剑否?”


这话问得陈易一时为难,话本故事里,关于剑客的描写从来不少,而里面往往有一些大师,摘花飞叶便可为剑,甚至万物皆可为剑,可话本是人编的,这终究不过是普通人笔墨下的想象。


而普通人的想象往往和事实大相径庭。


陈易想了想,发挥圆滑道:


“若是断剑客,会说摘花飞叶为剑不过是空谈罢了,


剑便是剑,双刃即为剑,剑直且刚,一剑封喉、取人项上人头就是剑要做的事,哪管它天地罡风,哪管它心生万法,更遑论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他顿了顿,讲述着自己对杀人剑的领悟


“一剑尽出,杀人而已。”


那一瞬间,后康剑嗡鸣起来,心境变化之下,陈易立好剑势刹那破绽百出。


周依棠不动声色道:


“你还在摇摆不定,以你如今的境界,难以炼神还虚。”


陈易点了点头道:


“我深有体会,不过我还是想问你,摘花飞叶可以做剑吗?说到底,我总觉不过是一般人空谈罢了。”


“你觉得呢?”


“我觉得是错的。”


独臂女子摇了摇头道:“所以你错了。”


陈易一怔,看向了周依棠。


独臂女子缓步而走,随手摘下了一片半枯的叶子。


她这一回话多了不少:


“我跟他论过剑,就在西晋的无定河,杀人剑…是一柄寂灭的剑。


一剑出去,便是杀人诛心。


与寅剑山的剑不一样,


练这种剑时,他会强调你过去的屈辱,你一生的不平……


想想你被谁曾羞辱过,想想那个人趾高气昂的面容。


譬如,想想你父母被杀,求告无门,在官府外跪一日一夜,最后反而被衙役挥棒赶走。


再想想…你想安葬父母,但只能葬在乱葬岗中,用手一寸寸地挖开泥土,你血流不止,又哭又笑。


你不想一剑灭了这不平之事么?”


周依棠的话音之间,陈易渐渐沉了进去,他的剑势越来越不稳,骨节之间,隐隐有嗡动之声。


只听她忽然一句:


“但灭完之后呢?”


陈易停住了,直直看向这位寅剑山剑甲。


“一切都不曾改变,寂灭之后还是寂灭,如同佛家所讲的涅槃。既然如此…”


剑甲捻住枯叶,眸光锐利,


“既然如此何不一开始便守住一切?


活人剑是为救人,而人死不可复生,所以活人剑不是为了救死人,而是为了救活人。


想想你其实可以不被羞辱,没人能在你面前趾高气昂。


想想你父母可以不被杀,你能救下他们,你会有个幸福的家,更不必在官府跪一夜,甚至你见到有人跪在官府门前,你可以帮他,帮他平去世道不平。


再想想…世上可以少许多横死的人,少一个乱葬岗,少一个用手一寸寸挖开泥土的少年……”


剑甲转眼看他,他原本摇摇欲坠的剑势逐渐稳当起来,她清淡一笑:“如果摘花飞叶可以救人,那么摘花飞叶又何尝不是剑?”


枯叶飞来,划过平凡的弧度,但最后正正落在剑锋之上,平静地落在那里,一动不动,但陈易忽然心头巨震,


周依棠的活人剑,如同一座高山般巍然铺展开来。


这就是她的剑,


这就是道。


不是寂灭,也不是涅槃,而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囊括有无。


“你的剑,又是什么呢?”


三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