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 第二百一十章 再度折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喉咙之下,不断地涌着鲜血,都止步于那漆黑的剑身上。


秦青洛竭尽全力地想要呼气,那一口气,却始终提不上来。


四肢在渐渐失力,那比寻常男子还要高大得多的身躯,似在缓缓下沉。


她的视野里一片通红,却仍亲眼看见了,紫电枪被陈易亲手折断。


在那交战的电闪雷鸣间,她为吐出心中郁结之气,以枪逞匹夫之道,以至于进退失据。


枪者,进退有据,把握分寸,如同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刀剑者,进退失据,一往无前,一去而无退路,匹夫之道。


所以,她败了。


一剑洞穿了她的咽喉。


陈易一往无前,以伤换命,而她却进退失据。


百兵之王,死于匹夫之剑,为君王所不齿。


这仿佛都在印证他的话,


她手中有枪,心中却无枪!


这与其说是一场厮杀,


倒不如说,是可否以短降长的武意之争。


“心服口服……”


秦青洛嘴角勉强挤笑,嘴唇蠕动,却没有声音,只有嘴型。


败了,就要死。


很多时候,不是比谁的武功更高,而是比谁能活下去。


死亡似从未如此临近,秦青洛的高大身躯不由自主地激颤,血液喷涌不止,滴滴答答地往下落,染红了脚下的布鞋。


她并未对自己的败亡感到悔恨,连剑洞穿喉咙之后,她都觉得输得心服口服,她只是…有一些遗憾。


此生坎坷非常,父王被安家所害,不能人道,死时甚至是无人看护,母亲为保王位不落旁支,出昏招扶她上位,又招致几乎众叛亲离,她勉强坐稳,却不知暗处哪一刀会夺去她性命。


布鞋染着血,她想起了那红衣女子,比母亲还亲的红衣女子。她仍记得,祝姨在烛光下,一针一线绣下布鞋的容颜,那时祝姨噙笑看着她这侄女,比对着她那双宽大的足脚,这么多年了,这鞋怎么穿也穿不破。


她这回兵临京城,本是为了一鼓作气,却不曾想频出差错,可祝姨从未怪责过她,只是携着笑脸,时而温和,时而妩媚。


她们为王爷王妃,之间并未有什么鸳鸯私情,有的是比这话本里的男女之情更牢靠的情义。


秦青洛恍惚之间,忽地有些愧疚。


多年以来,她屡次兵行险着,多次去赌,身陷险地,又是为了什么呢,就为了这样一死了之么……


看着已经染得通红的布鞋,此时她才觉得,如果不身陷险地,不去与虎谋皮,那该多好。


那点愧疚越来越大,越来越浓烈,直至挤占全部心头,她兀然之间,有所明悟。


她明白了,


正因她了无牵挂,才会进退失据。


她愧疚了,


所以有了牵挂,便是心中有枪!


此时此刻,秦青洛的视野里,泛起了一小寸光,净如琉璃的光。


永生不死,


永不遭劫!


秦青洛笑了一笑,那一寸琉璃光刹那让她福祸相转,令她从中明悟。


她悟出了属于自己的意!


那个红衣女子,便是她的意。


她的神念触碰这一寸琉璃光。


琉璃光刹那大盛。


梵音阵阵,如波涛般滚圆开来,如似无上净琉璃。


喉咙的那陈易的后康剑,似在缓缓被逼退,任陈易如何攥紧,也被琉璃光辉所推开。


陈易身形闪动,赤金舍利子也冒出佛光,却在闪烁之后,被琉璃光尽数吞没,无异于萤火与皓月争辉。


璀璨的琉璃光自秦青洛身上爆发开来,将陈易整个人尽数吞没。


四周似在斗转星移,变幻万端。


云雾笼起,云雾散去,待陈易回过神来之时,便看见秦青洛噙着笑,似端坐云海之上,居高临下地俯瞰自己。


陈易看了看,发现自己的双手完好无损,俨然是以神魂之姿来到此地。


而如果周依棠没说错的话,这里便是那一寸琉璃光内。


这也是为何,她会说,自己只有三成胜算。


“陈易。”


秦青洛已然开了口,她那蛇瞳,泛起着睥睨大地的金黄,


“你果真是一个…好磨刀石。”


陈易眯着眼睛道:“看来你也果真没死。”


秦青洛答非所问道:


“你那句话说得没错,意,伱自己悟出来,才是你的,假借外力帮你悟出来,都不是你的。


而现在,我悟到了…属于我自己的意。”


说罢,她转过了脸,心念所至,云海洞开一片,浮现出画面,正是药上寺之景。


画面里,高大女子被洞穿的喉咙在缓缓痊愈,而陈易的身影仍在她身前停留。


陈易明白,秦青洛在等她的躯壳痊愈。


而等两人的神魂尽数归去后,身受重创的他,必然要死在秦青洛的枪下。


但他却没有突然暴起。


秦青洛转回头来,斜睨了他一眼,欣赏道:


“没有轻举妄动,不错。”


那人站在那里,没有言语。


秦青洛随意地摩挲着云海,从容不迫道:


“若不是你,我也悟不到那一缕意,说句实话,我委实感谢你。”


云雾缭绕,团起又散去,环聚于四面八方。


“我也曾想招揽你,只是造化弄人,”


秦青洛轻叹一声,如失良将,


“你死了之后,我会给你立衣冠冢。”


陈易仍不言语。


秦青洛只是噙笑,俗话说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看来也并不全对,不过无妨,她也不甚在意,他毕竟要死了,也确实是块磨刀石,而最后的收获更出乎先前的预料。


“你已经算死了,眼下时机未到,左右也无事,何不妨饮上一杯?”


秦青洛一挥手,云雾便笼罩凝聚,汇成酒樽,落于二人面前,


“何不如再谈一谈意?”


她看见,那人并未回绝,接过了酒樽。


这生死一线关头,陈易垂下双眸,仍旧不紧不慢:


“这酒里有没有意?”


“有意。”秦青洛笑道,举起了面前的酒樽。


“为什么酒里有意?”


“因何处都有意。”


“何处都有意?”


“何处都有意,如同道在屎溺。”


说完之后,秦青洛将酒樽里的酒一饮而尽。


陈易又问:“你有没有意?”


秦青洛沉吟一会后道:“没有。”


陈易闻言,脸色出了些变化,“何处都有意,你却没有意?”


秦青洛道:“因为我不是意。”


“那你又如何悟到意?你看见了吗?”


“没看见。”


“你摸到了吗?”


“没摸到。”


话音落耳,陈易面色已然凝重,问道:“你没看见,没摸到,又如何悟到的意?”


秦青洛微微一笑:“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陈易瞳孔微缩。


非实非虚,如有非有,这便是意。


这一回,


她手中无枪,心中却有枪!


秦青洛本就高大的身姿,于云海间便更是愈发宏伟,近乎将陈易压垮。


更衬得陈易如同一个小男孩。


醇厚的酒香飘荡于云海之间,没入陈易的鼻尖,像是骤然贯通肺腑,引得陈易神魂摇曳,似要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在酒樽抵近唇边时,陈易还是停了下来。


秦青洛见状,摇头失笑道:


“死囚临刑,都会主动要上一壶好酒,大喊一声十六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市井草民都能如此洒脱,你又何必苦苦挣扎?”


陈易摇晃了一下杯中之酒,淡淡道:


“因为我没想过死。”


“哦?”


秦青洛倒是好笑,她倒想看一看,陈易还想做什么。


是要在这云海间骤然暴起,还是等到回到躯壳之内,再出后招…


只是无论如何,这一寸琉璃光在,便是永生不死,永不遭劫。


光晕弥漫之下,秦青洛气魄恢弘。


陈易忽然一问:


“你可知我为何要给药上菩萨上一炷香?”


“祈福?”


秦青洛挑了一挑眉毛,这倒让她好奇,她知道些许内情,更知道陈易屡次娆了那清净圣女的缘法。


“错了,是跟菩萨商量一件事。”陈易淡淡道。


秦青洛仍然老神在在,不以为意。


直到陈易说出下一句话:


“商量一下,魔教圣女的事。”


女子王爷已浑身一寒,云海骤然剧烈翻滚。


陈易噙起了笑。


既然她手中无枪,心中有枪…


那么,


再度折枪。


…………………………


时间回到,稍早之前。


用了扶乩术,红衣女子身子孱弱,更需歇息,便缓步走上了茶馆。


二楼靠窗的位置,她要了一壶茶,撑着脸远眺药上寺,像是个等候夫君归来的女子。


“唉,什么夫君。”


祝莪哑然失笑,她与秦青洛,从来都是名义上的王爷王妃,并无什么鸳鸯之情可言,更没什么磨镜之好。


她们只是对彼此很重要,于祝莪这一圣女而言,秦青洛的重要,仅次于那经上的明尊。


“还记得刚出来时,她是那么小一个,后来一见,便高得远胜男子。”


祝莪似陷入到回忆里,喃喃自语。


她的身后,缓缓传来脚步声。


祝莪身为魔教圣女,武道五品,焉能听不到,那脚步踏上楼梯时她便听得见,只是未有留意,而眼下走近了,她微一侧头,话便脱口而出:


“不知来者何……清净圣女?”


红衣女子瞪大了眼睛,眼前走过来的少女不是别人,竟正是同为圣女的殷听雪。


殷听雪有些蹑手蹑脚地走近过来,朝红衣女子,轻轻福了一礼。


祝莪已双手颤栗。


只听那少女小声道:


“大明尊佛出世,必将光复无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