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 第一百三十六章 那女人是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易停下之时,周依棠便跨入了庭院,她扫了陈易一眼道:


“怎么练剑了?”


她的语气可谓不咸不淡。


“闲来无事。”


陈易没有急着收剑入鞘,而是放缓了速度,摆着剑势道:


“还请师尊不吝指点。”


独臂女子看着他满是汗渍的单衣。


还说闲来无事,


他一身是汗,都不知练了多少个时辰。


周依棠摇头失笑,反问:


“哦,真是闲来无事?”


陈易眨了眨眼睛,停下动作,低头哀叹一声:


“倒也不是,只是我想到一个姑娘,她好看得紧,又跟你一般喜好剑术,我重练一会寅哉剑,好去借花献佛,讨她欢心。”


是那日后的春秋剑主闵宁,还是说…又多一个?


“…那女人是谁?”


独臂女子嗓音冷了几分。


陈易忽然一笑道:


“她叫周依棠、字著雨,不知道师尊认不认识。”


周依棠面色平静,淡淡道:


“无聊。”


陈易叹了口气,装出满脸失落的模样。


周依棠斜了他一眼,手中流光掠起,自方地中掏出一本磨损已久的书册,丢了过去。


陈易赶忙接在手里。


那似是寅剑山完整的剑谱,可陈易翻开一看,却看见了许多修改。


其中用朱笔批修了些地方,在另一些地方还有插页,而其中剑势、剑架、运气方式,皆有批注和修改,翻着翻着,翻到最后一页,陈易看到了页末空白处留下一句:


【此剑谱略作修改,适于男子,女子勿练。】


看到这样的字眼,陈易忽然明白了什么。


原来他的师傅,不知在多久之前,便批修了寅剑山的剑谱,只为了让他能好好练活人剑。


陈易吸了一口气,把剑谱牢牢收好,对周依棠又多了些愧疚。


周依棠不去看他,而是推开了厅堂大门,鼻尖微动,嗅到了什么气味。


剑甲面色微寒,怀疑地扫了陈易一眼,后者却跟没事人一样,大大方方地站在那里,还耸了耸肩。


她思虑一会,毫无顾忌地走向了卧房。


殷听雪卧在床上,琼鼻随呼吸一抬一缩,睡得正熟,而周依棠却毫不客气地摇醒了她。


“他有没有练剑?”


独臂女子径直问。


“有…有…”


殷听雪半梦半醒,迷迷糊糊道:


“练了三四个时辰呢。”


说完,她又阖上了眼睛,睡了过去。


周依棠安下心来,看来这逆徒不是做做样子给她看,而是真的有在练剑。


那气味…不过是练剑之余的享受……他正值青壮,长时间枯燥无味地练剑,偶尔享受些也正常。


想到这里,她对方才的怀疑,多了一丝愧疚。


…………………………


吃过晚饭,晚上简简单单把殷听雪欺负了一回后,陈易便穿好了一袭黑色长衫,戴上了护臂,背上了剑,携好了刀。


周依棠给的那本剑法是她特意改良过的,格外适合陈易,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便把五十年真气注入其中。


而真气所余,仅剩三十年。


不过,真元倒有三枚。


两枚是在地宫从太华神女身上得来的,而一枚则是来自于连日连夜地欺负殷听雪。


想到这里,陈易转过脸,含笑捏了捏小狐狸的脸蛋。


后者睡得很死,看来今天累坏了。


“过两天真带你去银台寺,明白吗?安分点。”


陈易小声说着,摸了摸她的脑袋。


比起说给她听,更像是说给自己听。


推门而出,陈易踏出庭院,扫了眼如墨的夜色。


再过四日,自己就要将名字写上春秋名册,眼下得趁着这段时间,赶紧办完合欢宗的事,寻到肉身舍利汤的来历。


自己记得没错的话,这个时间点,合欢宗应该被多方暗中灭门了。


“要出京城,到京畿之地得多加小心。”


陈易自语一句,深吸一气。


安南王如今大军驻扎于京城外六十里,虽有退走意向,但还未全然退走,只是走了一些精锐,而陈易不相信,一介驻扎南疆,与魔教等多方势力勾结的异姓王,手底下会没有五品以上的高手。


简简单单带了个斗笠,陈易运起轻功,踏出了京城。


………………………


阵阵冬雨洒落在京城城头,约莫十来位锦衣卫骑着马,由一位面容硬朗的武夫领在最前头,他背负一把大环斩马刀,透着凛冽血气,俨然是从尸山血海里走出的人。


合欢宗的案子已经上报到了止戈司,于是宫里调拨锦衣卫,随着止戈司之人前往京畿之地调查。


跟在一众锦衣卫身后,骑着马,闵宁心绪复杂。


马一步步地往前走着,蹄声震震,闵宁脑子里面想着陈易,夜色下,愈发心不在焉。


如今姐姐想必已然惹到了他,待时间一空,明天,或许后天,恐怕他就要去找姐姐算账,闵宁并不愿意看到这事,她和陈易还有过约定,可是…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而今日下午本来准备寻他,只要求到他原谅,她甚至做好了慷慨赴义的准备,只是她怎么没想到,那个人竟然如此…不知廉耻!


一气之下,她便转身离去。


“唉…”


闵宁叹了口气,有些后悔那时离开,以他的性子,或许她受的屈辱越多,他就越容易放过姐姐,可她始终有些…跨不过心里那道坎。


那道坎无形,横隔在二人之间,闵宁也不确定是什么,有那道坎在,别说是少侠受辱,恐怕献身也难。


可不献身的话,又该…如何是好?


闵宁不由轻咬牙关。


“闵千户。”


前头忽然传来声音,闵宁抬头一看,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最前头的背着斩马刀的武夫。


闵宁头一次听过此人的名声,还是从爷爷口中,天下刀客何其之多,可用斩马刀的少之又少,原因在于斩马刀乃是沙场兵器,单打独斗、巷战厮杀远没有一般阔刀好用,然而此人就是以一把斩马刀,在二十六年前名震西晋京城。


此人名为仇罡,曾以一柄斩马刀入西晋,连败西晋潜龙榜前十上的三位六品高手,最后甚至曾与当时尚未登天下武榜的断剑客交手,与断剑客过了三招而落败,并此生引以为豪。


哪怕当时的断剑客仍未成名,仇罡能与之过上三招,可见底蕴不低,而此人无论是放在哪里,都是一方枭雄豪杰。


如今他效力于大虞止戈司,官居止戈司丞,至于其武道境界,传言其自名入春秋名册后便几无长进,闵宁估计他在四五之间。


许多高手,入名册前还是武道一往无前,而一入名册之后,便如陷泥沼,止步不停,原因无他,名册的限制太大,入了名册,便受天家制约,如无天家诏令,不得擅自杀人。


所以江湖之人,对于春秋名册,素来是又怕又敬。


“仇大人,请问何事?”


闵宁问道。


仇罡扫了她一眼,沉声问:


“听说你与那立有救驾大功的陈千户相熟?”


“人尽皆知,不知仇大人何出此问?”


闵宁疑惑道。


“因为,”


仇罡顿了顿,闪过一抹厉色,


“我与被他所杀的白柳刀游胥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