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楚氏赘婿 > 7 小昏侯的自荐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深夜。


一辆运柴牛车“嘎吱”撵着厚雪,从后门进了王侯巷的平王府,张老伯一勒缰绳,安静的在柴火房停下。


一大一小两个人影溜下牛车,捻手捻脚的进了虞园。


虞园就是郡主李虞的住处,她身为平王之女,朝廷册封的郡主,在平王府内有一座独立的豪华庭院。


虞园占地四五亩地,最内是一栋主屋,两侧是一排书房、厢房,庭院中央一座假山和池塘,水榭亭台,典型的江南王侯府邸。


这次失败的翘家,是偷偷溜出去。


回来当然也要悄无声息。


不能大张旗鼓。


楚天秀发现主屋的灯盏,在暗夜中一直亮着,心里有点虚。


不确定李虞发现自己翘家出走没有?


越是虚,他越是作死的来到主屋窗前,垫脚探头探脑张望,想看看李虞睡下了没有。


李虞正在窗前的书桌看《六韬》,恰巧抬头望了一眼,她一双清澈灵动的凤眸,对上的楚天秀呆滞的双眼。


她有些错愕,“夫君,你怎么...呃,是从花园回来了?”


“啊!夜色迷人,雪中踏梅,令人流连忘返。”


楚天秀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背负双手,道:“我突发奇想,有一份重要的东西要写,晚上便在书房睡了!”


当然,就算不写东西,他也不可能睡主屋。


他这赘婿,昨天晚上才被老昏侯一棒槌打晕了送上门,在平王府只待了一天,还尚未和李虞郡主“择吉日,行大礼”,自然是没办法逾越。


至于祖儿,她是帮姑爷翘家出逃的从犯,更是紧张的在郡主跟前面都不敢露,一回来便心虚的直接奔书房去了。


...


回到书房。


祖儿已经升起炭炉取暖,房内很快暖了起来。


楚天秀带着吩咐祖儿取来一卷竹简,研磨墨汁,准备连夜写自荐书。


他已经放弃了进宫劝皇帝改赘婿圣旨的想法。


鸿门客栈的儒生们给他浇了一盆冷水,这些儒林士子、平民百姓,都觉得他小昏侯太作死,活该被皇帝贬为赘婿。


他一个人高声疾呼反对,皇帝也不听啊。


与其白忙活,还不如另想其它出路。


这个出路就是“岁举”——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朝廷策问考核,出仕为官。


对于考核什么的,他也不怕。


翻看大楚史书,会发现朝廷的岁举考核,出奇的务实。


根本不用去背诵后世一大堆儒家四书五经,专研字里行间的每一处繁文缛节。


只是“问答”。


简单的说,就是皇帝老儿出一道题。


比如“朕缺钱了,怎么弄点钱回来?”


“南疆蛮子造反,川中出现流寇,怎么弄死他们?”


“朕乃天子,天降陨火,这是老天在对朕发火吗?”


具体考题只有皇帝一个人知道,不会提前泄露。


然后,有资格参加岁举的一堆考生们来回答皇帝的考题。


皇帝看着满意了,“呀,你小子不错啊,脑子灵光!”


一拍板就通过考核,赐给你个小县令当当。


小官干得好,众官吹捧一番,就加官进爵。


一路升为权倾朝野的三大公卿——负责政务的丞相、负责打仗的太尉、负责监察百官的御使大夫。


大楚位列三公者,可封侯。


封侯,这也是无数官员毕生难以实现的终极梦想。


至于那些皇帝不满意的考生,则直接驳回,让他们打道回府。


考核流程有些不太严谨和繁杂。


但在唐宋科举制盛行之前,朝廷大体就是这样选官的。


楚天秀可不觉得,这个时代有什么事可以问倒自己。


没钱就弄钱,造反就干他!


主意多的是。


皇帝项燕然英明神武,慧眼识珠,定然会发现掩藏在小昏侯的糟糕名声之下,是暗夜里一颗无比璀璨耀眼的夜明珠。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让皇帝改变一下对他的糟糕印象,收下他的自荐出仕书。


这个难度极高!


皇帝早就瞧他昏侯家不爽,觉得他是废材。才会不顾天下议论,将他堂堂侯爵世子废物利用一下,贬为上门赘婿,为平王府传宗接代。


连那些酸儒们都看得出皇帝的好恶。


他楚天秀这这一点自然更是心知肚明。


他写一道自荐书上去。


只怕皇帝老儿看都懒得看一眼,直接丢到一旁驳回,可能连皇宫大门都不让他进,更别说参加岁举考核了。


“必须让皇帝拿起我的自荐书,看上一眼!只要一眼,我让他从此刮目相看!”


楚天秀沉思起来,琢磨这道向朝廷递交的《自荐出仕书》,该怎么写才好。


“也罢,干脆把我满身的闪光点都写出来,总有皇帝喜欢的地方。指不定他一高兴,赐我个大官当当!”


楚天秀想到了一个传奇人物,不由淡笑。


他立刻在竹简上,飞快的书写。


还好,他这小昏侯虽然选择性失忆了不少事情,但还记得怎么写这个时代的先秦篆书字体。


“臣,皮肤白皙,鼻梁挺拔,双眸如珠,唇红齿白.....容颜冠世也!”


“臣,气宇轩昂,眉目含星...有英武神勇之气概也。”


“臣,四岁写诗百篇...十岁熟读兵法战策...如今二十岁,已阅万卷书,当世之第一博学也。唯惜天赋异禀,怀才不遇也!”


“臣,勇猛如荆轲,廉洁如鲍叔,信义如尾生。我不为朝廷栋梁大臣,谁堪重任?”


楚天秀越写越顺手。


用了整整一卷来写自己的脸。


再来一卷,赞美自己的气概。


自己夸自己。


感觉就是爽!


祖儿玉手抱脸,趴在旁边,好奇的看姑爷都在竹简上写了什么。


她一双天真的灵眸圆睁,渐渐倒吸冷气,一双小玉手掩面不忍直视。


姑爷!


您要脸吗?


您长得是唇红齿白,温柔又秀气,可这跟当官有半个铜板的关系吗?


金陵城的人都说,您是金陵四大纨绔里脸皮最厚的一个。以脸皮厚的程度来看,姑爷很有希望当大官啊!


...


深夜。


狄儿跟着牛车回府,便向李虞禀报了小昏侯在外面的一举一动——从翘家出逃,到昏侯府,再到痛骂皇舅沈大富,最后在鸿门客栈和一群腐儒吵架发毒誓。


“郡主,您真是太了解姑爷了。


他在外面,连两三天都没坚持住...才两个时辰,自己就灰溜溜的跑回来了,还装作没事的人一样在王府花园里溜达了一圈,又钻进书房里。”


狄儿说着,忍俊不禁,掩口娇笑。


“他这娇贵的身子...能在外面忍受小半夜的寒风,已经是不错了。”


李虞轻笑,翻着《六韬》,心思却不在书上。


不过狄儿有些担忧,“郡主,您说,姑爷骂的沈国舅这么狠,沈家若是去找皇上、沈太后告状...姑爷会不会有麻烦?”


“放心吧,昏侯府在老老昏侯的时候,在沈太后那里还欠着一万两银子钱呢,也没见太后催昏侯府还钱。


沈大财主是金陵城第一大财主,几乎垄断了江南的绸缎生意,也不缺这笔银子。


昏侯府欠下的账不知多少,沈太后都不管。告状要有用,皇上早派人去抄昏侯府了!”


李虞不以为意。


沈大富大半夜跑去昏侯府堵门,向昏侯父子追债,是她指使狄儿去通风报信。


她自然知道其中的分寸。


只是在鸿门客栈,小昏侯跟儒生们对骂了一战之后,脑子一热,居然打算向朝廷自荐当官,稍微有些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身为世袭罔替的侯爵,平王府的上门女婿,注定了一生享受不尽的富贵,根本不用去干什么事。


小昏侯想去当官...自然是不想总待在平王府,受气。


“郡主,姑爷在琢磨写《自荐出仕书》,已经待在书房好久功夫...您要不要看看他?”


“哼,你家姑爷面子太薄,疑心又重。我若去看他,只怕他还以为我发现他翘家,故意去奚落他呢,我才不去触他霉头。”


李虞撇了撇小嘴,想了一下,吩咐道。“你吩咐伙膳房,给姑爷、祖儿熬个姜肉粥夜宵,就用我前些天在东郊钟山野猎回的鹿肉。


再温热一盏葡萄美酒,酒里加点肉桂、丁香和橙皮,驱驱寒气!他在外面冻了半晚,别冻伤了骨子。


“是,郡主。”


狄儿立刻去办。


...


夜更深了。


李虞一双清澈的美眸凝望着窗外,庭院对面的书房。


那边也是彻夜灯火通明。


夫君应该是正伏案彻夜疾书吧!


李虞思绪万千。


父王掌大楚太尉府,平日政务繁忙,极少回府,难以顾及王府家务。


她娘去的也早。


平王府如今掌家的,是三十余岁的二夫人,出身金陵十大门阀之一谢氏门阀的谢丽元。


二夫人莫名的看小昏侯不顺眼。


从小昏侯上门,便冷着一副脸,谁都看得出来她对小昏侯的态度冷漠。


有二夫人这个榜样。


上行下效,钱大总管拿着鸡毛当令箭,其他仆人们虽然明面上不敢对小昏侯不恭,但背地里少不了嘀嘀咕咕,一副敬而远之的态度!


平王府无法给小昏侯家的感觉。


小昏侯既然一心想要出仕当官,这未尝不是提升自己地位办法。


若能当上官,哪怕是个小县令,便能搬出去住。


他在父王面前总算也是一位有上进心的女婿了,在平王府多少加点地位,也少受点气。


只是,皇帝那一关难过。


皇帝一向不喜欢小昏侯,怕是不会给他授官。


她明儿是不是该去找项凌公主,走走关系?


项凌公主是她最好的姐妹,也是皇帝项燕然最宠的一位公主。


请她在皇帝面前美言一两句,给小昏侯一个出仕的机会!


若是项凌公主还劝不动皇帝,那就只能请父王亲自去皇帝面前,为女婿美言一番。


身为世袭罔替的平王,当朝三公太尉,皇帝的义弟,父王在皇帝眼里还是很有份量的。


她心中渐渐有了一些主意。


-------------


【大封,求推荐票,求新书投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