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华人电影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到李长河脸上的表情舒缓了开来,卢局长一下就明白了。


这小子这是心里有主意了啊。


“你这是有想法了?”


李长河点点头,笑着说道:“确实,我觉得有个机会。”


“卢局,你说以创办个电影节的思路去做这个影视城,怎么样?”


“电影节?”


听到李长河的话,卢局长有些诧异。


“你详细给我说说。”


“这事啊,也是巧了。”


“我前几天回来,听我爱人说,文联和电影协会那边,准备再搞个电影奖项。”


“我刚才就想,能不能跟他们合作,把这个电影奖项做大,做成整个华人电影的奖项,就像米国的奥斯卡,欧洲的三大电影节,戛纳,柏林,威尼斯那种。”


“而这种电影节大奖,我们最好给它配套一个主办场地,就以我们的影视城为核心,到时候,给电影节空出一片地,做一个咱们东方的电影宫。”


李长河这时候笑着跟卢局长说道。


两亿美金,如果换算成人民币,哪怕是官方汇率1.53,现在也得三亿人民币左右。


而以现在的物价和工资体系,三亿人民币,别说建一个影视城了,就是建两个,三个也绰绰有余。


所以李长河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跟文联联合,直接把电影奖也放在那里呢?


大不了给他们建个颁奖场馆而已,反正都是为了花钱,也花不了多少。


而如果以电影节和亚洲影视基地的名义联合向上申请,那应该能申请通过了吧。


毕竟如今电影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做一个电影节,或者说国际电影节,那可是上升到国家荣耀层面的事情。


顺便李长河看看,能不能借此把国内的电影节和电影市场规范一下,别小家子气的弄成个自己分果子的笑话。


“做个电影节,然后搭配个影视城?”


“这个思路倒是不错,电影节可以做成对外展示的一个文化方向,如果文联和文化部门那边能赞同这个思路,我觉得这事就能做。”


卢局长此刻微笑着说道。


“领导,这事跟你们也可以有关系啊,比如说做好了,可以作为咱们对外旅游展示的一张名片。”


“这个影视城,按照我的想法,是把里面从秦汉到唐宋,到明清,再到民国等主要朝代的建筑和服饰体系都还原出来。”


“到时候,完全可以作为咱们国家早期对外展示古代文化的一个场馆,那些外国佬以后来了,不一定非得去故宫哪的,完全可以去影视城嘛,秦汉雄风,大唐盛景,都可以看到。”


李长河这时候笑着跟卢局长说道。


影视城这个,他倒是没想过赚钱,但是后续日常维护,也不能总赔钱。


指望国内,说实话希望不大,李长河想的是,把外国佬忽悠过去,到时候凭借着外汇的优势,轻易地就能把维护成本赚出来。


而如今外国人来国内旅游的权限,可就在旅游总局呢,到时候只要旅游总局出个指导文件,影视城外国人就会不绝,到时候轻松搞点外汇简单的很。


“这个你现在说这个太早了,你得先建起来,才能讨论后面。”


“不过电影节这个,我听了是觉得理由合适的,不过这事说白了,我听了没用,还是得文化部和文联那边开口,才好办。”


卢局长也没立刻答应下来,毕竟到时候这影视城到底怎么样,还不好说呢。


而且那时候他还在不在这个岗位上,也说不准。


这时候,还是不要给李长河许诺的好。


“行,那我先去找找文联那边,这事啊,得先跟文联沟通好。”


设立奖项是文联和电影协会的事情,这事最好还是文联先提出,然后文联说服文化部,事情就妥了。


毕竟再往上,李长河这算是已经说服了,现在就等个理由了。


“行,那你去吧,有需要我们出面打招呼的地方就说。”


卢局长这时候笑着跟李长河说道。


这事说起来也是无奈,明明李长河是主动掏钱,但是最后还得他找理由。


可没办法,治国就是如此,有些事情只能从下往上,不能从上往下,不然国家总不能明着说为了两亿美金的外汇,专门批准你建个影视城。


这个政令怎么下?从哪个部门下?要不要尊重该部门的负责人?


所以这时候卢局长也给李长河暗示,必要的时候,外事部门会给李长河站台。


离开了旅游总局,李长河想了想,索性往人民文学那边走去,都来到市区了,没必要多跑一趟,直接去那边。


文联的大佬,他如今熟悉的,就一个张广年,虽然是作协,但是作协文联不分家嘛。


来到了人民文学,李长河熟门熟路的来到了刘建青的办公室,之前朱琳说过,刘建青找他来着


“刘主编?”


“呦,长河,你可算是回来了。”


“不对啊,今天也不是周末,你这不上课?”


刘建青先是热情的跟李长河打了招呼,然后又狐疑的问道。


“上课啊,我就是从学校出来的,不过今天下午我们到三点多才有课,我中午就来这边走了一趟。”


“刘主编,之前我听我爱人说,您去找过我?”


那天朱琳跟他说了,在他去港岛的期间,刘建青找过他。


“对,不过不是我找你,是老张找你”


“他顾不上,就让我去找你。”


“正好你今儿个来了,我带你去见他。”


刘建青笑着跟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一听,这不巧了吗。


“张主编找我,正好,我也有事找他。”


不过出了门之后,刘建青带着他没往张广年的办公室走,而是往门外走去。


“刘主编,咱们这是去哪?”


李长河有些诧异的冲着刘建青问道。


刘建青笑了笑:“你这都多久没来人民文学了。”


“我跟你说,老张现在都不怎么来人民文学这边办公了。”


“他目前主要在作协那边。”


“作协的院子不在这里,在东总部胡同那里,我骑自行车,带你过去。”


李长河听完之后,明悟的点点头:“原来如此。”


“那还是我带着您吧。”


他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能让刘建青带着他?


“也行,那你来骑。”


刘建青也没争抢,把手里的二八大杠交给了李长河,李长河随后大长腿一迈,跨过横梁,然后骑上出了门。


从人民文学的东院出门,然后顺着南街一路往南走,走个一公里左右,就是东总布胡同,作协如今的总部,就在东总部胡同22号。


这院子虽然是四合院,但是不老,而且是一座中西合璧的豪华三进院,面积可不小。


这里还是京城鼎鼎大名的“四大凶宅”之一,最早是北洋时期北宁铁路局局长的住宅,后来这局长在这宅子里自杀了,再后面又成了日本宪兵队司令部,然后是果党的特务机关,直到建国后,成了文协总部,也就是如今的作协。


这里不仅仅是作协办公的地方,也是作协的宿舍,很多文坛大佬都住在这里。


“长河,进去之后,不用称职务,里面住的人太多,有些并不在作协工作,我们都是直接叫同志,你到时候也跟着这么喊就行。”


进门之后,刘建青冲着李长河叮嘱说道


他刚说完,迎面就走过来一个人


“建青同志来了。”


“是啊,光明同志,你出去?”


“嗯,我去人民日报那边,你先忙。”


对方跟刘建青打了个招呼,然后便推着自行车走了出去。


随后,两个人进了院子里,然后来到了张广年的办公室。


“刘主编,您来了。”


“哎,小陈,老张在吗?”


“张书记出去了,去新办公地查看去了,一会就回来。”


“您要不稍等一下,我给您二位泡杯茶。”


现在的张广年做了作协的D组书记,那也是正儿八经的副布级了,自然也有了秘书,眼前的小陈,就是他的秘书


“新的办公地,是王府大街那边吗?”


刘建青这时候好奇的问道。


小陈点点头:“对,就是文联大楼那边。”


“刘主编您稍等。”


说罢,去外面开始冲茶。


过了没多一会,外面响起了汽车的滴滴声,随后张广年很快走了进来。


“老刘,长河,你们来了。”


张广年一进来,匆匆的将身上的外套拍了拍,然后热情的跟刘建青和李长河打着招呼。


“这不中午长河去我那里了,以为你还在那边办公呢。”


“我就把他带到这来了。”


“我听小陈说,作协这是又要去文联大楼那边办公?”


刘建青笑着跟张广年问道。


张广年点点头:“这边太拥挤了,文联大楼那边相对办公室还比较多。”


“再一个,作协今年新设立西欧和北美外事会,咱们这老院子,领人家那边的作者来也不合适。”


“上面的意思,就是作协以后还是到文联大楼那边,一起办公,那边是六层大楼,起码对外交流好看。”


“这边的话,尽可能的还是给一些老作家安排住宿。”


张广年笑着跟刘建青和李长河解释了一番。


随后张广年又看向了李长河:“长河,你这最近忙什么呢,我听说,北大那边学都没去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