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 第五十五章 你问我北大经济系有什么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咚咚咚


外面传来了敲门的声音。


“我去开门”


李长河站起身来,走到门口打开门,然后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朱教授一家。


“朱伯伯”


“刘阿姨”


李长河立刻恭敬的喊了一声。


“嗯,长河,我们来跟你爸妈聊聊。”


朱教授看着眼前这个即将成为他女婿的青年,温和的说道。


“老朱来了?”


“快进来快进来。”


沈玉秀这时候急忙走过来,热情的招呼着。


以前两家是同事兼好邻居兼日常闺蜜,这以后大概是要亲上加亲成亲家了。


李立山也站起来迎接,随后四个人围着茶几坐了下来。


至于李长河,已经没他坐的地了。


李长河得烧水泡茶拿瓜子花生什么的。


忙完了这一切,李长河老老实实的回到了自己的屋里,外面的谈话,没他插话的份。


自个的房间里,此刻朱啉也躲了进来,结婚这种事,她同样没有发言权。


看到李长河走了进来,朱啉想起下午的表现,立刻瞪了李长河一眼。


“我爸妈都在外面呢,你别太放肆。”


家里没人也就罢了,这家里有人,她可不能允许李长河胡来。


“想什么呢?”


李长河有些无语,他下午那是冲动了。


“唉,我只是觉得啊,委屈你了!”


李长河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


“委屈什么?”


朱啉有些不解的看着李长河。


“结婚啊,流程这么简单,就去领个证,散个喜糖”


朱啉听完,不以为意的说道:“那有什么啊,大家结婚不都这样嘛”


“我们医学院里还有集体婚礼呢,一群人一起结婚,我们在下面喝个水吃颗糖,人就算结完了。”


“这年头啊,都这样,革命婚礼,不讲究铺张浪费。”


“怎么,你还想着跟以前那种敲锣打鼓,八抬大轿,十里红妆不成?”


朱啉笑嘻嘻的冲着李长河反问道。


李长河点点头:“别说,我还真那么考虑过。”


“哼,你个封建主义残余分子,小心我去举报你。”


朱啉笑嘻嘻的冲着李长河打趣说道。


李长河笑了笑没说话。


这代人的思想特别正,不过再过十年二十年的,这些规矩可就又都回来了。


“对了,我还一直没问你呢,你为什么非要报北大那个经济系啊。”


“你写作这么好,怎么不报中文系?”


朱啉这时候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这年头抛开青年的文学梦之外,中文系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又红又专。


中国人,就是该学中文,学马列,学伟人思想,这是当代大学的王道。


所以如今的中文系,是各大学校的第一热门专业,优秀的学子抢着往里进。


“主要是吧,你看我都发表了这么多小说了,马上也出书了。”


“我还进中文系干什么?”


“反倒是经济系,我觉得未来前景广阔。”


“你看十一大都说了,接下来要把国家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上面拨乱反正,咱们恢复正轨,接下来肯定是要发展国民经济的,所以我就报这个了。”


李长河认真的冲着朱啉忽悠着说道。


朱啉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来了,她觉得李长河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但是却又觉得他说的挺对,没啥错误。


不过有一点他说的也蛮对的,中文系的人,最展现才华的就是写稿子,出书。


而这些,李长河确实都已经做到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李长河不选中文系也确实没啥问题。


李长河的起点,就已经是很多中文系学子的终点了。


李长河这时候自然没办法告诉朱啉他的选择到底是基于什么原因。


事实上,李长河之所以选择北大经济系,纯粹是为了配合他脑海中的知识记忆。


国内虽然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但是改开的前十年,重点一直是在上层国企和国家方向上的改动。


比如说物价调控,物资开放,价格双轨制等等。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七十年代跟九十年代的生活,除了生活用品多了一些,票据不那么紧张了之外,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在这种大变动中,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就算是八四年号称国内公司纪元的元年,但是等到八四年办公司也不是是个人就能办的。


那时候的公司也必须有国有属性,必须挂靠国企和国家机构,私人公司是不许存在的。


对于李长河而言,如果八十年代立足国内,那么他大概率只能随波逐流,或者进国企,或者进政府。


但是偏偏李长河的脑海中还有一份别的资料,那是他前世自己写年代文积累下来的资料。


是一份从七十年代末开始立足港岛的资料。


因此,对于李长河来说,接下来他实际上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国内按部就班的走八十年代改革路线,然后到九十年代博浪时代再顺势腾飞。


另一种,就是想办法把脑海中港岛的资料变现,从而在八十年代就获取第一桶金。


前者按照现在的生活按部就班的发展就可以,而后者嘛,难度就大了。


这年头除了偷渡,你很难光明正大的去港岛那边,而且即便是亲自去了,李长河也不觉得自己能够成功。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港岛,可不是电影里面的美好,那是比大陆更混乱的地方。


上面有大英殖民者这些人上人高高在上,把控港岛的各个优质资产,宛若奴隶主一般奴役着整个港岛民众。


下面还有各种华人富商,富商再下面,就是各种社团组织。


李长河一个外来的大陆仔,就算真的偷渡过去,恐怕人家社团组织都不收他这种扑该啊!


总不能真的跟很多小说里写的一样,靠一双拳头从底层打上去,先当红棍后当龙头?


他又不是从小练拳,搞乜?


再者他现在也没想着偷渡,这一世堂堂的老京城人,偷渡去港岛?


跌份!


李长河要做的,就是在国内寻找出一条能跟自己前世记忆串联上的发展路线。


功夫不负有心人,也确实让他想到了。


而北大的经济系,就是这条串联线路的起点。


当然,这些是没法跟朱啉说的,因为这条线路上,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李长河现在的心态就是,这条线路可以尝试,能成功就成,不成功也无所谓。


反正北大在国内的名头也不弱,即便是按部就班的走八十年代,他也不会过的很差,无非就是需要蛰伏一段时间而已。


相比较之下,单纯写小说以及后世的文娱圈,对他来说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