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 第二百零八章 :倒数第二给倒数第一讲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方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迁到北边?”


永乐十二年二月初。


瓦剌多次犯边,并且不遵大明号令,老爷子震怒,下令征讨。


此次北征,朝廷发兵30万,各路大军聚集北平,做好了开拔作战的准备。


各路后勤粮草,也纷纷向大同宣城靠拢,准备随时支援前线。


来到北平休整一天,一大早朱瞻均就被老爷子喊了起来。


今天是誓师大会,同时也是开拔之日。


朱瞻均一身戎装,骑在努尔哈赤的身上,跟着老爷子前往大营。


在他身后,徐达,霍祛病,戴着面具的蓝玉,紧紧的跟随。


空间里,今天人聚的也非常齐。


几十万大军聚集,平日里可是看不着的。


为了展现大明雄伟,老爷子可是特意把康熙拿破仑等人都喊了过来,打算炫耀一下大明的实力。


结果一开场看到北平紫禁城,老朱有些不满了。


“爹,话不能这样讲。”


旁边的朱标,反而非常欣赏朱棣的决定。


“如果没有瞻均的出现,大明将来的主要敌人都在北方。”


“帝都北移,可让朝廷的权力核心聚集在北方,随时可应对北方情况。”


“以四弟当时的情况,这个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当然了,我也不可否认有些偏颇。”朱标略为沉吟叹道:“虽然北方可能稳住了,但南方却远离权力核心,江南文化盛行经济繁荣,一旦朝廷核心远离控制,很容易造成失控现象。”


“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万事哪有什么十全十美。”


“哼!”


对于朱标的分析,老朱心里是认可的,然而嘴上却是不满道:“想法是好,可惜后面的人不顶用,不但南方失去了控制,连北方都没有顶住。”


一旁的朱祁镇,下意识的挪了挪屁股。


结果还是晚了一步,被老朱一巴掌扇在了脑袋上。


“看到你这个混球,老子就来气。”


朱祁镇欲哭无泪,只能委屈巴巴的低着头。


旁边的朱允炆,小声的安慰道:“这不怪你,其实当初你……”


然而他安慰的话还没说出,老朱又一巴掌扇在了他的脑袋上。


“得了,伱倒数第一,别给倒数第二讲课了,你们俩是一丘之貉,都是废物点心。”


“给老子滚后面坐去,咱着看着你们俩就心烦。”


倒数第一倒数第二也不敢反驳,搬着凳子挪到了最后面。


“盛则必衰,此乃定律。”


和胡惟庸坐在一旁的刘伯温,看到这一幕,手中摇着折扇,忍不住一声轻叹。


胡惟庸笑了笑,指了指画面上的朱瞻均:“此言虽没错,然而在上位身上却不适应。”


刘伯温闻言翻了个白眼。


这话不是放屁吗?


当今上位能活四五百岁,比一个朝代存在的时间还长,只要后期不糊涂,盛极而衰,根本就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队伍浩浩荡荡,开出北平城,来到了大军集结之地。


大军早已经集结完毕,士兵们身穿军衣手拿武器,列着整整齐齐的方阵,等待着君王的检阅。


明军配甲率非常高,但这个时候可没人穿。


那玩意儿笨重的很,待会儿誓师完就要出发,穿在身上纯属是浪费体力。


也只有各军的将领们,才会穿上铠甲,接受帝王的检阅。


二月份的北方,还刮着呼啸的海风。


士兵们却是士气高昂,一个个挺胸抬头,直直的看向,待会儿帝王出现的点将台。


朱瞻均陪着老爷子,穿过校场来到了点将台下。


“咚咚咚咚咚……”


战鼓声轰然而响,所有士兵下意识的一挺胸,心中明白皇帝来了。


老爷子手按着腰刀,步伐稳健地登上了点将台,看向了那庞大的军团。


放眼望去,寒枪如林,旌旗招展,阵阵肃杀之气直冲天际。


这就是朕的军团,这就是朕的无敌之军。


老爷子心中瞬间雄心万丈。


微微一抬手,鼓声瞬间而停。


本想抬手行礼开始这场誓师大会,老爷子目光无意中瞥到了站在旁边的朱瞻均。


“小崽子,你来!”


朱瞻均惊愕的看着老头,这么好的出风头机会,竟然让给了他,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


但还没等他拒绝,老爷子就退到了一边,让朱瞻均站到主位。


张辅等将领们,看到这一幕眼眸微微一动。


他们跟随老爷子多年,明白老爷子的性格。


老爷子主动让出主位,这是认可朱瞻均的能力,打算将这个皇太孙推向前台,让军队接受这位皇太孙的存在,慢慢的将军队权力移交给这位皇太孙。


张辅看了看鬓角已经有白发的老爷子,心中忍不住一声轻叹。


陛下真的老了。


在老爷子的微笑注视下,朱瞻均深吸一口气,往前上了一步。


他这不是第一次面对大军,但今日不同以往。


以前他只是以统帅的身份,而今天他将会以君主的身份,面对这些大明士兵。


这既是在通知所有士兵他的身份,同样也是向所有士兵展现他的能力。


一旦这次出了纰漏,或者是怯了场,那他将会成为军中的笑话。


顶着所有人的注视,朱瞻均缓慢的站在了老爷子,刚才所在的位置上。


紧紧的握了握腰间的刀柄,朱瞻均在心中组织了一番,抬头看向庞大的军团。


放眼望去,一支支军团整齐列队,特别是神威营的军团,列出的队伍那叫一个整齐。


“万胜,万胜,万胜!”


突然,震天的呐喊响起,一声声狂热的万胜,让朱瞻均有些恍神。


他转目看去,确认了第一声欢呼响起的方向。朱瞻均的视力非常好,记忆同样非常好,他在那个欢呼的方阵中,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而这支方阵,正是当年跟随邱福,北征的那支军团。


这一转眼,已经过去五年了,这支军团的士兵还记着他。


朱瞻均慢慢的举起了手,呐喊声停了下来。


庞大的军团寂静无声,只有军旗烈烈的声响。


“咚!”


拳头重重的击在了胸甲上,朱瞻均看向下方军团,声音洪亮的大喊。


“明军威武!”


“轰隆!”


所有的士兵整齐的一顿兵器,看向点将台大声回应。


“将军威武!”


朱瞻均声音拔高了几分,用的最真诚的声音再次怒吼。


“明军威武!”


士兵们用力的再次一顿兵器,个个脸色涨红的,扯着嗓子大声怒吼。


“太孙威武。”


朱瞻均右手高高举过头顶,双目炯炯的看着军团。


“明军威武!”


“大明万盛,万盛,万盛!”


几十万人的呐喊,让城中的百姓们都听得清清楚楚。


所有人忍不住侧目,都在暗自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军队的士气如此高涨。


“百年以前北宋消亡,我千万国土沦丧,被异族无情的践踏。”


“男儿被杀戮,姐妹被欺辱,幼童无生路,老人无土埋。”


“我们炎黄进入了最黑暗的时代,过着有今日无明日的日子。”


“然而我们先祖们没有放弃,他们一次一次的反抗,一次次的斗争,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我们这些子孙开创了一片太平盛世。”


朱瞻均声音不急不缓,讲述着炎黄的悲苦。


伴随着朱瞻均的讲述,听到的士兵们神情也有点哀伤。


元末之乱不过才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很多经历过那时代的人,都不敢回首那段黑暗的日子。


朱瞻均深吸一口气指向北方:“然而他们依旧不甘心,他们还想抢走我们的土地,杀死我们的父母,强占我们的妻女。”


“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我绝不允许在我活着的时候,有人欺负我的妻儿老小。”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我要用手中的钢刀,让那些北原蛮子们明白,架着几皮战马,拎着几把弯刀,就能侵犯中原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五年前,我从这里离去,当时我告诉远征的士兵们,等着我,我会带着他们再次驰骋草原,我会带着他们报仇雪恨,我会带着他们浴血沙场。”


“今天,我回来了。”


“今日,我将履行我五年前的承诺,我要与你们浴血沙场,我要与你们马踏联营,我要与你们一雪前耻。”


“噌!”


抬手拔出腰间战刀,朱瞻均猛的高指天空。


“不破敌军,誓不回转!”


“杀!”


士兵们瞬间被感染,高举着武器放声怒吼。


朱瞻均手中战刀,抬手指向北方。


“全军开拔,杀敌!”


“呜呜呜……”


号角悠扬而响,士兵们士气如虹,在军官的指挥下,踏着整齐的步伐开出大营,向北方快速而进。


永乐十二年二月初三。


永乐皇帝朱棣,第二次北征开始。


出征军团三十余万,皇太孙校场誓师,大军士气如虹,誓要一举破敌,为子孙开创百年太平。


“很好。”


看着开拔的大军,老爷子满意的连连点头。


可上位者就是这样,你不挑点毛病出来,总感觉到他这个老大,没有存在的意义。


老爷子指点道:“面对士兵多说些大白话,有些事情和道理他们是听不懂的,只有实打实的奖励,真金白银才能真正激励起士气。”


朱瞻均连连点头,一副受教的模样。


等老爷子教育完,朱瞻均陪着笑道:“爷爷,我打算派一只轻骑兵部队深入,从后方袭扰瓦剌的阵线,配合正面主力军团作战。”


听到这个计划,老爷子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虽然有邱福服前车之鉴,可老爷子这个人其实也喜欢这种战法。


从第一次的北征就能看出来,主力军团几乎没有与敌人正面作战,大部分都是老爷子带着轻骑飞龙骑脸。


本雅失里是这样,阿鲁台也是这样,主力军团完全是跟着屁股晃悠,到那里打扫战场的。


“好,你看着安排。”老爷子点头答应了下来,但还不忘警告道:“但我也要事先说好,配合好了,封侯赏赐朕一样不少,要是闹出了麻烦,不但统军将领要受罚,你也要吃板子。”


朱瞻均露出了自信的笑容:“爷爷,你就等着封赏吧。”


看到朱瞻均如此自信的模样,老爷子哈哈一笑,拍了拍朱瞻均的肩膀。


“行,那我就等着你这支轻骑的好消息。”


说完走下点将台,翻身上了战马,带着张辅等人,跟着大军开始出发。


目送着老爷子离开后,朱瞻均转过身来,看向了自家的大舅哥和戴着面具的蓝玉。


两人对望一眼,空气中摩擦出了一缕火。


自打知道对方的身份和经历,两人就攀比了起来。


一个是大明战神,一个是大汉战神,两个战神谁也不服谁。


所以接下来这场奔袭战,将会是两人角逐的战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