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 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绝影,宣军功【求订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天下纷纭,有曹氏子,名操,字孟德,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


“承皇天后土之眷,六年以定九州,祈请天知,地知,人知。”


郑玄拿出圣人级的神棍水准,禀告天地,然后开始天气预报:


“既天地人皆知,当天起祥瑞,破定无灾,佑天下粮丰,民有耕作以安居,四时顺遂…”


他这次帮曹操吹的很卖力气。


说曹操六年定九州,天地皆见,当有祥瑞降世。


此后九州无大灾,民众丰衣足食。


这段祭告天地的说辞,隐含的意思,是推崇指出曹操得到天运庇佑,为他即将到来的称王铺路。


郑玄话罢,伸手一指,融合手中圣人简卷,乃至身旁张仲景,华佗的气机。


天空上云层翻涌,如江倾河泄。


这云层像是携带着天地祥瑞,从天上垂落到地面。


一时间,以曹府为中心,邺城仿佛被云层铺盖,飘逸如仙。


城内有民众发现异状,惊喜交加,议论纷纷。


郑玄探手取出一面巴掌大,墨绿色的小巧龟甲,从手里的圣人手卷中一引,以圣人气息灌入龟甲。


那龟甲上顿时浮现出一缕缕卦纹。


郑玄将龟甲递给曹操:


“请魏王起一灵卦。”


儒家六经之一便是《易》,有对应的卜卦手段,可测诸事,合天地气运。


但凡大型的礼仪祭祀,祭告天地,封禅等等,多数都是饱学大儒来主持。


起卦更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郑玄递上龟甲,以起卦,是在求问上苍,曹操什么时候称王最合适。


卦象所显,便是老天爷给的吉日。


曹操接过龟甲,低头看了眼。


小巧精致的龟甲上,诸般卦象流转。


普通的龟甲卦,是后天卜卦,需用银钱,塞到龟壳里摇晃,形成天地混沌数,而后倒出来成卦。


眼前这个是先天卦数,很简单,谁起卦,谁将龟甲扔出去,就有对应卦象出现。


周边一众文武,皆是屏息而视。


“起出来的卦,日子若应在数年后,才能称王,该如何?”曹操以密语术传声询问郑玄。


事前郑玄曾跟他简单沟通过,但没提及细节。


郑玄也以密语术回应:


“魏王尽管起卦,必能得良卦,我刚才求问诸天,云气垂落乃瑞兆,足见魏王运数之厚。”


又道:“万一出错,魏王也不需担心。全看我怎么说,若日子不对,我也能给它说对了,且保证听起来毫无差错。”


曹操莞尔。


这老儒生,一本正经的作弊!


他把手里的龟壳一扔,龟壳在天空滚了三圈,对应阴、阳、人和。


落地后,龟背朝上。


其背部甲壳上祭刻的诸多卦象中,有一个卦纹,闪烁出微光。


郑玄一看,当即称善:


“此为阳卦,用六进九之象,得之大吉!”


“九月三日,九月六日,九月九日,皆应卦象。可称王以告天下,行祭祀礼。”


郑玄话罢,给曹操传声:


“称王礼,需传告几位重要之人来观礼,要时间等候,定在九月。魏王觉得可仓促否?”


与此同时,天空上云层交错,竟变化出刚才所得卦象,悬在空中。


邺城民众,连见异象,已经沸腾起来。


郑玄却是见到,曹操拿起那个先天灵卦的龟甲,又往地上一扔。


郑玄愣了下,居然多扔了一次。


这次是另一个卦象浮现,郑玄忙道:


“卦象应合天数,若用六进九过于急切,九月三十日,亦可应九,与前卦相合,同为吉日。”


曹操又拿起龟甲,往地上一扔。


“十月是圆满之月,用十,亦为大吉佳数!”


这一次,郑玄一边解释,一边抢先上前,将地上的龟壳捡起来,揣到了袖子里。


他差点伸手抹了把额头的冷汗。


曹操要再扔,他就有些接不住了。


连起三卦。


这先天易数,要用儒家修行,交感天地才行,日起三卦是极限。


曹操要再扔,郑玄就要当众翻车。


“魏王为何连扔三次?”郑玄低声问。


曹操:“筹备封王期间,我有些事要处理,包括去北部戍边,封赏众军。多得几个日子,若错过了有个补救。”


之后数日,曹操会见众人,处理诸事。


然后与妻妾儿女,短暂告别,启程往北,亲自去巡边。


筹备称王的事情,已全面展开,邺城轻骑四出,传告各方。


邺城的一栋小院。


杜夫人仰着颈子,从窗口探头,看见一只木鸢,从空中飞来。


她这段时间,常能收到那个‘飞贼’,用木鸢送来的信。


当她把信拿下来,木鸢会自行飞走。


木鸢偶尔还会给她带些东西。


比如一颗蓝色的蚌壳,信简上说取自东海。


蚌壳不大,背上盘绕的螺纹,却多达二十一圈,说明它有二十一岁。


曹操偶尔送几件小东西,并不贵重。但来自天南海北,次次新奇,把杜绣娘的期待感拉满了。


收了几次东西后,不觉的便有些盼望那飞贼再送东西来。


这次飞贼送来一颗种子。


信上告诉杜绣娘,他有事要离开邺城。


种子入土后长势会很快,她种下去,种子出土长成幼苗时,他就会回来。


想到一段时间不会再有那飞贼送东西来,杜绣娘居然有些失落。


……


得凉州,幽州后,多次筛选兵源,目前曹操的亲军重骑,已增加到四十八人。


他的车驾,在亲军护持下,连日北上,很快接近北部边关。


车上。


一袭月白长袍的姚敬,在低头看简卷。


但他能感觉到魏王,正目光炯炯的打量自己。


一缕绯色,悄然攀上了姚敬的耳轮。


“你演奏的朝凤引,能祛蝗灾,做的不错。”


姚敬瞥了眼曹操:“原来魏王早知道了。”


“你师尊告诉我的,他还告诉了我一个秘密。”曹操把自己的猜测,扔给郑玄背锅。


这是一种话术,引着交谈的人,往自己构建的话题上聊。


想不到姚敬相当精明,没按曹操扔出的钩子回应,反问道:“师尊也告诉我一个魏王的秘密。”


有点意思…曹操心忖。


俩人在车上,暗藏机锋的闲聊。


车驾沿路北上,经过一条河渠时,曹操下车查看。


沿岸人员奔走,忙着搬运土石,却是在往北挖掘,要贯通往幽州方向的运河渠段。


那河渠内,还有一根根巨木,顺水而下,从北往南运输。


各地也都有类似的木材,在运往邺城,为的是建造铜雀台宫。


八月下旬。


曹操来到北境,代郡的一座边城。


在北线戍边的将领,张辽,赵云都闻讯聚集过来。


刚回邺城的太史慈,也被曹操点名,跟着一起回到了北境。


曹操过来论功行赏,各级将领都有对应的受封。


三天后的上午,曹操举目北望。


一只大鸟在他两三百里外的草原上,俯瞰着下方的马群。


那马群数量庞大,绵延数里,在草原上休息吃草。


为首的马王,鬃毛飞扬,独自待在一处斜坡上,机警的扫视着周围的动静。


就在次日中午,一望无垠的草原上,马群在往西运动。


跑在最前方的马王,倏地扭头看去。


远处,一条火焰般的细线,飞速逼近。


还有另一匹壮硕雄健的巨马,跑起来如飞逝的闪电,蹄子落在地上,地面必炸出一个浅坑。


其力量之惊人,可见一斑。


两匹马,来势汹汹的往马王冲来。


红色的烈焰是赤兔。


它唏律律的发出一声马鸣,如同邀战!


马王瞪着接近的赤兔和爪黄。


这是两匹来挑战马王地位的‘大敌’。


突地,马王迎向赤兔。


两匹马,对冲靠近。双双人立而起,前蹄蹬踏。


砰!砰砰!


低沉的声响,如擂重鼓。


另一侧,爪黄陡然增速,从侧翼靠近,给了马王一蹄子。


二打一。


马王待要战术后退,突然大惊,自己背上居然多出一个人。


它在对方落到背上的刹那,全力纵起,想将对方甩下去。


曹操在旁边观察片刻,抓住机会登上马背。


他如今的手段,即便是马王,也不难对付,在马背上坐得稳如山峦。


曹操探手,掌心化出一条盘绕的气运之龙,颜色幽紫,内蕴神魂相。


他探手虚压在马王额头。


矫健如龙,一心要将曹操翻下来的马王,迅速停止了躁动。


曹操借助神魂相,和它产生了神魂层面,玄之又玄的联系,对其进行安抚。


那马王偏着大头,惊疑不定的看背上的曹操。


它很快便消去了对曹操的敌意,只是不太适应背上有人,肌肉抽动,显得有些紧张。


稍远处的一座高地周围,是散开的四十八重骑,还有五大将,张辽,赵云,典韦,许褚,太史慈。


几人兴致勃勃的旁观。


“魏王刚才纵身而起那一瞬,快的连我也没看清。”太史慈说。


其他几人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他们短暂交谈,曹操已骑着新得的马王,从远处缓步驰骋过来。


【你新得坐骑,万马之王,请为它命名】


【你新得一支野马群,其中上等战马5139匹,母马3227匹,幼马215匹…】


“名字,绝影。”


曹操带人回到北部边关时,骄阳西落。


有亲军迎上来:“魏王,鲜卑又派使节南来。这次是刚战败的东鲜卑派的人。”


曹操心忖这时候来,必是想求和,好极了。


他此次北上,不单是犒赏兵将和抓马,更重要的是为了配合称王,要宣军功。


Ps: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