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得国玺,化真龙【求订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午,阴天。


但书房里绽放的紫色光芒,胜似骄阳。


传国玉玺到了邺城,连荀彧都闻讯赶过来旁观。


贾诩,郭嘉,荀攸,戏志才,张辽,赵子龙,黄忠,程昱都在。


典韦,许褚也在曹操身后。


所有人的眼神,皆一瞬不瞬。


传国玉玺,从秦传到现在,数百年来始终是皇权的象征。


貂蝉和文姬,坐在自己的小桌后边,同样看着曹操亲手取出那方国玺。


气运之龙吐出紫气,国玺也随之绽放紫晕。


下一刻,气运之龙倏地冲入了国玺内。


奇妙的是气运之龙本来只有擅长观气者才能得见,可祂一进入国玺,顿时变成了显像的存在。


众人皆能看见。


而国玺内,像是封存着一团混沌白雾,气运之龙在其中游曳飞腾,若隐若现。


朦胧中,玺内似乎还有山河地脉起伏,与神州地貌,逐一对应。


大汉十三州彷如被收纳在这一方四寸大的国玺内。


“还有一条龙!”


“是国玺中的灵韵成龙!”


“……”


玺内,又出现一条龙形气机。


混沌般的白雾淡去,山河愈发清晰。


而曹操的气运之龙,和国玺中那条龙气交融。


玺中的龙,似乎被气运之龙同化吸收了,逐渐消失。


整个过程,像是一种气运层面的祭炼。


俄顷,气运之龙从玺内忽然冲出。


书房里卷起一阵狂风。


众人低呼声中,气运之龙从窗口飞出,升空扶摇而去。


祂在九天之上,吞吐云海,吸纳太阴、太阳之力,刹那百里,来到南向的黄河上方,汲取河中水气,同时牵引玄黄厚土之力。


以水为血,以土为躯。


以太阴,太阳,点燃体内‘生机’。


这条气运之龙,开始用呼吸,来对应阴阳。


祂在进行至关重要的蜕变,仿佛要衍生成真正的生命。


祂此前曾在曹操翻阅来自袁氏的周易时,吸收周易中蕴含的‘易数’,塑造鳞纹。这时所有易经对应的鳞纹汇聚,在其体内生成一个核心,对应心脏。


又以曹操的神魂相为魂魄。


这条龙和国玺蕴含的气数相合后,完善了真龙的变化过程。


【你的神魂相,完成第一次化龙,你初成一方之王,对应真龙变化】


【第二次真龙变的方向,吸纳人望,让其与人道气运相合】


词条闪逝。


曹操的神魂之龙,旋即从外回返,再次冲入国玺内。


那国玺上盘绕的龙形玉雕,变得神光缭绕,散布出逼人的威压。


国玺在帝王紫气承载下,载浮载沉。


曹操的感知中,自己的意识和传国玺,产生了奇妙的联系。


他体内像是具备了真龙的力量,甚至有种咆哮发出龙吟的冲动。


伸手虚托,国玺落在他手里。


他取出承影剑,引国玺的气机,与之相连。


便见那国玺自行悬浮,而承影剑位于其下,气机互通,彼此温养。


以国运养剑,剑的锋芒,又可以护持国玺,不为人所近。


即日起,这国玺和承影剑,就悬在曹操的书房,出入皆可见。


国玺对应大运,承天命。


曹操得国玺。


这事要大书特书。


连荀彧的神色,都有些激动,准备撰文告知天下。


先有郑玄的天命说,又有国玺主证,曹操称王的阻力,将被降低到最小。


不过曹操也看清楚了。


这方国玺上的字,确实是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它不是始皇帝那块和氏璧,是高祖皇帝另做了一块,然后搞虚假宣传,说自己承接了秦之天命。


这是大汉的传国玺。


其来历也不简单就是了,材质乃神秀之物。


高祖称帝后,西汉,东汉两朝,用数百年国运温养,凡铁也可蜕变成神器。


何况是玉玺。


而就在曹操的气运,终于化为真龙,得国玺加身时,洛阳的皇宫,传出一声惨叫。


刘协居然眉心渗血,翻倒在地。


他痛苦不堪道:“有人要害朕,朕能感觉到,有人以巫蛊之法,在夺朕的气数,定是曹操……奸妄之人,想要害朕……”


皇帝话落昏厥。


邺城。


郑玄、童渊,华佗,张仲景等人都在吃瓜。


所谓殊途同归,走到各自领域的巅峰,都能敏锐的感知到天地气机变化。


尤其曹府内,国玺化作紫色的骄阳,携带着长河般汹涌的气运。


几人仿佛也听到了地脉中响起的龙吟。


在他们的瞩目下,整个曹府都蒙上了一层紫晕。


几人对视,谁也没出声。


但都明白这紫晕,意味着什么。


同样在邺城,还有一个人,手托简卷,也感应到了曹操的变化。


孔融手里的竹简,是他祖上传下来的圣人手书。


那简卷上,流转出一股气机,融入他体内,与双目相合。


孔融由是得以观望天地运数。


他亲眼看见曹府内,冲起一条龙气,腾空吐纳四方气运。


“帝王运数加身,传国玺蕴含的国运,被曹操所夺!”


孔融难以置信。


“他一个乱臣,居然能吸收龙气!一定是哪搞错了…”


孔融本准备阅兵封将后,就去找曹操。


但封将后,许多士族不约而同的打起了退堂鼓。


十万军伍的声威,曹操登上将台,聚兵拜将的过程,让不少士族改变了主意。


他们本来想暗中联合,不交粮,或者说少交粮的心思,因为拜将聚兵,而被压了下去。


孔融奔走多日,一家家士族大多已经离开,说要回去筹粮。


只剩他和伏平到处忙活,至今也没联系到几家士族。


这时,看见曹操府内气运冲腾,孔融默然思忖:


“见曹孟德的第一面,我就断定他野心极大,是奸妄之人,绝不可能出错。他乱国,乱政,妄想窃国,我孔氏以六经传家,岂会畏其权势。”


孔融当日便离开邺城,直奔洛阳而去。


他要参与皇帝的计划,拨乱反正,匡扶汉室正统。


与此同时,孙策亲自出迎,接返回江东的弟弟孙权。


看见弟弟的车驾,孙策大喜。


孙权见到兄长,也是满心喜悦。


“仲谋,见你无恙,我便安心了。”


“你去邺城,境遇如何,可曾被欺?”


孙权从车上下来,执礼说:“劳兄长挂念,弟一切都好。”


“魏公长子曹子脩,行为粗鄙,喜欢动粗。此外倒也没什么。”


孙权随嘴跟兄长告状。


但也是一语带过。


他自诩已经长大了,不至于因为自己被霸凌这件事,鼓动兄长帮自己主持公道。


曹营势大,兄长如果真为了他和曹营对上,是祸非福。


孙策靠前,拍拍弟弟肩膀。


“魏公让我给兄长,带来一封信。”孙权掏出信函。


孙策当场拆开,是曹操的手书。


他看过后,递给身边的周瑜。


周瑜瞄了一眼,赞道:“真是好字,都言曹孟德大才,果如是。”


曹操给孙策的信,谈及天下形势。


孙策,周瑜一见就明白了曹操的意思。


孙策如果愿真心归附,去邺城一见,能促成天下早日归一。


曹操的意思是,若天下得安,他将虚位以待,封孙策为江东牧,辖江东之地。


但要交出兵权。


孙策轻笑道:“曹孟德给我来信,未免自视太高,凭什么认为我会投他!”


此时周瑜和鲁肃鲁疯子,已给孙策制定了据江东天险,而谋后动的策略。


孙策在江东,攻城略地,战无不克。


当袁术死去,江东已无匹敌之人。


没试过,他怎么会甘心投降。


孙策接了弟弟孙权,归江东而去,对曹操的信置之不理。


相关消息,很快传到曹操耳中。


“最后的机会,他不要就罢了。”


曹操对贾诩说:“让我们的人,按计划行动。”


————


江东。


长江南岸比邻着一座大城,叫同阳。


下午申时,天色将晚。


徐悦今年二十九岁,身形瘦高,面容普通。


他做行商打扮,迈着不紧不慢的脚步,来到同阳城内一处宅院外,轻轻叩击后门的门环。


宅门打开,门房是个老头,扫了眼徐悦:“找谁?”


徐悦说出了一句他自己都不懂其意的暗号切口:“二营长的武器是什么?”


“是意大利炮。”


暗号对上了。


两方不动声色。门房让开,徐悦进入院子。


他一直对自家曹营谍子接头的暗号,深感疑惑。


这是谁编著的,所有的字都认识,但意大利炮是什么?


完全不明白。


徐悦是一名曹营的高等级密谍。


贾诩亲自训练的人手之一,在曹营谍探中排序很高。


那老头回身,带着徐悦进入屋内。


屋里有另一个青年,是徐悦真正的接头人。


俩人一对眼神,感觉是对的人。


因为他俩认识,都在他们的恩师贾主任门下学过艺。


但还是要再次对暗号,确保无误。


徐悦用指头沾水,在矮席上写下自己的身份代号:“人五。”


“人六。”对方也写出对应的身份。


俩人是师兄弟。


人五人六。


意大利炮的暗号,是曹操一时兴起,给钦定的高阶谍探碰面的暗号。只要不是穿越来的,就不可能接的上。


人五人六办事效率极高,不愧贾诩亲自调教过。


“地方已定好,这是地址。”人六告诉人五。


人五点头。


曹操不久前下令,让曹营密探寻找一些人。


这些探子找到线索,今晚打算动手。


人五亲自带队,人六继续在本地蛰伏,探查江东的消息。


俩人短暂碰面,交换讯息。


夜色深暗。


人五带着一支小队,手脚麻利的翻入目标家里。


因为事先经过周密安排,所有人全程不发一语,简单迅快的突袭,制服目标。


人统统打包带走。


曹操让他们来抢人。


人五把抢到的人,连夜秘运出城。


晚上城门关闭,怎么出城?


他们来到一处比邻城墙的荒僻宅院。这里的地面,早被挖出一条地道,又深又长,正好从地下穿过城墙。


这次行动,得到了令晋麾下盗墓办的工兵全力配合。


看地道的规模,就知道挖了不止一天。


人套在麻袋里运出城,连夜登船,转移送走。


第二天早上再想找,已经无影无踪,去向全然不知。


活干的很漂亮。


被运走的人里有几个特殊的人才,不然不会动用人五人六这一等级的高阶谍探。


这些被绑的人,一路辗转,在五月初,被送到了邺城。


曹操兴致勃勃,打算亲自见见这些人。


Ps: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