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下同贺,礼金多到发指【求订阅】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下同贺,礼金多到发指【求订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书房。


曹操在纸上落笔,写下了郭嘉,荀攸,赵云,曹仁,夏侯渊等等文武的名字。


而后又写:


郭嘉:敢用险,善用险。当机立断,出奇制胜,料事精准,军谋奇才。


荀攸:奇谋多策,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独当一面,谋主之才!


赵云:世之儒将,强挚壮猛,一身是胆,破万军如入无人之境。


曹操是在写文武众臣的功勋,战绩,为他们定功。


封将的时候要用。


每个文武后方,又记下个人的具体功绩,带来了哪些影响。


这是件很庄重的事,只有曹操有资格执笔。


文姬在右侧,负责抄录他所写的评定。


貂蝉则在给曹操研墨。


郭嘉得到通传后,溜溜达达的从门外进来。


先给老板请安,又给两女执礼:“嘉见过两位夫人。”目光掠过貂蝉和文姬,心忖州牧家的女子,气象之瑰丽出挑,当真举世难寻。


曹操道:“奉孝过来有何事啊?”


郭嘉伸着脖子看他所写:“大家知道魏公在给我们写评定,让我来看看。”


“封赏文武时,自会告知。”


曹操的书房外,众文武站成一排,将星璀璨,文臣良谋,多如云聚。


这些叱咤当世的文武站在一起,居然有种等老师批作业,想知道自己多少分的既视感。


屋里,曹操对文姬努了下嘴。


文姬就把自己抄录的那一页关于郭嘉的定语,给他看。


郭嘉接过,看两遍:“我善用险吗?我那些献策,都是想好的,成功的概率很大。”


没逼数,和贾诩一样。


他还觉得自己没献过毒计呢。


官渡之战前,郭嘉在十败十胜论后,顺势向曹操提出平定北方的宏观战略,坚定了曹营各部必胜的决心。


这次征乌桓,曹操虽然没带郭嘉。


但他在战前就为北击乌桓,操盘献策,制定了计划。


战略战术上是曹操实控,指挥兵马。


但郭嘉人在邺城,心却跟着飞到乌桓去了,通过讯珠和曹操一天联系八遍,商榷计划。


曹操对他也足够信重,许多计划,都是和他商议的结果。


能在入冬前的短短时间,攻克乌桓,郭嘉功不可没。


曹操在其评定论功的细则上,写的很清楚。


至于他说自己没用险,曹操不搭理他。


执笔继续写,程昱:善断大事。性格刚戾,与人多迕。


曹操给程昱的评价是勇冠贲育,文可治一方,武可统兵战万里,既是上谋,亦是良将。忠勇无二,狠厉决绝。


程昱确是曹营的头号狠人。


曹操写完放下笔,看郭嘉还等在旁边,劲劲地从文姬那里把他写下定语的名单,都要过去看一遍。


“魏公大才,知人善用,品评之准,透彻人心。”郭嘉赞道。


“你过来到底想做什么?”


“我听说鲜卑也派了一支使节队伍,要来贺魏公大婚?”郭嘉说。


确是有一支鲜卑部落南下来访,不是之前交过手的东鲜卑,而是位于草原中间,历史上鲜卑部落中最强的一支,也就是后来以轲比能为首的鲜卑。


曹操已让人传讯北关,放其南下,要看看对方意图。


既然不是东鲜卑,曹操从中看到了可以利用的机会。


对方在寒冬二月,从大草原南下,其间的风险和阻碍,可想而知。


必有重要之事,曹操也想借机会听听草原上的动向。


“我想北上,去迎这支使团,顺便观察他们的意图。”郭嘉请缨道。


曹操暗忖奉孝倒是知我心思,想一块去了。


“我已让人去了,北地苦寒,你往北迎…不合适。”


潜台词:天冷,你虚的厉害,再冻病了。


郭嘉撇嘴:“我哪有那么虚,往北走一走还是没问题的。”


你可有点逼数吧…


曹操:“没事回去睡觉,多休息,要不就去仲景,元化那里打下手,多闻药气,对你和志才有好处。”


“让等在外边的人都散了,定语一时半会写不完,还会有删减调整。”


郭嘉告退。


而内宅有人来叫貂蝉和文姬,回去试喜服,两女也喜悠悠的走了。


门外,典韦,许褚见没人了,双双往屋里凑。


“你俩也有事?”


典韦:“咱看众将都很在意州牧写的定语,咱也想要一个。”


“我也是。”许褚。


曹操挥笔而就,典韦:万军斩将,能吃驴肉。


许褚:凶猛如虎,爱听表扬。


典韦接过后拿到面前细看:“有一个字是驴啊,咱的评定还和驴有关?”


许褚愁眉苦脸:“咱这评定这么短呢?也没使劲夸我呀。”


曹操差点笑了。


他给典韦,许褚另有评定,论功的定语还很高,但现在不能给他们看。


“出去走走。”曹操坐乏了,打算溜达溜达。


“州牧,我们去哪?”


“城里走走。”


————


杜绣娘待在她住的小院里,也能听到这几日城内比往昔热闹。


她被养在这,一般不出门。对现在的生活有些逆来顺受,有时还安慰自己,有个强权的男人护着也挺好,安安稳稳的。


但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有时就想出去看看,往人多的地方去。


她告诉家里管事的吴婆婆,说想出门。


吴婆婆把消息送上去,过了大抵一个时辰,回信说可以出门。


杜绣娘换了最漂亮的衣服,粉色的上衣襦裙,下边是钴蓝色,浅浅淡淡的那种蓝调子的长裙。


这个年代,一裙染双色,要比普通长裙贵七八倍,绣工也好。


杜绣娘知道自己出去容易招风,要了顶带纱的沿帽,遮住面庞,才在一行人伴同下,出了门。


这一出门,但见车水马龙,往来军伍,披甲执锐。


邺城主街上,车马之多,已到了摩肩接踵的程度。


还多是高头大马拉乘的辇车,一看就不是民用车驾。


“怎地有这许多兵马,车辆…”


杜绣娘问了一句,身边的吴婆子便低声说:“都是魏公的兵,夫人且还只看了个开头。我听说如今魏公麾下,雄兵五十万是有的?”


杜绣娘不知道五十万是个什么概念。


其实吴婆子也不知道。


“这邺城如此繁华吗,像是天下人都来了…”杜绣娘又道。


“夫人说的没错,这些车马便是来自天下各地,远者赶了数千里,只为朝见魏公。”吴婆子又说。


杜绣娘撇撇嘴,不太信。曹操权势很大,她是知道的,但总归不至于让天下人都来见他。


然而当吴婆子带路,来到曹府附近看了看,杜绣娘信了。


曹府外,车驾一列列的排队等候,形形色色的人,难以计数。


每辆车驾都有至少四五人,多则数十人簇拥,都不是普通人家。


杜绣娘暗自咋舌。


她在街上走动,虽然有遮面的垂纱,但只靠身段,已让人频频瞩目,有人甚至遥遥跟在后边。


杜绣娘胆子不大,感觉街上好像不太安全。一刻钟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她遣散婆子,进入寝殿,倏地吃了一惊。


上次那个闯进院子,想劫色的人又来了。


“你…怎么还敢来?”


这次杜绣娘学聪明了,脱口喊道:“快来人,快来人。”


曹操说了句经典台词:“你喊吧,喊破喉咙也没人来救你。”


他施了个小手段,声音根本传不出去。


杜绣娘站门口,小碎步往后退。


“你被人养在这,一辈子也没个自由,要不我带你逃出去?”曹操说。


杜绣娘凶巴巴的:“放肆,我有没有自由不用你操心。”


曹操笑,一句话就暴露了真是被关在这的外室,自己还没察觉。


曹操过来,本打算表明身份,把杜夫人带回去。


杜绣娘,原也是自己孩他妈,妾室之一。


但他改变了注意,先在外边养着吧,以飞贼的身份,没事来撩拨撩拨,看什么时候能把她拐跑。


这时,杜绣娘忽然撒腿跑向门外:“来人!”


等她带人再回来,屋里的曹操已走了。


但留下一张信简:“草长莺飞四月天,河岸杨柳抚春风。多出去走走。”


末尾写的是:下次再来。


杜绣娘愣了愣,心忖这飞贼怎么回事,当这是自己家了。


她有些担忧被飞贼惦记,发愁道:“不是说这里防卫很严吗,怎地这飞贼总能进来?”


曹操回到府里。


书房已经坐了三位老寿星,程昱,董昭,贾诩。


这仨,贾诩算寿命最短的一个,历史上也活到快八十。


在汉时,已是高寿中的高寿。


另外那俩,比他还能活。


曹操在主位落座。


几人给曹操献了一计,借大婚的机会,薅士族羊毛。


以连年征战为名,跟士族讨粮。


要知道除了冀州,并州,青州,曹操刚杀了一波士族,其他各地,士族尚多。


而天下过半的粮食,被士族控制在手里。


曹操用皇帝的名义,发圣旨,召集这些士族,让他们供粮,名正言顺。


谁拒绝交粮,或少交粮,就会被进一步排查出来。


此计还有釜底抽薪的作用。


粮备是真正的根基,各家士族出粮,自己就会对应被削弱,利于曹营对地方的掌控。


此强彼弱,抑制士族之余,壮大自身。


这条计策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实力,根基稳固,不怕士族反弹。


眼下用这个计策,正合适。


时间转瞬,三月初,曹操大婚的日子,已到了。


“魏公,这是各家的礼单,传承在三代以上,可称‘族’者,共一千零七十九家,分别送来贺礼。”


这天,荀彧亲自来给曹操送礼单。


“关中李氏,送绢五百匹,金锭二十对儿。


武威刘氏送马两百骑,渤海郡徐氏海珠四对儿,绢千匹,马蹄金十对儿……这家是不是做亏心事了,送这么多?”曹操笑道。


他其实有些震惊。


单从这份礼单看,完全感觉不出乱世仍在,各方割据。


千余士族送来的钱财之多,已到了曹操都意外的程度。


“州牧往下看。”


后方还有个士族汇总的送礼总数。


只是南珠就上百对儿,马一共近千匹,都是上等良马。


黄金足有百斤,其余各类文玩,字画,精工奇巧之物,青铜器,皆以千计。


锦缎共五万余匹。


曹操结一次婚,各家趁机大送礼物,为的是拉近关系。


到了现在,再迟钝的士族,也能看出曹操有成就帝王,掌天下权柄的可能。


他们送礼,是在给未来的帝王。


曹操叹道:“后悔了,倾儿,文姬,貂蝉,青玉她们几个,分开结就好了。咱们养兵只要缺钱,我就结一次。”


众人皆笑。


但这些士族是真有钱啊。


曹操大婚前两天,鲜卑部落的使节,来到邺城。


此时一切就绪,大婚在即。


Ps: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