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385章 南朝第一猛男,史上最强军阵!蹋顿:我这是踢上铁板了吗?

第385章 南朝第一猛男,史上最强军阵!蹋顿:我这是踢上铁板了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楚军已经登岸,一举一动远处的蹋顿尽收眼底。


看着看着,蹋顿便看出了不对劲。


楚军除了步卒和骑兵,竟然还把一辆辆战车,都推上了岸滩!


要知道,自从汉武帝大兴骑兵,对匈奴等胡人实施以骑对骑的战略以来,战车的作用便越来越小。


似幽州这种边州,什么匈奴人,乌桓人,鲜卑人盘踞于长城内外,汉军与之交锋,基本也是白马义从这种骑兵。


蹋顿还是头一次,在幽州这种地方,见到了战车。


而且除了战车之外,楚军的骑兵数量,粗略的一估算,也就是八百骑而已。


相比于他三万铁骑,连塞牙缝都不够啊。


“刘备是疯了吗?”


“他想靠几辆破战车,几百骑兵就想强渡易水?”


“他以为我三万铁骑是纸糊的吗?”


蹋顿眉头皱起,狐疑的眼神中,渐渐透出几分被轻视的恼怒。


就在他思绪飞转之时,楚军已用战车首尾相连,结成了一道半圆车阵。


差不多已经是半渡了,若再等下去,八千楚军就将全部登岸。


介时他虽有骑兵优兵成势,若是楚军背河列成阵势,这仗就不太好打了。


“大乌桓的勇士们,给我冲上去,将楚军赶下易水!”


“给我杀——”


蹋顿狼牙棒一招,一声厉声大喝。


牛角号吹响,刺破了易水北岸上空。


众乌桓小王们嘶吼声起,催动着乌桓铁骑,乌压压如潮水一般,向着刚刚登岸的楚军冲去。


天崩地裂,风云变色。


铁骑掀起的狂尘,将头顶的日头都遮挡。


那雷鸣般的铁骑声,盖过了天地间一切声音,震到所有人都头皮发麻。


乌桓铁骑挟着狂风暴雨之势,向着楚军的却月阵,便是袭卷而上。


而登岸列阵的楚军,数量不过四千余人而已。


阵中。


张辽见得乌桓人发起了冲锋,冷冷一笑:


“国相所料不错,乌桓欺我兵少,果然尽起全军想要半渡击之。”


“看他们人人手执盾牌,应该是防着我们的连弩。”


“蹋顿,咱们就看看,是你的铁骑无坚不摧,还是我们萧国相的却月阵更坚不可摧吧!”


却月阵。


这一座阵法,正是萧方所创,用来强渡易水,抵挡乌桓铁骑的“神仙阵”。


说起来,这也不能算是他所创,只能说是借鉴吧。


此阵法源于南朝宋国,乃是开国皇帝刘裕,为了对付北魏铁骑所创。


历史上刘裕率军北伐关中,欲经由黄河溯河西进,水陆并进直取潼关。


当时河北已为北魏所有,北魏铁骑云集于北岸,阴魂不散的跟着刘宋水军,意图随时截击。


刘裕便登岸摆出这却月阵,以不足三千人的步军,击退了近三万余人的北魏铁骑。


这一战,打出了刘裕南朝第一猛男的威名,更打疼了北魏,使得鲜卑人不敢再阻止刘裕攻取关中。


萧方在综合考虑之下,判断易水之战的形势,与当年刘裕对阵北魏时的条件极象。


于是他便拿出了这却月阵,令张辽和高顺花了十余日操演。


而今日令他二人统军,假意于下游登陆,就是为了将乌桓骑兵从易京引出,引其半渡击之。


只要蹋顿尽倾军来攻,张辽高顺便以这却月阵一举破之!


三万乌桓铁骑重创,袁尚最后的杀手锏便化为乌有,还能拿什么来阻挡二十万楚军主力过易水?


照眼前形势看来,一切皆在萧方的预料之中。


就在张辽感慨的转瞬间,乌桓铁骑已逼近一箭之地。


高顺见状,长刀一扬,喝道:


“连弩发动,射杀敌骑!”


号令传下,三百余连弩手,即刻扣动了机括。


“嗖嗖嗖!”


刺耳的破空声骤然响起,霎时间便有三千支利箭铺天盖地而出,扑向了三面袭来的乌桓铁骑。


下一瞬,箭雨袭至。


“铛铛铛!”


伴随着密集的雨打窗檐声,三千支利箭中的大多数,皆被乌桓人装备的盾牌挡落。


中箭倒地的乌桓骑兵,数量不足三十余骑。


连弩的缺陷,在这个时候就显现了出来。


此弩的优势在于可以十箭连发,瞬息间形成密集的箭网,打敌骑一个措手不及。


缺陷,却在于杀伤力穿透力有限。


一旦敌军装配了盾牌,莫说是铁盾,哪怕是最简易的木盾,连弩的力道也不足以洞穿。


一轮连弩齐射后,乌桓人死伤甚少,冲锋的速度只是稍稍被迟滞而已,并未有大的影响。


蹋顿在短暂的紧张后,嘴角钩起了不屑的冷笑。


如审配所说,这支楚军当中,还真装备了传说中的连弩,目的自然是想对付他的乌桓骑兵。


所幸他早有准备,叫自己的三万将士,皆是配备了盾牌,抵挡住了这连弩密如疾雨的攻击。


“这连弩果然了得,竟然能十箭连弩,当真是不可思议。”


“可惜啊,威力太弱,又岂奈何得了我的铁骑!”


蹋顿讽刺过后,信心狂燃,挥动着狼牙棒大叫:


“大乌桓的勇士们,给我继续冲锋,辗碎楚贼!”


乌桓人挡下了连弩的进攻,一时间也是信心爆涨,继续催动着坐骑,如出笼的野兽般,向着却月阵三面奔袭而上。


却月阵中。


张辽嘴角却微微上扬。


萧方事先就料定,袁尚审配必会提醒乌桓人防着他们的连弩,定然会叫乌桓军中配备盾牌。


适才那一轮连弩齐射,他本就知道对敌骑兵无用。


之所以明知无用,还要施放,只是为了激起蹋顿的自信心,令他更加放心大胆的纵骑狂冲。


转眼间,敌骑滚滚,已冲至了七十步。


该是换上真正杀器上场的时候了。


“伯平!”


张辽目光射向高顺,一声大喝。


高顺长刀一扬,再喝道:“连弩手退下,重弩兵上!”


号令传下,连弩手迅速往后排一退,数百重弩兵扛着沉重的大弩上前,透过战车间隙,对准了三面而来的乌桓兵。


这是萧方为了这一战,特意事先打造的重弩。


此弩以双弦发箭,虽然放箭速度较慢,远不及连弩,甚至不及普通的弩机。


但其威力,却是普通弩的两倍有余,是连弩的近三倍。


萧方为此弩取了个霸气的名字,名为“破甲弩”。


“嘣嘣嘣!”


弦音声骤然大作,震到人头皮发麻。


数百支近半人多长的弩箭,挟着刺耳的破空声,呼啸离弦而去。


当先一名乌桓骑兵,瞅见眼前寒光爆涨,还以为又是楚军连弩箭来袭,下意识的继续举盾抵挡。


“咔嚓!”


木盾如纸糊一般,应声被箭矢洞穿!


破了盾甲的箭矢,力道未消,紧跟着竟穿透了乌桓兵的札甲,硬生生贯穿了他的胸膛。


“啊——”


一声惨烈之极的嚎叫声响起。


当先那名乌桓骑士,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被直接射飞了下去,重重摔落在地。


几乎同时,惨叫声骤然四起。


数以百计的乌桓骑兵,连人带盾被射飞下马,尽皆被穿身而诛。


一轮弩箭下,冲锋在前的乌桓兵,被钉翻了一大片。


蹋顿脸色大变。


他万没料到,楚军除了连弩之外,竟然还准备威力如此强横的重弩!


射翻他带盾的骑兵,竟如此轻松!


“难道楚贼适才的连弩,只是为了让我轻敌,后边这重弩才是真正用来对付我铁骑的利器?”


蹋顿思绪飞转,蓦然间有种中计了的感觉。


不过他到底是久经战阵,立时便想到要改变战术,停止这种无脑冲锋,改以迂回侧后常用战术。


平原之上,对阵汉人的步军阵,以轻骑迂回侧后,搅乱汉军的阵形,本就是他们惯用的骑兵战术。


可当蹋顿准备下令,迂回楚军后方之时,却蓦然发现,他的这个惯用战术,对眼前这支楚军竟是实施不了。


因为这支楚军就没有后方!


准确来说,这支楚军以战车结成了半圆阵,只有三面受敌,后方却是背靠易水。


易水,成了他们后背的天然屏障!


这叫他的乌桓骑兵,如何迂回到楚军后方?


“难道说…”


蹋顿打了一个寒战,脸形渐渐凝固变形。


此刻他才终于意识到,自己中计了。


楚军的这道两头抱河,以战车为壁的半圆军阵,乃是专门为了克制他的骑兵而设!


惊醒之后,蹋顿旋即恼羞成怒。


“我就不信,区区几辆战车,几张重弩,就能挡得住我三万铁骑!”


骑虎难下的蹋顿,一声低吼,继续催动他的铁骑狂冲。


没办法,谁让他在袁尚面前,夸下了海口,说要在三日内提着楚军人头回易京呢。


这要是灰溜溜的败走,岂非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在袁尚面前如何抬得起头?


干脆就硬着头皮冲吧、


反正楚军重弩也不过数百张而已,顶住了这波死伤,只要冲到了楚阵前,一切就都好说了。


于是三万乌桓骑兵,只能鼓起勇气,顶着楚军的重箭,继续三面呼啸而来。


在付出了千余死伤之后,第一波的乌桓骑兵,终于是冲至了楚军阵前。


直到这一刻,他们才蓦然反应过来,挡在自己面前的,并非是楚军血肉之躯,而是一辆辆的战车!


血肉之躯,他们可用战马撞翻,用长刀斩碎。


战车他们怎么撞?


这要是撞上去,不是把自己撞个稀碎吗?


惊觉之下的乌桓骑兵,急是猛收战马。


为时已晚。


他们冲的太快,根本来不及停止,成片成片的撞上了楚阵战车。


惨叫声再次响起。


数不清的乌桓骑兵,不是被战车反撞在地,便是被车隙间探出的长枪刺成了漏勺。


踢上了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