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唐好圣孙!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小两口玩这么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在唐朝初年,在孔子之下社会推崇的第一人是荀子,而不是孟子。


孟子地位的抬升,离不开韩愈的努力。


老韩还特地写了一篇叫做《原道》的文章,把孟子列为孔子的继承人,并且还宣称先秦儒家唯一配继承孔子的就是孟子。


我超,原。


至于说“亚圣”的尊号,还要等到朱·仙女·大扑棱蛾子·道长·朕的钱·厚熜的嘉靖九年,才给他定下来。


后世还有一个翻译小笑话,把孟子“mencius”翻译成了门修斯……


李象倒是忘了这一点,所以就直接给孟子来了个提名。


太孙的面子又不能不兼顾,所以争论过后,文宣王庙的配享变成二人,分别为亚圣孟子和后圣荀子。


再次磋商之后,朝议定下从祀扩为一百零八人,但拟定放进去从祀的人目前也只有五十余人。


按照李世民的说法,那就是剩下的给后来人留着,用以激励后人。


群臣一听这个,那当时就不困了。


在古代其实很看重这个,尤其是香火不绝这一点。


更何况文庙武庙乃是官方所立,说句政治不正确的,就算是大唐没了,这文庙和武庙也不可能没,他们也会跟着一直吃香火。


这种好事儿,打着灯笼都找不着,谁又会反对呢?


定完文庙的名单后,便开始拟定武庙。


武成王庙主神为太公望,配享为兵圣孙武和亚圣张良,配祀十人,分别为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季汉武乡侯诸葛亮、春秋姜齐大司马田穰苴、战国楚令尹吴起、战国赵望诸君乐毅、汉长平侯卫青和汉冠军侯霍去病。


列出来的武将一共八人,其中有一个给李靖留着呢。


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儿,李靖若是进不去武庙十哲,那其他八个人也都别玩儿了。


至于帝王不在此列,不然的话无论是政治正确,抑或是按照能力功劳,李世民肯定是要进去的。


不过话说回来,武庙十哲里白起比较倒霉,赵匡胤去武庙溜达的时候,觉得白起这人杀降不祥,就给人家薅出去了,然后给郭子仪填了进去。


按理来说,按照政治正确,身为外戚的长平侯卫青和冠军侯霍去病是进不去十哲的,但李小象看不见的大手稍稍操作一下,这俩人就被摸了进去。


太伟大了哈耶象。


需要注意的是,太公望的尊称并不是“圣”,而是“武祖”,而兵圣是孙武。


田穰苴这人其实一直都有争议,毕竟《司马穰苴兵法》是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把穰苴对古兵法的阐发之辞附于其中而完成的,而具体的战例又没有多少。


反对的人认为,司马穰苴收复失地实际上靠的是晋、燕二国怂了,望风而逃,论及战功的话,其实比不得其他几人的。


非要类比一下的话,他和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差不多,不过他比克劳塞维茨多了收复失地的战功在身。


武庙里的男人,各个都是个顶个的强悍。


像后世某些腚歪到没边的电视剧,日复一日Pua汉人,说什么“你们汉人弱不禁风,根本不是我们XX勇士的对手”,“你们汉人太狡猾了,不像我们草原民族心胸宽广”,“你们汉族……,不像XXX……”,简直是无耻至极。


打一个末期的王朝,装什么大瓣儿蒜呢在这?


吹出来的女真不满万,你让他去碰赵匡胤试试?脑袋都给你腌入味儿了。


武庙这些人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能让草原哭爹喊娘的存在。


弱不禁风?不是你汉军爷爷一打五的时候了?不是跪在你唐军爷爷面前送媳妇的时候了?


辉煌时刻谁都有,别拿一刻当永久好吧。


武庙和文庙的待遇是一样的,都是有一百零八人从祀,且选了五十余名将进武庙当中。


武成王庙就宽泛的许多,毕竟姜太公可是西周时期的人物,也能容纳不少春秋时期的名将进去,譬如先轸、伍子胥等人。


名单一经确定之后,朝廷便正式下达诏书,册封孔子为文宣王,太公望为武成王。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当然,这年头并不像后世挫宋开始重文轻武,也不至于说有人对于文武并封有什么不好的看法。


引起震动的原因,也只是因为文庙和武庙各自空着的五六十个位置。


就算是贞观朝有名有姓的文臣武将加上去,他也加不上二十个。


那剩下的位置,不就是后来人的了吗?


一时之间,有志之士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建立一番功业,将来等到身后之时,被人放进文庙或者武庙,享受万世不绝的香火。


而始作俑者李象,正在忙活他的院和军事学院。


按照他的构想,军事学院的授课老师,应该是贞观朝的各位名将,尤其是李靖——当然,还有李世民。


要是当年杨二但凡是个人,比霍去病还少年天才的将军就会轮到李世民来做。


只可惜啊,给他机会他也不中用啊!


在京兆府里琢磨的时候,李象便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不知道怎么传的,前二十回《封神演义》的抄录本,流到了李靖的案头。


这老小子非但没生气,反而逢人就说自己上辈子是陈塘关李靖的转世。


大家还纳闷呢,说陈塘关李靖是谁。


李靖便邀请同僚们,过府一叙,甚至还特地找了个措大,在卫国公府给众人讲解《封神演义》的故事。


听完之后,这给程咬金和尉迟恭气的啊,左右打听之下,才得知《封神演义》乃是太孙妃裴雪青所作。


但太孙妃他们也没法求见,毕竟他们可是外臣。


思前想后,也只能去京兆府去求李象了。


“太孙殿下,太孙殿下!”


李象本来琢磨骗谁去军事学院呢,就听到尉迟恭和程咬金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哎哟,这不是瞌睡就来枕头吗?


正高兴呢,二将就进了他的房间。


“卢国公,鄂国公。”李象和他俩打招呼:“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


二将对视一眼,忽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脸皮虽然厚,但也不好说“我听说伱媳妇儿写了本,把我俩也写进去呗”。


正尴尬呢,李象便笑着说道:“你们来的正好,正巧我还有些小事情,想要劳烦二位。”


二将对视一眼,正愁找不到借口呢,便满口答应道:“殿下尽管说便是,什么劳烦不劳烦的。”


李象说道:“是这样,我呢,准备在武成王庙边上兴建一所大唐皇家军事学院,院长由圣人出任,另外还需要一些传授学生兵法的教授,二位久经战阵,精通兵法,定然适合出任教授一职,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很多人对于这俩人都有误解,认为他们只是凭借个人勇武才能够称雄一时,其实不然,无论是程咬金,抑或是尉迟恭,都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当年渭水之盟前,尉迟恭临危受命,出任泾州道行军总管,在泾阳与突厥交战,大破突厥,擒获突厥俟斤阿史德乌没啜,斩首千余级。而程咬金更是因为战功便在武德朝被封为宿国公,含金量自然是有的。


“哈哈,哈!”程咬金大笑三声:“那殿下可找对人啦,不瞒你说,我也正想找个人,把衣钵传下来……”


“就你这牛样,有甚么衣钵?”尉迟恭瞪着眼睛:“你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扁担倒了不认识是个一字,你还想教人?我呸!你要当教授,那不是误人子弟?”


“那也比你这黑厮强。”程咬金反唇相讥,率先使用人身攻击。


李象深吸一口气,这老程拐什么黑厮白厮的……


“二位国公莫争执,人人有份。”李象只能笑着劝解道。


“今儿要不是殿下劝解,说不得要给你两拳。”尉迟恭哼哼着抡了一下胳膊。


老程瞪了他一眼,又对李象说道:“既然殿下相邀,那我自然是没什么意见,咱什么时候开始教课?”


嘿,这老程,明显有点迫不及待啊。


“不着急,等到招生完毕之后再说。”李象笑着颔首。


“那行。”程咬金得到李象的回答后,拽着尉迟恭就要走。


“哎,卢公。”李象叫住他:“你们刚刚来,是有什么事儿?”


“殿下不说我还忘了,这不是刚才在李药师家里看了本《封神演义》嘛。”程咬金一下就想起来了这次来的目的,便说道:“你现在是不知道,李药师这厮,逢人便说自己是陈塘关总兵李靖转世,所以我和这黑厮便想,李药师都能混一二角色在其中,我们俩……”


“这个……”李象摸摸下巴,笑着说道:“这个我也没什么办法,毕竟这书是我阿……娘子所写。”


程咬金和尉迟恭对视一眼,心想这小两口玩这么花?


阿娘子是什么鬼?莫非私下叫的是阿娘?噫惹!


“既然是这样,那我和老程就不多叨扰了。”尉迟恭觉得自己好像长了针眼一样不舒服,连忙拉着老程告退。


李象还纳闷呢,心想这俩人这么着急跑什么?


就在李象筹办文武学院的时候,跟随各国归国团出使的使节也陆续抵达各国。


出使新罗的不是别人,正是崔敦礼的儿子崔修业。


与博陵崔氏不同的是,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的崔敦礼和博陵崔氏并不太亲近。


倒也不是因为别的,之前博陵崔氏在朝中搅风搅雨的时候,屡次想要要求崔敦礼协助,都被其无情拒绝。


在崔敦礼看来,这帮人纯粹就是来坑他的。


有这么一个拎得清的爹在,崔敦礼这一脉的孩子们自然也对那些亲戚们没什么好感。


这也是李世民重用崔敦礼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崔敦礼这人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


你就说,一个会好几种语言的人才,上哪儿去找?


正因为家学渊源所在,崔敦礼的儿子崔修业也和他爹差不多,也算是外交干才。


崔修业出使的第一目标并不是新罗,而是先去安东都护府转一转,传达一点李象的精神所在。


和新罗人坐在一艘船上,崔修业屡次被邀请一同进餐,都被他婉言谢绝。


在大唐吃多了好吃的,崔修业也不认为新罗能有什么美餐。


但是这人,总归是架不住屡次邀请。


三番五次的邀请之后,崔修业也有点动摇。


正巧还听说新罗那边有从长安采购的罐头,所以便“勉为其难”地接受了新罗人的邀请,去和他们一同共进晚餐。


你别说,这一顿的乱炖,吃得倒是挺香的,尤其是那乱炖里的海带还有午餐肉,崔修业觉得值得学一学,平时在家解个馋什么的也不是不行。


“这菜名字叫做什么?”崔修业好奇地指着问道。


“噢,这菜名字叫做‘军队锅’。”新罗人操着一口流利的大唐话回答道。


崔修业听了,不禁虎躯一震。


天了噜,新罗军队吃的这么好吗?


军队锅?一听就是军队吃的。


别看他身为世家子弟,可军队的苦他也是吃过的。


这也是崔敦礼定下的规矩,孩子们必须要在各卫里混上两年,才能出来当个官。


普通人家没苦硬吃的确有问题,但要想当一名好官,还真是要先了解民间疾苦。


就连大唐的军队,平时吃的,都没有这‘军队锅’一样好吃,又是海带,又是汤饼,还有鸡蛋、早餐肉,这么多美食……


崔修业一下就感觉,自己仿佛抓住了什么东西一样。


再仔细追问的时候,却发现对方支支吾吾,也说不出个之乎卯有来,崔修业只道是这是机密,不能示人,所以也就知趣地没有继续追问。


见崔修业没再追问,新罗人尽皆松下一口气,擦擦额头上的汗水。


崔修业看他们这样子,更是觉得自己的猜测没错。


嗯,身为使臣,总归是要好好探听一番,这个“军队锅”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崔修业的两眼之中燃烧起了熊熊的火焰,他觉得这次来的使命,不止是要出使新罗,更是要挖掘密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