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小姐只想搞钱 > 第016章 我在古代敛财(十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夫人是真的担心。


她一共三个儿子。


雷国公是长子,娶妻的时候,还没有发迹,所以,娶的是隔壁村的农家女。


婆媳出身一样,也只有纯天然的婆媳问题,没有来自于身份、财富等方面的干扰。


次子比长子小三岁,次子说亲的时候,长子已经在军中当了个小官儿,往家里送回来不少财货。


卫家盖屋、买田,俨然成了小地主。


次子便娶了个小地主家的女儿,这位小地主还读过书,在县衙当过小吏。


次子媳妇呢,也识得几个字,懂得一些县里的规矩。


太夫人得意的同时,对待次子媳妇的时候,也会忍不住的小心翼翼。


自家现在虽然有了些钱,可到底是穷人乍富。


他们有钱都不会享受,也不懂得有钱人的规矩。


所幸,次子媳妇到没有仗着自己读过书、见过世面就轻慢婆家。


她会委婉的提醒,让太夫人、大夫人等不要做些惹人嘲笑的事儿。


次子媳妇不作妖,但还有长子的妾室啊。


也是从第三年开始,雷国公便会把怀了孕、生了孩子的妾室送回老家。


起初只是什么商贾之女,或是落魄的官家小姐、军中上峰同僚的女儿姐们等,到了后来,就会有没落(伪装?)的世家女。


这些……虽然是侍妾,可人家一个个识文断字,懂规矩知礼仪,说话都是好听的雅言(官话),太夫人在她们面前,真的很难摆出当家老祖宗的款儿。


这些侍妾倒是不敢对太夫人、大夫人不敬。


但,她们明着尊敬,可总能让太夫人、大夫人等手足无措、无地自容。


仿佛自己就是偷穿了龙袍还不像太子的小丑,而人家只需一个眼神,就让她们原形毕露、羞愤难当。


当然,侍妾终究只是侍妾,惹不起,还可以把人关在一边,直接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可三子媳妇是正经的卫家新妇,就不能这么对待了。


没错,太夫人的幼子在几年前成亲了。


那个时候,雷国公已然凭借战功,成为主公身边的心腹,成为了手握重兵的将军。


三子媳妇便是隔壁县豪族的女儿。


虽然不是世家,但人家已经富贵了四五十年,家中的男丁也都跟着主公谋前程,顶多就是不如雷国公更为心腹。


但在河东一地,依然有了所谓的河东柳氏的名号。


这柳家还没有成为世家,却已经开始把自己当成了世家。


如此环境下长大的三子媳妇,骄傲、矜持……得有些过头,张嘴闭嘴就是我们柳氏。


她心心念念的也是想嫁入真正的世家,成为高贵的世家贵人。


可惜,她的婚事,她自己做不得主。


柳家作为半道追随主公的后来者,眼见着主公要登顶,就想方设法的提高自家的地位。


而他们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


能够将家中的女儿嫁给主公最好,若是不能,那就退而求其次嫁给主公的心腹。


若是还不成,那就只能再退一步,跟主公的心腹家族联姻。


柳家折腾了一番,最终把女儿嫁给了雷国公的同胞幼弟。


柳氏:……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心高气傲、满腹青云志的柳氏会有怎样的失落与愤然。


偏偏卫家三弟已经是柳家能够得到的最好人选。


柳氏若是不嫁卫家,她会嫁给更为粗鄙、更为卑贱的武夫。


柳氏满心不甘,却也不得不嫁。


进了卫家后,柳氏就开始端着架子,张嘴规矩,闭嘴体统。


太夫人等被她弄得苦不堪言,愈发的自卑。


太夫人甚至有些怕了这个“高贵的”儿媳妇。


一个还不是世家的柳氏,都如此的“可怕”。


如今,又来个真正的世家贵女颜氏……


太夫人欢喜之余,想到柳氏的种种做派,竟忍不住的心肝儿发颤。


大夫人心里也忐忑,但她更多的还是高兴。


她虽然不识字,可她懂道理。


丈夫送回来的侍妾,也不全都是不安分的作精,还有一些老实本分,或是懂得认命的聪明人。


她们没有把自己定位为男人的侍妾,而是打从心底里想要“伺候”好主母。


给主母读书,给主母讲一些外面的事情,甚至是京城的种种。


氏族、庶族、寒门……大夫人也是从那几个侍妾口中,知道了其存在,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关联等等。


所以,大夫人知道,似他们卫家这样的暴发新贵,若是能够求娶一位出身尊贵的新妇,定能让卫家更上一层楼。


尤其是这个成功求到世家女的人,还是她唯一的、最依仗的儿子,大夫人更加的欢喜。


她甚至已经做好了准备:儿媳妇嫌弃就嫌弃,只要她不当面辱骂、殴打自己这个做婆婆,她都能忍。


阴阳怪气?


指桑骂槐?


绵里藏针?


明褒暗贬?


……呵呵,全都不是事儿。


三弟妇,还有那个杨氏,全都是下巴朝天的搅家精,大夫人都忍了好几年,都习惯了呢!


大夫人很快就调整好心态,并火速派人去给雷国公送信。


雷国公刚刚结束征战,回到京城安顿、调整。


他事务繁忙,便让长子回老家处理事务。


雷国公是大将军,可以开府建牙,他的府邸,前面就是官署,后面才是内宅。


这日清晨,雷国公先在前庭的演武场练了一会拳,简单的吃了朝食,便准备去官署。


“哎,大郎回乡了,阿娘他们还没来,家里没个主母,还真不成!”


前院后院的,全都他娘的是大老粗。


有几个丫鬟,也都是粗苯憨傻的。


雷国公倒也不是耽于享乐的人,更不是贪图美色的人。


否则,他也不会把侍妾都送回老家。


他只是想吃住都舒坦些。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家里连个称心的人儿都没有。


吃饭也是像军中一样,都是大锅菜!


一边叹息,雷国公一边向前面走去。


刚刚出了二门,就听到了外面有急促的马蹄声。


什么情况?


大清早就进了城?


听马蹄声,应该是朝着自己的将军府而来。


难道是老家——


雷国公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在门口正好跟来人撞了个正着。


“喜事!大喜事啊!”


“国公爷,家里有大喜事!夫人特意命小的连夜来送信!”


跑了三晚两日,一千里路,居然就这么的赶到了。


来人下马的时候,都是连滚带爬,没办法,太累了,也太困了,身子都软塌塌的没有力气。


但,来人见到雷国公却十分兴奋。


他顾不得从地上爬起来,直接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


雷国公起初还被吓了一跳,以为老家出了事。


老娘年纪可不轻了,别再有个——


听到“喜事”二字,才放下心来。


他一个箭步冲到近前,从来人手里夺过书信,展开就看了起来。


他识字不多,但普通的家信还是能够读下来的。


“大郎要娶亲了?还是兰陵颜氏?”


“……真的?不是骗劳资?”


颜氏啊,连他一个大老粗都知道“安贫乐道”的典故,听说过这位圣人贤徒,足以证明人家老祖宗的名望有多高,家族有多么的显赫。


“是真的!颜家娘子身患重病,是咱们世子慷慨相助,又是请了太医,又是送了千年人参……”


“颜家娘子感念世子的救命之恩,又看世子相貌人品都是上上之选,便亲自做主,要把颜家女公子许给世子!”


“国公爷,这位颜家女公子可不了的,识文断字,还擅长书法。她写的那个什么、什么颜体,雷县的读书人都争相临摹呢。”


“……还有还有,颜家女公子还给咱们世子取了个名字,叫、叫贇!”


来人躺在地上,缓了缓劲儿,便翻身爬起来,跟在雷国公身后,絮絮叨叨的说着。


“救命之恩?父母之命?好!好啊!”


“给大郎取名?大郎不是有名字了吗?那个贇,又是什么字儿?可有什么来历?”


雷国公被来人说的那些话,弄得又是欢喜、又是惊奇,他也突突突的问个不停。


说道儿子名字的时候,雷国公还有些好奇:“杨司马给大郎取了个斌字,有文有武多好?”


雷国公作为一个武将,不但想要儿子能够继承他的尚武,更希望儿子能够读些书,成为有文采的读书人。


“那个贇啊,我听世子说过,有文有武还有钱!比斌好!”


“……哦~~还有钱?哈哈,好!好啊!确实比斌好,不愧是我卫家新妇!”


得,婚事还没成呢,人家小女郎也还没有嫁进卫家,雷国公就开始张嘴闭嘴的“我卫家新妇”了。


不用说啊,雷国公对这门婚事,满意得不得了。


完全没有任何意见。


而似雷国公这样的大老粗,表达满意的方式也非常的粗暴直接——


“聘礼要多多的给!”


“万两黄金?万亩良田?哎呀,那都是大郎的,我卫家娶新妇,自有我这个劳资负责。”


“巧得很,前些日子在京城附近‘剿匪’,得了些东西,再从我库房里凑一些,都给颜家送去。”


什么金银珠宝,什么玉器古玩,还有什么书画字帖……足足二十八口大箱子,用了七八辆马车。


龙岁岁:……哈哈,美得很!这未来公爹,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