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神农道君 > 第11章 :武帝的封赏,直接拉满?!(大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兴赶到丰京后,秘密进入了皇宫内廷。


此时的姬澈坐在天心殿的王位上,周围有很多神器包围着他。


如【天运金榜】【谶纬神罗】【造化之盘】【人皇剑】【天帝战甲】【五帝战车】……


但姬澈不能动,他需要在王位上坐三个月,才能初步恢复行动。


当赵兴赶到天心殿时,殿内只有幽若公主姬安澜、命官姬姒,不见其余人。


"臣赵兴,参见陛下。"


"大兄,请坐。"姬澈的声音低沉,坐在王位上一动不动。


"谢陛下。"赵兴坐在了幽若公主旁边。


接下来殿内陷入沉默,只有王位上的姬澈,异象不断,气运,元气在变化。


变化疯狂而内敛,赵兴即便不刻意感受,都能发现姬澈的气息在急速攀升。


只花了三天,姬澈的气息,就已经提到了命宫境巅峰。


之后有人陆续到来。


柳天宁,罗睺王,杨国公,六佾大舞师纪梦君,鸾仪卫副统帅秦广,神宿卫副统帅钟梓恒,通天祭司姬伯常……所有人无言的陪同了姬澈三个月。


三个月后,姬澈身上的金光逐渐敛去,他从王位上站了起来。


"多谢诸君为朕护道。"


殿内的人都站了起来,朝着姬澈默默行礼,这时也不好说什么恭贺的话,所以只需行礼即可,不用开口说什么。


姬澈看向代丞相‘佟文升’,以及宗伯姬文昌。


"先帝大行,不永天年,请佟相和宗伯拟定先帝的谥号,昭告天下,一个月后举行殡天大典。"


"遵命。"


佟文升和姬文昌立刻出去。


大行皇帝,是说皇帝死了,但谥号未定这段时期的叫法。


姬澈消化了人皇道的初步力量,恢复行动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昭告天下,给景帝操办丧事。


殡天大典结束,才是登基大典。


整个过程持续半年左右,原本该有三年,但文皇帝节俭,主动缩短了这个过程,景帝继位时也是这么办的,于是这就成了祖制。


一个月后,景帝的谥号和功绩确定。


"除奸佞,废淫祀,封诸神,剿邪教,弘万法,征南荒,开东海,定西极。"


此乃大周王朝‘孝景皇帝’生前的八大功绩。


孝景皇帝是姬明景的谥号。


剿邪教,废淫祀,封诸神,弘万法,这四样都是老一套,基本是个皇帝都会做,也都会出现在身后名当中。


除奸佞排第一位,属实是老景杀臣太多,数都数不过来。当然,杀的必须全部是奸臣,佞臣。


征南荒排第二位,是因为两新时期打下来的南蛮疆域,如今的九天应元府虽然地盘缩小了不少,但依旧存在,那这就算是景帝的功绩,是太祖和文帝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开东海,这是因景帝广开东海商道,使得平海州从一个新洲贫瘠之地发展成了天下第一大的洲。


他睡服了幽若公主母亲,使得高品龙庭名额从一千增加至一千五。


在景帝时期,赵兴在龙庭又取得了极大的收获,自然算是景帝的一大功绩。


定西极,是指西极冰川靠近大周边疆的各藩国,部族,有三百八十几个新的国家和部族投靠。


姬明景在位时期,统治了西极冰川川的藩国九百余年。虽然在晚期发生了战事,使得投靠翻过数量有所减少,但这并不妨碍景帝整体的功绩。


由于帝皇死,就是连肉身都没有,直接消解于天地之间。


所以景帝下葬的时候,就只有衣冠冢。


三个月后,姬明景的衣冠进入‘安陵’,这就算是下葬了,安陵就在文帝的西皇陵旁边。


由于皇帝的皇后,妃子都会走在皇帝前面,所以大周也没有太后一说,武帝一登基,就是独揽大权。


玄黄历,4417纪元的第112年,武帝举行登基大典,并拟定年号为‘元狩"。


这个年号一出,朝野沸腾。


许多大臣纷纷上奏建言,觉得此年号不妥,各种引经据典,其中最经典的言论就是父死三年,子不改其志。


像景帝一开始都会延续他老爹的政策,不动刀兵,和平了几百年才开始实施新政。


怎么到您这,上来就元狩呢?


您这是妥妥的要打仗的节奏啊!保守派的大臣坐不住了,奏折如同雪花一般从各地飘向丰京。


然而武帝表示: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年号到底是定下了’元狩"。


皇宫后花园,华清池。


"大兄,你看看。"姬澈笑着将一堆奏折招了过来,"我只不过改一个年号,很多人就坐不住了。"


赵兴道:"陛下所表现出来的偏向性,也是一种态度,他们当然着急。"


姬澈责怪道:"大兄,说多少次了,你我私下见面,称呼照旧。我已经没有多少亲人了。难道你也要让我做个孤家寡人?"


赵兴微微一愣,随后笑道:"五弟。"


"这才对嘛。"姬澈笑了:"大兄,你说说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反对?"


赵兴思索道:"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因为先帝打了很多年,他们没捞到好处,反而使得人丁调零,当然不愿意再打。"


姬澈摇头道:"我总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利益,现行的军功制已经足够优渥,况且以利驱之,岂为正道?"


"大兄觉得要将所有人绑在我这辆战车上,还有什么办法呢?"


赵兴道:"比利益更重要的是生存,倘若不征伐各国,就会导致大周衰落,那么就能使得绝大多数人都团结起来了。"


姬澈若有所思,凝视了华清池片刻后,他看向赵兴:"大兄,你可曾听说过飞升的传说?"


"略有耳闻。"赵兴道,"相传上古时期的气运王朝,有夺天地造化之功,打破了玄黄界的桎梏,得道飞升,被后人称之为神庭。只不过这终究是一种传说。"


姬澈道:"如果我告诉你,神庭不是一种传说呢?"


赵兴面不改色:"愿闻其详。"


姬澈笑道:"我就喜欢大兄你这点,天大的事在你这里,也好似小事一般,听到这样的话,你也丝毫不惊讶。"


顿了顿,姬澈道:"大兄,我认真的告诉你,神庭之说,并非传闻!"


"它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只有统一了中州的王朝皇帝,才会得到这个秘密。"


赵兴道:"澈,你为何要告诉我。"


"因为我本来就打算公开这个秘密。"


姬澈挥了挥衣袖,一块黑色石板出现在空中:"此乃天命之书,万国时代三万五千年,它从未现世过。"


"但自太祖统一中州之后,此物便从天外飞来,到了他的手中。"


"上面记录的乃是王朝飞升之奥秘。"


"历代神朝,达成飞升后,便择文武百官破碎虚空离开玄黄界。"


"也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神朝飞升,才导致历史断层,大周的史官修史,仅能修到五十四万年前。"


"当然,更多的是失败的例子,遭到了天罚,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赵兴静静的听着。


"我在得到天命之书后,时常会想,那些失败了的王朝,是否失败在了择文武百官这一点上?"


"会不会神朝飞升的真谛,本该是携带所有臣民?"


赵兴有些心潮澎湃,武帝还真是参悟了飞升的真谛。


前世的飞升版本,本就不是一个人就能飞升!前世的飞升版本,本就不是一个人就能飞升!


姬澈看着华清池上空的天命之书,眼中流露出一丝坚定:"这是我参悟天命之书得来的感悟。"


"大兄,让所有人飞升,这个理由够不够强大?飞升之后,长生不死,无病无灾,这个目标,能不能将所有人拧在一起?"


飞升并不能长生,只是拥有了这个可能性……赵兴心想着。但他没有纠正,只是点头道:"能成一半。"


"一半?"姬澈诧异的看着赵兴。


"澈,你有没有想过,这毕竟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在没有真正看到希望之前,底层的官员寿命不过一两百年,根本看不到希望。"


"所以我说,只能成一半。"


姬澈点了点头:"那么如果不能飞升,大周就将会在数百年后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天灾呢?"


赵兴想起了天衍王逝世前所说的灾难:"或许可以再增加两成的希望。"


姬澈点了点头:"我现在只得到了三个有用的信息。"


"一为飞升真谛",此乃我自己的领悟,不能只有王室在努力,需天下臣民一起努力,才能增加飞升的希望。"


"二为元气潮汐,这是场灾难,也是个万载难逢的机遇,传说中比元气更高级的灵气,将会大规模的出现,天地上限会打破,无论是万物生灵的寿命,境界,强者的数量,都会大规模增长。谁占据先机,谁就能主导命运。"


""三为南蛮圣山,此为飞升的条件之一,这一点,我和父皇的领悟是相同的。唯有登临这座玄黄界第一高山,才能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我明白了。"


姬澈有些期待的看着赵兴:"大兄,父皇去前曾说,只有你能理解我,懂我的志向……你真的能理解吗?"


景帝还说过这话?


赵兴认真点头:"信!我在龙庭中看到了一些古怪的现象,或许就和‘元气潮汐'有关。"


"此外,我先前撰写的(三阴三阳六气大周天论),其洞天术数篇的计算,也得到了一些关于洞天世界的异常之处。"


‘或许,这正是先帝高看我的原因。"


不过,此事不可操之过急,还需从长计议。


姬澈道:"当然,这些机密,知之者甚少,大兄你算是知道得最多的。"


赵兴闻言,顿时松了口气。


他也怕姬澈现在就大刀阔斧的开干。


如果只是重蹈覆辙,那武帝和前世的下场不会有任何区别。


实际上就算在灵气时代,打南蛮也是最后一步,不能是第一步。


但它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这导致历代皇帝参悟天命之书的时候,都先看到了南蛮圣山。


武帝时期只是元气潮汐,并非真正灵气复苏。


此事没他来运作,武帝不可能做到。


当然,这话赵兴也不能直说,他同样得考虑方方面面,正如他劝武帝的话,他也不能操之过急。


他将来或许有摊牌的时候,可那得是自己绝对无敌,不可能被皇帝杀死的前提。否则真要全部告诉了武帝,假若武帝急了怎么办?这事没有绝对把握,赵兴不可能全部透露。


现在的姬澈雄心壮志,还很年轻,可到了将近寿命大限,甚至知道自己没希望飞升时,谁也不知道皇帝能做出什么来。


现阶段,顺势而为,还不到逆天而行的时候。


一连数月,赵兴都待在皇宫内,和武帝促膝长谈,不仅仅是飞升的事,还有天下局势,时政的看法。


如此亲密的特殊对待,逐渐引来了礼官的不满。


"陛下和神威侯之间的称呼,十分不妥。"


"您已是陛下,不再是年少时,怎可还称神威侯为‘大兄’?与礼不合也。"


"陛下和神威侯,私会过密也,连朝政都懈怠了,如今各司主官也该定下人选,否则下面的吏选都无法进行。"


姬澈看着右相樊艾林的唠叨,以及礼官姬文昌的劝诫,不由得笑道。


"樊卿说得对,他只是侯,朕再称呼他为兄,确实不符合礼仪了,"


樊艾林见姬澈听劝,正打算说陛下英明,结果姬澈话锋一转。


"既然如此,那便加封为正二品少司农,进王爵位,掌兵界十大禁卫洞天之三为兵界第九位执政王,再遵先帝遗诏,择一公主成婚。"


"如此一来,我称之为王兄,就名正言顺了嘛。"


"什么?!"樊艾林顿时愣住了。


封王?还是执政王?这玩笑开大了!


"陛下,不可啊!"樊艾林扑通就跪下了,"正二品少司农还说得过去,可王爵非战功不可封啊!更何况还是执政王?"


大宗伯姬文昌也忍不住了,同样跪下道:"陛下,先帝在时,想法设法的削藩,您不可刚上位就破坏了先帝的政策啊。"


"更何况神威侯在您的麾下,加官已是恩宠,寸功未立,如何能封王?退一万步说,您现在就封神威侯为执政王,将来还有什么可封的呢?"


姬澈岂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他就是故意这么说的。


姬澈八岁时就在赵兴身上学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


想要让人开窗户,最好先说把屋顶给掀了。


见两人都如此大惊失色,他淡淡道:"那就只封郡王,正二品少农令,管两大洞天,赐婚公主,如何?"


大宗伯摇头:"不可,非战功不得封王,这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


樊艾林也道:"两大洞天?这难道不应该先看一看神威侯在其余地方做得怎么样吗?长公主尚且未嫁,岂能先嫁其余公主?"


姬澈声音低沉道:"那就正二品少农令,进一等国公"


还未等姬澈说完,樊艾林就苦着脸打断道:"陛下,就是一等国公也使不得啊。"


姬澈声音带着一丝怒意:"这也使不得,那也使不得,要不这皇帝你来做?"


"臣不敢,陛下息怒。"樊艾林闻言,只得重重的磕在地上,一言不发。


大宗伯姬文昌叩拜道:"陛下,臣建言,可封神威侯为三等君义国公,赏一郡封地,既可见陛下情意,亦不会让世人抨击神威侯乃是幸进之臣,再择一地,待神威侯立功,再行封赏。"


见姬文昌总算是说在了点子上,火候差不多了,姬澈便哼道:"罢了,朕也不是听不进去谏言的昏君,就按宗伯所说吧。"


"陛下英明!"


两人再拜。


什么是君义国公?这完全是姬文昌的临场反应,是他从礼传中的‘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得来。


所谓君义,既是国君的道义。


姬澈硬要称赵兴兄,姬文昌就只能找典故,来满足他的愿望。


三等的郡公,这封赏就不算夸张了,至于名头。


好家伙,这波操作下来,姬澈不止私底下可以称兄,公开场合也能了!


等姬澈走后,樊,姬两人对视一眼,不由得苦笑摇头。


两人不但劝了个寂寞,反而做实了这个称呼。


"樊相,您……"大宗伯张了张嘴,"算了。"


还说个啥,他们都知道皇帝并没有真正生气。


"陛下颇有先帝之姿啊。"樊艾林感慨。


景帝末期,很多职位都空出来,只有暂代之职,没有正式官职。


如今武帝登基,就开始正式进行封赏。


元狩一年就封了一大批官爵出去。


在没有新的政绩和功劳的情况下,武帝对大臣进行了破格提拔,加官进爵,提升勋阶,散阶,这就是君恩,是因果。


元狩一年,秋。


柳天宁被任命为大司农。


王天知重新封为正二品少农令,凌天辰本就是正二品少农令,便荣爵凌国公,邱远山加官正二品少农令,孟坤,姬佑棠为从二品少农令。


大祭司由韦弘接任,他乃是韦玄成的兄长。


姬伯常保持通天祭司职业不变,爵位升一级,散升一级,勋升三级。


大司工由原本矩子宫的掌控者军司工鲁应接替,陈距为少司工。


佟文升为左相,樊艾林为右相。


纪梦君升八佾大舞师,战舞殿副殿主转为殿主。


罗喉王的官,爵都到了顶,没关系,还有散,勋可以封,罗喉王还有家人,要拉满所有虚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在不行,武帝可是最喜欢生造名词的。


朝会封赏轮到赵兴时,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神威侯赵兴,加官两级,任司农监正二品司农卿。"


司农卿?正二品什么时候多出来个司农卿?


众人疑惑不解。


但紧接着就从司农监的体系上看到了对司农卿的详解。


正二品司农卿,排在了大司农柳天宁的后面,在王天知之前。


并且对正二品司农卿做出了说明:大司农之下第一属官。


等于是武帝给原本地位平等的少司农之间,生生搞了个老大出来,凭白给司农卿这个位置拔高了半级。


虽然有些意外,倒也没什么波澜,因为赵兴在司农中的地位威望很高,就算是摆在凌天辰,王天知,邱远山之前,大家也没啥意见。


紧接着就是进'君义国公’。


"君义国公又是个什么鬼?"


群臣再次懵逼。


宣读的右相樊艾林,只得再次进行扩展解释。将礼传中六顺引申来的概念阐述。


群臣听完,表情微妙,看向赵兴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


就连赵兴自己都有些惊讶。


没想到武帝居然给自己整了个'君义国公’出来。


如此还没完。


右相樊艾林又念道:"进‘天禄大夫’,赐一品寿。"


大殿内依旧无声。


可赵兴分明听到了众人心中的哗然。


羡慕的目光更是如阳光一般照耀在他的背后。


赵兴心中也是感慨,好日子来了。


相比景帝的抠搜,武帝完全不同,对看重的大臣,经常直接给人寿命拉满。


他原本是三品的灵山使,可现在直接就变成了正二品的司农卿,武帝更是依据一品散阶来赐了他一品的寿命。


原本是一等侯,现在就是郡公。


赵老爷都有些受宠若惊了。


"臣,叩谢皇恩!"


"吾皇永寿无疆!


赵兴这次喊得真心实意。


他是真心希望武帝永寿。


樊艾林念的其余宝物里面,还有三件珍宝,其中就包括战船,法衣,和鞋子。


等所有封赏念完,大殿上空,一道金色光柱笼罩下来。


"轰~"


国朝气运洗礼。


赵兴的寿命直接被拉到了一品的理论极限。


余运仍引旧未完,又将他的衍八的气运进一步巩固。


得完赏赐,赵兴退回朝列中。


百官的封赏,持续了七天才结束。


姬澈又在皇宫内宴请百官,吃吃喝喝了半个月,这才结束了整个封赏大典。


元狩一年立冬,丰京,司农监。


柳天宁坐在大司农的主位上,赵兴坐在左下第一位,其余九位少司农,依次排列。


按景帝时期的情况,大司农的直接属官,不止这么点,足有三十几位那么多。


可那个时候是打仗,事务多。现在属于和平时期,算上赵兴,也只有十位。当然,这十位都是武帝直接定的。


柳天宁作为大司农,可酌情推荐人选,按需求将属官的规模扩大。


"一二品司农何其多,不过能当上少司农的,算我一起就十位。"赵兴看着周围。"权力最大的司农官,都坐在这里了。"


没有权力,命宫境的司农能做的也不多,可若是为少司农,能调动十九州的司农官,一道命令下去,就牵扯了无数人的命运!可能导致很多家族崛起,也可能导致很多家族衰落。


"诸位。"柳天宁率先开口道:"新君继位,司农监当以维稳为主。"


"当务之急,是拔耀人才,任用贤能。"


柳天宁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立刻开始司农体系的吏选。


因为自永治九十年,大周的吏选就陷入一潭死水了。


除低品官员的升迁还算正常,中高品官员已经很久未动,这是不正常的情况,所以柳天宁上位之后,就要迅速使得它恢复正常。


司农体系恢复正常,那么其余的部门才能好做事。


"我打算向陛下再举荐三至九位的少农令。"柳天宁道,"文,武各占一半,诸位有何合适人选,可呈报于我。"


凌天辰率先发言道:"敢问大司农,此人选,可有派别要求?"


唰唰唰……


其余人的目光顿时注视过来。


柳天宁道:"不分派别,只看才能。"


这就是定下基调,不管是天时地利本我,只要有才能,都能上位。


凌天辰点了点头,没有继续发言。


因为他也不会胡乱推荐,需要谨慎考虑。


"第二件事,诸位可择贤才,举荐三品司农官。"


第二件事,还是用人。


没有人,什么工作都展开不了。


第一场会议,就是围绕选拔贤能进行。


赵兴在结束会议后,很快就呈报了奏折上去。


他举荐了米带,陈时节,胡阳,张天行四人为正三品官员,当做自己的副手。


柳天宁看了看:"陈时节我知道,他当正三品官足够,胡阳和张天行本就是三品官,此时由从转正,问题也不大。"


"这米带是何人?竟值得你大力推荐?"


赵兴的公文中,米带排在第一位!


可米带到现在还是个五品官。


说起来也是搞笑。


因为在归墟界屯田有功,米带原本在永治初期就已经升到了正四品上,他当时遇到了正在游历的姬澈。


那时姬澈就向景帝举荐了米芾一次,米带便获封了三品的散阶,其本身的境界也在永治二十年突破了三品。


结果到了永治六十年,这老兄又犯病了,把自己的上官暴揍了一顿。事情闹到州府,米蒂的散阶被削,官职被削,但好歹保住了自身的境界。


只是他又做回了五品官,而且直接是从五品,又被发配回了归墟界带着罪民种田。


"此人……"赵兴拿着米带的履历,想了半天也没想到如何简短的介绍米芾,最终只得道:"是个奇才。"


柳天宁闻言,将米芾所有的履历全部看了一遍,最终神色古怪道:"确实是个怪才。"


米带乃三派兼修!


每一派,他都精通。


不止如此,就是被的道路,舞师,乐师,符师,他都干过。


但他有一个毛病:傲上敬下。


这个毛病放在官场上就很致命了。


普通出身的米带没有家世没有背景,还动不动就打上官,这谁受得了?


他能力再出色,在官场上也是人嫌狗弃。


"米芾这人,是大器晚成的类型啊。"柳天宁笑道。


"不错。"赵兴也笑了。


老柳看得透彻,米芾这人就是要到老了,性子才能收着点,明白不能一味凭着喜好在官场混。


正常轨迹来讲,米芾也是到生命后半段,才开始爆发。


甚至一路做到了大司农的位置,虽然很短暂,但也足以证明此人能力天赋惊人了。


草根出身逆袭当上大司农,其中有碰到了武帝这种明主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米带这人自己就很行。


"我来当他的上官,有我撑着,他就算闹出什么问题,也都是小问题。"赵兴道,"此人潜力无穷,在本我之道上也很有研究。"


柳天宁点了点头,这种性格的人他见得多。


甚至他自己年轻时就是这个性子。


杀官?当年他柳天宁也杀过。


甚至他还掀翻了半个道院的年轻一代。


唯一的区别就是,米带没背景,没有人保他,护他的道。


米带这人能不死在世家权贵手里,纯粹是景帝这么些年炮制权贵世家的效果很出色。


换别的时期,米老头三头侯变法都不够人砍的。


"可以,你带他去西极州吧。"柳天宁摇头道,"去一去他的火气。"


"嗯。"赵兴点头。


他这个司农卿,全称应该是西极七洞天两福地司农卿。


因为西极州的藩国,正在西部打得不可开交。


武帝派赵兴,纯粹是去捞功劳的。


不然不好封赏啊。


就不提封赏,作为司农卿,君义国公……赵兴当然得尽快建功,才能配得上这些封赏。


纵观大周边境,也就西极地带能有不错的功劳可捞了。


平海州的几大洞天,原先属于王天知的管辖下,也不好换成赵兴。


别的地方又没像样的功劳,所以武帝十分贴心的给大兄安排去了西极州。


"你还要不要带点人?"柳天宁道,"四个够不够。"


"够了。"赵兴道,"西极州七洞天两福地,本就有不少贤才,司农副手四个就足矣。"


柳天宁点了点头,赵兴掌握了终极法,又悟出了天时领域,还有万法分身,安危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摩斯国的使臣于明年开春返程,你的副手到位后,就跟着他们一起出发吧。"


"金科王子?"


"对。"柳天宁道。


赵兴离开司农监后,便跑去和金科王子见了一面,了解下情况。


不料再看到金科王子时,他已经断了一只手。


原本麾下的五位强者,此时也只有三位了。


只剩冰图王,克罗王,索羧三人。


其中冰图王已是一品,克罗王和索羧仍引旧是二品圆满。


"金科王子,怎么搞成这样子?"赵兴皱眉问道,他有点怀疑小老弟是故意卖惨。


断只手这并不算什么大事,广陵洞天的断骨参完全可以帮他接上。


"神威侯。不,君义公,我并不是在卖惨。"金科王子惨笑道。


"那你为何……"


"是有原因的。"金科王子说起了往事。


"在前年,我们摩斯国与西斯国交战不利,我的弟弟‘金乐’为了掩护我撤退被敌方的强者杀死,我也断了一臂。"


金科王子红着眼睛道:"为了不忘记这份耻辱,我便一直保持断臂。"


"不报此仇,便绝不恢复。"


赵兴闻言,看向金科王子的目光多了几分同情。


亲兄弟当着面被人砍了,这确实是耻辱。


金科王子顶着断臂来大周,也不能说是卖惨,因为人家是真的惨。


"据我所知,西斯国的国力,不是和你们相当吗?"赵兴看过情报,这两个国家原本就是一体的,只是后来发生了分裂。


按理说实力是相当的,怎么被吊打了?


"那是很久以前了。"金科王子道,"西斯国近八十年发展很迅速,有大量的强者诞生,而且他们不断吞并其余部族,得到了大量的资源,运道也越来越强盛。"


赵兴仔细的看了一下情报,发现景帝在永治时期对摩斯国的支援很少,顶多就是给些物资,派了几队使者警告。


老景在永治期间确实是收缩了力量,只想让皇权安稳过度,为此其余的一切都可以靠后。


一旦打一场大战,那就会牵扯到国运动荡,那会拖慢姬澈的进度。


另一方面来想,或许景帝也想将平定西极州藩国这边的功劳,留给新君。


"王子放心,摩斯国为大周藩国,我朝绝不会坐视外邦侵犯你们。"


王子回去准备吧!明年开春我会跟你一道启程回国。"


金科王子感动道:"多谢君义公!"


元狩一年的十二月。


米蒂,陈时节,张天行,胡阳陆续抵达丰京。


"下官拜见赵大人。"X4


赵兴挥了挥手,一股微风将四人扶起:"四位不必多礼,都是老相识了。"


陈时节,胡阳,张天行依旧行礼道:"多谢大人。


唯有米带愣愣的看着赵兴:"赵兴,没想到你这么厉害了,居然成了国公,还是大司农麾下第一属官。"


他近些年都待在归墟洞天那鸟不拉屎的地方。


就连景帝死掉,新皇登基,都没有人通知到归墟洞天。


还是元狩一年的秋天,米芾才知道外面已经换了新天。


他更是没有办法将赵兴与当初那个赵兴联系起来。


"米兄,你是有大才的。"赵兴毫不介意米带直呼自己的名字,微笑道:"我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喊你过来做事,还望你不要见怪才是。"


米芾摇头道:"哪里的话,你肯定要比那些尸位素餐的老家伙好。"


胡阳有些不乐意了。


哪来的愣头青,赵兴话都到这份上了,怎么还不知道顺势拜一拜上官?


圣子给你客气客气,你还当真了?


"这位米大人,定是有通天之能,才得赵大人如此看重啊。"


张天行配合道:"定是如此,如今米大人与我等为同僚,应该多熟悉熟悉,不知米大人修的是哪种顶级法,又掌握了哪种真意,悟得哪本真经?"


米芾只是不想动脑子,不代表他听不出好赖话,哪里听不出两人挤兑自己?


他顿时道:"某不才,侯变法顶级五转,云,雨,雷,风,各有六转。"


"地利法稍弱,地宫,地藏,玄土,裂土也以入门,唯有灵山法无缘习得。"


"纯元土壤不过区区六级,仅养了一株七阶兵种,三千六阶,不过是些便宜货,不值一提。"


胡阳和张天行一听,顿时愣住了。


哪蹦出来的高手?


这尼玛是老版的赵兴啊!


原本他们两人打算提一提自己,但这么一比,好像自己那点法术有点压不住米芾。


于是只得道:"米大人果然厉害,已经比得上一百年前的赵大人了。"


一百年前?


米带也愣住了。


他这人就是有话直说:"赵兴,你如今是什么境界?"


赵兴微笑道:"不瞒米兄,我侥幸到了天运圆满。"


他不想在米芾面前装逼,可是胡阳和张天行却吹嘘起来。


"赵大人,天时四法有两法皆为顶级圆满,一门云法达到终极,自创了侯变法修到了顶级九转!"


"地利法更是四法皆顶级九转,更是把地利派神器坤元锄拿了回来,米兄,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


"本我之道,就不用说了,赵大人现在时商洛学宫副院长!"


米芾听着,逐渐张大了嘴巴。


他还真不知道赵兴这些过往,连新皇登基这事他都后知后觉,可想而知其他事了。


赵兴见两人吹得差不多,已经震住了米蒂,顿时打断道:"好了,我请你们大家来,不是闲聊的。"


"现在我要前往西极州上任,你们四位为我的副手,具体职务等到了地方再确认。"


老规矩,先成三品待调官,等到了西极州看看情况再进行具体的安排。


"遵命。"四人包括米带,都齐齐行礼应命。


元狩二年,春社日一过。


赵兴便告别家人,从平海州的老家赶往丰京。


"元狩二年一过,我的燃天锁元大阵,也练成了。"在战船上,赵兴梳理着自身所学。


"司晨黄耳变,练到了顶级九转,地利三十六道,顶级九转。"


"五新神符,顶级七转,燃天锁元大阵,顶级七转。"


"四大基础秘法,已经全部学会,只要都修到顶级圆满层次,就可尝试施展(元封)。"


元封乃是终极法,四大秘法只是基础,想要成功施展,还有一段距离。


但至少已经练成了四种基础,剩下的只是循序渐进,不会像之间从无到有的卡那么久。


"如今练会基础,才发现老李头真没吹牛啊。"赵兴仅仅是初步尝试结合四法来施展元封,虽然是四不像,根本和真正的元封不搭界,可他却发现了此法恐怖的潜力。


"难不成西极冰川底下,真有什么古老的传承?终极法都只是筛选门槛……这未免也太可怕了,前世直到灵气复苏,西极海解冻都未曾听过有这种地方。"赵兴思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