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守之势异也!进可杀袁绍满门,退可跑往徐州!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守之势异也!进可杀袁绍满门,退可跑往徐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少在这里跟我打机锋!”


许攸冷笑一声,面色不善,“天子不管真假,都不过是袁绍手中的傀儡而已,你贾文和会是效忠于天子的大汉忠臣?”


这天下谁都有可能是大汉忠臣。


袁绍有可能,曹操有可能,甚至他许攸都有可能。


但唯独贾诩不可能!


贾诩先从董卓,再从李、郭二贼,后从张济张绣叔侄俩,所献之策,于汉室而言可谓是劣迹斑斑,远甚于吕布!


人家吕布虽然烧过皇陵,但好歹杀过董卓,也曾护过天子,只有贾诩从头到尾都是反贼,始终站在天子的对立面。


更重要的是贾诩数次变幻阵营,毫无忠诚度可言,唯利是图,这也是他敢拉着贾诩去投效曹操的原因。


他相信只要利益足够,让贾诩随他一起叛逃不是问题,这样也能增加他去投效的价值。


结果贾诩现在跟他说效忠天子?


让人笑掉大牙还差不多!


“为什么不能?”


贾诩直勾勾地看着许攸反问道,漆黑的眼眸好似一口幽深的古井,看不到底,只有一片深邃的黑暗。


“你看到的,不过是我想让伱看见、陛下想让你看见的而已,你真以为你了解我与陛下?你真以为你所见所闻都是真的?”


“何为真,何为假,你分得清吗?”


许攸被贾诩这一席话说得浑身发毛,他忍不住后退了一步,恍惚间觉得眼前的贾诩十分陌生,根本不是他以往熟悉的样子。


许攸目光闪烁,开口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贾诩这番话包含的信息量太大,而且到处都充满疑惑,但他不觉得贾诩会无端跟他说这些。


“我已经说了。”


震慑住许攸以后,贾诩便收敛了气势,用平淡的语气说道:“我真正效忠的乃是皇帝,乃是大汉天子,此番前来,是代天子招揽你。”


“陛下并非如你所见的那般只是袁绍的傀儡,这一切不过是陛下演给外人看的而已。所有人,甚至连我一开始都被陛下骗了过去。”


“陛下龙困浅滩,岂能始终为袁贼挟制?”


贾诩没有拐弯抹角。


而是单刀直入,直奔主题。


上来就揭露了底牌。


许攸愣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有些难以置信地道:“你是说陛下一直以来都在卧薪尝胆、韬光隐晦?”


许攸感觉自己像是在听话本故事,那个懦弱的天子居然有如此胆识?


“正是如此。”贾诩点头,满脸肃容道:“陛下乃雄主也,胸中包含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礼贤下士,唯才是用,乃是不可多得的明主!”


“子远无论跟随袁绍还是曹操,以后史书上都只会冠你以逆贼之名,唯有臣服陛下、助陛下光复汉室方为正道!”


许攸脑海中顿时浮现出刘协在大殿上以及在袁绍面前哭哭啼啼的模样。


但同时,又不禁想到那日孔融觐见时,展露出来的天子威仪。


难道说……陛下果真在隐忍?


甚至连袁绍都被骗了?


想到这里,许攸忽然觉得后背一凉,倘若真是这样,那这位天子的城府心机未免也太深了。


竟然能够隐忍到这种地步!


并且骗过了所有人!


许攸有些头皮发麻,强行压下心头翻滚的情绪,问道:“即便天子是难得的雄主,但在邺城中也只能受制于袁绍,又能掀得起什么风浪?”


“我已经决定投靠曹操,如今你既然知晓我的计划,那我放弃骗取传国玉玺便是。我不会跟外人说天子之事,你也不要干涉我去投曹操,如此,你我二人尚能保留一份情义。”


事到如今,一切都说开了。


许攸知道想拉拢贾诩一起去投靠曹操是不可能了,骗取传国玉玺也不可能,所以直接放弃了这个想法。


好聚好散。


他不怕贾诩去向袁绍检举他,因为在贾诩说出这些有关天子秘密的同时,他手中也有了贾诩的把柄。


“子远这话未免太过于武断。”


贾诩似乎胸有成竹,半点都不着急,微微一笑道:“我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这两个月来又岂会接近子远,日日安慰你?又岂会在今日主动暴露天子的秘密?”


“正是因为子远值得拉拢,可以拉拢,所以我才会这么做。”


果然……


许攸心中一叹,之前他没察觉,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这段时间与贾诩关系的拉进确实快得有些不太正常。


原来一切都是贾诩有意为之。


“我劝你趁早熄了这个心思。”许攸抬头看向贾诩,冷声道:“我想叛袁投曹不假,但也不会选择效忠天子。说句大不敬的话,天子又有什么值得我去效忠?”


“摆脱袁绍的挟制?简直是痴人说梦!”


一个天子名号可没法让他舍身相投,更何况这个天子身份还不知真假,万一曹操那边的那个才是真的呢?


至于摆脱袁绍挟制这种话,听听就得了。


“痴人说梦?”贾诩闻言顿时嗤笑一声,悠悠地说道:“陛下外有温公与荆州牧效死命,又有天下巨贾甄氏和徐州首富糜家倾力相助;


内有我与郭嘉为策应,暗中挑拨袁绍子嗣兄弟阋墙;更有张郃高览二将投效,宫中一千禁卫尽在掌握。”


“陛下虽屈居于皇宫,但却草蛇灰线、暗中伏脉千里,将刀抵在了袁绍的心口上,便是即刻领兵将其诛杀也不在话下!”


“眼下之所以不这么做,只是顾忌于袁绍的声名还有袁氏势力,想要逐步瓦解并蚕食袁绍的力量罢了。”


“袁绍这一棵参天大树看似枝繁叶茂,实则内已腐朽中空,早晚都要倒塌,可笑其麾下谋士能臣众多,却以家族利益为主,只知互相倾轧,竟无一人能够察觉这个危险。”


贾诩眼神当中似是讥讽,似是不屑。


偌大的袁氏集团,丝毫不被他看在眼中。


“子远觉得,陛下摆脱袁绍的挟制,可是痴人说梦?”


沉默,长久的沉默。


许攸的眼神不断变幻,既是在消化这份惊人的消息,也是在分辨贾诩这话的虚实。


要知道天子是前年秋天才来的邺城,满打满算都不到两年!


可天子就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在袁绍的眼皮子底下积攒出了如此庞大的力量?


其他的暂且不说,仅宫中一千禁卫,若真掌握在天子手中,顷刻间就能屠灭袁绍满门。


简直不可思议!


许攸心神激荡,沉思许久之后,才沉声道:“我如何能信你?”


他动摇了。


假若一切都如贾诩所言,那天子就太可怕了。


如此隐忍、如此手段,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光武帝!


“信不信我没关系。”贾诩笑了,反问许攸道:“子远觉得我这样精于明哲保身之人,为何会效忠天子?难道真的只是出于对汉室的忠诚么?”


贾诩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


他也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


因此他直接以自己举例。


“你……”


许攸找不到反驳的角度。


言语可以骗人,可行动是骗不了人的。


贾诩臣服天子,已经说明了很多事情。


假若天子真的无能,毫无城府和手段,以贾诩的性格,怕是早就远遁而走。


“天子为什么会看重我?我虽追随袁绍已久,却不是最受他重用之人。在我之前,便有田丰、沮授、审配以及逢纪四人。”


许攸的态度已经悄然发生改变,并未如之前那般排斥效忠天子,而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他在袁绍麾下的众多谋士中只是占了资历老的优势而已,可扎根冀州之后,袁绍更信任冀州派系的谋士,其次才轮到他。


“有两个原因。”贾诩见许攸态度松动,心中暗道一声大事可图,随后伸出两根手指,说道:


“其一,陛下认为子远才谋非凡,而袁绍不识贤才,让明珠蒙尘,得知子远有弃袁投曹的想法后,特命我前来招揽。”


许攸闻言,不禁摸了摸胡须,眼中闪过一丝自傲之色。


天子就是天子,果然慧眼识人。


不像袁绍老眼昏花,屡次不听他的建言,偏信田丰、沮授之流。


“其二,乃子远身上的邺城城守一职。陛下日后图谋大事,定是要从邺城而起。唯有将城守之权牢牢掌握,方能万无一失。”


城守,掌握一城守军。


邺城内的守军有四千余人,负责日常城防、巡逻、维持城内秩序等职责。


这个职位太过重要,事关邺城安危。因而袁绍即便再如何倾向冀州派系,也不敢将城守交出去。


高干出任并州牧之后,邺城城守便一分为四,其中东门城守落在了袁绍的发小许攸身上。


“原来如此。”许攸听完之后恍然大悟。


邺城一共四道城门,其中东门在许攸的掌控之中。另外三处城门,皆由袁氏宗亲之人镇守。


若有一方城门落于天子之手,无论日后吕布率大军攻来大开城门也好,或是天子东窗事发逃出邺城也罢,都将得到极大的便利。


贾诩脸上笑容开始隐去,死死的盯着许攸的眼睛,问道:“我已经解答了子远的全部疑问,子远也该说出你的回答了。”


说话之时,他不动声色地伸手摸向了衣袖深处,握住了那一抹冰冷。


这是最后通牒,假若许攸还不愿投,那么他便当场动手将其除掉,事后再去向袁绍检举,以绝后患!


“我……”


面对贾诩再度抛出来的这个抉择,许攸的大脑飞速运转,对眼前的形势进行分析。


曹操的势力远不如袁绍,一但幽州被攻克,下一步就轮到了曹操。


此刻去投曹操,前途未卜。


之前他没得选,如今却多了一个天子的选项。


若效忠天子,有他这个袁绍亲近之人作为内应,天子脱离桎梏的可能性极大。


一但天子摆脱了袁绍的挟制,便困龙升天。


而他将成为从龙之臣,前途一片光明,封侯拜相都不在话下!


经过一番利弊分析之后,许攸终于下定决心,他想要封侯拜相,他想要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袁绍面前,让袁绍好好看看,他许子远到底哪里比不上田丰等人了!


双眼定定的看着贾诩,无比郑重的说道:


“我许子远也曾在黄巾之乱时出过力、流过血,若非袁绍裹挟,我也不愿做逆臣反贼。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只想成为汉室忠臣,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善!”


贾诩松开了衣袖中的匕首,眼中的杀意隐去,露出喜色:“陛下若知子远归心,定会十分高兴!”


“走走走,子远速随我去宫中觐见陛下!”


说罢,拉着许攸便出门了。


……


皇宫。


刘协已经说服了二乔,三人正大被同眠,就得到高览的禀报,许攸入宫求见,于是也只能匆匆提上裤子赶来宣室。


“文和,子远!”


刘协见到宣室内的两人,心中大喜。


他知道许攸已经入伙了,否则贾诩不会将其带过来。


有许攸作为内应,倘若不是觊觎袁绍偌大的基业,他在邺城可谓是进可杀袁绍满门,退可溜之大吉跑往徐州。


“罪臣许攸,参见陛下!”


许攸见刘协进来,二话不说直接行大礼参拜。


他将脑袋深深埋在地上,痛哭流涕道:“罪臣愚钝,不识袁贼真面目,这么长时间以来竟不知陛下遭受袁贼挟制,一直助袁为虐!还请陛下降罪!”


言语间充满了深深的后悔与自责。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对自己的演技不自信,脑袋一直埋在地上。


看着许攸这浮夸的演技,刘协作为汉影帝,当然得好好接戏。


上前亲自将许攸搀扶起来,无比激动地说道:“爱卿快快请起!你也是被袁贼蒙蔽,有道是不知者无罪,朕岂会怪你?”


“如今你弃暗投明,愿为汉室助力,朕又多一臂膀也!”


一旁的贾诩听了,嘴角不断抽搐。


他都不知道陛下如今有多少条臂膀了,见人就说这话。


不行,得帮陛下想一些其他的新词。


否则来来回回一个调子,显得有些敷衍,老臣们听了也别扭。


“陛下——!”


许攸又是一阵嚎啕大哭,抬起头时,竟然真的泪流满面了。


“臣飘零半生,未逢明主!今得陛下看重,臣定当效死力以报陛下天恩!”


“诛灭袁贼,重振汉室荣光,我辈汉臣义不容辞!”


说完,又砰砰砰的叩首。


这演技,竟完全褪去了之前的浮夸,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


刘协和贾诩看见这一幕,不禁相视一笑。


……


向天子表达忠心之后,许攸开始勤于政务。


对待袁绍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不再如之前那般,仗着是袁绍的发小好友而自傲,而是处处以袁绍为主,处处替他考虑。


偶尔还会拍上一记恰到好处的马屁。


面对冀州派系的针对,也显得得体大方,不再如以前那般针锋相对,让袁绍下不来台。


这种种变化让袁绍大为欣喜,二人之间竟似回到了年少时期的交情。


期间正在谋划“以子弑父”计划的郭嘉和贾诩,也秘密进宫与刘协进行最后的协商。


“陛下,如今许攸又成了袁绍最信任之人。陛下与臣等所谋划之事若败露,一切都可推到许攸头上。”


“届时,无论是斩杀袁氏满门前往徐州,亦或者继续蛰伏邺城以图冀州,都可由陛下自由抉择。”


“至于许攸,可顺势叛逃曹营,以作内应。”


一年多的隐忍谋划,终于迎来了转机。


贾诩和郭嘉如今的心情大好,现在他们看袁绍就跟看冢中枯骨没有任何区别。


许攸效忠之后,邺城的东城门便掌控在天子手中,无论事态如何发展,皆可进退自如。


攻守之势异也!


天子的生死,已不在袁绍的掌握当中。


反而只要袁绍待在邺城,他的生死便在天子一念之间。


“善!”


刘协心中豪气顿生,以往被袁绍钳制的郁郁之气全都消散一空。


袁熙弑父若成,便联合吕布里应外合,冀州顷刻间就能落于他的手中。


即便失败,也能借此引爆袁绍内部的矛盾,一切黑锅由许攸来背,还能顺势将许攸推去曹操那边作为内应。


他若贪图冀州,则继续蛰伏。


反之也可斩杀袁氏满门,溜去徐州。


“能否顺利收复冀州,就仰仗两位爱卿的手段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