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 第三百五十六章 陈教授上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国庆一过气温也就降了下来。


连出门都要穿件单薄小外套了,陈平生送两个小屁丫去学校之后。


他也要正式去魔都财经大学报到。


那边知道他身份的也就校长一人,这次去当客座教授一来是他有这个兴趣跟爱好。


算是弥补自己没有读过大学的遗憾。


二来就是想压一压心里那不断滋生跟膨胀的欲望。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让家里三小只彻底融入到中产家庭。


等她们读到大学的时候,他才不会再控制她们的消费能力。


魔都的教育资源那在全國都是数一数二的。


他这一不靠学历,二不靠任何突出专业的来当教授。


教的也只是一些选修课程罢了。


意思就是想学的就来,不想学的随意。


大学课程更多都是讲究自由选择了。


第一天来报名先是去见了老校长,能在这样的学校当校长。


那社会地位也是极高的,肩上也都挂着各种各样的职称。


老校长很欢迎他的到来,这些年要说國内办得最火的高端商业培训。


马老师的湖判大学说第二,谁敢说第一。


陈平生去那边有当菫事的资格,但他总觉得马老师这两年过于高调了一点。


认真来说在國内经商,尤其是他们这种野蛮生长的民营企业家。


尽量还是低调一点的好。


本来他以前也有想法自己建一所商业大学当名誉校长的,后来斟酌再三还是将这个想法给打消掉了。


也是因为太高调,他才觉得自己应该去压一压内心欲望了。


老校长知道他情况,这边一位退了休的知名老教授就是去腾影全球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任职。


每天工作就是分析全球经济形势,以及國内未来十年有可能发生的大变局。


别看这些东西好像两句空号,对腾影这种横跨七八个产业的超大型集团来说。


未来形势的正确判断那是至关重要。


最近的集团转型稳健经营,备好现金流,也是因为经研院出具了一份岌岌可危的产业调查报告。


具体一点就是國内楼市的大拐点要来了。


连带着一系列的经济危机都将产生。


一般的人很难想象房价一旦开启下降通道,它的连锁反应到底会有多强。


就这么说吧,所有人买房都是买涨不买跌。


跟炒股一个样。


房价往下掉,这意味着房子的流通率将大大减少。


而那些大型房地产企业,尤其是依靠转数以及银行贷款来维持的房企。


率先就要倒楣。


这还仅仅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國内但凡有点条件的中产阶级。


基本都将大部分家庭资产全部压在房子上面了,当房子不再流通的时候。


这部分人的消费能力将大打折扣,直接影响的就是未来几年消费。


房企,银行,中产阶级全都困在这个里面。


这还只是第二个方面,第三个方面就是房子一旦卖不动。


包括建筑,装修,家电等一系列产业都要因此而大受影响。


而这些行业又能向下影响低收入人群。


可以说没有人能逃过这场必然会发生的史诗级拐点。


在这样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当中,大型企业减少负债保持充足的企业现金,才是唯一能安然渡过去的方法。


谁要是还在这两年疯狂投资,要么就是企业漏洞已经到了必须要靠拆东墙补西墙的地步。


要么就是膨胀到敢跟大势对抗。


就他知道最疯狂的那无疑是许皮带了,不少人都知道他有问题。


而且问题极大,甚至大到一旦暴雷需要大部分平民买单的地步。


他哪怕知道也不敢去碰这种雷。


别说他了,连马老师那种人怕是都不敢去讲的。


影响面太广,他们祖上又没有牵马走过草地的人哪敢去掺和这种事啊。


老校长让陈平生自己选择授课名称,一般客座教授可没这种待遇。


他想了想之后,也就将自己的选修课程定义为经营与实践的一百零八问。


大致意思就是不讲固定的专业知识,而是通过回答提问的方式,来解决学生的专业性问题。


算是一门开拓性质的课。


别看这种课听着简单,那比按照书本固定知识来讲解可难上十倍百倍。


因为它需要回答分门别类的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要是回答得不好,很快就不会有什么人来报名他这堂课了。


那可就太丢脸。


校长还给他安排了一间不大的小办公室,里面阵列也非常简单。


就一张老书桌以及一张黑色木椅,还有一个就是大书柜。


里面摆着不少书籍。


而在他旁边还有三位同事,分别是海归老师张昌文,以及九十年代下过海去过大型国企的大学生蒋晓东,他也是人到年纪懒得折腾了就在这边踏踏实实当老师。


除这两位外,离他最近的还有一位女老师杨虹。


同样是教经济学,因为她那独一无二的优雅气质,她的课堂上向来都是人满为患。


还有不少学生挤在大学窗台边来听。


女人到了三十之后,最好的气质莫过于优雅了。


杨虹就是这其中的典型。


老校长也喊他跟大家先认识一下,来了这边之后还是要入乡随俗的。


同事关系那必须搞好。


海归的张昌文受國外影响,说话就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而在大型国企干过几年的蒋晓东又不同,看着很好接近其实这种人的疏离感也是最强的。


至于杨虹老师,她就是典型的大龄剩女。


因为自身的条件够优秀,不管是学识还是个人素质,都算得上同龄人当中的佼佼者。


大家知道的,女人一旦太优秀基本就不好找对象了。


尤其是上了二十八之后。


符合她条件的大都结了婚,不符合她条件的,她自己宁愿单着也不瞎找。


不过人群里面有个漂亮且单身的女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家话题都会比较多。


且存在一定的刻意卖弄,这种情绪大部分都无法免俗。


因为不熟悉陈平生的具体来历,大家还是先问他学历,毕业院校啥的。


这其实很正常,毕竟能在魔都财大当老师的,谁还不是名校毕业啊。


“我学历一言难尽,就不说出来给大家丢脸了!”


“学历一言难尽,那你怎么来这边当教授的?”


张昌文脱口而出的话,差点就让这话题聊不下去。


还是蒋晓东这种在國企待过的人,深谙老祖宗的说话艺术。


“学历不过是年轻人的敲门砖,咱们都到这个年纪了哪还能论学历讲高低啊,知识那也是达者为先,陈教授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没错,陈教授你主讲的课程是哪一类啊,哪天我要是有空也肯定要去听一下的。”


客座教授仅是学校外聘的老师,跟他们几个那是不存在任何竞争关系的。


大家自然还是要保持表面的良好关系。


杨虹提议道,“陈教授第一天来,要不我们中午就去外面聚个餐,我来做东怎么样?”


“这个提议好,还是陈教授有面哈,刚来就有我们的美女老师请客,我们也正好能沾一沾光。”


大学老师还是很体面的一个群体,尤其是这种超一线的老师。


大家根本不差那几个小钱。


只要不买房子那就能活得相当滋润。


新教授来了请请客增进一下彼此间感情,那也是很正常的嘛。


陈平生摆手拒绝,“这不合适,怎么能让你请客还是我来请吧,大家以后也别叫我陈教授那样太见外,直接喊我老陈就行。”


“那行,我知道一家餐馆好吃还不贵。”


大学生还是一个很自由的群体,而在学校外面除了最多的小吃摊。


其次就是小酒店了,以前读大学讲究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现在读大学,谁还不喜欢多谈几场伤身又伤肾的合体爱情啊。


陈平生第一天来暂时还没有安排他的课,中午也就跟着她们一块去外面聚聚餐。


哪怕到了大学老师,依然不能免俗的会留意他开什么车。


张昌文包括蒋晓东都用眼角的余光看看他开的是不是BBA。


大众车一台,还没有杨虹开的奥迪A5豪华。


因为是他请客自然还是坐他车过去了,一路上蒋晓东还跟他介绍学校内的复杂人事关系。


以及一些特殊学生。


所谓特殊学生要么是家里非常有钱的,要么就是有权。


两者总要占一头。


这些人也难免会受到更多老师的额外关注。


知道他是南省人之后,杨虹还特意介绍了一家地道湘菜馆。


价格不贵,四个人点了两个火锅三个菜之后也才三百块钱。


陈平生话比较少,大多都是听张昌文跟蒋晓东发言。


两人因为各自经历的原因,一个喜欢谈海外经济差距,一个喜欢谈國内企业的管理利弊。


按蒋晓东的说法,國企内部现在都流行酒桌文化,以及学习讲话精神。


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那就是某位大老板下到地方分公司,或者下面一些部门调研之后。


地方分公司的那些小领导或者是下属。


立即就会挂出一张横幅,深刻学习某某的讲话精神。


而这种文化还不止出现在一家企业,不少企业都有这种类似情况的发生。


蒋晓东这位有为青年,当年就是受不了这些情况才离开國企的。


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还是非常吃香的。


至于他说的这种情况,陈平生当然非常清楚。


他自己的企业都经常发生这种事,不是说他去下面讲话啊。


而是有老板来他这边调研,说是研究腾影集团这些年的市场经验以及成功经营之道。


最后都是别人说,他来听。


深刻理解老板精神。


马老师也曾公开讲过,终究还是一小部分。


蒋晓东平时都是八面玲珑,连他自己或许都没意识到,他其实也已经深刻染上了体制内习惯。


只是这种症状还不深,平时也只会在小喝几杯的时候才对那些事情侃侃而谈。


事后基本不会承认。


不止他话少,杨虹这位优雅的女老师话也特别少。


其实活到他们这个年纪,人生阅历都已经不少了。


她除了没有成家经验外,各种经验还是不少的。


平时最喜欢的就是研究股票,经济学老师嘛总会有一些副业的。


炒股就是她最大的爱好,而她最喜欢炒的股票大多都是海外的。


但凡长期研究股市就非常清楚,纳斯达克的股票是长期看涨。


而國内股票大多起起伏伏,一旦暴雷,千亿市值能跟你在第二天崩得只剩一地鸡毛。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完全拿股民当韭菜。


像她这样长期研究经济学的女老师,本身见识跟阅历又都非常不凡。


自然不会将钱投在这样的股市,可以说杨虹能财务自由,一多半都是靠炒股。


炒股带来的经济收益,比她自己当老师高得多。


三人都是各有故事,因为第一天认识陈平生大家也不会交浅言深,仅聊一些风花雪月的事。


连蒋晓东都经常向杨虹请教炒股的事,她也不吝赐教。


大家有钱一起赚,这没什么好隐瞒的。


一支股票买的人越多,股价自然也会越高。


不过强如杨虹这样的经济学老师,也有走眼的时候。


那就是鹿角咖啡的纳斯达克上市,她以为这支腾影系股票海外上市,因为有腾影这座大山在后面撑腰。


股价肯定会长期看涨。


结果遭遇浑水做空的时候,竟然毫无抵抗力之力。


股价严重失守。


短时间她就亏了二十多万。


后面自己总结经验的时候,華人股一支都不能买。


直接选择避坑。


像她这样既有学识又有外貌,财务还独立自由的女性,竟然还会经常去参加一些相亲局。


也是很意外了。


愿意跟她介绍对象的那可太多了,什么人都有。


而在相亲这一块要说最有市场的,那可不是有学历有外貌。


而是有编制。


一顿饭下来,陈平生对他们也就有个基本了解了。


性格方面他也知道得七七八八。


等到这餐饭结束之后,坐在他副驾驶的杨虹还说,帕萨特现在的乘坐体验这么好吗?


坐在里面竟然都听不到外面的什么声音。


陈平生随口回答了两句,也没去过多解释。


当然,杨虹也就是随口一问罢了。


等他回家之后,二屁丫还穿着小小背带裤的围着他转圈圈。


她也已经差不多到人厌狗弃的年龄,家里事但凡有一点不如意。


她就会瞪着自己圆溜溜的大眼睛,一本正经地跟你说,“我可是神童丫,麻烦你们尊重一下神童该有的知识产权好不好。”


一般这种时候,她姐姐肯定就会一拳头到她脑袋上。


还神童,你神个毛线啊。


二屁丫在她姐姐的铁拳之下,明显老实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