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 第两百三十六章 互联网风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去香江参加EMBA国际总裁班。


陈平生想想也就同意了,跟之前那个一样,也是要到八月才开学。


集团现在的业务比较多,他也是经常要去学习的。


省得老是担心被时代给淘汰。


在童泽兰这边聊了一个多小时后。


去楼下开自己的顶级幻影回魔都总部。


顺带在路上招出那两颗熟悉的金骰子。


七个亿资金要是能摇出一个六倍,那可就厉害了。


金骰子不停的在摇晃,如这十里大洋场的魔都一般。


纸醉金迷。


最终还是没能摇出六倍,而是出了小一点点的五倍数。


“恭喜宿主,获得五倍随机增幅。”


一秒,两秒,三秒的过去。


支付宝到账35亿,卡里余额不到37亿。


有钱人的烦恼,一般人还真体验不到。


好比这春日里的暖阳。


他有时候都会突然冒出一种想法,那就是能不能在自己家也造个小太阳。


或者是干脆将房子搬去外太空住几天。


只能说有钱之后的膨胀感,需要时刻的去警惕。


辛腾直播一下火成这样,那也是他完全没想到的。


他更没想到的还是,自己前期辛苦打造的腾辉百货,竟然会成为它的最强辅助。


不管怎么说,现在有钱之后,还是要先一步完成腾辉百货的整体市场布局。


这种传统的大卖场生意,虽然比不上直播来钱快。


胜在稳定且长期啊,就让它细水长流吧。


到集团总部之后。


楼下那四个接待多小姑娘,脆生生的喊了一声,“董事长下午好。”


陈平生问她们吃饭没有,结果就是都吃了。


他又问她们回家过年开不开心?


其中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告诉他,家里父母都挺好的,还要给她安排相亲。


陈平生觉得挺好的,现在的女孩结婚都已经越来越晚,他都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等他上楼之后,那几个女孩还叽叽喳喳的不停去讨论。


好像跟他多说几句话,都是挺骄傲的一件事。


事实也真是如此。


普通职员跟董事长之间的差距,还隔着十万员工。


去年他在魔都总投资35亿开了八家腾辉百货,现在他就准备再投30亿,去深圳也开八家。


还是跟现在一样,门面全部自有,归到腾超商管那一边。


别看他现在好像很多钱一样,要知道香江老李仅在京城的一个东方广场,一年光收租都是几十亿。


顶级富人的区别,超乎想象。


他要想走得稳,那是必须重仓投资商业地产的。


这也是为辛腾直播打基础。


要知道广东可是外贸最强的地区,腾辉百货开过去,也是为了进一步打通自己的产品渠道。


他喊来沈成军,交代他去那边再开八家。


资金就是三十亿。


另外腾升生鲜消化完去年的两亿资金后,京海两地已经共拥有108家全品类生鲜店。


他现在再投五亿,目标就是去广东再开两百家左右。


集团的战略还是很清晰的,先用大额资金占领这些超一线城市。


再用这些超一线城市赚到的钱,去下面那些一线城市复制开店。


用不了五年。


不管是百货还是生鲜,他都能发展到行业领先的地步。


还需要一个三十亿,就能在广州也铺上八家腾辉百货。


到时候也就在四大超一线城市凑齐三十二家。


到了那一步,腾辉百货再用不需要他投资了。


仅靠自己每年产生的利润就能快速发展。


不过腾辉百货这边也应该走上市了,以它的财报来看,这无疑是一家优质企业。


等到深圳那边的布局完成先。


……


老婆宋妍希打来电话,问他卡里怎么又无缘无故多了九个亿。


陈平生说那是辛腾直播出让30%股份赚的钱,宋妍希半晌都没说话。


她好像记得,辛腾直播成立最多不超过三个月吧?


这就靠转股赚了九个亿?就挺难理解的。


不过她也觉得真正积累到足够的本金之后,只要不瞎搞,再想赚钱其实也就不是太难了。


只是也没有他这么快啊。


老婆管理的银行账号上,本来就有十多亿,之前童泽兰才因为魔都水云间40%的股份给了她7.2亿。


现在这边又突然多出九亿,他老婆一时都压根不知道该怎么花了。


陈平生让她将这笔钱挪到他这来,他会用。


认真说起来,钱多到一定程度之后,那就很讲究理财投资了。


像他重仓投资的腾辉百货,其实就是一种理财手段。


一来大卖场本身可以赚钱,二来就是它的商业地产,能长久且有效的抵抗一些市场上无法预估的风险。


香江首富李有一句话他就特别认可,但凡想将多产业经营成功,那就必须要有几个天塌下来都能盈利的主产业。


不管是啊里系还是企鹅系,之所以能在互联网上呼风唤雨。


其主要原因还是他们的主营业务,社交跟电商。


已经是行业内无法超越的存在了,甚至是打着望远镜也在这个领域内找不到对手。


陈平生自己就是希望将腾影娱乐,百货,水云间跟生鲜。


打造成坚不可摧的集团主营产业。


只有这些主营产业稳了,他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去扶持那些旗下品牌。


宋妍希跟他办理转账非常快,两边都不是走私人账户。


而是走腾辉资本的对公账户。


一来是避免20%的个人所得税。


二来就是摆脱企业的连带责任。


公司法人那一栏,都不会写他们自己的名字。


拿到这个九亿资金后,其实他也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通道。


不管是鹿角咖啡还是腾辉百货,这大半年之内他都已经给了至少几十亿过去。


消化这些资金,还需要一段时间。


暂时还没想清楚花钱渠道的陈平生,接到了瓜籽二手车蒋佳打来的电话。


认真说起来,这还是他真正意义上以腾辉资本的名义投出去的第一个大项目。


其它项目都是他自己去干出来的。


瓜籽二手车那是真没有。


截止到现在他也仅仅只是投了两亿。


拿了人家50%的股份罢了。


互联网项目嘛,两亿肯定是不够烧的。


到了约定时间之后,蒋佳就给他打来电话了。


之前也都是以邮箱的形式,将瓜籽二手车的实时进展汇报给他听。


互联网项目嘛,其本质还是解决用户痛点。


好比嘀嘀打车,解决的就是客户等车以及打车难的问题。


掏宝从某种本质上而言,就是让商品信息透明化。


很多人都怪淘宝,说是因为它而让实体门店没生意。


陈平生知道的,在掏宝没有出现之前,任何一家实体服装店成本15块的衣服,它至少都要卖你一百多。


而这瓜籽二手车也是一样。


用户的核心痛点还是在价格上,以及消费不透明上。


说白了就是二手车的价格波动太大。


它需要你自己很懂车,才不会被骗。


而瓜籽二手车在他的建议下,打出的口号就是没有中间商的直卖网。


这半年以来,拿到两亿融资的瓜籽二手车发展飞快。


起码在京城地区名声都是很不错的。


要想再次扩张到各大城市,它至少还需要十亿资金。


蒋佳这次来,提出的融资计划就是走C轮,估值三十亿稀释40%的股份,获取12亿发展资金。


一步跳到三十亿估值,这其实很正常。


这种项目本来就是有钱才能发展快,没钱任你如何聪明都没用。


稀释40%的股份,他要是不跟投的话,原50%的股份也就会降到30%。


这样哪怕最后能上市,他也觉得没啥意思。


要赌就赌大一点。


投资本来就是高端赌博,赢了自然高兴。


输了不过也就是总结经验重新再来。


没有人可以在项目的最终上市前,就能保证它一定能成功。


陈平生自己也不例外。


如果这12亿融资,他自己也跟投的话,那就等于要出六亿资金。


要是一年以前,他肯定要考虑很久。


甚至压根不会跟投,通过稀释股份来降低风险的同时,也会将最终的收入也拉低。


陈平生背靠简洁的白色沙发,他道:


“12亿融资,我个人会跟投六亿下去,至于剩下的一半,我会找人帮你们完成,拿到这个钱之后我只有一个要求,烧钱要快,发展要迅速,另外一切的核心经营都得围绕没有中间商的直卖来进行。”


品牌讲定位,互联网项目讲究解决用户痛点,毫无疑问,二手车市场的用户痛点就是价格不透明。


中间商赚差价。


客户很怕买到价高质低的产品。


毕竟每一辆车都不便宜。


身为这个品牌的第一大投资人,陈平生自然也是要承担起一些责任的。


他能给的就是钱,以及明星资源跟流量。


你要说蒋佳不开心都是假的,以前千难万难都拿不到的融资。


现在有胡林这位大舅哥加入之后,轻而易举的就能解决。


陈平生还是找童泽兰,六亿而已。


她那边稍微再找一两个投资人也就能完成了。


二手车这个项目,肯定还是大有可为的。


关键还是看谁能在最后跑出来。


互联网项目,没有老二可言。


赢家都是通吃。


没看早期拥有大企鹅跟啊里背景的嘀嘀打车,快的打车,在一个打车领域之后。


都有大资本扶持,最终的结果就是两家共同烧了几百亿来抢占市场。


也是在那个阶段,跑滴滴或者是快的才是真的有钱赚。


平台给司机的补贴都相当高。


后面这两家发现谁也干不掉谁之后,快速就合在一起了。


然后估值一下超了四千亿。


瓜籽二手车现在也是一样,拿到12亿,它就一步跳成这个领域的头号种子选手。


要是拿不到,注定也会被其它卖二手车的互联网APP给挤死。


童泽兰还是过来了一趟,她在之前主导投资的一个王牌项目竟然要失败了。


虽然项目失败在投资人里面那都是再常见不过,但这个项目可是共享单车里面拿到投资最多的。


还同时背靠上了啊里,嘀嘀,以及经纬中國等大资本。


同时被这么多大资本看好,不说成为下一个大佬。


起码也要最终混到能合并吧!


这共享单车的本质是解决客户的最后一公里交通。


每辆单车的投资成本并不高,同时还手握大量客户押金。


光是因为这点,市场上一年冒出来的共享单车品牌就远超二十几个。


这两年在童泽兰的带领下,小黄车也成了这个赛道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两年里面至少拿了五轮融资共计13亿美金左右。


童泽兰也是希望这个品牌能复制嘀嘀的路径,快速融资,扩大发展,并购竞争对手。


最终达到垄断上市的目的。


而能跟小黄车竞争的,只有摩拜单车。


两边的发展方式可以说非常相似,都是通过快速烧钱来获取市场用户。


而在这场关键战役当中,一个人成了最大变局。


他就是全球都有名的投资人孙正意。


就是那位最早期以两千万美金,拿下啊里大股东的投资人。


他在考虑投资小黄车18亿美金的时候,还需要它做到两个前提条件。


另外就是派了团队过来调查公司财务。


事实证明,小黄车败就败在了这里。


在主业项目还没成功的时候,它干了太多的不想干业务。


好比跑去发射卫星,给企业内的每一位高管都买特斯拉等。


另外还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投资。


小黄车为了拿到孙正意的这个18亿美金,那是干脆不顾一切。


最终竟然将客户押金全部挪用。


整整四十亿客户押金,被挪的干干净净。


创始人以为完成软银提出的两项要求,他就能顺利拿到那个18亿美金。


事实证明,他错得离谱。


只能说小黄车里面那乱七八糟的财务管理,让它错过了这最终的大好良机。


软银拿18亿美金可以,但它要将市场上最大的两家共享单车品牌给合并。


获得行业内的垄断地位。


从而一举完成上市。


童泽兰投资的那位小黄车创始人,以一己之力阻止了这场合并。


或许这就是年轻人的意气风发吧。


最终的结果就是小黄车直接被各大资本给抛弃。


投资它最多的嘀嘀,转头干起了青桔单车。


啊里则是扶起了哈罗。


还是那句话,大资本很少将赌注押在一个人身上。


而童泽兰投资的这个项目,也是这两年烧钱最疯狂的互联网项目。


现在却迎来了最惨滑铁卢。


当年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狼狈。


别说上市了,没了大资本扶持,饭都已经吃不起了。


曾经一代天骄的创业项目。


现在干脆是一地鸡毛。


陈平生对共享单车本来就是敬而远之。


太烧钱的项目,还有那么多巨头企业下场来玩。


他那一点小小弹药,压根不足以扶持他所选择的品牌,战到最后。


既然是这样,那就不如趁早放弃。


又或者是边都不要沾。


童泽兰在这个项目上,砸了足足七八亿,还跟投了几轮。


最终的结果就是败在创始人的意气用事下。


一旦完成合并,所有大资本的钱都会集中在这最后一家身上。


她完成套现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现在好了,想低价套现都没有人接手了。


陈平生更是看都不看,踏踏实实先干点自己能把握的小项目。


二手车肯定没法跟共享单车比。


你看它的融资速度跟金额就知道。


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两个赛道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


针对于这个品牌的六亿融资,童泽兰还是很快就能凑齐的。


再找两家一块承担罢了。


不过她还是提了一点要求,创始人的一票否决权必须去掉。


当初她就是被这个小黄车创始人的一票否决权给干死的。


现在更不可能再吃同样的亏。


这个其实也没事,毕竟陈平生投了钱也不会去瞎指挥。


加起来也才投八亿的项目,还不足以他去亲力亲为。


也没那个必要。


人家从一开始就在干这一件事,不管怎么说都不会比他差的。


共享单车是这两年大火的新兴互联网项目,看来也快落下最终的帷幕了。


毫无疑问,童泽兰败在了最后一关。


前期所有投资宣布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