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 第202章: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畏惧生死的人,不可能打仗那么猛。


朱雄英鼻头一酸:“瞎扯!”


朱元璋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咱知道你孝顺,咱真的好喜欢和你呆在一起,看着你一天天长大,咱失去你太久了……”


说着说着,朱元璋眼眶有些湿润了。


朱雄英安慰他道:“爷爷怎么突然感慨起来了?额,你啥时候失去我太久了?我一直陪在您身旁呀!”


朱元璋愣了愣,随后勉强笑道:“对对!你一直在咱身旁!”


老爷子收拢心思,看着前方稻田,欷歔道:“二十来年的时间,这里从一片荒地,到如今的良田万倾。”


“盛世来之不易,需要一代代去守护,君王的德行不能歪,君王的能力也不能弱。”


他淡淡看了朱雄英一眼:“百姓看到这一片田地,眼里装着的是粮食,商人看到这一片田地,眼里装着的是钱财,咱看到这一片天地,眼里装着的是……”


“江山!”“江山!”


爷孙异口同声说道。


朱元璋愣了愣,随后哈哈大笑。


朱雄英也跟着大笑!


不知何时起,朱雄英眼里的格局,已经和朱元璋不谋而合了。


金色夕阳下,爷孙坐在田埂之上,看着前方无限江山,皆陷入无限憧憬。


“大孙,你说未来会是咋样的?”


“一定是仓廪殷实,一定是国强民富,一定是比现在更好的盛世!”


“嗯。”


老爷子眼中露出向往,然后冷不丁道:“郑用被灭门了。”


“哈哈,那感情好啊……额!”


朱雄英瞪着眼:“郑……郑用被灭门了?”


这大喘气的聊天,让朱雄英有些反应不过来。


“为啥?爷爷您….”


朱元璋摇头:“杀郑用,寻常的借口是不行的,所以锦衣卫抄家的时候,塞了一封大元的圣旨。”


“谋反?!”


朱雄英震惊道:“您就是要杀郑用?”


老爷子叹口气,点头道:“嗯,是要杀他。”


朱元璋没多说,眼神有些落寞。


迟暮之年,还要动刀,一切都为了给你和老大朱标铺路。


咱怕中山王府,将来有可能会投奔了燕王。


这么大一股子势力,咱要不在活着的时候给他灭掉,以后你和你重情的老爹,不好收拾。


你是我朱元璋的种!


为了你和朱标,我朱元璋何惧成为屠夫!!


……


落日余晖之下。


徐家的书房内,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徐辉祖震惊了许久,都没反应过来。


“看清楚了?”


他看着徐膺绪和徐增寿,不确定的道:“朱公子,真和老爷子在一起?在乡下?”


徐膺绪点头:“不止如此,看样子,应该认识很久了,关系更是亲密到了极点。”


徐辉祖陷入了无穷的沉默。


脸上依旧带着浓烈的震惊。


即便他之前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可现在真真切切听到,还是有些不真实。


他想到了皇宫雨幕下的那一幕。


原来当初看到的那个背影,真的是老爷子!


原来当初,真的是朱公子打伞送老爷子。


可怕,可怕!!


两人都身处震撼之中。


……


另一边。


夕阳西下,朱雄英陪着朱元璋走在羊肠小道。


夕阳余晖下,也爷孙身影拉的很长。


身后,无限江山!


入城之后,朱元璋和朱雄英分别。


等朱元璋回到谨身殿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郑和早早将茶水给朱元璋准备好,不凉不热,恰到好处。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呷口茶,似乎想到什么,对郑和道:“你去一趟后宫,将宁王叫来。”


“遵旨!”


没多时,宁王便焦急走来。


“儿臣参见父皇。”


朱元璋摆摆手,道:“不要见外了。”


“咋要没记错,你后天就要离京去大宁都司了吧?”


宁王点头:“劳烦父皇挂念,儿臣确实后天远赴大宁,儿子祝爹日后平平安安的。”


朱元璋嗯了一声,看着宁王,意味深长的道:“大宁的地理有些特殊,该提醒的,咱都提醒过你了。”


宁王急急抱拳:“父皇放心,儿臣永远谨记父皇的圣言,儿臣也知道在大宁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朱元璋哦了一声:“大宁是隘口,别给咱丢脸,你长大了,也学了一身本事,该是打仗报国镇守咱老朱家江山的时候了。”


“咱老朱家所有子嗣都一直对外。”


“咱现在和你父子相臣,但咱是大明的君,未来咱大明还有君,你是臣,是臣就该本分,不要掺杂乱七八糟的事。”


“你信咱的,不管咱是活着还是死了,你只要安安稳稳的守着北疆,你宁王这一脉永远都会荣华富贵。”


“你母亲是个侧妃,要不是当初标儿和咱提过你母亲,兴许现在还不会有你宁王一脉。好好珍惜着,为你母亲也好,为咱大儿子也好,为未来君上也好。”


“咱今的这些话,你刻在脑子里。”


“咱这么说,你明白了么?”


宁王忙是道:“儿臣都懂!儿臣永远感激大哥。”


朱元璋嗯了一声,挥手道:“下去吧。”


“是!”


想了想,朱元璋又叫住宁王:“你和咱大孙,明天去道个别,后天咱会让礼部送你去就藩。”


宁王忙不迭回道:“儿臣遵旨!”


等宁王离去,朱元璋忧心忡忡的叹口气:“希望这小子,不要有什么野心。”


“这一群儿子,没有一个令咱这个做爹的省心的。”


现在大明四海靖平,对皇权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


这些手握重兵的边疆塞王,以后都会是咱大孙子的威胁。


谁让他太年轻,经历太少呢,反观这些藩王,哪个不是驰骋疆场,杀伐果断的枭雄。


有时候儿子太优秀了,也是一种烦恼。


当初分封塞王之时,北元依旧是大明最强大的敌人,而现在大元和大明攻守易处之后。老爷子自然也察觉,他封的这些藩王们,其实也是潜在的威胁。


这些年朱元璋一直在做功课,甚至连年下诏,无论是塞王还是内王,都只有军权,没有对地方的治权。他们只有军队,而财富和人口依旧在朝廷的掌握之中。


可现在,老爷子突然有发现,当藩王掌握兵权之后,似乎对朱雄英和朱标威胁更大了!


但兵权朱元璋也不能收回来,这样就等同于无故的打压立下功劳的儿子们,这也是朱元璋不乐意见到的事。


怎么都是矛盾,即便是一代雄主朱元璋,在这个问题上,也绕不开历史的桎梏。


他心不在焉的翻着奏疏。


随意的瞥了一封礼部奏疏,老爷子突然眉开眼笑起来,显得心情极好。这是礼部递呈上来的一封国书:


“臣帖木儿僻在万里之外,恭闻圣德宽大,超越万古……臣无以报恩德,惟仰天祝颂圣寿福禄,如天地远大,永乐无极。”


“臣帖木儿僻在万里之外,恭闻圣德宽大,超越万古……臣无以报恩德,惟仰天祝颂圣寿福禄,如天地远大,永乐无极。今遣使迭力必失,向皇明圣君奉马三百匹,永世修好!”


这是一封来自帖木儿汗国的国书。


帖木儿汗国对大明上贡称臣,这无疑又让老爷子在青史上添上一笔功勋!


大明的现在军事防御重点,依旧在北疆,瓦剌和鞑靼部距明廷实在太近,迫使朱元璋不得不重视这两个北元强大的部落。


至于逃窜到欧洲大陆的蒙古人建立的帖木儿汗国,因为距大明太过遥远,所以明廷一直不甚重视。


不过他们能对大明称臣,朱元璋还是打心底开心。


这是一笔偌大的功勋,找时间要和大孙好好吹嘘一下!


老爷子有些膨胀的笑了。


实际朱元璋还不知道,这将会是一场世纪会面,也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四个帝国中两大帝国的第一次会面!


……


与此同时。


朱雄英此时也回到府邸的书房。


书房内摇曳着火光。


朱雄英在看铁铉递过来的文书。


隔三差五,解缙就会递过来许多文书,事无巨细的都会传到铁铉那里。


铁铉分门别类之后,再将文书编纂后交给朱怀。


交趾那边已经开始恢复农业生产,红薯的种植已经率先普及下去,布政司也开始亲自下阵劝课农桑,一切都有条不紊的推进。


不过解缙,还是隐晦的提出了交趾缺钱的近况。


生产建设需要钱,官员俸禄需要钱,军费开始和筹建,都需要钱。


交趾的底子薄,朱怀也清楚。


等朱雄英,细心看完文书之后已经到了深夜。


翌日一早。


朱雄英便早早起床,他先央人去找铁铉,随后便自顾自沿着秦淮河跑了一圈。


今天,朱雄英没有在外面吃饭。


回到府邸的院落,铁铉已经在等着。


朱雄英让下人上了早餐。


四枚茶叶蛋,两碗清火粥,以及六个菜包。


朱雄英让铁铉坐下,笑着道:“鼎石,都是简单的早餐,我就不将你当外人了,咱边吃边说。”


铁铉受宠若惊。


朱雄英这种随和的人格魅力,让铁铉很是动容。


“好!”


铁铉也不客气,轻轻吹着清粥的热气,拨开一枚茶叶蛋,囫囵吞枣的开始吃了起来。


朱雄英捏着茶叶蛋,边吃边说道:“交趾缺钱,你看到了。”


铁铉点头:“嗯,解大绅应当实在没办法了,不然不会开这个口。”


朱雄英想了想,问道:“你觉得该怎么办?”


老爷子教过朱雄英一句话,朱雄英觉得很对。


不要急于表现意见,当你处在一个团队的领导者的时候,第一件事永远都是倾听。


铁铉早已将自己带入到臣工的位置,所以觉得朱雄英,这么问理所当然。


若是换做任何一个官场人,被这么问话,恐怕心里都会不舒服,但铁铉没有。


他思考片刻,道:“要么咱问朝廷借,我出面,直接问户部借一笔钱。”


朱雄英没有反驳,而是问道:“你觉得解大绅需要多少钱,最少。”


铁铉心里盘算了一下,道:“最少应当要二十万两白银出头。”


朱雄英嗯了一声:“朝廷怎么借?”


铁铉道:“算正常的国家借贷,按年支付利息。”


朱雄英喝了一口白水粥,深呼一口气,看着铁铉道:“朝廷的财政捉襟见肘。”


“户部和朝廷的官僚基本都是抱着放弃交趾的态度,没有人看好交趾。”


“二十多万两白银不算多,但对户部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你觉得户部会给钱?”


铁铉硬着头皮道:“总归要试试,实在不行,将利息给抬高到市场价之上,户部总归会借吧?再说,我也不能什么都不做,让大绅一个人在交趾为难。”


朱雄英笑了笑,看着铁铉道:“平常你和解缙一直拌嘴,他不在了,你反而开始叫他大绅,呵呵。”


铁铉羞赧道:“虽然和大绅一直斗嘴,但我们是一类人,都是想为大明添砖加瓦。”


朱雄英点头:“成,此事宜早不宜迟,你吃晚饭就去户部吧。”


铁铉三口并做两口,将鸡蛋包子还有清水粥吃完,忙不迭支支吾吾道:“我先去了。”


朱雄英点头,继续慢条斯理的吃着早餐。


他是打算将自己的库银,借给交趾。


不过铁铉说的也对,他不能什么都不做,如果真问朝廷借到银子了,户部也是一笔不小的利息收入,交趾对朝廷的财政也有刺激作用。


总而言之,朱雄英也在培养铁铉的办事能力。


朱雄英心里这么想着的时候,宁王来了。


“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啊!”


“朱兄,还有早餐么?给我弄点。”


朱雄英愣了愣:“你怎么来了?”


说着,他让下人去给宁王端早餐过来。


“啧,你真节俭!一顿早餐吃的这么简单?你可是同时拥有无烟煤和食盐两种巨大收入的大财主啊!”


“我以为你早餐都是燕窝漱口起步呐!没想到你小子这么寒酸?”


朱雄英笑笑,淡淡的道:“百姓不容易,粮食都他们弯腰种出来的,虽然有钱了,但还是要对粮食抱有敬畏心”


宁王呆怔了一下,随后浅浅笑着低语道:“你小子说话,怎么和我家老爷子一个口吻?怪不得….”


朱雄英盯着宁王:“你刚才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