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 第108章:长生之人,总要见惯这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雄英读过史。


历史上很多时候,都有说人饿易子而食。


当时冷冰冰的文字,看不出来什么。


但现在….


朱雄英突然觉得,他这一刻,才真正懂得什么是历史!


很多人在研究着国家政权、皇室制度、吏治国体,可谁能真的深入百姓群体,去真正看到这些百姓呢?


朱雄英看到了!


他今天学到了很多!


土地兼并的根源、地主士绅的权力、百姓们的和善….等等!


只有了解了这些,以后他处理政事或给老爷子帮着批奏疏,那才真正不是空中楼阁,不是瞎想胡想。


还有有时候,师尊说的一些事情过于理想化,也可以试着反驳他老人家了。


今天对他的冲击,实在太大了!


这样的政权下,


想要改革,就得从根源弄明白很多问题!


朱雄英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还有很多事他没看到。


可他不忍心老爷子继续冒着寒冬天气,陪着自己去见识人间百态。


“爷爷….回去吧,还是别看了。”


朱雄英说了一句,神色苦涩酸楚。


朱元璋揉了揉朱雄英的肩膀:“傻孩子,心疼爷爷了?”


朱雄英点头:“嗯,不要再看了,我明白了,懂了。”


朱元璋洒然一笑,道:“成!以后自己也能出来看看,未必非要拘束在应天的冰山一角。”


朱雄英点点头:“好!”


二人走后,


朱长夜是出现了。


他看着眼前的一切,面有惆怅。


“或许,这便是人性。”


朱长夜叹息一声。


摇摇头,不再多想,转身离开。


他可以管,但不会去管。


人间百态,一个人的人生不过百年。


而他有很长时间活着,这些事,往后看多了就会麻木,管不过来的。


现在,他便开始慢慢适应。


.


…….….….….….


朱元璋特意让蒋瓛,挑了这么两个比较典型的村落,此次带朱雄英出来,也是要让他见识见识大明百姓的情况,好让他以后务实治国。


朱标教他不放心,还得是自己教。


大孙他….


这小子心眼多,能力也有,就是有时候给出的建议和眼光,都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样子。


将来要掌控天下的人,权力也都会集中在你手里,现在咱还能约束着管着。


要是哪天咱撒手人寰了,你小子还不上天了?


手握那么大权力,每一个抉择都关乎数万人的生死,现在不让你了解大明现状和百姓疾苦,以后怕会酿成大祸!


朱元璋必须要让朱雄英,见识见识真正的大明是什么样子的,要让他知道盛世之下的大明,是什么样子的。


虽然朱元璋很想好大喜功,但在国事面前,这些丑恶的一面,他还是不会掩盖。


让朱雄英现在看到之后,以后这小子再想国策,就不会站在天上去想,而是脚踏实地的去分析哪些可以用,哪些是扯犊子。


只有这样,以后他手握滔天权力的时候,才会谨小慎微,多去用心思考,若是不然,今天拍脑门想修路,明天拍脑门想搭桥,用不了多久,这个大明天下,就会各地起义,烽火狼烟,造反不断!


朱元璋看着一脸呆怔的朱雄英,淡淡的问道:“咱说,假如将来有很多读书人,他们也会和你一样,提出一些浮夸且华而不实的建议,你也要懂得分辨,就如现在咱能分辨出你的建议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行的。”


“将来,你自己也要有这种眼光才行。”


朱元璋给予朱雄英很大的期望。


朱雄英凝重的点头:“嗯!”


顿了顿,朱雄英狐疑的看着朱元璋道:“爷爷,我咋感觉你有种鬼谷子的感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然后培养出来一两個牛逼的人物,去拯救苍生这种。”


朱元璋一脚揣到朱雄英屁股上去:“瞎扯淡!咱只不过让伱以后少走点弯路!多爱戴百姓,啥鬼谷子,尽瞎扯!”


朱雄英揉了揉屁股,拍了拍屁股上的雪花:“好,好~我说错了。”


朱元璋白了一眼:“就你那样,真欠揍,算了,走吧,回家先。”


朱雄英闻言,露出一副笑脸道:“成!回家回家!今天出来,受益匪浅,谢谢爷爷!我又学到本事咯!”


朱元璋笑道:“痴孙傻孙,爷爷教你,也会从你身上学东西,强者嘛,永远要以自己变的更强为目标!”


“无论是精神上的武力上的还是学问上的,不要骄傲自大,孔夫子不是说么?三人行必有我师,咱爷孙都多学,学无止境!”


朱雄英点头:“说的对!这才是强者的格局!空谷的头永远朝上,实稻的穗一直朝下。”


朱元璋愣了愣:“啥意思?”


朱雄英想了想,开口道:“此话是师尊和我说的,意思是吹牛的人永远都将头抬的高高的,真正有实力有本事的人反而是低调谦虚的,爷爷这都不懂啊?”


朱元璋咂摸咂摸嘴,微笑道:“有道理….等等!你个小兔崽子,又编排老头子?讨打!”


朱元璋弯腰抓起地上的雪,朝朱雄英扔过去。


朱雄英闪转腾挪,然后学老爷子的样子,抓起地上的雪也朝朱元璋丢过去。


朱元璋也左闪右躲。


站在不远处的几个锦衣卫脚夫,看着这一幕,每个人脸上,或多或少都带着浓烈的震惊。


这.…要是换个人敢拿雪扔老爷子,他们此时,恐怕都抄刀子冲过去了吧?


不过转念一想,这个时候的老爷子,才更像个有七情六欲的人,而不是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帝王!


不过他们知道,也只有在这,才有机会看老爷子如此开心,如此发自真心的哈哈大笑。


仿佛太孙自活过来之后,老爷子都变得通人情许多,好像不止是大孙功劳,那位在天云观的观主,占据比较大比重。


有些锦衣卫,都有些感激起来朱长夜。


他们明白,


是朱长夜,让老爷子屠刀没以前那么重。


那边。


爷孙闹了一会儿,朱雄英便拍拍身上的雪,去搀扶老爷子回到轿子上。


.


….….….…….….


回到应天府。


朱雄英本想就此和老爷子分开,前去天云观,但在即将离开时,一名锦衣卫交给了他一封信。


朱雄英打开看了之后,脸色不敢置信,最后越发凝重。


“臭小子,咋了那是。”


朱元璋见他脸色不对,忍不住问道。


朱雄英看着老爷子,然后低声道:“爷爷,你….不要太伤心。”


说着,


朱雄英单手按在朱元璋的肩膀上,开口道:“沐王爷.…走了。”


话音落下。


朱元璋眼前一黑,突然有些坐不稳了。


“啥….啥走了?”


“你这小子,长辈的事儿,也能瞎开玩笑吗?”


朱雄英半响不动弹,只是用那双有力的大手,按住朱元璋的肩甲。


朱元璋声音越来越小:“不要骗咱了,这不是真的。”


朱雄英哀叹一声道:“哎….爷爷,还请节哀。”


朱元璋猛地站起来,想摔写什么,最后却无声坐下,一言不发,努力的将所有话憋住。


缓缓地,朱元璋眼眶有些红润,几滴晶莹泪花,从那倔强的虎目中落下,竟再也遏制不住,如断了线一般。


“走了,他也走了,老二也前段时间走了,要不是你师尊你和你奶奶也得走了,咱….咱一把年纪了,要不断经历这些,为啥,这是为啥啊!”


朱雄英捏着朱元璋肩膀:“爷爷,还请节哀,人有悲欢离合.…”


哎。


看着老爷子和沐英的这种情义感情,再加上最近二爷爷也死了,朱雄英竟没办法劝了。


只能开口道:“哭吧,哭出来就好!不要憋着,我是您孙子,不嫌你,哭吧!”


霎时间,哽咽声连连。


这个垂垂老矣的老人,此时呆怔在原地,双目无神,只有泪花。


那苍老的褶子,雪白的胡须,都随着抽泣,缓缓晃动。


朱雄英这才醒悟.…原来,这个老人,自家爷爷也老了….也没几年.…可以活了。


….….….….….….


翌日。


这是洪武十五年,入冬之后的第一场雨。


很诡异。


昨夜雨下的很大。


今早倒是晴朗起来。


昨天发生那档子事,老爷子心情不好,他就把老爷子给送回来了。


当然,


是有差人去告诉师尊,自己今天不去天云观学法了。


师尊也表示理解。


还让他若安慰老爷子不得,就告诉他,让他来。


对此,朱雄英有些困惑。


老爷子的伤心是自己和奶奶等人都没办法解决,难道师尊能解决?


不大可能吧。


朱雄英是不大相信的。


昨晚,


到后半夜,老爷子才入睡。


朱雄英看老爷子黯然神伤的样子,心里十分酸楚,可他不知怎么安慰,只能默默守在老爷子身旁。


今天一早,朱雄英本不想打扰老爷子睡觉的。


特地等了段时间,才从东宫前来老爷子的寝宫。


不过有侍卫告诉朱雄英,说老爷子很早很早就离开了寝宫。


朱雄英叹口气,也没多说什么。


奏疏能到老爷子这里,说明皇宫的许多人都知道了。


沐英是老爷子的义子,沐王爷的事,是大事,大事啊….


朱雄英望着雨后的天,脖颈上披了一条毛巾,便出门沿天云观那边去了。


他每天的作息规律都很好,早晨起来,吃了早饭,就漫步去师尊那儿。


今天老爷子不在,便继续往日习惯。


….….….….….….


朱元璋来到了谨身殿。


许多臣僚都齐聚于此。


“沐英….走了。”朱元璋低声说着。


大殿上,百官低头默然,虽然早就听闻沐王爷身子骨不好,和陡然听到这个消息,他们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毕竟才那点年龄….还是壮年。


昨夜那一场雨,兴许就是老爷子再哭。


众人都知道老爷子和沐王爷的关系,这个至亲的离去,对一个老人的打击是致命的。


“陛下!臣….请陛下万望保重龙体!节哀!”


大殿上,群臣异口同声。


朱元璋点点头,神色悲恸道:“咱当初答应过沐英,他死了,尸首要拉到应天,陪葬在咱朱家皇陵身旁。”


“咱不能说话不算话。”


“下令,着沐英送葬应天,云南布政司陪同,即刻启程!送到咱二哥那儿,一起下葬!”


众臣回应:“遵旨!”


朱元璋看着群臣,目光停在礼部尚书身上,缓缓的道:“着你礼部,主持沐英和咱二哥的葬礼!”


礼部尚书李原名出列道:“臣,遵旨!”


朱元璋挥手。


百官躬身退出。


等众人走后没多久,朱允炆也赶来了:“皇爷爷。”


朱允炆眼睛红润,布满泪花:“您.…节哀啊!”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真情流露,拉着他的手道:“傻孩子,爷爷撑得住,不要担心爷爷了,你不是在上课吗?”


朱允炆道:“我听到沐英叔叔.…我.…”


朱元璋叹口气:“哎….走了,走的急,咱都没见他最后一面。”


朱允炆安慰道:“爷爷,不要伤心了,千万保重身体,咱大明,不能没有你呀!”


朱元璋神色悲恸,但依旧带着倔强的神色,道:“咱能撑得住!快回去上课吧。”


朱允炆点头:“那爷爷,我.…先走了。”


朱元璋道:“嗯,去吧,路上当心些。”


明明是皇宫里面,可朱元璋却是在多提一嘴安全问题。


或许那两个亲人的逝去,已经让朱元璋有些如惊弓之鸟,生怕再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等朱允炆走后,谨身殿空荡荡的,朱元璋背着手站起来,迈着苍老的步伐走到大门前,吹着冷冽的寒风,很久,很久,一动不动。


….….….….….….


与此同时。


天云观里。


朱长夜眼眸闪烁:“走了,你也走了啊。”


朱长夜声音感慨。


其口中所说的“你”,赫然是指沐王爷。


说罢。


朱长夜往身后看去,那儿正漂浮着一个魂魄。


那是….


沐王爷的魂魄。


此刻的沐王爷,与生前模样差不多,只是处于灵体状态。


而整体模样看起来,仿佛比生前还要好。


因为如今的沐王爷,并没有病痛缠身,是健康之人….不,如今应该说是健康的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