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戾太子只想被废 > 第三百一十九章 官场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不动,他们也不动。


我一动,他们跟着乱动!


刘据不得不承认,他终归还是小瞧了这回一同前来朝鲜半岛的这些官员,为了不让这件事传到刘彻那里,他们居然敢给刘彻的近侍制造“意外”……


不过再转念一想。


这回随行的官员可都不是一般人。


一个丞相,妥妥的三公。


一个内史,堪比九卿。


再加两个将军,也同样是未必在九卿之下的朝廷大员。


这几个人加在一起组成的阵容,与他之前的几次出行相比不知道豪华了多少,在一個郡、一个国只手遮天已是绰绰有余,他们能够搞出来的事自然也非一般官员可以比拟。


这一刻。


刘据忽然觉得自己的便宜父皇刘彻还挺让人心疼的。


上回处置河间国的事,舅父卫青只出来了一趟,就带着两个表哥搞了一回欺君,甚至还给义妁设计出了一处假怀孕的戏码。


这回这些个朝廷大员出来,为了掩盖自己出海的事,又给常融设计了一场意外,这自然也是在欺君。


由此可见,刘彻手底下的这群大臣,就没一个能让人省心的。


甚至刘据不得不怀疑,刘彻这个深居未央宫内的天子,是不是其实一生都像楚门一样,生活在一群人为他精心编织的谎言世界里……


不过硬要说起来。


无论是此前卫青欺君,还是现在赵周这伙人欺君,源头都毫无疑问的指向了一个人


——他自己!


卫青欺君,目的毫无疑问是为了维护他这个外甥。


他虽因此被刘彻视作了“愚蠢的儿子”,但在河间国的僭越之嫌却被完全洗清,甚至还为他换回了一次“交心之谈”。


而这一次赵周等人制造这场意外。


虽然一定有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但同时也将他的矫制之罪强压了下来,避免回去之后他和他们受到刘彻惩处。


而且这次刘据出海的目的,就是为了破窗,就是为了把这些随行的官员一同拉上自己的贼船,然后配合自己一同欺君。


所以,此事的本质还是他这个胆大妄为的儿子,带动着一群朝廷大员一起欺君……


只是他也未曾料到这些家伙居然如此雷厉,当日就将可能成为最大隐患的常融给送走了!


行吧……


你们一个个都是英雄,都是好汉,此前是我小瞧了你们。


还有这个李季。


从李季此刻的神态和吞吞吐吐的语气中,刘据心中已经有所判断。


这个家伙之所以没有和常融一同“落海”,大抵与他此前不知何故跑到自己那里告状有关,因此被赵周等人视作了可以争取的“自己人”。


不过赵周等人敢让常融“落海”,自是要确保此事滴水不漏。


因此仅仅只是“可以争取”是绝对不可能让他们消除戒心的,那么李季便必须纳上一道可以让他们完全消除戒心的投名状,才有资格登上这艘贼船。


而从李季刚才的话中也不难听出,他俨然已经完全登上了这艘贼船,并且还深度参与了此事……


那就有且只有一种可能。


常融“落海”的事,李季最起码得是个帮凶,甚至干脆就是直接动手的凶手!


这些人可真是好手段啊……


也是常融命不好,刘据原本还打算在他身上试验一下“资敌”战术,结果才刚这个把柄送到他手中,这个家伙就直接因为赵周等人的联动“被”落海了。


这未免也显得他这枪法太准了点吧?


准的都有点不太真实了……


回过神来,刘据已经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姿态,满脸悔恨的叹道:


“此事全都怪我,若非我出于一片孝心私自出海,常黄门便不必随船前来寻我,又怎会遭遇这场意外,唉,这让我回去之后如何向我父皇交代?”


“?”


这回倒换做了李季一脸懵逼,心中惊疑不已。


啥、啥情况这是?


这件事情不是应该在太子的意料之中么,怎么还忽然悼念起常融来了?


若太子不知该如何向天子交代,那他这个亲手将常融推入海中的凶手又当如何向天子交代?


然而一旁的杨仆却是很合时宜的说道:


“殿下节哀顺变,韩将军与末将镇守合浦海港,只知殿下始终坐镇合浦大营,从未见过殿下出海。”


“只是末将依殿下指引寻得一处海岛之后,常黄门出于一片忠心,主动请命随船出海亲自查探,殿下劝说无果只得同意。”


“怎料在海上突遇风浪,不慎被海浪打下船舶,我等奋力施救不能,又在海上搜救多日无果,实乃天不遂人愿,悲哉哀哉。”


“因此末将斗胆恳请殿下修讣告一封,命人送回长安向陛下禀报如此噩耗,为常黄门请求追封,我等众人亦愿于讣告中附议署名,以慰常黄门忠义之心,以彰陛下与殿下仁爱之德!”


“??”


李季闻言又一脸震惊的望向杨仆。


这番话说的如此冠冕堂皇,任何人都没有任何过错,就连常融都成了忠肝义胆的忠义之士,未免与事实出入也太大了吧?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说法的确滴水不漏,听起来和真的似的。


如果不是知道内情,李季差点都信了……


“既然杨将军和诸位都这么说,那我就只好像此前一样,继续坐镇合浦大营了。”


刘据点了点头,勉为其难的道,


“只是可惜了常黄门,一片忠肝义胆却遭遇如此劫难,这封讣告我是一定要亲自发的,绝不能让此等忠义之士流血又流泪!”


“???”


李季再次回头看向刘据,神色更加复杂。


如此轻易就改口了?


不对不对,这不是改口,怎么听起来更像是在试探杨仆等人的计划,不动声色之间就顺利完成了串供呢?


“殿下所言极是,殿下得知如此噩耗,明日还将亲自莅临合浦海港为常黄门设台祭奠,末将这便去提前安排殿下的行程,也请殿下提前准备。”


杨仆接着又躬下身来,语气诚恳的请求。


刘据却笑了起来,点头道:


“如此甚好,那就有劳杨将军明日前往合浦大营迎我吧。”


“合浦大营?”


杨仆不由一愣,脸上浮现疑虑之色。


刘据又笑着反问:


“我现在不是应该正在合浦大营坐镇么?杨将军不去合浦大营迎我,却跑来这座悬于海外的海岛为我安排行程,这又是何道理?”


“……”


杨仆整个脸瞬间耷拉下来,欲哭无泪的同时作势便要跪下:


“殿下,此事非同小可,请不要令末将为难,末将实在担待不起啊。”


“杨将军不可妄自菲薄,何况不是还有赵周、倪宽和韩说嘛,你们嘴上说担待不起,现在不也已经担待起来了么?”


刘据伸手将杨仆扶住,依旧笑呵呵的道,


“我如此信任你们,你们也该对我抱有信心才是,如此我们才能‘同舟共济’,在互信的基础上实现互惠。”


“杨将军,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


李季此刻已是彻底凌乱,脑子里面杂音不断。


此前刘据和杨仆之间的“谜语人”交流虽让他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但刘据最后这句加了重音的“同舟共济”却终于暴露了心思,令李季瞬间理清了思路。


因为在这回助常融落海之前,赵周和倪宽便屡次对他提到了类似“一条船上的人”的说法,威逼利诱给了他这次“上船”的机会。


原本他还以为自己登上的是赵周等人的那条破船,只是为的是掩盖没看好刘据的过错。


可现在听到刘据这句话,却又让他立刻意识到。


赵周等人的那条破船算什么,在他和赵周等人还没上船的时候,刘据已经给所有人准备好了一条更破的船,早就做好了强迫他们不得不“共舟共济”的准备。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他就是那只虾米,赵周等人则不过是那条小鱼,刘据才是那条早已张开大嘴准备将他们所有人一口吞下的大鲶鱼。


娘亲!兄长!姊姊!


官场套路太深了,咱们还是继续做倡优吧?


大哥实在是太有先见之明了,太子真不是咱们惹得起的人。


回头找个机会我也要向陛下请辞,我跟我大哥混倡优班子去,我要下乡巡演,我要下基层,我要回农村……


……


次日一早。


杨仆只派了两条小船返回合浦海港向赵周等人传信,自己则陪着刘据继续留在了对马岛上,刘据这艘更破的船,由不得他拒绝不上。


而且他更清楚的是,等赵周等人收到消息之后,必然也只能无可奈何的上船。


因为在刘据私自出海的那一刻,他们所有人就都已经被刘据算计了,他们以为自己在第二层,实际上刘据却在至少在第四层……


与此同时。


校尉涂斐又给他带来了一个消息:


“将军,监视这个部族的人发现有几个野人趁着天蒙蒙亮的时候,鬼鬼祟祟的出了部族,结伴向北边的山谷里去了。”


“可派人暗中跟上了他们?”


杨仆立刻提高了警惕,目光随即冷了下来。


此刻刘据可还在这座岛上,任何事情都不可掉以轻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