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367章 乌桓贼奇兵突袭,赵子龙步步为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必须要夺回大王!”


临行时,蹋顿也是斗志昂扬。


这绝妙的机会不容浪费。


只要这一次,他能击败那汉军夺回大王,他们就能真正走出之前战败的阴影。


打破那汉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对于日后的防御那汉将的侵犯显然尤为重要。


更关键的是,一旦这次他夺回大王,他在部落中的声望也就将达到顶点。


下一任大王,可谓非他蹋顿莫属了。


乌桓众将士,就这般怀着必胜的信念进军。


而他们的目标,此刻也已经结束了为期三天的游街和修整,刚刚离开沟子城的大门。


“赵掾吏,典掾吏。”


刘备抱拳道:


“这最后一段路,还望二位小心谨慎,若遇敌情,日燃狼烟夜点烽火,我沟子城和卢龙塞的守军已随时准备好支援。”


“刘县令请放心,我等必不负重托,誓死保卫押送队伍,确保将丘力居送到卢龙塞!”


赵云与典韦纷纷齐声应喏,他们很清楚自己任务的艰巨。


苏君侯的意思很明显,通过野战消耗乌桓的精兵,以及彻底的打击他们的斗志。


倘若君侯不在的情况下,他们也一样击退了贼兵蓄意的强攻,那么天兵不可战胜的观点就将深深植入这些乌桓人心中。


这会给他们之后的进攻带来极大的优势。


而如此重任交在自己手上,这令赵云和典韦不由得都握紧了各自的武器。


“大哥你就放心吧。”


张飞也是面色兴奋:


“我和二哥也都跟着呢,那乌桓贼子不来便罢,若敢来犯,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刘备看了眼面如重枣,扶须点头的关羽,心下稍安,紧接着便嘱咐几句让关羽看好张飞,不要乱来,兄弟们要配合好诸位掾吏云云。


是的,配合。


虽然苏曜起初本想让已经有了不错的表现的关羽来带队。


然而,这位关二爷却以客将自居,坦言不便指挥诸位掾吏。


这倒让苏曜略有意外,没想到那傲气关二爷竟然说得这般谦虚。


然而,转念一想他又明白了。


人的性格与自身的经历息息相关。


此刻的关羽虽然也对一身武勇也颇为自负于,但其既没有温酒斩华雄,也没有三英战吕布,更没有斩颜良诛文丑的经历,自然也就没得那一副后期视天下英雄于无物的傲气。


想通这一点后,苏曜便也不再强求。


而是将队伍的领队交给了带兵来投的赵云,又使上一战中表现出色的典韦为副,关张二将协同共同辅佐。


但是,苏曜不知道的是,关羽在他眼前的谦虚表现其实也和他自己太能打有关


而在别人面前,刘备还是稍许有些不放心的。


于是乎,便有了他此番殷切的交代。


且说在刘备这一番对兄弟们的叮嘱后,他又遵苏曜命,划拨五十人的步卒辅兵和从卢龙塞带来的几车物资给赵云后,终是依依惜别,目送队伍消失在山谷的风雪之中。


就这样,双方都抱着必胜的信念,与决死的勇气,不断的前进,前进.


直到次日午后,双方的道路终于交汇。


“报——前方谷中发现汉军!”


乌桓探子快马回报,消息瞬间在蹋顿的队伍中传开,战士们闻讯,纷纷握紧手中的兵器,紧张的看向蹋顿。


只听蹋顿冷哼一声:


“终于来了,全速出击,不可给他们反应的时间!”


随着蹋顿一声令下,乌桓骑兵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向前冲锋,马蹄如雷,雪花纷飞


如此一幕并没发生,那探马紧接着报上的消息让众人感到了一丝不安。


“汉军多了五十人不说,竟然还提前靠山而立,在等咱们?”库鲁末勒紧马缰,不可置信道。


“那又怎样?汉军大张旗鼓,慢悠悠的搞押解,我等不早就知道他们是想干嘛了么?”


郝铎则嗤之以鼻:


“你总不会都到这了,又想打退堂鼓了吧?”


库鲁末被郝铎的话一激,脸上露出尴尬之色,连忙反驳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事有蹊跷,汉军如此行事,或许有诈。”


“有诈又如何?”


郝铎目光如炬,挥刀指向前方:


“无论汉军有何计策,我等只需勇往直前,夺回大王便是。


若有埋伏,那便一并破之!”


见二人争执,蹋顿发声道:


“埋伏倒是未必,此时大雪漫山,两侧已是藏不得人,只要那姓苏的不在,我等便无须惧他们!”


不过话虽如此,蹋顿还是把队伍的速度放慢了一些,并且向两侧派出斥候,与他初始时的一往无前截然不同。


原因嘛,也很简单。


正如苏曜所说,这漫天的大雪阻碍了他们的进攻,同时自然也会影响蹋顿他们的突袭。


积雪深厚,谷道难行。


春夏时不过一日的路程他们多花了一半多的时间不说,由于要绕过沟子城,他们走的山路更加险恶,一路行来至此,掉队损耗者竟有十之二三。


这见鬼的天气和地形,根本就不适合打仗。


小规模行军便是如此,倘若大军行路,那就更是要命。


这便是此时的辽西走廊。


苏曜在实地考察了这里的地形后也是明白了,为何大汉后来会这块险恶的土地划给乌桓人驻守。


以及,辽东在后世为何会数次形成强大割据政权的原因。


未来的司马懿就是在这条险恶的辽西走廊道路上吃了很大的亏,深感后勤难行,才在花费大力气征服公孙氏的辽东政权后干脆的直接放弃了那里,迁汉民入内地。


这固然是他鼠目寸光,不顾及长远,但也是当时内战下,无暇北顾的现实无奈。


在后世那条狭长平坦的辽西走廊出现前,辽东与内地的联系太脆弱了。


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这条道路便会被遮断。


若是置之不理假以时日,便足以建立一个强大的,威胁中原的割据政权。


后世的高句丽与辽金等莫不如此。


且说回当下。


苏曜发现了这个问题,便是自然而然的定下了以小博大的目标。


这里既然不支持他大军的展开,那便以绝对的质量优势,以最小的消耗和代价来战斗。


赵云典韦等人得苏曜授意,每日行军不过二十里,步步为营,终于等到了乌桓人的奇兵。


风雪中,一道狼烟缓缓升起。


赵云,典韦和关羽张飞等人看着山坡下谷道中,那密密麻麻而来的乌桓骑士,各自握紧武器,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