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秦:从战场捡属性开始变强长生 > 第315章 赵封:诸卿尽心效力,长生,亦无不可!!

第315章 赵封:诸卿尽心效力,长生,亦无不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嬴政忽然开口说道。


随着此话落下。


朝堂群臣都是面面相觑,能够得到嬴政如此看重,而且还是昔日大秦的重臣,这让他们想不到是何人?


毕竟在朝堂上退下去的,不是年龄到了告老还乡就是如同王绾众臣一样被处置的。


“仲父。”


嬴政大声喊道。


这两个字落下。


满朝之中,几乎全部都是大惊失色,目光纷纷向着大殿外看去。


唯有赵封神情平静,显然他早就已经知晓了此事的存在了。


能够被嬴政称之为仲父。


能够被嬴政如此尊敬。


普天之下唯有二人。


一个是他的岳父夏无且。


另一个正是他的仲父,吕不韦。


昔日嬴政初继位时,朝堂之上强臣环绕,宗室把权,赵姬掌政务,而吕不韦也是当之无愧的大秦第一重臣,但是他并没有因为位高权重而对嬴政不敬,相反是极力强盛大秦,尽可能的维护王权。


到了嬴政亲政后,功成身退。


只不过。


外人不知罢了。


在外界看来。


吕不韦在当初被贬离开咸阳后就已经被赐死了。


实则。


当初吕不韦远离咸阳,也是嬴政对他的保护,之后还有赐死之事更是一种保护。


因为自从吕不韦退下相邦之位后,诸国都是对他有心思,想要利用吕不韦来对付大秦,而吕不韦将一生都搭在了大秦,又怎会背叛?


为了不拖累嬴政,不影响大秦国本,吕不韦心存死志,只不过被嬴政发现后,以王诏之名赐死,天下诸国才放弃了利用吕不韦来对付大秦,直到今日。


在百官的目光之中。


一个白发苍苍的身影缓步走入到了这朝议大殿内。


虽年老,但一身透出了一种难言的气质,一眼看去就不敢小觑的那种气质。


纵然远离朝堂多年,这一股气势来到也是无人敢小觑。


“真的是他。”


“昔日大秦相邦,吕不韦。”


“昔日大秦最大的权臣。”


“他不是被王诏赐死了吗?”


“没想到这位权臣竟然还活着……”


随着吕不韦的出现。


满朝惊骇。


无不被吕不韦所惊。


毕竟对于曾今的大秦朝堂而言,吕不韦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权臣。


纵然是王绾与隗状,他们的所得到的权柄还不及昔日吕不韦的十成之一,可见昔日吕不韦拥有着多大的权柄。


“传说中的权臣吕不韦。”


“没想到还活着。”


“我这老爹还是将他藏得够深啊,不过想来我这老爹也是真的累了,急需要有人分忧,要不然真的不会请吕不韦出山了。”


看到吕不韦,赵封心底一笑。


显然他明白为何嬴政请吕不韦重新出山的原因。


国政繁多。


国策施行所产生的国政更是繁多。


赵封负责提国策,具体的施行在于百官,大秦的官吏,但处置批阅则是在于嬴政。


如今赵封就深谙悠闲之道了。


不过。


有着吕不韦的出现,嬴政自然会是轻松不少。


“老臣吕不韦,参见陛下。”


吕不韦走入了殿内,一脸郑重,躬身对着嬴政一拜。


这一拜。


吕不韦脸上神情带着一种百感交集。


或许他也未曾想过相隔这么多年后,他竟然还能够归于咸阳,没有想到到了这暮年时还能够再次光明正大的站在这朝堂之上,更没有想到再次踏足后,大秦已然一统了天下。


这种感受让吕不韦有着一种恍若隔世。


余光看着满朝文武。


大多目光透出了敬畏之色。


昔日的老臣几乎已经绝迹,如今都是大秦的新锐,都是大秦的新贵。


如若不是因为赵封。


吕不韦或许还能够看到王绾他们,他们自然是认识吕不韦的,在那一朝,吕不韦乃是百官之首,甚至于国尉都有所不及。


如今。


已然大变。


当然。


如果没有赵封。


吕不韦或许永远也不会再出山,必会历史流传而下,被秦王政赐死了。


“仲父。”


嬴政凝视着眼前的身影,眼中也涌现了一种怀念之色。


昔日在赵为质子,归于大秦之后。


嬴政就一直都是在吕不韦身边接受教导的,可以说,吕不韦对他有教导之恩,而且在之后为王,如若不是吕不韦出手,或许他也不可能再见到自己的阿房了。


“陛下当真是没有让先王失望。”


“天下归一,天下一统。”


“没想到老臣还能够看到这一日。”吕不韦站直身体,微笑着,言语之中尽是对嬴政的认同。


听到这。


嬴政的心底也是十分触动。


“仲父能够出山。”


“朕,甚悦。”


嬴政笑着说道。


随后。


俯瞰着满朝文武,大声道:“诸卿。”


“朕的仲父,今日归来了。”


这一声落下。


满朝文武纷纷带着敬畏之色,向着吕不韦躬身一拜:“参见文信侯。”


“见过诸位大臣。”


吕不韦微微一笑,双手合礼,向着左右两列的大臣回礼。


“国策施行。”


“朕处置国政繁琐,今召文信侯归都便是为了让其辅助朕处置繁琐国政。”嬴政俯瞰着朝堂,带着毋容置疑的语气。


在秦始皇面前。


在赵封面前。


可没有什么均衡朝臣之道,只有皇帝的霸道,交代臣子,臣子去办,而不是被臣子所操纵。


他的话就是圣旨。


面对这一声,无人敢反对什么。


“自今日起。”


“朕,重立相邦之位。”


“居左相与右相之上。”


“纵观朝政,直接受命于朕。”


“若非国之大事,地方政务,民政民生,皆由相邦执掌。”


“日后左相与右相职权之分,将由相邦具体划分。”嬴政当即宣布道。


随着嬴政话音落下。


一旁侍奉的内侍立刻捧着一个装着相邦之印的盒子,缓步走到了吕不韦的面前。


看着眼前的相印。


还是当初自己的那一尊。


吕不韦眼中也涌现了一股感动之色。


“老臣,谢陛下信任。”


吕不韦双手接过相印,躬身一拜。


重立相邦。


对于嬴政而言并不是太大的事。


在武臣之中,国尉为极。


但文臣则是分为左右两相。


相比于武臣却是低了半级,如今重设相邦,也是设立了一个与国尉相当的位置。


同样。


对于国政处置也是有大用,能够极大的为嬴政分担。


“诸卿。”


此刻。


赵封站了出来。


满朝文武目光立刻落在了赵封的身上。


包括了吕不韦。


对于吕不韦而言,今日是多年以来第一次踏足咸阳,但对于赵封的事迹,哪怕是相隔数千里,吕不韦也是有所耳闻。


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


赵封的威望都是极大的。


“国策施行,国家之本。”


“学宫之制,开天下民智,造福万民。”


“未来的大秦,并非诸卿所想。”


“孤与父皇要创造的大秦也并非凡俗。”


“今日。”


“孤希望诸卿眼界能够放的长远。”


“大秦,天下,远远没有诸卿所想那般简单。”


赵封缓缓说着。


随即。


右手抬起。


一阵光晕闪过,天玄镜直接出现在了掌心之上,漂浮着。


诸卿皆是带着惊奇的看着。


当然。


经历之前赵封让他们看到了原定历史的事情,许多大臣心中早就对赵封有所猜测,认为赵封是掌握仙力的人,是天降大秦的。


此刻看到了如此神奇的一幕,心底虽惊,可并不意外。


“诸卿觉得凡与仙有何区别?”


赵封缓缓开口,面朝群臣问道。


面对这一问。


韩非带着几分敬畏:“凡为凡人,寿元不长,仙无尽!凡只有凡力,仙有仙力!”


并非韩非见过仙人,而是将他心中对仙人的了解说了出来。


闻言!


赵封一笑。


心念一动。


真元调动。


顿时间。


自赵封身上一股强横的气势席卷开来,只是一瞬间,让整个大殿内都有着一种难言的威严。


只见几条金色的龙影在赵封的身上浮空而起,赵封完全被神龙包裹,笼罩其身。


“这……这……”


“太子殿下难道真的是仙人不成?”


“龙,传说中的神龙。”


……


看到这匪夷所思的一幕,所有人朝臣全部都被惊到了。


“只要诸卿为大秦尽心效力。”


“孤与父皇不仅能够给诸卿权柄,还能给予诸卿超脱凡俗之机!”


“长生,亦无不可!”


赵封缓缓说了一句。


心念一动。


天玄镜瞬间分化出来一百多个子镜,向着朝堂群臣落去。


“此物为天玄镜,触之可融身,意念动可召唤天玄镜,相隔万里可瞬息传讯,可镜像传讯。”


“他日国策完全施行,孤,赐予诸卿修炼功法。”


……


这一刻。


满朝文武全部都呆了。


他们曾经所知晓的仙神传说此刻似乎化为了现实。


章台宫内!


“封儿。”


“这天玄镜当真是神器啊。”


“以此天玄镜,天下之大,吾大秦可完全掌控。”


“以后吾大秦再无地域之隔。”


“纵数万里之外,天玄镜传讯即至,不会再有贻误军机之说,更不会有州郡政务延误之说。”


嬴政握着手中的天玄子镜,一脸激动的说道。


“爹。”


“天玄镜传讯还只是它的微末功能,此宝未来可成为吾大秦的根本神器。”


“除了传讯外,还可以开辟修炼空间,未来吾大秦武者人人可入其中修炼,除此外,还可以物易物,纵相隔万里也可易物传输。”赵封笑着说道。


听此。


嬴政一脸震撼之色。


“我能有你这儿子,当真是苍天庇之。”


“我现在也越来越期待未来的大秦会蜕变成何等强盛了。”嬴政大笑着说道。


“未来的大秦会很强。”赵封十分肯定的说道。


“施行国策是你强国的第一步。”


“武道传入军中是第二步。”


“那第三步呢?”嬴政问道。


“国策施行还需至少一年半载。”


“待得彻底施行之后,再说吧,大秦神州经历战争而百废待兴,还需时间啊。”赵封笑着道。


“恩。”嬴政重重点头,没有对赵封的任何质疑。


“等一会仲父入宫。”


“我们一家子好好陪陪他。”


“当初你娘之所以能够活着逃到沙丘,一切都是因为仲父出手了。”


“否则我根本没有机会再与你们相认了。”


“而且他对为父本来就是恩重如山,你祖父托孤于他,仲父全力辅佐,此恩不敢忘。”


“你也定要以长辈之礼对待他。”嬴政对着赵封叮嘱道。


“活命之恩。”


“老爹你就放心吧。”赵封当即点头说道。


……


朝议散!


整个大秦朝堂被赵封之言,还有赐予的天玄子镜惊得石破天惊。


每一个朝臣都是带着一种难言的心情归于府中。


此刻。


每一个朝臣也是有着无限动力。


经过今日朝议。


他们知道了一点,大秦未来的路很长,他们的路也同样很长。


天玄镜之强让他们感受到了仙家法宝之力。


而赵封对他们的承诺更是让他们冲劲十足。


权柄。


超越凡俗。


甚至是长生!


谁不想要?


这!


或许就是赵封今日开口的根本所在,激励群臣。


咸阳!


宣旨之地!


“圣旨临!”


“始皇帝定,太子旨意。”


“今。”


“神州一统,天下百废待兴。”


“吾华夏族无需内耗相争,凝聚一体,强盛国本,强盛族源。”


“为强国,为强族。”


“吏治清明。”


“划大秦天下为九州三十六郡。”


“设九州州牧,主管一州之地,设三十六郡守,主管一郡之地。”


“太子有感天下万民大多无识文断字之能,未开民智!”


“故。”


“太子降旨,以开天下万民之智为先。”


“吾大秦疆域内,广开学宫。”


“凡县城之地,设立县城学宫,年八岁之上二十五岁以下,皆可入县城学宫,得教识文断字,两载为期!无需学资可入,自备食物即可入学。”


“凡郡城之地,设立郡城学宫,通过县城学宫考校,可入郡城学宫研学一载,练武习问,教百家之才。”


“凡州府所在,设立州府学宫,通过郡城学宫考校者,可入州府研学一载。”


“咸阳都城所在,设立都城学宫,通过九州州府学宫考校者,可入都城学宫接受考校,凡通过考校者,皆可入朝为官,造福一方。”


“另。”


“太子颁布旨意。”


“大秦开神州华夏万民之智,当集天下之才,汇聚百家之力。”


“凡诸子百家之人才俊杰皆可入咸阳,将由吾大秦相邦亲自接见,无论儒,道,法,兵,工,墨……百家有才皆可入,通过相邦考校者,可入郡,州学宫为师,教导天下学子,将百家之道传至天下万民,大秦也将恩待百家之师,国礼相待。”


……


宣旨之地。


人声鼎沸。


听着官吏的宣读。


无数百姓都愣了。


哪怕再不识字断文,他们也听的十分清楚明白。


太子为开天下之民智,教化万民。


于天下设立学宫,教导天下万民。


而且。


得教导识文断字无需他们付出学资,只需要自行带着吃食就可以入学。


这是何等的恩典?


这是何等的恩泽?


“太子殿下当真是天降圣贤啊!”


“是啊。”


“太子殿下竟然如此关心吾等平民,竟于天下开设学宫,教化吾等大字不识一个的民丁。”


“一直以来,识文断字都是掌握在世家的,非是富裕人家谁认识字啊,可太子殿下竟然如此恩泽,给予天下万民教导识文断字之机。”


“始皇帝圣恩浩瀚,太子殿下圣恩浩瀚。”


“始皇帝万岁,太子万岁。”


“太好了。”


“吾大秦有始皇帝与太子必长盛不衰。”


“大秦万世……”


无数百姓激动高呼着。


都为赵封立下学宫之策而欢呼雀跃,因为这的确是让无数百姓激动的事。


纵然是已经年过了二十五以上,不得入学宫的。


可他们有子嗣啊。


有了学宫的存在,他们的子嗣也可以入学宫研学,他们的子嗣未来也可以成为大秦的人才俊杰。


这是对大秦无数子民的恩泽。


他们岂会不感恩。


如今。


这还只是咸阳,此间丞相府内上百快骑向着城外而去,传达圣旨。


一个月内。


这学宫开设的消息,教化天下民智的消息将会传遍天下。


可以想到未来嬴政与赵封的威望会在神州达到怎样的地步,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造福天下万民。


“诸子百家有能之人皆可用。”


“海纳百川,这是真正的海纳百川啊,我农家有望振兴了。”


“不行,必须要快些募集我农家弟子,入咸阳求见相邦,如若能够入学宫教学,我农家可迎来昌盛。”


“哈哈,道家,法家,儒家,诸子百家皆可入学宫为师,这便是昌盛学术之举,必须要尽快号召师兄弟,这等机会必须要珍惜。”


“大秦有太子,当真是国运昌隆啊。”


……


除了普通百姓外。


咸阳城内许多落魄百家之人也是兴奋无比。


随着圣旨的宣布。


他们也都意识到,他们的机会来了。


振兴他们学派的机会来了。


在诸国鼎立之时。


诸国都是重法家,重兵家,对于其他家则是有些不屑一顾。


昔日的百家争鸣已然成了一个笑话。


如今学宫起。


似百家争鸣的时代又要来了。


而且还是属于大秦神州的百家争鸣,不复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