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秦:从战场捡属性开始变强长生 > 第203章 王翦:大王又在给赵封铺路了!

第203章 王翦:大王又在给赵封铺路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着魏王被带走的身影。


嬴政一挥手。


立刻就有禁卫军将地上装着王玺与舆图的盒子捧了起来。


随即。


嬴政看向了面前的赵封,温和一笑。


“赵封。”


“随孤入殿。”


不等赵封开口。


嬴政一步上前。


直接抓住了赵封的右臂,拉着他向着朝议大殿走去。


赵封顺着嬴政的牵引,向着其中走去。


看到了嬴政步入朝议大殿。


群臣在等待了一刻后,也是纷纷有序的向着大殿内走去。


朝议大殿内!


仍是威肃无比。


赵封被嬴政直接拉到了王位前的阶梯上。


而嬴政也并没有立刻落座,而是看向了前方的群臣。


“诸卿。”


“赵封灭魏凯旋归来。”


“此乃孤之喜,大秦之喜。”


“从今往后,三晋归秦。”


嬴政大笑了一声,对着满朝文武道。


“为大王贺。”


“为大秦贺。”


满朝文武举起朝笏高呼道。


“赵高,宣诏。”


嬴政一挥手。


满朝文武都是一惊,表情诧异不解的看着嬴政,又看向了手持王诏的赵高。


“难不成大王还有对赵封的封赏?”


许多大臣不由得暗想道。


先前已经赐予了赵封连升两级爵位,如今应该不会再有重封了吧?


在朝臣目送下。


赵高打开王诏,大声宣读:“秦王诏谕!”


“武安大营护军都尉赵封于国有功,三晋之亡,吾大秦开疆拓土皆有赵封之功。”


“今,孤甚慰。”


“赐赵封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话音落。


满朝皆惊。


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都落在了赵封的身上,继而又余光忐忑的看着嬴政。


在这时代。


无论文臣还是武将,每一个都是佩剑而行。


武风是这个时代的风采。


但入殿觐见。


在殿门所在必有禁卫军搜查,身上不可佩戴兵刃,更不可穿鞋入殿。


在殿外还有专门放置佩剑的架子。


鞋子也会有专门的寺人保管。


但此番赐予赵封如此殊荣。


那就无需脱了鞋上殿,更可佩剑入殿。


这等殊荣,整个朝堂上除了赵封以外,再无他人。


在大殿内的群臣全部都是以一种震惊的目光看着,久久难以回神。


这等权柄赋予。


便是来自秦王对赵封的绝对信任。


兵刃上殿,对于君王而言自然是有威胁的。


更何况还是赵封身经百战的武将。


死在他剑下的人不计其数,如若赵封要是想要对秦王不利,那真的可能做到。


但显然。


秦王对他的信任在此王诏也可以看出来。


或许。


这也是送给赵封归朝之后的一件大礼,将这些时日来朝堂上有关于秦王要打压王家与赵家的流言直接击碎了大半了。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这不是后世乱臣贼子的标配吗?”


“秦王竟然给我安上了。”


听着这格外熟悉的三句,赵封心底也不由得吐槽了。


想到后世东汉末年。


董卓?


曹操?


他们不正是得到了如此权柄,凌驾于朝臣百官之上。


“上将军,领诏吧。”


赵高转过身,恭敬看着赵封道。


“大王。”


“此等权柄太大了,臣受不起。”


赵封立刻转身,躬身对着嬴政一拜。


“孤赐予的,你受得起。”


嬴政笑了笑,话语却是透出了毋容置疑。


“领诏吧。”


嬴政威声道。


见此。


“谢大王隆恩。”


赵封躬身一拜,从赵高手中将王诏接在了手中。


“入座吧。”


嬴政一笑,对着赵封道。


“诺。”


赵封立刻应道,手持王诏向着自己的位置走去。


当走到了武臣一列时。


原本自己岳父坐着的武臣首位已然空缺了出来,此刻王翦正坐在了第二位,看着来到的赵封,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显然。


如今赵封已经是十七级爵位,在整个大秦内事当之无愧的爵位第一人,在武臣之中也是首席。


如今归朝。


这武臣之首的位置自然是属于赵封的。


“岳父。”


当走近后。


赵封压低声音喊了一声。


“坐吧,有什么回家再说。”王翦笑了笑。


看着赵封归来。


王翦自然是高兴的。


特别是想到了心底的事,那更是美了。


自己的女婿是大秦长公子啊。


“恩。”


赵封点了点头,直接入座。


当看到了王翦右侧的蒙武,赵封也是微微点头示意。


蒙武自然也是点头回礼。


在入座后。


赵封也敏锐感受到了许多道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特别是正对面。


王绾脸色阴晴不定的看着,似是偷摸。


感受到王绾的目光,赵封根本没有任何惧色,抬起头,直接对上了王绾的偷摸,脸上则是挂着一抹冷笑,杀意毫无掩饰。


曾经。


赵封对于他们或许也有着几分忍让,懒得与他们计较什么,但他们既然屡屡针对,那就是撕破脸了,赵封也根本没必要怕他们什么的。


感受到赵封眼中的杀意。


王绾身体一颤,就好似被一头凶兽给盯上了。


他不敢再看,只能低下了头。


“老东西。”


赵封低声骂了一句,也没有再理会。


阎庭已经出手了,只待有了足够的证据,赵封会玩死他的。


“如今魏国已亡,疆域已全部为我大秦执掌。”


“对于魏地治理,不知诸卿可有人选举荐?”嬴政俯瞰朝堂,威声道。


“启奏大王。”


“臣举荐上卿王文。”


“作为相邦之子,王文处置政务了得,足可治理一方。”


淳于越直接站起来举荐道。


“父王。”


“儿臣倒是有人选。”


胡亥直接转过身,对着嬴政一拜。


嬴政没有说话,平静的看着胡亥。


“臣举荐胡举大人,论官位,他官拜上卿之职,绝对可担当大任。”胡亥大声说道。


扶苏此刻站了出来:“胡举大人或许有些才能,但相比于蒙毅大人还是有些不如,儿臣举荐蒙毅大人担此要职。”


“臣,举荐上大夫姚贾。”李斯站出来,则是十分沉稳的喊道。


一时间。


在这朝堂上都有着不少人举荐。


毫无疑问。


在这個时代。


官吏几乎都是出身于大族,或者是大族所养。


寒门,平民,几乎不会有太多出头的。


当然。


大秦首先打破了这一点,军功制就是打破这一点的根本。


只不过军功制打破的只有军队,并没有文臣所主导的官场。


才学。


并非是战场搏杀能够获得的。


想要改变这种格局,任重道远。


“果然是派系林立啊。”


“都在争啊。”


赵封则是默默的看着这一幕,带着几分看戏的心态。


如同昔日治理韩地,治理赵地一样。


治理魏地也是一样,是大功一件。


看着这喧闹的朝堂,嬴政并没有任何的波澜。


只是当这一声声举荐之声都停下后。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嬴政这才缓缓开口:“都举荐完了?”


目光扫过。


朝堂上的大臣都不再出声。


这就是真正君王的王道所在。


朝臣争吵再如何,真正的决策之权还在秦王之手。


在这王权至上的时代,臣子能做的就是提议,启奏。


“赵封。”


“对于魏地治理人选,你可有人选?”嬴政看向了赵封问道。


忽如其来的一问。


让赵封都有些莫名其妙。


满朝文武的目光再次全部落在了赵封的身上。


“回大王。”


“臣乃是武臣,并不通晓文臣治理之事。”


“举荐何人还是询问诸位大臣吧。”赵封则是抱着拳,平静回道。


“正因为你是武臣,对于有能力的官吏更是清楚,所以孤就让你来举荐。”嬴政沉声道。


听到这话。


原本举荐亲信的那些人眼神立刻就暗了下去。


但整个朝堂之上,真正知情的一人或许只有王翦。


“大王这是在为赵封铺路了。”


“在军队之中,赵封如今的声望已经无人能及。”


“但是在朝堂之上,赵封并没有太大的声望,大部分朝臣都是扶苏与胡亥的支持者。”


“大王这是让赵封安排他的人去立功,他日也是在朝堂上有其班底。”王翦心底一片了然。


他自然是明白嬴政的意思是什么。


毕竟是开卷考试。


王翦如若这都猜不到,那就是愚蠢了。


“大王真的要臣来举荐?”赵封笑了笑,又问道。


“君无戏言。”嬴政一笑。


“那臣想来,倒是有一个人合适。”


“不知大王对沙丘郡可有印象?”赵封开口道。


“自然。”嬴政随口道。


曾经的沙丘郡或许只是大秦帝国内一个小郡罢了,但有了赵封的出现,如今沙丘郡已然是天下闻名。


知道赵封的都知道他来自沙丘郡,沙丘因赵封而扬名。


“原沙丘郡守严兵,治理郡城了得。”


“在年前被调入来了赵地为韩非大人副手,对于政务有处置之能。”


“臣举荐严兵抬手担任治理魏地主官。”赵封当即说道。


既然让他说了,那赵封也就不矫情什么了。


反正人是举荐了,大王准与不准予就看他了。


毕竟。


在这朝堂之上。


在天下官吏之中。


除了韩非以外。


赵封最为熟悉的也只有严兵了,而且严兵已经表明了对自己的投效之意,那赵封自然是要安排自己人上去。


毕竟治理魏地成功也是大功一件。


他日归于秦都,不说入九卿,但也必然可以官拜上大夫,上卿。


“既是赵卿举荐。”


“孤,允了。”嬴政当即开口道。


听到嬴政这一声。


王绾却是有些急了:“大王,这郡守从未听过,也不知才能如何,是否还需慎重考虑一二。”


“臣附议。”


“魏地乃是重中之重,臣以为还是理当考虑朝堂重臣为好,地方官吏或有功绩,但终究还是资历不足啊。”


“此事,还需慎重考虑。”


刚刚那些举荐的朝臣纷纷站了出来。


对此。


嬴政扫了一眼,根本没有理会他们的话。


只是沉思了一刻后,道:“扶苏,胡亥。”


“这段时间里面临朝听政也这么久了,孤也给你们一次举荐的机会。”


“你们回府之后,商量好了。”


“孤允许你们各自举荐一人为副。”


嬴政沉声道。


这一话落下。


让原本反对声四起的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


毕竟从嬴政的意思来看,此事已定,而且虽说没有得到主官之职,但至少也有一个副职,也算是参与了进去,可以获得治理之功了。


“好了。”


“继续议事。”嬴政一挥手,示意朝臣继续。


“启奏大王。”


“如今赵地诸事都已经治理完毕。”


“如今已经距离韩非归朝逾期半月不止。”


“不知韩非大人为何还未归都述职?”


作为御史大夫的冯劫站了出来,大声上奏道。


御史台。


乃是监察朝廷百官的职责。


而御史大夫的冯劫就是其首要,虽说未入九卿,但位比九卿。


“此事。”


“臣可以替韩非大人解释。”


赵封又出声道。


嬴政目光投向了赵封。


“在韩非大人领诏归都述职时,他听闻大梁城遭洪水倾覆,难民无数。”


“故率领麾下属官前往大梁。”


“多亏了韩非大人出力,治理数十万计难民,为难民修筑了一座新城。”


“此次大梁难民治理,乃至于大疫未曾发生,韩非大人功不可没。”赵封大声说道。


闻言!


嬴政眼中稍带异色的点了点头,心中暗道:“黑冰台所禀告,与封儿走得近的朝臣只有一个韩非,当初韩非投降我大秦也是因为封儿,如今看来,此事为真。”


“一直以来。”


“韩非在朝时。”


“每当朝堂上有人针对封儿时,韩非也是第一个开口。”


“他们两人关系匪浅。”


只是一瞬。


嬴政就理清了赵封与韩非之间的关系。


“如此看来。”


“韩非不仅无错,更有功。”


在冯劫再次开口前,嬴政直接开口将此事定义。


冯劫见此,也直接一拜:“是臣多想了。”


说完。


他就直接退了回去。


“传诏给韩非。”


“他如今在魏地治理,以加急诏谕告诉他,让他副手严兵执掌魏地治理,待得诸官去往魏地后,他再行归都述职。”嬴政缓缓开口道。


一旁负责书写诏谕的大臣立刻应道。


朝议继续。


大部分所议的就是有关魏地的诸事。


待得朝议退去。


已经是傍晚时分。


章台宫内!


宴席已经设好。


这是专门为赵封凯旋设的一场宴席。


只不过只有嬴政与赵封二人。


“半载灭一国。”


“此战,你真的是打得出彩。”


“原本,孤想着至少需要一载时间,甚至更长。”嬴政笑着对着赵封夸赞道。


此战。


的确是出彩。


虽说是半载。


但如若从魏王投降的时间算起,那就是五个月。


之后的时间就是接管魏国城池所损耗的时间。


“此战函谷大营也出力不小,如若不是函谷大营拖住了魏国一半军力,我武安大营不可能直扑大梁。”赵封谦虚的说道。


“不论函谷大营,就算是任意一个大营顶上牵制都足可做到。”


“此战主功还是在于伱啊。”嬴政一笑,直接揭开了赵封的谦虚。


“臣在归于咸阳时,曾听人说过一些消息。”


“朝堂之上有人弹劾臣与岳父执掌兵权过大,有恐生出兵变,不知此事是不是为真?”赵封试探的询问道。


嬴政看了赵封一笑:“怎么?你在试探孤?”


“臣可不敢试探大王。”


“只是对于这些传言十分好奇。”赵封立刻讪笑着回道。


不过在心底。


赵封也是有些无奈:“秦王就是太睿智了,只是一句话就看破了意思。”


“古往今来。”


“都说昏君不易相处,但跟在这种明君与王道圣君面前,还是更为难。”赵封心底暗暗想到。


看着赵封这样子。


嬴政只是嘴角挂着淡笑:“你觉得孤是那种忌惮臣下的君王吗?”


闻言!


赵封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摇了摇头:“大王不像。”


“所以。”


“朝堂上纵然有弹劾之声,但忌惮与否取决于孤。”


“你难道觉得孤会因此针对王翦,针对你?”嬴政带着几分笑意的道。


赵封点了点头,一笑:“臣觉得大王不会。”


“所以。”


“你关心那些流言蜚语作甚?”


“只要孤在,谁敢动王家?谁敢动你?”嬴政带着强烈维护的语气道。


话到这。


赵封也不再多言此事。


看样子。


自己岳父当日从章台宫离开后脸色不好看,这绝对是另有隐情,因此被宫中的人看到后,误会了。


“不过这样也好。”


“让朝堂上觉得大王对我们产生了忌惮,他们也少玩些样。”赵封心底暗想道。


嬴政提起酒壶,给自己倒上了一樽酒,又给赵封倒了一樽。


然后笑着问道:“你觉得,孤以后会立谁人为太子?”


……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