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 第三六六章 胡惟庸案拉开序幕,梅义将要倒大霉!

第三六六章 胡惟庸案拉开序幕,梅义将要倒大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把那畜生给打断腿,是我自己做出来的主张。


父皇和母后那边,也已经对他做出了相应的处罚。


父皇再来二妹你这里时,就已经先把这畜生给打了半死。


回去之后,又接着打。


一向不怎么打人的母后,这次也同样发了怒。


把这狗畜生一顿的好揍。


直接就将他打的,下不来床了。


后面又把这狗畜生,丢给了锦衣卫进行审理。


各种手段都用上了。


不光如此,父皇还废除了他齐王的称号,把他贬为庶民。


并将其从族谱之中驱逐出去,连朱姓都不让他姓。


本来是准备给他改成姓狗的,不过母后说,这不太合适。


于是就让他叫了个李博。


父皇还准备让他到外面自生自灭,给他个破碗,让他去要饭。


不过到了后面想了想,又怕这狗东西今后,会被一些有心之人利用,闹出一些事情来。


所以便将其给弄出京师,送到了凤阳老家那边去。


给他准备了二十亩地,让他自己种。


其余任何人不得帮忙。


种不了地,就饿肚子。


饿死也无妨!


从此之后,他的生老病死,和皇家这边没有任何的关系。


父皇说,他没有这么个畜生儿子!”


秦王朱樉,在这里向梅殷说着自己父皇对朱博这个狗畜生,所做出来的处罚。


“二妹夫,你觉得如何?


要是觉得还不够解气,那我接下来安排人,把他打个终身残疾。


也不是不可以使用一些手段,让他尽快死去。”


朱樉望着梅殷说出了这样的话。


朱樉说这话是认真的。


他是真觉得朱博干出来的那些事儿,真的太不当人了,真惹恼了他。


他已经不再将他当兄弟。


在京师时,他这里或许没有太好的办法对他下死手。


但是朱榑被弄到凤阳老家那边之后,他这里真的想要他死,也不是没有手段。


原本是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


自然不一样。


现在,这畜生做出来了这种畜生事。


已经选择不当兄弟了。


那在这种情况下,把朱榑给弄死,他是真能干得出来。


梅殷闻言,摇了摇头道:“二哥,不用。


这事儿让你去做,对二哥你也不好。


再说父皇和母后他们两个,对这畜生的惩罚已经足够了。


这等畜生让他这般轻易的死掉,实在是太便宜他,也太轻松了。


就让他在那里好好的过日子吧。


想来真正的寻常百姓的生活,会给他足够的教训。


会让他终身后悔,这次做出来的这些事。


让他今后,都在痛苦之中慢慢的度过。”


梅殷说的是真心话,对于朱元璋和马皇后他们两个人,对于朱榑的处罚。


他确实挺满意。


老朱和马皇后他们两个,在此之前并不是说说而已。


而是真的能下得去手,对朱榑进行处罚。


他也真觉得朱博这样的畜生,直接把他给弄死了,的确有些太过于便宜他了。


太轻松。


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活着,经受魔难。


让他尝遍人间疾苦。


让他在今后的日子里,都痛悔不已,饱受折磨。


这才是一个最解气的做法。


对于朱榑,他已经看得很透了。


这本身就是那种嚣张跋扈,骄狂不已的人。


打小锦衣玉食惯了。


哪里吃过什么苦?


乃是天潢贵胄,天之骄子。


自视甚高。


和自己这种吃过苦的人,有着很大的区别。


而他所为之依仗的,便是他皇家之人的身份,与齐王身份。


还有衣食无忧。


但现在,这些全部都被朱元璋给剥夺了。


把他丢在到了老家去。


当一个普通的庶民。


就他那性格,突然之间从云端之上跌落下来,要是能受得了才是怪事。


今后必然有受不完的罪。


自己有种种的能力,又有死谏系统。


再加上自己也很享受田园的生活。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来到乡村,也能够把生活过得生风风生水起,并乐在其中。


但是,朱榑这样的畜生,想要达成这些根本不可能。


听到梅殷这么说,秦王朱樉点了点头。


“二妹夫你确实是心善。


那畜生,是真让人想要抽死他。


那狗东西对二妹夫你怀恨在心下毒的原因,父皇那边已经问出来了。


就是因为之前在这边收红薯时,那狗东西自己怕累。


在那里对着红薯糟蹋。


被父皇看到了,给狠狠的抽了一顿。


然后,他就对二妹夫也怀恨在心了。


以至于干出来了这等禽兽之事……”


秦王朱樉,在说起这话时,心里满满的都是愤怒,也有着诸多的不理解。


他是真想不到,这狗东西居然就因为这点小事儿,就要对自己家二妹夫痛下杀手!


最为关键的是,他挨揍这事儿,完全和自己家的妹夫没有丝毫的关系!


纯粹就是他自己找抽。


红薯的产量多高谁不知道?


父皇对红薯有多重视,显而易见。


而红薯在今后推广开来后,将会对大明产生多大的好处,那也都已经是摆在了台面之上。


结果他就在这种情况之下,糟蹋红薯。


挨揍那是一点都不冤。


还有脸怨恨上自己家二妹夫?


梅殷在此之前,就已经对原因有所猜测。


这个时候听到后,却依旧多少有些无语。


果然,这影视剧,这些东西需要逻辑,现实那是真一点逻辑都不讲。


很多事情,比书里面写的离谱的太多了。


他便不在这件事情上多言。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好了。


被这样的狗畜生,影响太多的心情,是不明智的。


“对了,二妹夫,这次来是父皇让我告诉你,说他准备在大哥从江南那边返回来,处理了市舶司的事情之后。


就让中书省,以及胡惟庸这些人,在做事情之时向大哥汇报。


让大哥接手这些政务。


你觉得如何?”


听到秦王朱樉所说出来的这话,梅殷微愣了一下。


显然是没有想到,朱元璋这次居然来了这么一手。


同时,也觉得朱元璋对待自己的态度,好像和之前相比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若是以往,老朱是绝对不会干这种事的。


哪怕就算是干了,也必须要装作不经意间才弄出来的……


莫非这是上两次老朱过来,自己没有对老朱进行死谏所导致的?


梅殷不由的在心里也如此想着。


但他所不知道的是,朱元璋出现这样的改变,和上两次梅殷没对他进行死谏,关系不大。


完全就是因为老朱自己从模拟器当中,看到了不少的事儿。


想要进行改变。


所以才会如此。


老朱面对他之时的心态,也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父皇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很不错的。”


心中念头飞速的转动,梅殷很快就对着秦王朱樉开了口。


“大哥和一般人不同。


大哥肩上有着重任,是大明的未来的储君。


有句话叫做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英明神武,但是后代不争气。


从上一代,甚至于是几代人留下来的大好江山,给弄得一塌糊涂。


有名的如秦二世胡亥。


南朝时期,刘宋皇帝刘裕的儿子。


还有隋炀帝杨广。


赵宋时期,接替赵匡胤的宋太宗赵光义……


这都是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生动地向人说明,后面的继位者,对于一个政权的延续,对一个国家的兴亡,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所以父皇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一个成熟的储君,需要经历诸多历练。


熟练的掌握了和朝臣打交道,以及处理政务的能力。


这样的储君,当上皇帝之后。


和那种完全没有接触过相关政务,没有相关技能的人,陡然之间当上皇帝,有太多太多的不同。


父皇的这个决断,真的很正确。


有了这次的历练,今后大哥当上皇帝之后,一定会做特别好,不会让父皇的诸多心血付诸东流。


甚至于还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把大明推上更强的地位,把一切事情做得更好……”


梅殷对于朱元璋所做出来的这个决定,大加赞赏。


他说的这些,也同样是发自内心。


虽然在后世之时,因为种种原因,老朱名声并不怎么好。


总是有着很多的人,拿着各种事情说事。


非要证明朱元璋不当人。


各方面都是垃圾。


不过梅殷却不这么认为。


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女婿,娶了朱元璋的女儿。


而是因为,老朱真没有那么不堪!


比如对于朱标的培养,就非常可以。


也就是历史上朱标英年早逝,走在了朱元璋的前面。


要是没有这样的事儿,朱标能够从朱元璋手中顺利接过皇位。


那么很多事情,必然会大不一样。


而朱元璋对朱标的这种信任,这种感情,在历史之上也特别的少见。


历史之上许许多多的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大多都挺微妙。


尤其是能力强的皇帝,和太子之间更是复杂。


大多皇帝都是既盼着太子优秀,可太子真的特别优秀了,皇帝又有些担心……


朱元璋和朱标这样的,简直就是异类。


梅殷在说完这些后,又补充道:


“不过二哥,有些事需要父皇多多注意。


那就是在这件事情上,需要把握好度。


既能锤炼大哥,同时又不让大哥太过于劳累。


不至于太过于辛苦。


毕竟今后日子还特别特别的长。


人这一生是个长跑,不是短跑。


有些时候,做事情不能急。


需要慢慢的来。


身体才是最大的本钱。


只要身体好,很多事儿都能做得更多,更好。


有句话叫做欲速则不达。


父皇在大哥的培养这件事情上,可千万不能犯这个错误。”


对于这个事儿,梅殷很有必要着重的提上一句。


老朱那是妥妥的爆肝狂魔。


精力还好的不像话,根本不像是一个人。


而人又往往特别喜欢,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


他觉得自己精力如此旺盛,能够做这么多的事。


也很容易,会把相应的标准套到朱标身上。


历史上皇太子朱标会英年早逝,和朱元璋有着很大的关系。


如今来到这边,和朱标接触后,他对朱标了解很多。


接触的越多,越能感受到朱标这个大舅哥,到底有多好。


所以,他是真的不希望历史的悲剧重演。


听到梅殷这么说,秦王朱樉郑重的点头,表示自己都记下了。


而同时,对于韩成所说的话,也特别的认可。


他有些时候,都觉得自己家大哥太累了。


而后转头望着秦王妃道:“敏敏,听到了没有?


二妹夫都说了,很多事情不能太着急。


需要张弛有度。


这回去后,再来督促我读书习字时,你可不能再把我逼得那么紧了,要稍微放松一点。”


秦王妃闻言,忍不住想要笑。


自己家王爷,还现学现用上了!


梅殷见此,也忍不住暗中笑笑。


如今秦王与秦王妃和好。


秦王妃这个原本历史之上命运悲惨,也是赵敏原型的人。


日子过的幸福美满。


梅殷看着,也心中欢喜。


觉得这是一连很不错的事儿。


同时,梅殷也敏锐的觉察到了朱元璋这个安排的,不一样的意味。


这个安排,确确实实是要锻炼太子朱标。


但又何尝不是对胡惟庸这个丞相权利的一次限制?


再想想历史上,胡惟庸的结局,以及老朱的一些做法。


梅殷已经明白,老朱这是准备对胡惟庸动手了。


有心想要废丞相,废中书省了。


接下来,大明注定不会太平静。


自己也将有幸的见证历史,看胡惟庸这个大明的最后一个丞相,是如何没的。


而他,也不由得想起了,梅思祖和梅殷这两人。


如今,梅殷也知道,他们这两人,早便已经是投靠到了胡惟庸那边。


以胡惟庸马首是瞻。


尤其是梅义,那更是如同狗一样。


而且看起来,如今在胡惟庸那边,还颇受信任的样子。


完全就是胡惟庸的先锋大将。


梅义还偏偏对他自己在胡惟庸那边,有着如此高的地位,特别的满足。


特别的得意。


像是抱到了一个特别大的大粗腿。


每每想起这些,梅殷的心里,有的只是冷笑和看好戏的意味。


别人不知道胡惟庸是一个什么结局,他可是很清楚。


梅义以为,他所抱到的是大腿,却不知道,这是一个天坑!


能把人都给坑死,甚至于坑死九族的那种深不见底的天坑!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倒是可以看看,到了今后胡惟庸作大死,胡惟庸案发后。


梅义这些人被牵扯进去后,挨刀的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景象。


什么心情!


想来来特别的有趣……


……


秦王朱樉和秦王妃两人,是在第二天离去的。


送走了他们两人之后,梅殷没有返回家,而是来到地里去看玉米。


如今,玉米也已经长了棒子。


距离收获的时间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