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 第三一七章 讲道理讲不通?那就杀上一茬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哥,你这是准备去哪了?”


梅殷显得有些好奇。


并迅速的回想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朱棣的历史。


很快就有了一些想法。


这莫非……是和原本的历史上一样。


自己家四舅哥,要和四嫂两个人专门回凤阳老家造孩子了?


而四哥成亲一直到现在,四嫂的肚子也没什么动静。


这事不是不可能。


朱棣接下来,很快就告知了梅殷,他是准备干什么了。


“二妹夫,我准备去水师那里了。


为接下来的出海作战,多熟悉熟悉。”


听到了朱棣所说的话后,梅殷一下子就想到了很多。


明白了朱棣这是要做什么。


按照原本的历史,朱棣是没有做过这些事的。


现在却做了。


而他这次做的事,所针对的很显然就是海上的那些海寇。


要为接下来,重设市舶司做准备了


至于为什么要点朱棣的将,梅殷对此心里面已经有了想法。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的原因,不用多想,那绝对就是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对于别的水师将领,多少是显得有些不太信任。


随着市舶司的重设,今后大明的水师,将会变得更加的重要。


而在此之前,从大明这巢湖水师,还有江防水师领军将领的命运上来看。


这水师将领,也多少让人有些不太省心。


比如巢湖水师的廖定国,立下的功劳确实很大。


但是其余的问题也很大。


吴祯吴良兄弟二人,那就更加的别提了。


各种为非作歹,和地方势力以及海寇相互勾结。


彼此之间输送利益,形成了一个特别大的利益网。


从而上下其手勾连起来。


把本该属于大明朝廷的,对外贸易的钱都给吃掉了。


现在,朱元璋准备开设市舶司,对外进行贸易。


在这种情况之下,那肯定是要派得力之人,最重要的是能信得过的人,来统领水师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按照老朱的思维,那自然是自家儿子最可靠。


让燕王来统领水师这事儿,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是他能干出来的事。


看来,随着自己的到来,这历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至少在燕王朱棣的命运上面就是如此。


只要自己在今后,能够保住朱雄英,并尽可能的让朱标这个大舅哥活个大年纪。


那么在今后,很多事情都不会再发生了。


然而梅殷所不知道的是,就算是没有他的到来,历史也一样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老朱可是有着模拟器在手的,并且还一直惦记着想要摹拟梅殷。


朱棣会有现在的这个结果,有梅殷之前死谏的原因。


但是,最大的原因却并非如此。


而是还是老朱在此之前模拟了朱棣的人生,看到了朱棣的未来后,方才如此。


“四哥有时间吗?


有时间的话,今天晚上就别回去了。


在这里住一晚,我多弄一些好吃的给四哥你送别。


刚好,我最近刚捣鼓出来了酒,把酒的滋味提上去了不少。


四哥你好好尝一尝。


看看滋味怎么样。”


听到了梅殷这话,朱棣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那自然是有时间的。


三天之后,才会正式启程。


我提前来这边,就是准备在二妹夫你这里,这样吃上一顿的。


二妹夫你手艺也如此之好,我不在你这边吃上两顿再离开,这心里可是过意不去。”


“哈哈,对对,四表叔,二姑夫所弄的这酒滋味儿真是绝了。


保准你喝过了一次之后,就会忘不掉!”


边上的李景隆,立刻出声应和。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这酒李景隆已经是提前喝过了。


听到了李景隆所说的这话后,朱棣心中的好奇,一下子就被勾了起来。


他知道,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到了二妹夫手里都能变得可能,


至于李景隆,那就更不必多说。


嘴特别的叼。


如今能这酒,能被二妹夫说滋味不错,又能被李景隆这个大侄子说特别好喝。


朱棣那叫一个好奇和期待。


“这次,看来我是真的有口福了。


接下来好好的见识见识二妹夫弄的酒。”


在说这话时,能够让人明显的感受到,他忍不住咽口水的声音。


没过多久梅殷就担着空了的担子,随着朱棣一起回到家。


很快就忙碌起来了。


随着梅殷的忙碌,很快便有饭菜的香味冒了出来。


朱棣和李景隆两人也并不是吃闲饭的。


都力所能及的做着一些自己能做的事。


共同来为这次的饭菜做准备。


一番忙碌之后,中午的饭菜已经做好。


不过是小小的垫吧一下,真正的大头是在晚上。


“二妹夫,你这手艺真没得说,明明只是一些非常简单的食材。


看你做的也很轻松随意,却偏偏的味道吃起来就是不一样。


就是好吃。”


朱棣吃的是赞不绝口。


至于李景隆,已经是顾不上说话了。


一个劲的往嘴里扒拉。


“我家里的那些厨子,都该拉出去把腿打断!”


听到朱棣这样说,梅殷忽然之间,一下子想起了徐兴祖这个,以做饭难吃而出名的御厨。


这怕也是独一份了。


也就是老朱对口腹之欲,不太在意才能容忍他。


这要是别人,只怕早就把他给赶走了。


不让他再做厨子了。


如此说着,梅殷就倒起了酒。


这酒是他前几天,闲来无事所做的一些蒸馏酒。


这个时代的造酒技术,跟之前相比,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


但是酒的度数,依旧算不得特别高。


就算是最烈的酒,按照梅殷的感受,也不过是三十多度而已。


和后世的那些酒比起来,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


所以他就弄了一些装置,做了一些蒸馏酒出来。


进行了一个提纯。


“四表叔,来尝尝这酒。


这酒真是让人喝了一次之后,永远都忘不了。”


李景隆端起面前的酒碗,望着朱棣笑着说道。


热情相邀。


朱棣注视着碗中酒。


只见这酒,极其清亮透彻,没有丝毫杂质。


闻到这酒香,馋虫就已经被勾了出来。


又听到了李景隆所说的这话,就更加忍耐不住。


端起酒碗,和梅殷,李景隆碰杯以后凑到嘴边,非常豪气的,一仰脖,就把这酒给灌了下去。


还和之前的喝法一样。


而梅殷和李景隆,都是小小的抿了一口。


李景隆在看到朱棣,把这酒给喝的下去之后,便已经忍不住满是笑意。


活像是一只偷到了鸡的狐狸。


李景隆他是在憋着坏呢,故意要在这上面,小小的坑上朱棣一把。


毕竟他第一次喝着酒之时,那感觉简直是终身难忘。


刚才喝酒喝的特别豪气的朱棣,这时候一张脸一下子就变红了。


紧紧的抿着嘴,一句话都不说。


如此过了好一阵之后,面上的红润,逐渐的开始消退。


忍不住长吐出了一口酒气。


“好酒!!”


他出声赞叹。


“我从没喝过这么烈的酒!


以前喝的酒,和这比起来就是泔水!”


朱棣连声夸赞夸赞完。


声音未落,便又亲自端起酒盏,给自己倒了一碗,凑到了嘴边。


这一次,却没敢再如同之前那般的豪气,直接把一碗酒都给干了。


而是也学着梅殷和李景隆的样子,小口小口的品尝。


越喝越觉得这酒滋味好……


……


虽然朱棣对于梅殷所弄的这高度酒是赞不绝口。


不过在喝了两碗之后,便不再多喝了。


说喝酒多了误事。


从这里,能够看得出来,朱棣的定力是很强的。


一个人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的。


虽然有不少时候看起来,似乎运气特别的好。


运气才是最重要的。


但运气这东西一般而言,都只能是一时的,而不可能是一世的。


朱棣能够按照原本的历史,做出那么多的事儿。


当然不仅仅是运气好那么简单,最重要的还是有着各种各样优秀的品质和能力。


就比如经常被调侃的大魔导师刘秀,说是位面之子,又是天降陨石,又是关键时刻里,刮大风之类的。


听起来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但是,如果把刘秀的其余方面,也连起来一起看的话。


这些对于刘秀而言,其实更多的是锦上添花。


刘秀的一生,打过的仗很多。


可不仅仅只是这些而已。


比如,一旦刘秀那边的将领,遇到什么难题,什么难以攻克的敌人,拿不下来。


或者是被别人战败。


那么刘秀就会亲自带兵前去攻打。


再然后,就胜利了……


这种事儿,可不是只出现了一次两次。


而是每一次都如此。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刘秀的战斗能力,那是真特别强!


“二妹夫,父皇这次是准备对那些海寇们动手了。


要把他们灭掉,而后尽快的把市舶司给开启。”


喝了两碗酒之后,朱棣开始在这里,和梅殷说了起来。


梅殷忙道:“四哥,这事儿和我说合适吗?”


在不进行死谏时,梅殷在很多事情上,其实还是挺有分寸的。


有些事过于机密,他其实并不太想知道。


朱棣闻言笑道:“没事儿,特别的合适。


话说,这还是父皇有意无意的和我专门透露过。


虽然没有明说,却也能够看得出来,父皇比较乐意我把这些说给二妹夫你听的。”


说起自己父皇的这些操作,朱棣也忍不住为之笑了笑。


觉得自己父皇的一些行为,确确实实挺好玩的。


听到朱棣这么说,梅殷就不再多言了。


“二妹夫,你是不知道江南那边的那些士绅们,有多可恶,多张狂。


父皇这边已经是明里暗里,把消息给释放了出去。


并让人到那边,进行负责做这事。


已经算是给那些人释放善意了。


可是,那些江南的士绅大户,尤其是那些靠着走私发财的人。


那叫一个嚣张跋扈。


根本就不理会父皇派去的人。


他们看起来一个个都很恭敬,可实际上,有用的话是一点儿都不说。


内里傲慢的紧。


这是吃定了,父皇把市舶司弄不起来。


也是想要用这样的办法,来让父皇知难而退。


还做着他们的春秋大梦,想要继续独占这些利益。


这些狗东西,今后一个个有他们受的!


非把他们都给砍了不成!”


朱棣在说其这话时,忍不住骂骂咧咧。


显得很是气愤。


而梅殷对朱棣这些人,会有这样的反应,那是一点都不意外。


正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那些人,之前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终于是把市舶司给搞黄了。


后面,更是直接让朱元璋关了市舶司。


现在,朱元璋又准备重设市舶司。


那这就是是典型的,要从他们嘴里面抢肉。


那些人要是会配合才是怪事。


而且,这些人一个个都嚣张跋扈惯了。


觉得这事情,他们还能够再扛上一扛。


还能够让朱元璋知难而退。


但……这怎么可能?


自从朱元璋知道了市舶司有多赚钱之后,他们就不可能会成功!


朱元璋绝对会赢。


只能说,这些人是真的好死。


敢在这件事情上如此跳。


接下来,等待他们的绝对不是什么太好事!


这个时候敬酒不吃,那今后就要吃罚酒了。


对于这些人今后的遭遇,梅殷这一点都不同情。


这些蛀虫,吃得脑满肠肥。


被元朝的包税制就被养刁了胃口。


按照原本的历史,到了明朝后面,也更是过分。


一直不曾断绝。


有着无数的人从中牟利业,吃的满嘴流油!


关键是,还特别的会哭惨!


会给他们那个阶层争取利益。


吃着大明的,喝着大明的,赚着大明的钱。


还各种的不满。


他们的日子,就是过的太舒服了。


在大明末年,清军入关之后,很多士绅,以及更高的阶层,不惊反喜。


欢天喜地的去迎清军。


想要继续保住他们的利益。


觉得大明的灭亡,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再然后,就被不讲武德的清军,给好好的教训了一番。


这些人,一直到清朝的时候,才算是变得真正的老实。


虽然梅殷对于清朝的很多事,并不怎么认同。


但是,只论他们对这个士绅阶层的处理,是真解气!


一顿的乱刀子砍下去,这些人顿时一个个就都老实了。


所以说,明朝的那些皇帝,就是把他们惯的太狠了。


但凡他们能够把这些人如同割韭菜一样的,割上一茬又一茬。


给他们杀的服服帖帖。


那么大明的国祚,至少也能够延续上不少年。


不至于那般早的,就丢了江山。


“四哥,确实该杀!


给他们讲道理,他们是不会听的。


讲道理,他们只会觉得你怕了他们,有求于他们,要和他们商量。


有些时候,该动刀子了,就要动刀子杀上一批。


多砍杀上几批,他们就变得老实了。


这些人,属于典型的蹬鼻子上脸。


给他们阳光就灿烂。


不好好的杀一杀,今后肯定会遗祸无穷!


“好,二妹夫你说的好!!”


朱棣也忍不住拍手称赞。


“你这话,和父皇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父皇也是这么想的,我也是这么想的。


这些人就是该杀!


先让他们猖狂一段时间吧,现在他们最大的依仗,无非就是外面的那些海寇。


等到我们这边的大军,到了海上把那些海寇,一股脑的都给解决了,看他们到了那时又该如何!


到了那时,就该给他们算总账了!”


朱棣在说这话时,显得杀气腾腾!


梅殷对于朱棣也说出这样的话,也并不意外。


毕竟真的算起来,明朝士绅阶层飞速壮大的苗头,就是朱棣去世,他的胖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之后,才开始的。


老朱在的时候,还有朱棣在的时候,那些人是不敢太胡乱办事儿。


如此说着,朱棣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面带一这嘲讽之色。


“那些狗东西,还以为我大明没有办法,奈何海上的那些海寇?


却不知道,二妹夫你早就已经弄出来了洪武大炮,威力十足。


那些海寇,和这众多的洪武大炮比起来,差的太远了!


接下来,就送给他们一个大惊喜!”


朱棣心里面也憋着一股劲儿。


听着朱棣说出来的话,看看朱棣的神情。


梅殷觉得,因为自己的出现,只怕朱棣今后,很有可能是要在海洋上多活动了。


如此一来,他的这燕王的封号,就有些不太合适了。


那今后,朱元璋会不会给他改封号?比如改成个海王?


毕竟他是海上做事的嘛!


如此想着,便不由的笑了起来。


觉得这还真有趣。


当天晚上,梅殷这边,继续把酒水安排上。


一直谈了很晚,放才歇息下……


……


第二天,朱棣从双水村这边告辞,返回到了京师。


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先到武英殿去见朱元璋。


要把一些事情禀告给朱元璋……


……


而在朱棣离开之后,梅殷坐在这里沉思了一会儿,也拿起了纸笔。


开始动手,在这里做他应该做的事。


这是一件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


这件事到了此时,也该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