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 第二二零章 得知真相,刘伯温眼泪流下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善长的心情,整体上还是挺不错的。


觉得这一次的事情,纵然是出现了很多的意外。


但最终的结果,不会太坏。


这点自信,他还是有的。


毕竟他所想出的那个,不能不教而诛的主意。


是真的很难破开。


甚至于在他看来,根本就没有办法破开。


只要破不开,那事情就闹不大。


只要闹不大,朱元璋不可能下死手大规模杀人。


如此以来,自己这边,就算是有所损失,那损失也不会特别大。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不过,这个亏,自己算是结结实实的吃下了。


今后必然还要想办法,给找回来!


正如此想着,却有人一路急匆匆而来。


听到动静后,李善长立刻坐直身子,把手中茶碗放下。


他知道,这是朝堂之中的事情,有结果了!


虽然他在此之前,确信朝堂上的事情,基本上不会和自己所想的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在最终的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时,心里还是会有些忐忑,有些不安。


在将手中的茶盏放下之后,他想了想,又重新把茶盏给端了起来了。


凑到嘴边慢慢的喝着,


一副看起来,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样子。


属于他韩国公的风范和气度,尽显无疑!


“砰!”


门被陡然推开。


进来一个显得惊慌失措,显得气喘吁吁的人。


李善长看了这人一眼之后,显得多少有些不满。


忍不住暗自摇摇头。


觉得这人还是不行。


论起定力来,和自己相比简直是差远了。


咋就不能和自己学学呢?


不过是自己这里,要吃一些小亏而已,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这定力,是真不成。


正如是想着,却听到这人慌慌张张的道:“国公爷,不好了!不好了!


出大事了!”


李善长一看他的样子,就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他岂能不知道,这次的事肯定没有什么好结果。


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承受这样的损失。


这个时候吃些亏,出现一些不太好的结果才太正常。


这样的结果自己能够承受,并不觉得有那么严重。


但是对于他们这些人而言,那也绝对属于是不得了的大事了。


会出现这样的反应,在情理之中。


只能说,人上人就是人上人。


人有高低贵贱之分,很是有道理。


就比如下面的这些人,就算是再锻炼上很多年,在心胸气度,定力等这些上面,也都远远的比不上他。


李善长不慌不忙的喝了一口茶,神情平静。


和此人的慌张,气喘吁吁相比,李善长的淡然和气定神闲,被完全的突显了出来。


这人见此,也顾不得太多了。


连忙道:“国公爷,朱皇帝降下雷霆之怒,把户部尚书李泰,以及两个尚书等户口高官,全部判了个剥皮萱草!”


李善长端着茶盏的手,还是稳稳的。


甚至于还能再抽空,悠然的喝口茶。


这样的一个结果对于他来说,并不算太意外。


在他原本的设想之中,户部尚书这些人最好的结果,也是罢官免职能够保住命。


最坏的结果,那就是把命丢掉。


朱元璋这次搞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不拿一些人开刀,是不可能的事。


户部尚书这些人,无疑是最好的动手目标。


这样的损失,他还是能承受的起的。


正如此想这,却听的这人那满是惊慌的声音,继续响起。


“陛下……陛下那边,还让人把地方上的所有涉事主印官,以及这一千多名进京进行核算的地方官员,尽皆剥皮萱草。


家人抄家流放……”


“啪!!”


李善长手中端着的茶盏,一下子掉到了地上。


半盏茶水浇在了他的身上,把他的衣服打湿。


茶盏落在地上,也摔了个四分五裂。


可李善长现在,却顾不上这些了。


似乎也没有察觉到这些。


此时的他,哪里还有什么淡然?


他猛的起身,一把就抓住了这个传递消息之人的衣服领子。


双目布满了血丝。


死死的盯着此人道:“什么?你说的什么?


你再给我说一遍?


再说一遍!!”


李善长几乎要咆哮出声了。


再不见丝毫的淡然。


这个时候的他,只觉得脑海当中有着雷霆炸裂,被强烈的不可置信和惊悚充斥着。


禀告事情的这个人,很少见到李善长,会失态到这种程度。


当下就连忙开口道:“国公爷,是……是朱皇帝,把户部高官剥皮实草,抄家,家人流放。


地方上门相关主印官,以及入京核算的这些人,也都是剥皮揎草,抄家流放……”


李善长的身体抖了抖。


现在,他听清楚了,确信不是自己的错觉。


而是真的!


朱元璋这个狗东西,居然真敢这么做!


竟然一下子,就要对这么多的人痛下杀手!


他怎么敢?


朱元璋怕不是疯了吧?!


没疯的话,怎么就干出这种事情来?!


户部尚书李泰等人,被剥皮揎草,李善长还能够接受。


但是地方上的这么多官员,也被朱元璋一网打尽,这个沉重的打击,他是真受不了!


这等于是直接把他的根子,都给挖了出来!


他李善长能够拥有如今的地位,靠的最多的,就是门生故吏多,地方上的众多人都愿意听他的话。


这是他最大的依仗。


只要能够保证这一点,在这大明,他就立于不败之地,


哪怕是朱元璋这种人,都不敢真拿他怎么样。


可哪能想到,现在朱元璋却突然之间,来了这么一手?


竟敢直接就把地方上的主印官,还有入京负责核算账目的人,给尽数剥皮揎草?!


他怎么敢啊!


这对于李善长而言,打击无疑是极大的!


真要是被朱元璋完成了这事儿,那他这个韩国公的威势,少了一半都不止!


再想要如同之前那样威风凛凛,哪怕已经不当丞相了,不论走到哪里,都有无数人敬着,还有无数人把自己当成宰相来对待。


根本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他好狠!


他这是釜底抽薪!


而经此一事,自己在此之前进行的、令各地官府和自己相配合,和朱元璋掰腕子。


对朝着各处运转的军需,都进行有意的延迟,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推脱等事情,一下子就被破开。


今后再想如同这样,联合起全国各地的众多官员,来对朱元璋进行施压,是根本不可能……


在感到惊悚的同时,李善长忽然之间反应了过来。


“不对!不对!”


他连声道:你说的不对!


你肯定在撒谎!


朱元璋怎么能丧心病狂的,一下子就对这么多人动手?


这事情,根本不可能!”


朝堂之上那些人,给自己进行辩论都是非常拿手。


且事关他们的生死,李泰等人,肯定会舍命的去辩论。


“胡惟庸……对!是不是胡惟庸没有出力?”


李善长脑袋里嗡嗡作响了一会儿之后,突然间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


情绪变得激动起来。


握着此人的衣服领子,用力的摇动了起来。


进行质问。


此时他已经是想到了事情失败的原因。


肯定是胡惟庸这个,在自己面前很是恭敬的人,在这一次的事上,背叛了自己,捅了自己一刀!


嘴上说的好听,面对自己时也显得恭敬。


说会好好出力,责无旁贷。


可真到了事情上,他却在朝堂之上直接反水,站到了朱元璋那边,捅了自己致命一刀!


如若不然,朱元璋那边,肯定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自己给李泰等人所说的,不能不教而诛的主意,根本就破不开。


这是一道,最为强有力的护身符。


“回禀……回禀国公爷,胡丞相他并没有背叛国公爷。


他依旧是牢牢的站在百官这边,忠诚的执行国公爷您的命令。


为了能够保住这些人,甚至于不惜和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硬着来。


在朱元璋盛怒之时,依旧为百官辩护。


到了后来,更是将官帽摘下,请求辞官。


想要以此来让皇帝收回成命……”


在听到了这人所说的话后,李善长呆了一呆。


居然是这样?


胡惟庸居然是这样硬气的吗?


吃惊和疑惑之后,又露出了欣慰之色。


这胡庸人,还是蛮可以的。


说明自己之前眼没有瞎,没有看错人。


如此想着的同时,新的疑惑马上就又一次的升在了心头。


既然不是胡惟庸这家伙当场反水,捅了自己一刀。


那还能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朱元璋如此打开杀戒?


他是真的想不到了。


“国公爷,说是燕王朱棣,在朝堂的事情,陷入僵局之时,挺身而出。


说不教而诛这些,都是诡辩,是胡扯。


说不教而诛,根本不适用于官员。


是针对百姓而言的。


法无禁止即可为,所适用的范围是百姓,并不是对待官员。


对待官员,那是法无授权即禁止。


朱元璋就是以此为借口,痛下杀手……”


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


李善长在听到了这句话后,身体都忍不住的晃了晃。


他松开了握着此人,衣服领子的手。


呆呆的在这里站了好一会儿,一屁股坐回在了椅子上。


在这瞬间,似乎是失去了全身的力气一样。


好狠!


当真好狠!


在听到了这两句话后,他一下子就知道。


为什么这次自己这边,会败得如此之彻底了!


在这两句,简直如雷灌耳,振聋发聩,简直是惊人恐惧的话前,自己这所教给李泰等人、自以为真的没有办法可以应对的不能不教而诛,那是真的不堪一击!


再怎么进行辩解,都是徒劳无功。


越辩解,错的越多。


之前所有的辩解,在这两句话之下,都将会变得如同小丑一般的丑陋不堪。


被撕开所有的虚伪。


而朱元璋本身,又是想要找茬,狠狠的打击自己这边的这些人。


朱棣这家伙,说出来的这两句杀伤力极强的话,无疑是直接给朱元璋递上了一把刀。


一把破开朱元璋身上枷锁,可以让他肆无忌惮动手的刀!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又怎么可能会客气?


虽然此番事情牵连过广,但是从道理上而言,朱元璋是站住脚了。


并不理亏……


李善长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了。


他千算万算,都绝对没有想到,自己认为无懈可击的对策,竟会被人用这样的手段,给直接破开!


太过于令人吃惊了,令人难受了!


燕王朱棣,这家伙什么时候有这样的见识了?


竟能说出此等话来?


想想燕王朱棣的年纪,以及他那看起来显得粗犷的长相。


李善长是绝对不相信,这是燕王朱棣,这样一个毛头小子能想出来的话。


这两句话,微言大义,非是有大才能之人,绝对想不出来!


刘伯温!


绝对是刘伯温!


片刻的惊疑之后,他的脑海当中,突然跃出了一个人来。


并且马上就肯定,他所想的就是对的!


这一次的事儿,就是刘伯温这狗东西,在后面捣鬼!


这两句话,肯定是他想出来后,教给朱老四,让朱老四去说的!!


刘伯温这狗东西,他好毒!


当真够阴险!


竟是它娘的能想出这等阴损的主意!


该杀!


当真该杀!


这狗东西,这是真的要和自己撕破脸皮,一条路走到黑了!!


李善长这个时候是真的怒了,恨刘伯温恨到了极致!


再联想一下昨天自己想去找刘伯温准备联手,刘伯温却把自己给拒绝,并且还说出了那等离经叛道、屁股完全歪到皇帝那边的话后。


李善长对此就更加的确信了。


这绝对是刘伯温这的狗东西,在后面使坏了!


如若不然,觉不会如此!


这狗东西,自己今后肯定要和他不死不休!


这个时候李善长,那是真的打心眼儿里,恨死刘伯温了!


不过恨归恨,恨过之后,又想起了另外的一个事情。


心中有了新疑惑。


那就是朱元璋,他怎么敢如此大开杀戒?


就算是有了刘伯温交代朱老四的话,把自己这边弄的不教而诛,给打破。


可朱元璋也不应该,一下子下这么大的死手,把这么多的主印官,以及地方上进京审核的官员,都给解决掉。


朱元璋他是疯了吧?


要知道,这可是合起来三千名左右的官员啊!


一个个全都剥皮萱草了?


这……还不得反了天?


他就不怕天下大乱?


若是三千个普通的泥腿子,那死了也就死了。


没什么好说的。


但是现在,这些可不是什么普通的泥腿子。


而是实打实的三千名官员。


那份量,不知道要比那些泥腿子们,高到哪里去!


一个两个官员被杀,倒也没有太多的影响。


可是现在,直接就是三千名官员!


朱元璋他怎么敢?


他是真的疯了?


知道了李善长的疑惑之后,这人道:“回禀……回禀国公爷。


朱皇帝说,贪官污吏就是要杀!


涉及到了谁,就杀谁!


他说,宁愿天下大乱,也要把这些官都给杀了!


绝不姑息!


大不了他就带着人,再重新打一次天下。


哪里乱就打哪里……”


李善长一下子就被干沉默了。


良久说不出话来。


他好像有些明白,自己这次错在了哪里。


为什么会吃这么大的亏了。


原来,朱元璋这家伙,从始至终,都不是太怕自己这边,联合众多的官员对他出手,施压。


自己却把这样的手段,给当成了最大的依仗。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那自己这边又怎么能够获胜?


等于说这件事,从一开始自己就已经是败了。


而自己对此却一无所知……


不仅如此,还凭借着这些,不断的对朱元璋发动冲锋。


准备以此为依仗,战败朱元璋,让朱元璋对自己低头……


这种事儿不能想,越想就越觉得憋屈。


越想,就越觉得自己过于愚蠢。


这一次,败的是真彻底!


他的面色惨白,身体都在微微的颤抖。


“噗!”


片刻之后,他喷出一口鲜血,昏迷了过去。


慌的这人,连忙喊人对李善长进行救治……


李善长这一次,之所以会急火攻心。


是因为事情到了此事,他已经明白。


属于自己的大势,算是彻底的过去了!


中都城根本不可能再修建。


终将成为自己的遗憾。


不仅如此,自己这次败的要比之前在中都城的事情上,更加的凄惨。


在中都城上失败,自己还有一战之力。


虽然丢的脸面比较大,但是根本的力量都还在。


可如今,这又一次的失败,自己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知道今后自己都绝对不可能再翻身了。


把自己的基本盘都给输光了。


也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些后,李善长才会吐血昏迷。


这一次,他是真亏大了……


……


“哈哈,老四,你这回干的真不错。


咱儿子长大了,能给咱分忧了!”


武英殿内,朱元璋望着朱棣,面露笑容的出声说道。


心情显得很是不错。


朱棣听到自己的父皇所说出来的话后,面现激动之色。


整个人的心情,都变得特别的好。


作为长期缺乏父爱的人,此时能够得到自己父亲,这样的认可。


对于他而言,是真的让人无比激动。


“父皇,这是孩儿应该做的。


那些狗东西,如此颠倒黑白,明明不占理,居然非要把他们说的如同小白花一样。


儿臣是真看不惯”


朱棣神色显得有些激动的说道。


“再说,这件事儿也不是儿臣的功劳,是二妹夫给儿臣出的主意。


是二妹夫告诉儿臣说,这些人大多特别的不要脸。


一惯会胡搅蛮缠。


会把黑的给说成白的。


还说这些人,肯定会用不能不教而诛这样的话,给自己进行辩解。


所以二妹夫就教了儿臣,相应的解决办法。


还真都让二妹夫给说中了!


父皇,二妹夫真的是神了!”


朱棣是一点儿都不居功,把最大的功劳给推到了梅殷的头上。


在朱元璋面前,不断的夸梅殷。


朱元璋,还有朱标二人,听到朱棣这么说,对视一眼,不由的都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色。


这种微言大义,他们一开始,就觉得不是老四能想出来的。


又联想到老四才去了双水村,很多事情,其实已经是了然了。


老四没有这能耐,可梅殷这家伙是有这个本事。


毕竟之前,就是他这边出的主意,要让自己等人这边,进行查账。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能想到更多、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朱元璋在意识到了,自己竟是对着标儿,露出了对梅殷的欣赏之色后,马上就有忍不住哼了一声。


扭过头去。


这兔崽子,之前死谏自己的事,自己可还记着呢!


朱元璋咳嗽一声,望着朱棣道:“这事儿,还是有些不对。


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


这种话,咱怎么觉得,不像是梅殷那个不学无术的家伙,能想出来的?


肯定背后有高人指点。”


朱元璋不愿意看到,梅殷这个混账女婿翘尾巴。


朱标在听到了自己父皇所说出来的话,又看到了自己父亲的状态之后,不由暗自笑了笑。


多少是显得有些无奈。


自己父皇,对二妹夫,那简直是没得说。


涉及到了二妹夫时,还是容易如同小孩子一般置气。


明明心里面满意的不得了,嘴上就是不承认。


非要说上一些别的话唱唱反调。


虽然他也觉得,这两句话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出来的。


但是再仔细想一想,二妹夫平日里表现出来举动。


朱标觉得,这样的话要真的是二妹夫说出来的,倒也并不太奇怪。


二妹夫有这个能力。


正如此想着,却听的朱棣的声音响了起来。


“父皇,您这次还真说对了。


二妹夫说,这两句话微言大义。


说出了朝廷立法的本质。


能够将这等事情,浓缩到两句话里讲清楚,不是他能办到的。


是前段时间,青田先生到他那边去,和他闲谈之时,提起来的。


他觉得特别的有用,就将之给记了下来。


正好这次用上了。”


听朱棣在说这话时,心里面满满的都是对诚意伯刘伯温的敬佩。


这等直指内部核心的微言大义,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出来的。


诚意伯却能够将之说出,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诚意伯水平之高明。


如何不让人心生敬仰?


这两句话居然是刘伯温说出来的?


太子朱标愣了一下。


显得有些意外。


不过意外之后,再一想,却又觉得合情合理了。


相对于二妹夫梅殷,他更愿意相信刘伯温,能说出这样的话。


“看看,标儿,咱说的咋样?


就说这种话,不是梅殷那混账能说出来的。


你还不信?


现在知道真相了吧?


咱就说就那小子的年纪,他有能力说出一些还算不错的主意,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样两句话,没有岁月的沉淀,还有诸多的见识,想要说出来,根本是不可能的!


也就刘伯温能行!”


朱元璋一下子,就又变得抖了起来。


心情大好。


望着朱标,带着一些愉快的说道。


在朱棣说出了刘伯温之名后,朱元璋一下子就相信了朱棣所说的话。


觉得这才合情合理,才是事情的真相。


朱标看着自己父皇的样子,忍不住暗自笑笑。


自己父皇,遇到了二妹夫的事情时,果然容易孩子化。


“对,对,父皇你说的对。”


朱标不在这个事情上,和自己父皇多做争论……


……


“父皇,您说……这真的是青田先生,在此之前和二妹夫进行闲谈时,给二妹夫说出的吗?”


朱标望着朱元璋,出声询问。


朱元璋闻言,愣了一下。


继而一下子反应了过来,朱标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仔细想想,他觉得这事儿,确实有些太过于巧合了。


这为什么刘伯温早不说,晚不说,却偏偏在此之前,和韩成闲谈。


说出来了这样的话?


而且,这些话,还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


若没有刘伯温所说出来的这几句话,自己这边,这次想要把事情做得如此好,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根本是不可能的。


不少事儿上,指定会很憋屈。


那也就是说,刘伯温在此之前,便已经预料到了今日的局面?


不仅是预料到了,还给出来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再往更深处想,那是不是……也表明了,在此之前梅殷给找到标儿,给标儿出的那个,进行查账的主意,乃至于空白账册的事儿,都是刘伯温告知的?


不然为什么一些,自己这个当皇帝的都不知道的事儿,梅殷就能够知道!


那如果是在后面,加上一个刘伯温的话,一切都变得特别的明朗了!


如此想着,朱元璋觉得自己看到了事情的真相。


忍不住转头,朝着太子朱标看去,朱标也同样是转头看向了朱元璋。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虽然并没有多说别的话,但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显然朱标也想到了这些事情,并且,也和他爹朱元璋持相同的看法。


“父皇,那你说为什么青田先生想到了这些后,却并不直接告诉咱们,反而要绕一个圈子,让二妹夫来说呢?”


朱棣忍不往望着朱元璋询问。


这是他感到奇怪的地方。


朱元璋闻言道:“这事儿也好理解,无非就是在给梅殷立功的机会罢了。


要知道你,二妹夫也不仅仅是你二妹夫。


他也成了刘伯温的孙女婿。


虽然他和刘伯温的孙女还没成亲。


但是刘伯温提前做上一些事儿,给他孙女婿扬名,获取一些在咱这里的好感,也再正常不过。


这老家伙,隐藏的可真深!


可就算是隐藏的再深,又能如何?


这不还是被咱们,把事情的真相给看破了吗?”


朱元璋显得高兴的出声说道,带着一些看破一切的喜悦,与洋洋得意。


听到朱元璋这么说,朱标以及朱棣,别都露出来了恍然的神色。


觉得自己父皇,说的非常对,这就是事实的真相。


不得不说,青田先生真够可以的。


不愧是青田先生,连这么多的弯弯绕他都能想到?


并且还是提前那么多天想到。


在这一刻,刘伯温在他们心中的分量,一下子增加了很多……


说了一些话后,朱标,朱棣二人离去。


朱元璋坐在武英殿里,脸色阴沉下来。


方才的那种喜悦,全都不见了。


一下子杀这么多的官员,朱元璋心里好受吗?


肯定不好受。


毕竟这些都是他大明的官……


但他必须要杀!


不杀不行!


不下狠手,就不能让这些人畏惧。


就扭转不了,北元鞑子留下的那些风气!


他不仅要杀了,还要给他们,再来上一些别的事儿才更好!


他坐在这里进行盘算,想着那些他所琢磨出来的事儿。


争取把这个事儿,给尽可能的做好,不出什么纰漏。


胡惟庸这狗东西,这次敢借助着自己,来上这么一手。


那自己接下来,也要给他弄点儿惊喜。


让胡惟庸好好的难受难受,刺激刺激他才行。


争取让胡惟庸早点走上造反之路。


有仇不报,根本就不是他朱元璋的风格。


如此想着,朱元璋便又这里沉思起来。


且不时拿过笔记,进行写写画画。


也不知道,到底都在酝酿什么大招……


……


“刘伯温这狗东西该死!”


“太卑鄙了,太无耻了!!”


很多官员,都在明里暗里,不住答骂刘伯温。


简直要把刘伯温给恨死了。


这狗东西,是真的背叛了他们这些当官的。


屁股歪在那皇帝那边!


而在这些人狂骂朱元璋的时候,应天府城,也变得特别的热闹。


原因无他,剥皮萱草已经开始了。


对于这些贪官污吏,朱元璋那是忍耐到了极致。


一刻都不想让他们多活!


户部尚书李泰这些人,在被拿下之后。


按照朱元璋的命令,直接就被拉去行刑了。


甚至于朱元璋连断头饭,都没给让他们吃。


说给他们吃了浪费。


他们都已经贪墨了那么多的民脂民膏,之前吃的就够肥了。


那就当个饿死鬼上路吧!


在行刑之时,也开始也同样是派人,把相应的罪名给他们列了出来,公诸于众。


同时,那些地方的官员们,也在排队行刑。


朱元璋行刑的效率,杠杠的!


本来这应天府城的众多百姓,心里就一直期待着这事。


毕竟前两天他们见到了皇帝大规模抓官员的大场面。


都在想着,接下来会不会砍头。


现在,果然来了!


虽然不是砍头,但是要比砍头更加的刺激。


关键是就连户部的高官,户部尚书李泰,都被剥皮萱草了!


这事儿,那可当真是难得一见!


许多人都兴奋起来前去围观。


也有很多人,不断的骂着贪官污吏……


……


诚意伯府,刘伯温已经是得到了一些消息。


对于这样的结果,他并不意外。


这么多年来,和朱元璋做对手的人,从来没有过得有多逍遥的。


最终的结果,那都是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获胜。


李善长看不清他自己有几斤几两了。


和上位比起来,他差远了。


如今,李善长等人吃了这么个大亏,这么多的官员被解决。


他的心里,倒也并没有太过于高兴。


想了一阵儿,只能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不过,在随后听到那两句,对民而言,法无禁止即可为,对官而言,法无授权即禁止的话后。


心神又一下子变得激荡起来,眼睛都有些亮。


“好!这两句说的好!”


他忍不住承担起来。


“短短两句话,尽了司法的本质


这两句话是谁说的?”


“爹,这……不是您说的吗?”


刘伯温边上,刘琏望着自己爹,带着一些敬佩的,和一些疑惑的道。


自己爹现在,怎么还装傻充愣了?


“现在,外面都在传,说是爹您给燕王殿下说了这两句话。


给燕王殿下出了主意。


让燕王殿下,在关键时刻里,说出这两句话,来对这些贪官污吏们。


给来个绝杀,一举就破掉了李泰等人的诡辩。


爹!真有您了!


您的威风不减当年啊!”


刘琏望着自己爹,满是惊叹的说道。


眼神之中都充满了敬佩。


刘伯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