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临安不夜侯 > 第466章 八方雷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高丽,庆州,石窟庵。


肥玉叶看着那尊花岗岩雕刻的佛像,欣然点头道:“这尊佛像的艺术成分很高啊!”


椿屋小奈皮笑肉不笑地问道:“有多高啊?”


花音揶揄道:“快到我们奈良大佛的膝盖那么高了呢。”


金玉贞面不改色地对肥玉叶道:“这里当时还是新罗,新罗王请了当地最出色的雕塑大师精心雕琢而成。


你看,雕刻线条流畅的如丝绸一般柔滑细腻,看到他,就让人有一种非常安详的感觉,就似要顿悟了一般。”


肥玉叶颔首赞同道:“确实,优雅而生动,鬼斧神工,令人赞叹。”


矢泽花音忽然单手竖于胸前,面朝大海,神色安详。


椿屋小奈惊讶地道:“花音姐姐,难道你已经顿悟了吗?”


花音平静地道:“小施主,贫尼是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是你的姐姐,重说。”


小奈马上双手合什,虔诚地道:“小奈见过花音大师!”


花音伸手摩了摩她的头顶:“善哉,善哉。”


金玉贞还是没理会这对活宝,她微笑着对肥玉叶做出一个肃手相请的姿势,两人便继续向前走去。


花音和小奈嘿嘿一笑,神气活现地跟在后面,仿佛打了一场大胜仗似的。


他们这一路东来,简直就没有一天不拌嘴、不斗气。


金玉贞到底是个贵族女子,放不下身架,而且她还不能什么话都说。


对方本来就是两个人,又是古灵精怪的性子,金玉贞拘束又多,怎么可能不吃亏。


不过,日子久了,她也想到了对付这对小姊妹的办法,那就是像刚才一般,把她们当空气。


寇黑衣默默地跟在她们后面。


这些女人们真是太能闹腾了,屁大一点事,她们都能争执老半天。


寇黑衣不是没有尝试做個和事佬,但是每次的结果,都是他被两边一致声讨。


所以,寇黑衣现在变成了一个沉默的男人。


他不明白,纵横花街柳巷、拈花惹草无往不利的他,临安风流浪子的他,为什么在这四个女人面前,就完全不管用了呢?


我这英俊无双的容颜,难道对她们无效吗?


算了,沉默是金。


我寇黑衣,悟了!


……


“大小姐!”


金家一个侍从快步迎上来,截住带着肥玉叶正要继续游览的金玉贞:“老太爷要接见宋国和日本国的客人。”


金玉贞一听,顿时面露喜色。


他们回到庆州已经三天了。


金玉贞一回到金家,就向祖父禀报了金国之行的情况。


老太爷听了后并没有说什么,关乎整个家族的前程大事,即便他是族长,显然也不能即刻表态。


这两天,金玉贞带着几位客人四处游山玩水,现在终于等来了消息。


虽然还没有见到祖父,但金玉贞知道,此事成了!


如果祖父不想做这件事,那他根本就不会接见肥玉叶和花音、小奈。


既然他同意接见,那么要谈的就只是一些细节问题了。


一行人马上离开石窟庵,匆匆赶回金家大宅。


大家先回各自回房间稍作整理,然后又在厅中汇合。


金玉贞不放心的就是花音和小奈,她想嘱咐一下这两个做事不知轻重的丫头。


私下里,你们看我不顺眼也好,喜欢跟我斗嘴也罢,那都没关系。


但是大事当前,你们最好……


好吧,没事了。


金玉贞看到了花音和小奈。


她们已经换了一身颜色清贵而肃穆的和服。


她们站在那儿,优雅而自矜,喜乐恬静,宝相庄严。


就像……石窟庵里那尊佛。


花音和小奈在鲸海神宫整天跟着藤原姬香这个神主,接见各方有钱的善信,主持盛大的法事,装神弄鬼这一套,当然驾轻就熟了。


……


金老太爷其实才五十九岁,保养得宜,精神矍烁,看起来也就五十出头的样子。


他微笑地向肥玉叶和花音、小奈,仔细询问了他们各自的身份和背景,尽管金玉贞早就对他做了汇报。


肥玉叶虽然回了国就会失去她的官身,但她现在还是大宋的官。


金老太爷没有听说过机速房,但他知道大宋枢密院。


大宋国枢密院的女承旨官,承旨啊,听着就是很重要的官员!


至于日本这边的合作伙伴,他就更是一听就懂了。


藤原家的姬香姑娘!


藤原家,可是日本的老牌公家。


坦白讲,论“江湖地位”,庆州金家还真比不上。


而且这位姬香姑娘还是博多鲸海神社的神主,是有实权在手的。


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位姬香姑娘在藤原家的地位,就像我的宝贝孙女玉贞一样呢?


金老太爷微笑地点头道:“老夫和家族里几位长辈仔细商议过了,我们愿意和大宋、日本,联手做下这件大事。


老夫会让玉贞陪你们一起去大宋,商定具体事宜。


肥承旨和藤原神主都是女子,和我们家玉贞正好合作。


老夫相信伱们一定会相处融洽、亲密无间的。”


矢泽花音温柔恬静地道:“金老太爷尽管放心。


于私而言,我们和玉贞姐姐,那可是同生共死的友情,现在可以说是相交莫逆。


于公而言,这件事一旦成功,对我们藤原家的壮大,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


所以,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小奈则双手扶膝,花音每说一句,她就应和一声,一声声“嗨依”清脆悦耳,就像黄鹂鸟儿的叫声。


这次接见其实是金氏内部统一意见后的一个告知,自然不需要太长时间。


肥玉叶、寇黑衣、花音和小奈告辞退下时,金老太爷单独留下了金玉贞。


“玉贞呐,这件事成功或失败,对我金家影响之大你是清楚的。


所以,你一定要多费心,有什么情况,你要随时告诉我。


王帅那小子不是一直喜欢周游四海嘛?


他是王室的人,又是你的丈夫,有些事,你要多尊重他的意见。


女人嘛,终究还是要站在丈夫后面的。荣耀和风光,应该属于你的男人,明白吗?”


虽然金玉贞并不喜欢王帅,她只是遵从祖父的安排,嫁给了这个王室子弟。


而且,因为她的强势和王帅的惧怕退让,让她对王帅从不喜欢,渐渐变成了厌恶和不屑。


可是,她更不喜欢自己的男人被祖父算计。


哪怕是我家的一条狗,那也是我家的。


可是,她能违抗祖父的命令吗?


金玉贞只能俯下头,低低地应了声是。


金老太爷满意地点了点头。


对这个孙女,他是非常满意的。


如果金玉贞是个男丁,金老太爷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她。


哪怕是跳过儿子这一辈儿,他也要在闭眼之前,明确金玉贞的继承者身份。


可惜啊,她是女娃儿。


……


事不宜迟。


金家已经同意,次日他们就扬帆出海,继续向大宋进发了。


日本不需要去了,藤原姬香在临安呢。


要想把博多津盘活,可离不开这位藤原神主。


宋国这边,出使北国的状元公杨沅经常上“热搜”。


前些天,杨沅在颍城暴打金国接伴使孔彦舟的消息传回了大宋。


传出消息的人,很显然是在颍州城头亲眼见过那一幕的人。


所以消息绘声绘色,非常详尽。


尽管如此,消息从一河之隔的颍水,传到宋国这边的边城,然后又一路传回临安,广大人民群众还是对它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再加工。


孔彦舟这个江洋大盗大汉奸,其种种恶迹劣行,很多百姓原本是不知道的。


如今由于杨沅的关系,他曾经犯下的种种罪行,也就被人挖了出来。


这样一个人,在大宋这边遭到了全员憎恨。


就算是那些一味主和,惟恐开罪金国的人,对于杨沅痛殴孔彦舟这种完全不符合外交礼仪的行为,也没有指摘他的半句不是。


大宋的状元公,刚到颍州城下,便凭借武力,硬生生打败了江洋大盗出身,一身横练功夫超卓的金国广平郡王孔彦舟。


这事儿超爽的好吗?


临安的勾栏瓦子,已经紧跟时事热点,把它编排成了评书和杂剧。


关于这个故事的评书和杂剧,如今是瓦子里最受欢迎的,场场爆满。


每当台上说到杨沅痛打孔彦舟的桥段,台下便彩声如雷。


鹿溪、丹娘和小青棠,今儿听曲大先生说“杨学士拳打孔彦舟”,明儿看岳家班编排的“愤怒铁拳”,乐不可支。


薛冰欣、冷羽婵和艾曼纽贝儿她们,私下里也没少贡献“票房”。


但是这几天,又有新的消息从北方传来。


虽然两国目前都在实行禁海,可是它们有漫长的陆地和海洋边境线接壤,想完全隔绝双方的消息往来,那是办不到的。


消息说,杨学士抵达山东济南府的时候,适逢金国两位大王造反。


整个山东乱成了一锅粥,济南城被两个反王杀了个七进七出,杨学士及使团所有人,全都死在济南城了。


很快,又有新的消息传来,说是金国接伴使孔彦舟也造反了。


孔彦舟这个三姓家奴,现在已经效忠反王完颜大睿。


带兵劫掠济南城,并且一路烧杀劫掠,跑到登州夺船出海的就是他。


孔彦舟被杨学士在颍州城痛打过。


孔彦舟既然投降了反王,当然会趁机报复杨学士。


杨学士应该是真的死了,这事儿符合逻辑。


消息传开,临安百姓扼腕叹息,开封府的张宓却是开心到见牙唔见眼。


然而还没过几天,就又有新消息从北边传来了。


消息说杨学士没有死。


消息又说,杨学士已经归顺了金国反王完颜驴蹄。


据说在济南小清河,有人亲眼看见杨学士被金人恭恭敬敬地请上大船。


据说金人权贵还在寿光羊角沟的出海口,与杨学士饮酒作乐赏红海滩。


杨沅是以大宋使节的身份,去金国见完颜亮的。


现在杨沅却被金国的叛军奉为上宾,那他不是投靠了金国又是什么?


金国的叛军……那也是金人。


鹿溪和丹娘听到这个消息,倒是大大的松了口气。


人只要没死就好。


至于说投降金人?


我男人,不可能!


就算他真投降了,那也一定是为了做宇文虚中第二。


不过,鹿溪可不想等着二哥在北国做国师。


眼看着八月婚事将近,她的新郎回不来了……


如今的鹿溪,已经不是当初的小厨娘了。


她的眼界和格局已经大大不同,不会因为焦虑牵挂就整日自怨自艾地以泪洗面。


她知道,越是这种时候她越要冷静,要想办法把二哥从北国救回来才是正经。


于是,鹿溪在“杨家大宅”,召开了一次“拯救老公杨沅”的扩大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宋老爹、曲大先生、计老伯、老苟叔一系。


鹿溪、丹娘、薛冰欣、冷羽婵一系。(青棠伺候局儿)


鸭哥、北条大翔、三上千雅、坤泰一系。


……


今天,也是朝廷召开朝会的日子。


新帝登基后励精图治,“常朝”的频率明显变多了。


今天朝会集议的热点,显然是这两天刚从北方传回来的最新消息。


站堂太监刚刚说了句“有本启奏”,监察御史肖鸿基便昂然出列,朗声说道:“臣风闻访知,杨沅降北……”


……


澉浦码头,三条大船缓缓驶进了港湾。


中间一条大船,挂着高丽国的旗帜。


左右两条则是宋国水师的战舰。


其中一条是钱塘水师都监林荣跃的座舰,船上悬挂着他的帅旗。


市舶司的人以为水师又捕获了一条偷渡商船,正要安排人上前接收检查,林都监的战舰上就打出了旗语:


“立即开关,我们要护送此船,去往临安。”